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第二十八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

“千機大轟炸”獲得了成功,這不但是對戰略航空兵的鼓勵,更是給整個帝國打了一支興奮劑。這次轟炸行動的戰報發回去后,在帝國時間二十六日下午,帝國政府就公布了這一重大捷報,次日的所有晨報的頭版頭條都是對這次轟炸的介紹,而且編輯都統一采用了“千機大轟炸”,或者是“萬噸燃燒彈”的標題。

如果提出“制空權”的杜黑還活著的話,那么他肯定會將這次轟炸行動當作對“制空權”最有力的解釋與左證。一次轟炸就摧毀了一座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恐怕再也不會有任何人懷疑戰略轟炸的強大毀滅能力了。更重要的是,在這次轟炸之后,所有人都開始相信,戰略轟炸能夠擊敗美國,也能夠摧毀美國!

26日夜,薛希岳就下了一條首相令,要求帝國所有部隊,所有軍事工廠,以及后方的所有人員一起支持戰略航空兵的轟炸行動。次日,薛希岳在正式批準了晉升羅云沖為航空兵大將的人事任命書之后,還親自向帝國皇帝為羅云沖,以及在這次作戰行動中有功勞的數位機長申請了帝國皇室勛章。

帝國的宣傳部門也是不遺余力的宣傳這次戰略大轟炸的重大成果,連續數日,幾乎所有重要報紙都用了一半的篇幅來介紹這次轟炸行動,以及戰略轟炸的巨大毀滅能力,帝國戰略航空兵的巨大規模,以及巨大的打擊潛力。

帝國外交部也更是緊跟步伐,在27日上午就向所有的同盟國發出了外交照會,介紹了這次地轟炸行動。當然,駐哥倫比亞的帝國大使沒有忘記把一些精心準備的消息透露給哥倫比亞外交部。然后由哥倫比亞外交部送給美國大使,以此打擊美國政府抵抗到底的決心。在與德國,波斯帝國的談判中,帝國的外交人員也一改立場,不再要求兩國出兵,現在,急的不是帝國,而是波斯與德國了。因為當這兩個國家意識到,如果唐帝國可以通過戰略轟炸來擊敗美國的話,那么他們就將在戰后被排除在美國之外,甚至被排除在整個美洲大陸之外,從而失去了在美國的利益。

后方的這些政治與外交活動對羅云沖的影響并不是很大,而且他也不是很在乎大將軍銜,以及代表最高榮譽的皇室勛章。羅云沖最重視的還是首相親自下達的那條命令,有了首相的“御命”,各部隊,以及后方的工廠都要全力為戰略轟炸服務。而很多之前讓羅云沖頭痛不已的問題都將迅速得到解決。

26日。在讓飛行員休息了一天,同時抓緊時間總結轟炸行動的經驗教訓,更重要的是把港口地物資送到了機場之后。當天晚上。羅云沖給所有作戰部隊下達了一條命令,那就是所有轟炸機全面出動,按照目標清單,對美國的大中型城市進行全面轟炸,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儲備在戰區內地所有燃燒彈都投出去!

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官兵士氣迅速膨脹。27日,轟炸機群再次全面出動,分頭襲擊了查塔努加,哥倫布,羅利三座中等城市。這天一共出動了982架轟炸機,投下了近8000噸燃燒彈。三座城市全部化為火海。只有18架轟炸機被擊落,戰損率不到2。

28日夜,轟炸機群再次出動,955架轟炸機在亨茨維爾,伯明翰,塔斯卡盧薩投下了8000多噸燃燒彈,三座中等規模的城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天只有21架轟炸機被擊落,戰損率剛過208。

29日夜,飛行員在休息了幾個小時之后。再次出動。913架轟炸機集中轟炸了孟菲斯。這次是夜間轟炸,而且對付的是密西西比河下游最大的城市,沒有戰斗機護航。一共有7300余噸燃燒彈落在了這座城市里,七成以上的市區被摧毀,近二十萬市民傷亡,近百萬人流離失所。有27架轟炸機沒有返回機場,戰損率接近38。

