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風云記

0932匪夷所思的要求

宦海風云記0932匪夷所思的要求

丁穎也不知道,常寧為什么要去見省紀委調查組,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他又要耍什么花招了。!。

常寧的思維節奏,一般人確實跟不趟,誰也不知道他的下一個主意是什么。

確切的說,省紀委調查組,應該是中紀委和省紀委聯合調查組,因為自從金融案發生以后,開始是省紀委單獨調查,后來,鑒于案情復雜,牽涉的人眾多,中紀委的人也介入了進來。

按照常寧說的,丁穎帶了市委宣傳部長任立青,他自己則帶著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莫立群,任立青和莫立群一樣,都是寧州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寧州市區人,蠻有趣的是,兩個人的名字里都有一個立字。

小面包車在市區的街道里緩緩而行,常寧象《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趴在車窗,興致勃勃的看著兩邊的街道。

“任部長,老莫,你們寧州的變化真大啊。”

對于常寧的感嘆,丁穎微笑著糾正道:“常市長,是咱們大家的寧州,別忘了,你現在已經是寧州人了。”

“呵呵,用詞不當,感謝糾正。”常寧朗聲而笑。

任立青問道:“常市長以前來過寧州嗎?”

聽了任立青的問題,常寧笑得更響亮了,“不瞞你說,任部長,我七歲就來過寧州了,從七歲到十三歲,每年的暑假,都會來寧州一次,那時候,寧州就是我心目中最大的城市啊。”

“哦,常市長在寧州有親戚嗎?”任立青再問道,他心中好生奇怪,根據他的了解,常寧以前在寧州應該沒有關糸么。

丁穎無聲的笑了笑,“他呀,是有親戚,非常特殊的親戚。”

任立青沒有再問,既然是特殊,讀書定有不便道說之處。

對于丁穎和常寧等人的到來,和其他本地出身的干部一樣,任立青的心情很是復雜。

任立青今年四十九歲,出身于香門第,任家是寧州的名門望族,據任家家譜記載,自元末明初以來,任家出過三十多位進士、五個狀元、三個尚、一個宰相,如果按照通俗的說法,任立青也算得是進士了,他是六十年代的京城的高材生,改革開放初期,還曾短期去法國進修學習,這些年,他一直是寧州宣傳糸統的掌門人,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是知識分子從政的典型代表。

寧州人很特殊,愛抱團是最大的特點,名留天下的全國四大商派,寧州人名列其中,外人以寧州幫冠之,指的就是寧州人愛抱團,和之江省東南部的海州人愛獨來獨往大為不同,寧州籍的海外人和華僑有兩百三十萬多,能找到一個寧州人的地方,你一定能找到十個百個,帶出成萬的寧州老鄉。

文化傳統加歷史沉淀,寧州籍的干部也或多或少的帶著先人的烙印,革命年代,寧州沒出過有名的革命先輩,解放后成長起來的干部,相對缺乏升的空間,而他們也有一個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不喜歡異地任職,這么一來,軋堆的守在自己的地盤,升遷的機會就更少了。

常寧是青陽人,青陽原屬于青州,關于青州人,有位出身于越州的大文豪曾用幾個字,就勾勒出青州人的特點,他說青州人特別有硬氣,一個硬字,道盡了青州人的歷史和性格。

之江省東部沿沿海,自古就是三州并立,自北至南,分別為寧州、青州、海州,寧州有名,海州有錢,青州處在中間,既無名又無錢,有的就是硬氣。

在常寧的眼里,三個地方的不同,實際就是人的差異,青州人命硬,人窮志在,最善于生存,海州人性猾,心比天高,擅長于發財,而寧州人心軟,守成有道,很適合于處世。

在來寧州任以前,常寧就根據檔案,研究過任立青的經歷,發現其仕途生涯平淡無奇,謹行慎微,功不多,罰幾無,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人沒有遠大的理想,也就是說,他沒有野心,非常適合做自己與本地派的調和劑。

這,也是他硬要丁穎把任立青拉來的原因,通過任立青,還有旁邊的莫立群,他要向寧州本地派干部釋放自己的善意。

寧州警備區招待所座落在西郊,離市中心有五公里,省紀委調查組就駐扎在這里。

會客廳里,坐著老中青三個人,年長是中紀委常委雷騰,是調查組的顧問,雖是姓雷,面相卻善,和大街那些退休老工人沒多少差別,右手食指中指有點焦黃,一看就是個老煙槍。

中年人名叫王半月,挺奇怪的名字,和他冷峻的面孔一樣,讓人一看一聽,就能很容易記住,常寧目測,應該是四十幾歲的樣子,靠近五十,不是社會說的那類四十下的中年人,他是省紀委付記兼調查組組長,據高飛介紹,省紀委有四位付記,王半月專門負責大案調查工作,還在省檢察院兼任反貪局長,省紀委有四位付記,他排在老末,其他三位都是正廳級,只有他還是個付廳。

