凰池

第33章 舊事

第33章舊事作品:《》

這個聲音來自沈珞言身邊,正是沈穎怡。

眾人都坐著,她獨獨站了起來,原本也裊裊婷婷,如春花般嬌艷,但是,有了之前沈珞言到來,明心大師住講凝目的事,此刻的沈穎怡,縱使美麗,給人的感覺就要差一些,不會讓人覺得驚艷了。

沈珞言卻是微微一笑,這沈穎怡,還真是善于抓住機會。

沈穎怡略略側目掃過全場,眼底深處有一抹得意。

在寺中抄經書一則累,二則苦,三來還有一個要求,便是不曾嫁人不曾許親的冰清玉潔的閨中女子。這也是場中靜寂無聲的原因之一。畢竟,有資格的并不是很多。愿意吃苦,并且有這眼界和心機,想得長遠的,也甚少。

沈穎怡一直知道,自己必須要有拿得出的本事,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所以也是下過功夫的,她的字寫得很漂亮,在京城大家閨秀中,也能叫得上號。

若是別的大師說要找有緣人抄寫經書,她定不會出頭,但是明心大師不一樣,京郊的翠望山,連綿數十里,這慶山寺建于山中,原本名不見經傳,但是十年前,原住持非難大師圓寂之前,并沒有選中他多年的親傳弟子繼承衣缽,而是選了一個寺中挑水的和尚成下任住持。那位弟子原本只是個小沙彌,太過年輕,甚至在他選定住持之后,才被他收為關門弟子,賜名明心。

這在當時轟動一時,為很多人所不解,即使寺中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原本六根清凈的僧人,也多有不滿的。這么小點年紀的小和尚,沒有資歷沒有閱歷,難道對佛經的領悟,還能比出家幾十年的人更深么

非難大師此舉,也太匪夷所思了。

有人甚至猜測,這明心小和尚,會不會是非難大師的私生子不過,那時候非難大師九十有三,明心小和尚不過十余歲,年齡顯然不對。又有人猜測,可能是他的私孫子

一時,各種猜測紛至,難聽至極,都是質疑非難大師行事不公的。

新住持接任之日,寺中無僧人前來觀禮,這表示沒有人承認他住持的身份。

明心大師并沒有一一去找闔寺僧人,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公告全寺,開壇講法,而且,在他講佛法之時,任何人都可以用佛法來反駁他,誰勝,這住持之位誰來做。

哪怕那時候的慶安寺名不見經傳,但寺中也有一百多僧人,佛法高深之人自也不少,而住持之位,也不是無人動心。

這于一個挑水僧出身的人來說,應當是一件很冒險的事,然而,明心大師所說的,還不僅僅是慶安寺的僧人,也就是說,開壇講法那日,只要是出家僧人,掛單的也好,云游到此的也好,相鄰寺院的也好,甚至遠方有佛法高深者過來踢擂也好,都可以一試。

很狂妄很自信,但是,一切放在明面上,倒有種公平公正公開的意味。

佛門之中,這種行為,就如同俗世之中擺下擂臺,等人上臺來打擂一般,于出家人來說,是很大膽也很另類的,不過,卻也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

不少人因為這年輕小住持的行為,生出好奇。

講經會當日,整個慶安寺座無虛席,畢竟是爭這住持之位,哪怕出家人,也是有追求的。

當然,那濟濟一堂的,固然有前來打擂挑事的,也有前來觀望的,有知道這是一次風云際會的機會來長見識的,更有不少俗世之人前來看熱鬧的

其時,白眉明心端坐臺上,眉白如雪,神色鎮定自若。

最先上場的,是非難大師的徒侄明德,他自信滿滿,首先質疑的就是明心大師身為出家人,卻不守出家人的規矩,公然擺擂,有違出家人的行為操守。

明心淡淡地道“但能渡佛法,何辭入地獄諸法皆空相,何分凡與俗”

明德羞愧而退。之后便是明德的大師兄明哲,然而,同樣不過幾句,便敗下陣來,接著,便是非難大師的親傳弟子們上場,甚至,還有非難大師的師弟們也有上場的,仍是沒有一個人勝出。

至此,他們方才明白,非難大師并不是處事不公,而是處事太公。既然這是自家師尊圓寂前選定的人,他們又輸得心服,方才是認了這個年輕到讓人不能直視的小住持。

可此事沒完啊,畢竟,還有那么多沖著住持之位而來的外來和尚。

當日的講經會據曾在一邊旁觀的人說,分外精彩,不虛此生

挑擂的,最年輕的都比明心大師年長十歲以上,有的甚至已經是六十余歲的老僧,多年浸淫,卻個個銼羽而歸。

整個過程,明心小和尚既持晚輩之禮,謙遜有加,但于佛法之道的領悟和講解之中,卻又橫掃全場。最后,無一人敢再戰。

這位明心大師卻也真是狂,他放下一句話,佛門不爭勝,佛法本無邊,但他現忝為慶安寺住持,更盼著佛法有所增進,天下佛徒,人人皆可來慶安寺講經說法,若有勝他者,住持之位拱手相讓。

這一戰,也令明心大師之名,傳遍京城,連皇帝都聽說了,親手寫下“慶安寺”三字匾額,自此,慶安寺隱隱有成為京城佛寺龍頭的架勢,后來,的確也有高僧前來講經論法,而明心大師雖然年輕,卻無敗績,每每那些高僧自信滿滿而來,心悅誠服而去。十年來,慶安寺已經不止京城聞名,連整個天珩,整個天下都聞名了。

而這初一十五的講經會,就此成為慶安寺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

明心大師雖身在三界外,可圣僧之名,連皇帝都知,若能為他抄寫經書,而且還是首抄之人,得他一句有緣人的評定,那可勝過許多經營而來的虛名。

比那費盡心力爭來的才女,孝女,烈女等名頭,要榮光多了。

沈穎怡這個主意,打得還真是不錯。

明心大師道“施主可將生辰寫下,封好。和尚起上一卦,測測施主是否有緣之人”

立刻有小沙彌送上紙筆,沈穎怡正要提筆寫生辰,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急促匆忙又倉皇的腳步聲,一個人大聲叫道“不好了”

中國電力教育_無彈窗無廣告網絡小說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