30日夜,872架轟炸機再次出動,長途奔襲了弗吉尼亞比奇。這是華盛頓南部,切薩皮克灣出口處最大的城市,距離諾福克不過20公里。近7000噸燃燒彈將這座居住著大量美國海軍官兵,及其家屬的城市摧毀了一大半。從戰后獲得的美國政府的檔案來看,當時死于轟炸的美軍官兵就有3萬多人,另外還有近5萬軍人家屬。其中軍銜最高的是一名海軍少將,這也是第一個死于戰略轟炸的美國將領。

到此,第一輪全面大轟炸結束,讓轟炸機停飛的原因不是沒有燃燒彈了,而是飛行員都累得快要爬下了。

在四天之內,轟炸機群出動四次,平均每次飛行時間超過了10個小時,加上其他的準備時間,飛行員平均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8個小時,這還包括了除睡覺外的其他休息時間。雖然有三分之一的飛行員可以輪換,但是在如此高強度地戰斗中,飛行員的疲憊問題甚至成為了最大的危害。在29日與30日的轟炸中,都有返航的轟炸機在降落時因為飛行員極度疲勞而在降落的時候墜毀,結果導致機毀人亡。

勤務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的疲勞也是個嚴重問題。在30日的行動中,有11架轟炸機在起飛之后不久就因故障返航,原因是地勤人員沒有發現問題,或者是在維護的時候裝錯了幾個小零件!;以往需要用兩天時間才能夠運送的物資,在這四天內,都是一天之內就必須送到,為此,韓紹鋒甚至抽調了五個陸戰師的輜重部隊,動用了上千輛卡車,以及數千名官兵來協助運輸物資,可結果仍然是事故不斷,30日這天。就出了20多起車禍,導致近50名官兵傷亡。

憑這些問題,羅云沖就足以叫停轟炸行動了。而當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儲備在圣地亞哥港的航空汽油燒完了!航空汽油的消耗數量是彈藥的2倍以上。算上25日的轟炸,五次行動,一共投掉了超204萬噸的燃燒彈,而用掉的航空汽油就接近了10萬噸。陸戰隊在占領圣地亞哥的時候,港口里的油庫是被炸毀了的。因此大部分的航空汽油只能夠儲備在有限的油庫里面,或者是直接裝在油桶里,堆放在港區內。圣地亞哥港根本就儲備不了多少航空汽油,以往都是用油輪從巴拿馬運來的,而現在消耗速度提高了一倍,而后方運送能力沒有提高一倍,就自然難以保證有足夠的燃料了。

羅云沖并沒有打算在這個時候就停止轟炸,說實話,他才剛來勁頭呢。而且在28年的最后一天,一名薛希岳親自委派的內閣大臣與一名帝國皇帝的內侍帶來了頒發給羅云沖等人的皇室勛章。羅云沖也在當天嘉獎了所有的飛行員與參加了支援轟炸行動的官兵。現在部隊的士氣正處于頂點,更不能夠在這個時候停止轟炸了。

29年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日。二十多艘運輸船到達了圣地亞哥,這批貨輪不但送來了5萬噸新的燃燒彈,10萬噸航空汽油,還送來了1500部卡車,6000名司機,以及大批的輸油管道預制件,2000名施工人員。

當天晚上,羅云沖下達了恢復全面轟炸的命令。當時,戰區內至少還有25萬噸燃燒彈沒有用光呢,而運送燃燒彈的船隊在2月底就將到達。圣地亞哥地彈藥生產線也將在3月初投入正式生產,羅云沖可不想在新的彈藥到達之前,還讓那些儲備了好幾個月的彈藥占據著彈藥庫里地位置。

在休息的這三天里,戰略轟炸機司令部的參謀們也沒有閑下來。在對前幾天的大規模轟炸,特別是對波士頓與弗吉尼亞比奇的兩次集中轟炸進行了深度總結后,參謀們完善了轟炸戰術。即在白天的時候應該盡量安排護航戰斗機,而在夜間轟炸的時候,護航戰斗機的作用不大,如果有可能的話。應該盡量爭取獲得一批夜間截擊機,組成夜間護航戰斗機部隊。同時,轟炸機不益同時出動,最好能夠分成白天與夜間進行兩次轟炸,這樣可以拖垮美軍防空戰斗機部隊,使美軍疲于奔命,只要持續轟炸下去,美軍的防空能力必然驟減!

