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風云記

0745長假歸來

0745長假歸來

常寧想敲打陳榮光的企圖沒有得逞,正在他挖空心思,利用谷芳芳醞釀下一步的行動時,他的探親長假批下來了,而且一批就是三個月。

這可是來之不易的假期,他的出境申請遞上去都有小半年了,看著出境護照,常寧想也沒想,交待了工作以后,和幾位領導打過招呼,再去商洛那里待了一會,就匆匆的離開了錦江。

對于常寧來說,生活遠比工作重要,遠離了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他又變成了八年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半仙。

常寧的第一站當然是京城,陪著老爺子老太太,難得的過了一個星期。

接著又去了太行山,看望久未見面的楊瘋子,楊北國現在成了一個扶貧專家,帶著一幫離休了的老家伙,在當年他創建的抗日根據地上,立志把扶貧工作當作一生革命的最后任務,楊瘋子沒有放過這個腰纏萬貴的孫女婿,他逼著常寧為扶貧工程捐了一百萬元后,就把他趕走了。

下一站是之江省的湖城市,一星期后又直奔青陽市,三個月的假期,一小半時間過去了,他才登上青陽至香港的航班。

回到錦江,五一已過,六一將臨,春天走后,夏天來了。

越野車離開國道線,拐進了錦江市區。

透過車窗,常寧看到了街上幾個戴著大蓋帽的人。

“州騰,這是哪個部門的人啊。”常寧問道,在他的記憶里,戴大蓋帽的人可不多,軍人,武警,公檢法,還有鐵路和工商等部門,可還沒見過這種穿米色制服的大蓋帽。

李州騰說道:“領導,這是市建設局新成立的一個執法部門,叫城市建設監察大隊,簡稱城城監察大隊,屬科級機構,下設三個中隊,目前有一百二十多人,江北區一個中隊,江南區有兩個中隊。”

常寧問道:“他們是干什么的?”

駕駛座上的凌嘯笑道:“說是新生事物,其實就是禍害老百姓的唄。”

“胡說八道。”常寧斥道。

李州騰道:“城市建設監察大隊的任務,是保障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法進行,保證城市建設行政執法規范化,其具體的業務范圍有,一,實施城市規劃方面的監察,二,實施城市市政工程設施方面的監察,三,實施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監察,四,實施城鎮住宅建設和房地產方面的監察,五,實施建筑市場和工程質量方面的監察,六,實施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監察,舉例說吧,象城市建設證明的審批,市區民居的改建和修繕,違章建筑的拆除,及一些建筑費用的收取,都是城建監察大隊的工作。”

“成立多長時間了?社會反映怎樣?”

“一個多月了吧,反映么,有好有壞,好象,好象老百姓有些不大好的反映。”

常寧心里嘀咕起來,既然是新生事物,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嘍。

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向領導們報到銷假,一圈轉下來,花了常寧一整天的時間。

商洛的辦公室,照舊是最后一站。

激情過后,看著桌上常寧送的化妝品禮盒,商洛笑道:“小常,謝謝你,我早已過了用化妝品的年紀了,以后,我可不收你這樣的禮物了。”

“商姐,在我的心目中,你永遠是年輕美麗的。”

常寧笑著,走到沙發上坐下,點上了一支煙。

一邊幫常寧整理著衣服,商洛一邊說道:“小常,這兩三個月,咱們錦江說沒變化,也有變化,你分管的部門里,谷芳芳的經濟協作辦基本上正常運轉了,谷芳芳的能力不錯,你算是用對人了,建設局多了個城建監察大隊,但反映有好有壞,主要原因是,機構和人有了,可政策和規章制度還沒跟上,亂執法現象比較嚴重,市里領導顧不上,建設局長陳榮光心思不在工作上,城建監察大隊缺乏領導和管理。”

常寧微笑道:“這么說,我回來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抓一抓這個新生事物嘍。”

“沒錯,總得找個工作的切實點么。”頓了頓,商洛繼續說道,“常委班子里,這三個月的變化可不小,根據省委的安排,常委總數將減少到十一名,專職付書記只設一名,咱們這邊,高正國的年齡快到點了,離開常委會是必然的,現在正在運作,希望他能政協去當主席,那畢竟是正廳級嘛,另外,馬玉定將離開現職,去市人大擔任主任,馬玉定和高正國兩個留下的常委空缺,將不再遞補。”

