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風流

九:人事有代謝 往來無古今(九)

正文九:人事有代謝往來無古今(九)

正文九:人事有代謝往來無古今(九)

天堂發言人

王學平沒有答應鄭利群的招攬,這個決定同樣也表明了他不愿再呆在縣委辦的決心。既然明白王學平志不在此,沈揚眉也就沒再勉強他。不過想要到下面的鄉鎮去,這件事還需要好好的操作一番。縣里的主要領導換了這么多,按照官場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例,接下來下面鄉鎮、行局一些干部的調整也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沈揚眉簡單的詢問了一下王學平自己的想法,王學平在他面前倒也沒有隱瞞,坦言希望自己能夠稍稍前進一步,下到地方擔任鄉鎮政府的一把手。以王學平現在的級別,直接到鄉鎮擔任鄉長或者鎮長的難度不小。

畢竟王學平現在的年紀也還不到三十,并不是誰都能像他自己那樣以如此年輕就能擔任一鎮黨委書記。縱然是當初他自己頭上冠諸了那么多的光環,能夠擔任青山鎮黨委書記一職,除了項北京和力挺和林志天的支持以外,另外一個很大的因素還是占了楊學軍和盧正義內斗的便宜。現在王學平想要復制他的成功,哪怕是擔任鎮長或者鄉長,難度同樣也不小。

當然他也不會想當然的認為王學平在縣里就他這樣一個奧援,沒有一定的背景,楊學軍會選他當秘書么?既然王學平并沒有言之鑿鑿的將自己的事情托付給他,很明顯就已經暗示會有其他的人替他操作這件事。沈揚眉要做的不過是在關鍵時刻給予他一定的支持就可以了。

隨后沈揚眉又交代王學平這段時間要多向李超群和宋紅軍匯報一下工作,只要能得到了這兩位領導的首肯,他的事方能水到渠成。王學平自然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當然,沈揚眉也就自己秘書人選的問題征詢了王學平的意見,王學平擔任了這么久縣委辦的副主任,對縣委辦的這些個年輕人自然是最有發言權。但是王學平給出的答案卻讓沈揚眉有些皺眉。依王學平的意思,現在縣委辦里的年輕人沒有什么可造之材,一個個眼高手低,每天都在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卻沒有誰肯低下身子去做些實事。如果沈揚眉真的想要找個能成為幫手的秘書,反而不如在下面鄉鎮里面挑選個副鎮長或者副鄉長來的合適。

王學平的提議頗是讓沈揚眉心動,但是副鎮長和副鄉長怕是不太樂意來當他的秘書。可是當沈揚眉將心里的疑惑講出來的時候,卻被王學平調侃了一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試想以沈揚眉現在的發展前景,能夠在他身邊擔任一段時間的秘書,工作能力得到沈揚眉的肯定,刻上沈揚眉的標簽,還用擔心以后得不到重用么?用短短的一兩年的時間來換取未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怕是要比在下面鄉鎮無所作為蹉跎個一兩年要來的劃算的多。甚至王學平還斷言,只要沈揚眉放出話去,想要挑選一位下面鄉鎮的主要干部擔任他的秘書,下面會有大把人為這個名額爭得頭破血流。王學平的話倒是給沈揚眉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戶,讓他心里一時間為之豁然開朗。

王學平離開之后,沈揚眉在辦公室里靜靜做了一陣。當初在他擔任項北京秘書的時候,和下面鄉鎮的干部沒少打交道,其中就有幾個鄉鎮的副職留給了他不錯的印象。但是過了這么久,似乎還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成長起來,仍舊在原位置打轉。沈揚眉拿出一張紙寫上了幾個名字,想著自己或許能在這幾人之中選擇一個。

考慮了一陣,沈揚眉隨手又將鋼筆扔在了桌子上,站起身緩緩走到了窗邊。選擇秘書的問題或許還能夠再拖一陣子,可是自己現在的工作該如何開展才是當務之急的事情。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不僅僅是新官上任想要立威那么簡單,從一個側面也能彰顯一個領導干部的執政觀念和思想。想來下面的干部都在盯著鄭利群、呂思明和他自己,想看看他們三人究竟要在哪一方面打開自己的工作局面,也好看清楚三人的好惡,以便隨之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態度,使之和自己直接的領導和上拍。

沈揚眉自己主觀經濟工作,目標管理、城建城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縣委辦、保密局、機要局、督查室、檔案局、機關工委和黨校。想想自己管轄的這一塊,似乎真的沒有那種只要稍稍用力就能夠取得立竿見影效果的工作。