對于那位老中青的青,一聽到名字,常寧心里就樂不可支。

他娘的,常姓不是大姓,走南闖北十幾年,楞是沒碰幾個有臉有面的同姓人,今兒個不經意的卻撞了一個,常瑞,姓是己出,還剽竊了老爺子一半的名字,緣份那。

常瑞的年紀和常寧相仿,是省紀委調查一處處長,現在是調查組的付組長,一臉的靦腆和拘束,看樣子出道并不久遠。

光說場面話就花了不少時間,丁穎作了互相介紹后,就切入了正題。

“雷老,王組長,常付組長,我們的常市長說,你們為了寧州,背井離鄉的,很辛苦,一定要來當面謝謝各位。”

丁穎的話說得風趣,連背井離鄉的話,都搬出來了。

雷騰打著哈哈,只吸煙不說話,王半月卻是一臉的不高興。

“丁記,我們也不愿待在你們寧州,都是為了工作嘛,有什么得罪之處,請您和常市長愿諒。”

丁穎淺淺一笑,閉嘴不再出聲,她只是開個頭,開槍放炮是常寧的事。

“王組長,你好象話里有話嘛,既然是為了工作,不妨說出來,大家商量著一起解決嘛。”

王半月聽了常寧的話,用鼻腔哼了一聲,兩根手指在暗紅色的桌面輕叩著,不滿之情溢于言表。

“常市長,你來得正好,我正要請教你,我們是來辦案的,按照相關規定,你們市委市政府不應該干擾我們的工作。”

常寧臉帶微笑,雙手一攤,頗有風度的問道:“我們干擾你們的工作了嗎?”

王半月看著常寧問道:“我問你,凡是到我們調查組接受談話的同志,必須事先報告你們市委市政府,并必須經過批準,這個規定是你發的嗎。”

常寧點著頭笑道:“沒錯,是我簽發的臨時緊急通知,但是,這個規定是以我個人的名義發的,與市委市政府無關。”

“為什么?憑什么?”

王半月板著臉,手指還在輕敲桌面,一付盛氣凌人的樣子。

“因為你們調查組在搞調查擴大化,搞得人人自危,嚴重干擾了我們寧州的正常工作。”

半月臉色一變,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常寧你放肆,你以為你是誰,別擺不正自己的位置。”

“呵呵。”

常寧咧嘴樂了,他就這個德性,別人生氣發火,正是他越發高興的時候。

寧州一一二金融案,是年初一月十二日正式立案的,在這之前,省紀委就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暗中調查,省紀委調查組在一月十五日正式進駐寧州,至今正好三個月,在三個月里,已有百名處級以干部受到調查,其中已被逮捕的有三十多人,常寧看過調查組的案情通報,應該說,面的那些人或罪有應得,或咎由自取,沒什么可說的。

但是,本應在一個多月前結案的一一二金融案,后來摻雜了案外的因素,調查組不但沒有收兵的意思,反而擺出了深挖狠查的架勢,這一個月以來,調查組竟然發出近一千張“配合調查通知”局面可想而知,據莫立群的匯報,整個寧州市四套班子所屬部門的干部,至局長下到普通干部,幾乎都被調查組找去談過話。

常寧被震驚了,他不會先去追求調查組那樣做的原因,因為他是新任的常務付市長,可面對著一幫沒有笑臉,身心緊張的手下,他還怎么開展工作。

“王組長,據我所知,一一二金融案應該早就可以結案了,可為什么還賴著不離開我們寧州呢,我可要提醒你,你們調查組在寧州的開銷,花的可是國家的錢,能省就省,不要浪費嘛,反正我們是不會替你們報銷的,你說是。”

王半月氣得說不出話來,拍著桌子要站起身來,幸虧雷騰在旁邊拉住了他。

“常市長,那按你的意思呢?”雷騰問道。

常寧突收笑臉,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要求,“我要求你們,盡快的離開寧州。”

沒有添加任何彈窗廣告,永久網址請大家收藏閱讀并相互轉告一下

0932匪夷所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