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端

第三十九章

端乘船出發,一路向南,茫茫大海,西經天似乎遙遙無期,可是已經在路上,遠方就不會遠。

經過五天的飄蕩,終于進入西經天,此時端渾身發臭,蓬頭垢面,饑腸轆轆,拿個碗可以做要飯。進入西經天,求仙的道友們漸漸多了起來,有去有回的,去的問回的人:“怎樣,仙山怎樣”回的人沒好氣:“我怎么知道,要是進去了我還會在這里算了,我還是在這里做生意得了。”

西經天是去仙山必經地,這里小島連片,不知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也不知是誰第一個在小島上買賣東西,小島漸漸形成一個要什么有什么的小城,但是,所有的東西都很貴!

在小島城想當乞丐要飯也不容易啊,因為你以為就端一人蓬頭垢面的嗎城里的人都見怪不怪了,吆喝道:“來咯來咯,這位小弟一看就是剛剛才到的吧,要不要住宿啊要不要再帶點干糧啊,還有特產哦,仙山還有兩天咧!什么,沒錢沒錢請往前直走,為什么往前因為可以下海啊,回到你的船繼續出發,再熬兩天就到啦,不怕!”

端餓得頭昏眼花,早知道再多帶點干糧多帶點盤纏就好了,老板的建議其實挺有道理的,再熬兩天就到了,腳步虛浮地飄到岸邊準備上船,忽見岸邊有人在釣魚,端馬上兩眼放光地飄過去:“大哥原來這里有魚可釣啊”那它也釣!

那人笑道:“不能。”

“那你這是干什么呢”

“我在釣人。”

“人”

那人五官普通,但笑容溫暖,像大哥般。他笑道:“是的,現在我已經釣到了。”

端不明白他的意思,他一邊收起魚線一邊笑著自我介紹:“小端你好,我是微生常流。”

雖然端一直對青河充滿戒備,但是青河想得總是比它周全,即使他不在身邊。

微生常流解下身上的背囊遞給端:“青河兄讓我來的,里邊有吃和穿的東西,還有兩天,我們在老仙山見。”

他笑著,念了個訣,無聲無息地消失。

靠著微生常流的救濟,端總算吃了個飽餐,一鼓作氣地朝仙山群出發。

當眼前景色變成隱山隱霧,明明是海上,卻可聽見鳥語,聞著樹香的時候,端知道自己終于到了。

下船往前走,發現仙山群最大的特色在于,無論走在哪個路口都掛著牌,上面寫著:“不準賣酒!”。端心中好笑,大概是師父們都怕死了這些商人,皇后大概也沒想到當初自己賣酒賺點家用而已現在變成走哪哪都在賣的盛況,導致山上師父們十分頭痛,經常派弟子下山掛牌警示。

以為到了仙山群老仙就會不遠,許都人都這么認為,開始三三兩兩結伴往前走,可是走了兩日,老山還在霧里依舊不顯面目,開始有人犯嘀咕了,說是不是走錯了?又走了兩日,路上的人都沒了剛開始的歡聲笑語,心情開始疲憊,體力開始不支,且還要擔心會不會跳出來一些考驗人的妖怪。終于到第五天傍晚,山階上下來個人,眾人一陣激動,有人上前去問,那人聽了錯愕,回答道:“你們都走錯了,不是這里。”

眾人一陣嘩然,大失所望,失望過去便是埋怨的憤怒。端聽了心中納悶,怎么會走錯?大家是凡人察覺不到,但它能見到前方煙霧繚繞下仙氣俱頂,鐘聲陣陣,因是設了屏障,令大家聽不到鐘聲。

端站出來道:“前方就是,我們沒有走錯!”