站在縣委辦公樓上向遠處眺望,除了街道要寬敞一些,縣城絕大部分的建筑物都還停留在八十年代初的水準,除了那棟六層樓的加梁縣百貨商場讓沈揚眉稍稍感覺到一點現在氣息的味道。

加梁縣人口四十八萬,其中農村人口就有三十多萬接近四十萬,僅有的五萬城鎮人口,還集中在縣城以及加梁鎮這兩個縣里發展較快的地區。

去年他在省交通廳跑青山鎮那條線路資金的時候,就聽說途徑曲陽市的327國道的維修工程已經被列入去年綜合規劃處上交給交通廳的計劃中了。這條雖然是東山省連通東西的國道,但是由于多年來承擔了相當大的運輸量,而且日常養護工作沒有跟上,是這條道路損毀嚴重,而沿線各地公路養護經費嚴重不足,使得這條路承載量日漸下降,引起了曲陽市省人大代表的強烈呼吁。

在年初的省人代會上,曲陽一地的人大代表聯名要求省政府要關注窮困地區的交通建設,不能因為受到了交通制約從而限制窮困地區的發展,從而讓窮者愈窮。這一提案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來自省政府和下層地方政府的壓力讓交通廳也開始打算斥資解決曲陽市交通大動脈——327國道的全面維修問題。

國道327以江淮的海州為起點,穿過加梁縣一直向西至雷澤市。以加梁縣的整體卻是南北走向,距離縣城最遠的洪洞鄉遠在三十六公里之外,這三十六公里又有一多半的距離還是簡單的沙石道,已經爛的不成樣了。幸好,青山鎮至加梁縣的這條道路最終在沈揚眉的努力下修通了,洪桐鄉也算跟著沾了便宜,雖然稍稍有些繞遠,但是在路上的時間反而減少了。省里市里并非不關心加梁縣的發展,也曾經組織過一些省市知名的企業來加梁縣參觀考察,可是一看到加梁縣這種惡劣的交通狀況,隨之就沒了下文。

交通一直都是制約加梁縣發展的瓶頸,但是發展交通那需要相當大的投入,單靠加梁縣甚至是曲陽市地區的投入都無法承受起這樣海量的資金。更何況需要改善交通的也不僅僅只有加梁一個縣,像谷亭、汶水甚至是曲陽市都一樣亟待改善。但是經濟發展水準只有這種程度,財政收入只有這么多,每年能夠在保證干部教師們的工資福利之后,還能有多少錢投入到這方面來。后世的村村通工程,也是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各地的經濟有了長足的進步,錢袋子鼓了之后,中央才敢于做出這樣硬性的決策。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話說的太正確了。在青山鎮的時候,憑著沈揚眉輾轉騰挪的本事總算是修通了那條道路。但是青山鎮綜究是個小地方,需要的資金再怎么說也是個小數目。而今面對整個加梁縣,沈揚眉的這些手段就不夠用了。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市里省里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向加梁縣有些傾斜,一切都需要加梁縣能做出讓市里、省里為之側目的成績。

沈揚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癥結就擺在面前,交通是瓶頸,自己想要在經濟方面有所建樹,真正為加梁縣的發展打開局面,那就首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不止是自己,只怕呂思明也在為這件事頭疼。自己這個主管經濟的副書記,在發展經濟的話語權方面不比呂思明來的小。即便是自己不想和呂思明爭些什么,但是大家也都看的明白,誰能將首先有能力改善加梁縣的交通,誰就能在經濟方面力壓對方一頭。

一陣狂風呼嘯著狂卷而過,縣委前面的大街上頓時揚起一陣遮天蔽日般的灰塵,雜夾著枯枝敗葉、紙屑以及細小的碎石,讓街上的行人忙不迭低頭彎腰,紛紛以手掩面,一個個加快了腳步。

看到這一幕沈揚眉的心里不禁微微一動,有些觸動。仔細的考慮了一陣,沈揚眉的右拳重重的砸在了左手的掌心。自己上任之后要開始的第661章奏太慢,太啰嗦,我也有感覺。老曹畢竟還是個新人,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我會誠懇的接受大家的建議,逐漸加快節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繼續支持老曹!)

閱讀設置

保存設置

最新評論

①精彩小說《》連載于吞噬,更多關于《》內容,

吞噬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