羅云沖采納了參謀地建議,畢竟這些參謀跟著他從日本到歐洲,再到美國,實戰經驗并不比羅云沖差,而羅云沖只是個統帥,他不可能一個人頂替所有的參謀。在1月1日,羅云沖就給嚴定宇發了一封電報,希望陸軍能夠盡快訂購一批航程足夠的夜間戰斗機,并且盡快派遣到北美洲戰區來。而別的問題,都可以在前線解決。

從1月3日,羅云沖獲得了補充給他的300架轟炸機,而新的轟炸任務也在當天下達了下去。1月4日將恢復轟炸,而且從這天開始,所有的轟炸機不再集中在同一個時間段出動,而是分成了兩批,輪番出動。而且這兩批轟炸機是交錯出動的,即第一批轟炸在執行了晝間轟炸后,將在第二天執行夜間轟炸,而執行了夜間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將隔一個白天,再執行晝間轟炸任務。這樣一來,不但能夠保證飛行員獲得足夠地休息時間,而且對后勤保障的壓力也小了很多。當然,如果不考慮到后勤保障的壓力的話,就應該組成三個,或者是四個機群,讓這些機群輪番上陣,拖垮美國的防空戰斗機部隊。

四日白天,542架轟炸機襲擊了納什維爾,投下了4000多噸燃燒彈,這是納什維爾遭到的第三次大規模轟炸,也是最后一次大規模轟炸。有11架轟炸機沒有返回基地,戰損率控制在了2以下。

當天晚上,518架轟炸機長途奔襲了查爾斯頓。結果美軍毫無防備,甚至沒有出動多少戰斗機攔截轟炸機群,主要是美軍已經習慣了對手在同一個時間段出動所有轟炸機的作戰方式,根本就沒有想到當天晚上還會遭到轟炸,等美軍將戰斗機部隊動員起來的時候,轟炸機群已經順利返航了。4000多噸燃燒彈將查爾斯頓幾乎完全摧毀,而這次只損失了5架轟炸機,是到此時為止戰損率最低的一次大規模轟炸行動了。

五日夜間,528架轟炸機在列克星敦投下了4000余噸燃燒彈,燒毀了這座城市絕大部分的建筑物。美軍的瘋狂攔截擊落了21架轟炸機,戰損率超過了3。

六日白天,509架轟炸機襲擊了海波因特,投下了4000余噸燃燒彈。雖然美軍防空戰斗機進行了4次瘋狂的攔截,但是在護航戰斗機的掩護下,只有14架轟炸機被擊落,22架護航戰斗機戰損,而前來攔截的美軍防空戰斗機被擊落了足足62架,這也是轟炸開始至今,美軍防空戰斗機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斗。

在接下來的十多天里,轟炸行動一直沒有間斷過,而且在首相的大力支持下,基本上每過五天,羅云沖就將獲得一批補充的轟炸機。飛行機組的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到了一月中旬的時候,飛行機組的數量是轟炸機數量的一倍半,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一的飛行機組可以輪換休息。

到一月二十三日之前,平均每天,轟炸機會在美國本土上空投下7000噸燃燒彈,摧毀一到兩座中等規模的城市。因為同時還有大批的“狼鳩”式轟炸機在墨西哥戰場上支援古迅雷作戰,也在大量的消耗燃燒彈,到這天為止,在持續了20天的高強度轟炸之后,儲備在戰區彈藥庫內的所有燃燒彈被消耗光了。

這下,羅云沖不得不命令轟炸機部隊停止了活動。可以說,從28年12月11日到29年1月21日,為期40天的第一階段大規模戰略轟炸基本上圓滿結束。當飛行員開始集體休整的時候,美國東南部地區,即密西西比河以東,俄亥俄河以難的廣大地區內,八成以上人口在20萬以上的城市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到此,戰略轟炸的毀滅性也徹底的表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