大家哪里會理會它一個小孩子的話,后邊收到風聲的人已經開始掉頭走了,端發現剛才從山上下來的,跟大家說走錯地方的那位,身子在漸行漸遠中漸變透明,消失在樹林間。端忽然明白這可能只是個山上派下來的考驗,遂不再做聲道出玄機。

如果說剛入山時為百人,數日艱辛后,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焦慮,加上方才那人說的話,現在愿意往前走的只剩十來人。又辛苦走了一日,眾人終于撐不住,雖然沿途有瓜果甜水可食,但這階梯猶如通天,足足走了六天,雙腳腫脹不適,前途飄渺,此艱辛不試過的人怎能知,最是能磨去心頭所有的信念。此時又有個人從山上下來,背后籮筐盛有草藥,見一群人在此,問清來意后,嘆道:“你們走錯了,老仙不是這里。”贈送他們敷腳去淤的材料后繼續往下走了。

有人直接崩潰掉,頭也不回地拖著腳下山,沒有人去攔,也沒有人再說話,因為這真的太打擊人了。費了一大番努力,懷著熱情而來,兜頭卻是一桶桶涼水。

大家彼此不再做交流,要下要上,全憑自己了。

有人慢慢從石階上坐起,一點點往回頭,看著平靜,卻見他背過身的時候偷偷擦了一下眼睛。

有人依舊坐著不動,太累,他們想歇歇,思考思考,一路走來,未見任何仙人出的題障,難道真的走錯了?

端雙目一瞬不瞬地盯著那人,果不其然又消失了,旁邊一小伙見它看什么入神,問:“怎么了”

端含蓄地道:“接連兩個人說這些話,不覺得奇怪嗎?”

小伙道:“大約是真的走錯路了,真是太倒霉了,早知道昨天就跟那群人回去的。”

最終繼續堅定往前的只剩兩人。

兩人彼此鼓舞,咬牙往上,不知前方還有多遠,即使到了,仙門也未必為自己開,是的,仙門不一定收你為徒。

前方突然出現妖獸要除單鏈鐵橋懸空挑戰勇氣呃,都沒有,就一直爬啊爬,爬到頂后順著山勢往下走,終于第八天到了老仙門口。

一路上,端攙著同伴走,有幾次看他累得似要背過氣去,但他一直咬著牙,一步一個臺階,硬是走上來了。見著仙門,他喜極而泣。兩人正準備跪在門前表示誠心感化看門人,結果看門人輕描淡寫說,“哦,不用跪了,來都來了就進來吧。”

看門人都這么任性,看來皇爺爺說得對,修仙的人就是這么任性。

但是同伴沒心理準備,一時懷疑自己真的搞錯了地方。

兩人入了內,還沒得及好好感受這老仙的空氣,側道急奔兩位年紀稍長的人,問:“可是新來的?”

兩人點頭。

那二位相擁而哭泣:“終于等來新人了!終于被我們搶先預訂了!”

端和同伴一臉激動,這是要認師了嗎?好快好直接好激動!

那二位背過身去和平的悄悄地商量,你廚房缺人,我鑄劍處也缺人,新人有兩位,一人一位,很公平。我鑄劍處要那個高個點的,小的給你廚房。

兩人一錘定音,然后重新轉回身,道貌岸然地對端及它同伴說:“老仙是要先接受歷練的,你跟我來,你跟他去。”

說罷,端和同伴還沒好好說上話,看清四周的一切,還沒來得及問清是怎么回事,就被那兩位長者一左一右,急忙忙帶離現場,生怕別人也發現了過來搶似的。

帶著端的長者道:“新人都要在老仙各處鍛煉鍛煉才能拜師,你將來呆的地方是廚房,每日負責給全仙山的師兄弟們做飯。”

“廚房除了我還有其他人嗎?”

長者咳了一聲,道:“有的。”

這有的二字透著心虛,還能怎么辦,既來之則安之。

老仙的傳統是,入門容易拜師難。入門時,各個求仙的弟子們會被派到各處做免費勞役,諸如做飯的,種菜的,打樁的,打掃衛生的,洗衣服的,打鐵打鍋的等等。有人很快會被師父們挑走修仙,有些人干了五年依舊沒見到仙人一個影,便辭別仙山回家去。所以什么時候能拜師,誰都說不準,也許明天,也許永遠不能。

慢慢的,在廚房呆了一年以后,端終于理解,為什么當初長者們見到新人時的那種急切與激動,還有生怕被人來搶的小心翼翼,因為各處人手真的不夠啊!都靠搶啊!現在端所呆的廚房,根本忙不過來,一直向上邊申請需要多一個幫手,得到的答復始終是,搶不到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