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分界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亂象漸起

第五百二十一章亂象漸起第五百二十一章亂象漸起←→最新網址:qishuta

村里人家,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黃昏為界,生死有序,黃昏之前,是活人世界,夜幕降臨,便是死人世界,這界限,在外面早就已經亂了,有本事的活人到了夜里,一樣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大膽的邪祟,在雞叫之后,甚至頂著大日頭也敢害人的,同樣不少,可這村子里,平時還是會守這規矩的。

但這一天,也顧不上了,從下午時分,便熱熱鬧鬧擺起了流水席面,請人來吃。

不僅是為了發送那苦命的石匣子村一村老幼,也是為了在這十年以來的壓抑之下,稍稍松快一下。

再加上老羊皮大爺所代表著的蟒村,實在感恩戴德,又羨慕大羊寨子出了胡麻這等能人,因此牽羊殺雞,搞得陣仗確實不少,連帶著其他得了信的村子,也來慶賀。

當然,也不僅是飲宴,還要燒香,也不只是在老火塘子燒,還得到石匣子村如今恢復了正常的村邊去燒,也紛紛向了滿山神靈祝禱,感念神靈庇佑,消了石匣子村的邪祟陰魂。

胡麻這時候其實是可以過去抬杠的,說這是自己解決的,關這滿山神靈什么事?

但村寨里的老人可不管他這一套,甭管是誰解決的,拜拜神靈不會有錯。

倒是看著這寨子里人聲鼎沸,寨子外面,煙香裊梟,胡麻倒是想起了一直在替胡家人忙里忙外的山君。

想到了這么一位堂堂府神,如今卻已是很多年沒有正經被祭過一次了,便笑著向了二爺道:“等到今年我跟大同他們回來過年祭祖時,便也順帶著祭一祭山吧?”

“啊喲……”

二爺聽了胡麻的話,卻是明顯的吃了一驚,壓低聲音道:“可別胡鬧,二爺知道你出息了,甚至去了血食礦上管事,但你小子,心里也有點輕重的呀!”

“這山是能隨便祭的?”

“這得是有了官身,有了名堂,才能帶了全族老幼,給山神老爺磕頭燒香呢!”

“要說祭山,咱們寨子更心急呢,畢竟享用咱們香火的老爺,身份越高,給咱們寨子的庇佑也就越高,若是山神老爺受了咱們的祭,那怕是以后寨子里的人出門,都不用隨身帶著塘灰了。”

“可這事不能急,起碼也得是你們幾個小的,真的有了大出息,在外面混出了什么大名堂之后才行。”

看樣子山君前輩這個席面想吃上,還得等一段時間啊……

胡麻心里想著,便笑道:“要搞名堂么?那其實倒也挺快的,說不定,等上幾個月回來,底氣也就夠了……”

“這……”

二爺聽著他的話,卻不肯信,只是搖頭:“人都說本事大了,口氣就小了。”

“你小子倒是反著來,本事大了,口氣也大,幾個月?”

“咋的,就離了過年這幾個月的時間,你還能混成了大將軍不成?”

胡麻倒一時不知道怎么在二爺面前解釋,畢竟二爺也是有一套自己的眼光在的。

比如他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就,還是在血食會里,混成了管血食幫的小管事,哪怕自己有了本事,解決石匣子村的邪祟,也比不上這個管事身份。

卻不知道,能夠解決石匣子村里的邪祟這等手段,放到了外頭,其實已經有些驚天動地,讓紅燈娘娘過來鋪床都差不多夠了。

但好容易二爺這么高興,自己當然也不能頂嘴,便只是笑著:“萬一呢?”

能不能成,卻是要看山外真理教怎么做了……

取得了胡家信物之后,在二爺他們找進來之前,胡麻也已經與山君前輩簡單說了幾句,知道山外的真理教,已經逼著明州府衙過來祭了山,明明白白,要大展拳腳的收稅了。

山君受不受他們的祭,他們并不在乎,打過了招呼,便不再客氣。

只是,肉眼可見得,這糧收的并不順。

畢竟在這明州府城,已經足有二十年時間,不曾收糧了,鄉間的百姓,土里刨食,種著地主老爺家的田,那給地主老爺交糧,天經地義。

可既然已經交過了這一茬,憑什么再交?

況且如今眼瞅著糧價高了,收成又普普通通,交給了你們,俺們又要吃點啥東西?

至于地主老爺,那定是不會交的,有良心的,就會提上一嘴,該交多少,咱們平攤,這村里有一百戶,俺交自己那一戶,別管咱手里有多少田,都只交一戶,多了憑啥找咱討?

那些刁民潑皮,明明甕里有糧,你們收去呀……

當然,若在收稅的人眼里,甚至覺得自己還是占了便宜了,這明州的富庶,是外面的幾個地方不能比的,收上你們十萬擔,能解我們燃眉之急,對明州來說,還不算傷筋動骨,憑什么不交?