常寧問道:“老高離開后,誰當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

“公安局長已經定了,在高正國的爭取下,在省公安廳的支持下,吳貴龍將擔任市公安局長,但他的資歷不夠,擔任政法委書記是不可能的,所以政法委書記有兩個選擇,余書記傾向于由我代理,陳市長建議由統戰部長杜北群接任,另外選一個人接任統戰部長一職,但不進常委會,兩個方案已經報到省委組織部,還沒有批下來。”

苦笑一聲,常寧說道:“老高一退,咱們的力量又減弱了。”

商洛笑道:“也不盡然,我已經和組織部長張小明重新建立了合作關糸。”

“哦,這是怎么回事,老張他也會改邪歸正?”

商洛說道:“人和事都是會變化的嘛,張小明投靠余書記,本來就有保留的,最近萬錦縣的史林風不聽他的招呼,完全倒向了余書記和姚健,等于是抽了他的老底,他當然不干了,我和高正國找他談了幾次,又把他的堂叔,省財政廳長張重請過來做工作,他的轉變就水到渠成嘍。”

常寧站了起來,伸伸懶腰,樂呵著說道:“十一個常委,咱們三票,陳松三票,余文良還是五票,還是穩如泰山啊。”

“你是在裝傻吧,余文良其實也不容易,他的圈子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和姚健也是有不少分岐的,真正是他的人的,就是市委辦公室主任黃國慶,而紀委書記童漢林,實際上是聽姚健的,至于宣傳部長肖蘭,她比較特殊,說是余文良陣營的人,但她與余文良和姚健都保持著距離,相對還算獨立。”

第二天上班時,常寧沒進辦公室,對坐在外間的李州騰說道:“州騰,叫上凌嘯,咱們三個到街上去看看。”

“去城建監察大隊?”李州騰問道。

“對,既然城建監察歸建設局管,當然也歸我管吧,不去了解一下說不過去嘛。”

常寧帶著李州騰和凌嘯,漫無目標的在街上轉了一陣后,步行來到了城建監察大隊的大隊部駐地。

剛剛走進城建監察大隊的院子內,就看到有人在一輛小面包車邊吵鬧,兩個人在吵鬧,看熱鬧的也有五六個。

“憑什么我的車子不讓我領走?”一個中年人明顯的急了,在那里大聲的嚷叫著。

“要車?行呀,這車子我們修理的時候,花了兩千多元,你要領走也行,拿錢來呀。”一個穿著制服的年輕人大聲說道。

“憑什么扣我的車,你們還講不講理呀。”

“講理,我這身衣服就是理。”

“我找你們領導告你去。”

“領導不在,你滾一邊等著去吧。”

常寧看去,那面包車上貼著“城建執法”的牌子,不解地向李州騰說道:“怎么回事?去打聽一下。”

李州騰走過去,沒過一會,走回來向常寧說道:“領導,這事好奇怪呀,那輛面包車的確是那個中年人的,他是瑞州地區人,是來錦江做生意的。”

聽了這話,常寧有些愕然的說道:“這么說,肯定是城建監察大隊的人私自扣了車,又私下的用上了。”

常寧擺了擺手,凌嘯心領神會,走到人堆邊,叫了一個不穿制服的年輕人過來,“領導,他也是瑞州人,面包車主人的堂弟。”

常寧點點頭問道:“同志,你說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位同志,你給我們評評理,我們是瑞州人,來錦江聯糸業務的,一個星期前,我們把車子停在一個單位門前,辦完事后,這車子不見了,我們報警后,后來公安局通知我們,車子在城建監察大隊,讓我們自己來領車,可我們過來后,城建監察大隊的人說,這輛面包車違反了城建管理條例,要罰款以后才能還我們,你們評評理,一輛面包車能違反什么城建管理理條例,這不是欺負我們外地人嗎。”

常寧聽罷,什么都明白了.

想著想著,常寧的臉就沉了下來,這事處理得不好,可就有損錦江市的形象了,政府的執法部門,竟然變成強奪老百姓財物的部門,這個陳榮光,是怎么管理部下的,再看看那幫穿制服的年輕人,哪象個合格的執法者。

那邊的吵鬧聲更大了。

“你們還不還我的車子?”那瑞州來的中年人有點急眼了。

“吵什么吵什么?”

一個高大的年輕人大搖大擺的走了過來,直著脖子喝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