只可惜,有糧的偏生就是不交,沒糧的卻攤上了這十萬擔,交了,就得餓死。

也正因為這樣,從胡麻一開始得知了真理教正在到處量丈田產,甚至跑進了農家去瞧人家甕里有多少糧時,便知道事情一定會亂起來,因此,也就順口,提前給楊弓打了招呼。

哪怕是在與山君交談時,他如此推定,毫不疑心,也讓山君有些詫異。

“若論此時外面發生的事情,倒都與伱想的一般。”

山君嘆著:“有糧的反而不交,沒糧的倒是拼死也守不住這一點子糧食,逼得越狠,亂象越大,倒是有理。”

“只不過,這段時間,你也一直呆在山里,內外不通,卻是如何提前料著了這點?”

‘這不都是書本上寫明白的嗎?’

胡麻當時聽了山君的話,倒是有些詫異,自己這種學渣,都可以輕易作出判斷。

但放在了這個世界,有時候倒真有了點高人般的先見之明了。

莫非……

……他心里倒也恍惚一動,忽然明白了過來:這就是大良賢師,所謂的三卷天書內容?

并不急著如今便離開村子,而是踏踏實實,在這寨子里停留了幾天。

將剛剛拿到了手的胡家信物,得到的有關轉生者的信息,目前的局勢,甚至是那胡家的旁系親戚,虎視眈眈,已經餓瘋了的真理教,前前后后,皆梳理了一番。

同時又不時的打發小紅棠去拜訪山君,了解外面的形勢,輕重緩急,一一在心里羅列了出來,并漸漸的,確定了自己目前最要緊的事情。

入山幾天,明州府,便已亂了。

真理教徒剛至明州時,甚守規矩,一度贏得了不錯的名聲,但隨著小稅官開始下鄉,便漸漸有了些不一樣的變化。

明州府城,本就二十年不引人注意,小稅官也一共貓狗兩三只,雖然借著府衙之名,就連山君也管不了他們收稅收糧的事情,但又有哪一顆糧食,是好收的?

眼見得稅官下鄉,一些民風淳樸的地方,拿著鋤頭就迎上來了,便是一些孤苦人家,也都苦苦哀求,掰著手指頭算甕里這點子糧食,撐到開春都不夠,若收走了,冬天便要死人。

這些小稅官根本無力收稅,倒是跟在了他們身后的真理教徒,開始辦起了差。

他們仍是守著規矩,該收多少,便收多少,都不多拿。

但也一粒都不能少。

有個去年田里遭了山洪的人家,本就只打下來往年一半的糧食,但按著田產,卻要交出四擔糧來,家里的男人怕事,只愿交上兩擔,保著平安,只是真理教徒卻笑著:

“天底下的事,逃不過一個理字,繳納皇糧,天經地義,你們二十年沒交糧,都一發兒給你家算著呢!”

“收你三十擔糧都不為過,只考慮著讓你活命,才收四擔,還不知足?”

說著有人便要上來搶,那男人急著打起了掃把,向了真理教徒腦袋上打來,這真理教徒并不回頭,手里的刀出鞘再回鞘,奪得一聲,這男人腦袋裂成了兩半,便呆呆的死了。

“天底下的事,逃不過一個理性,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天公地道!”

這教徒說著,大手一揮:“收糧!”

這家里人嚇壞了,婆娘娃娃一起哭,鄉鄰圍了過來,只是不敢動手。

卻是這村里的一個大地主,乃是萬里挑一,百里難尋一個的善人,見不過這等模樣,過來哭求著:“鄉里鄉親的,放過他們一家吧……”

“咱倉里還有些糧食,便拿四十擔,獻給了天命大將軍……”

于是這些教徒,便去了地主家,打開倉來,將他許諾的四十擔糧,一一的裝了出來。

然后,再次回到了這戶剛死了男人的人家,道:“一是一,二是二,他家愿給四十擔,那以后每季都要給四十擔,你家只收四擔,也是便宜了你家的,卻是一粒糧食,也不可少。”

鄉鄰們聞言,怒不可遏,發一聲喊,便沖了上來要打。

那真理教徒手按腰刀,竟像是早就等著了,忽地放聲大笑,形如惡鬼,一口陰氣吐了出來,直將沖到了身前來的十幾個壯丁,都吹得軟倒在地,不得動彈。

“憑什么,你們這里便可豐衣足食,我們那里,便要餓得兒子都要跟別人換著下鍋?”

“今天我對你們手軟,難道我們那里的鄉親就活該餓死?”

他低聲說著,眉目森然:“一顆糧也不能缺!”

(本章完)

最新網址:qishuta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