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郎

第116章 打預防針

:yingsx第116章打預防針第116章打預防針←→:

不多時,趙彥四人來到正廳。

這里劉協已聽伏完講過大概,又一次聽了劉艾、臺崇、趙基的描述。

他想了想,決定先問趙彥的想法,再根據這個來給丁沖定性。

于是就問:“元明公以為,此事是意外巧合,還是丁沖謀逆?”

趙彥反而問趙基:“阿季怎么看?”

趙基拱手:“自陛下繼位以來,關東群雄并起,跨州連郡之豪桀比比皆是,一念殺人郡縣殘破,其中佼佼者能令泗水阻流。如若朝廷大興,關東雄豪何以自處?”

劉協疑惑:“趙卿所言,泗水阻流是指何事?”

“難道陛下不知?”

趙基去看趙彥,又看看伏完,這兩人似乎也是不知,詫異看他。

劉協見其他人都不知情,就擺手示意:“趙卿請說。”

“臣疑惑,曹操屠戮徐州之事天下震動,關東之士多有聽聞,陛下怎會不知情?”

趙基拱手:“據臣所知,前年曹操攻陶謙時,袁紹也派兵助戰。朝中可有袁紹、曹操使者?若有,可不召來詢問?臣也只是聽聞大略,僅僅是彭城、睢陵、夏丘,曹操退兵時就殺戮男女數十萬,泗水為之不流。”

趙基說著看一眼緊咬下唇的趙彥,又繼續說:“其攻彭城時,又不知殺戮多少。去年再次分兵兩路進犯徐州,東海六縣為曹軍屠破。兗州之士知其兇暴,遂聯合呂溫侯襲曹操。奈何袁紹援兵給糧,天又大旱生蝗,兵糧匱乏,溫侯不得已退兵。”

趙彥這時候抬手撫著自己胸口,問:“阿季如何知曉徐州之事?”

“城中有徐州太學生、游學士人,聽其控訴,這才知曉。”

趙基說著低頭,對于曹軍屠城的消息,他是免疫的。

趙彥則想到嫁入彭城的女兒,想必已然兇多吉少。

此前只知道曹軍攻入徐州,重創陶謙,讓一直支持朝廷的陶謙元氣大傷,以至于無法給朱俊提供士兵、錢糧。

關東群雄,也就陶謙始終與朱俊保持聯系,愿意提供軍事支持;其次就是劉表,現在衛將軍董承率兵修復雒陽,劉表已經開始派遣軍士前來協助施工。

這兩年因呂布、曹操兗州爭奪戰,以及干旱、蝗災引發的大范圍人口消亡,朝廷與徐州之間的聯系弱到了極點。

徐州方面的使者,幾乎很難從兗州通行,必須繞路。

就連伏完此刻臉色都變了,自前年陶謙被重創后,朝廷與徐州方面的聯系就斷斷續續很不穩定。

各種消息都有,難辨真假。

趙基今日講述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太過夸張,只是不肯相信。

此刻依舊有些不愿相信,如果這是真的,徐州殘破不重要,關鍵的是曹操、袁紹這里。

徐州遠而兗州近,曹操如此兇暴,若真遷入雒陽,豈會有好處?

女兒能當皇后,不僅僅是因為伏完妻子是桓帝的女兒,更因為徐州士人是支持朝廷的。

皇后出自徐州,徐州自然受益,趙彥就是典型代表。

關東大亂各方混戰,也就陶謙保境安民,沒有像袁紹、曹操、袁術、公孫瓚那樣無底線擴兵、殺戮。

所以趙基說的若是真的,那今日就沒什么巧合的說法。

徐州殘破,已無法間接為朝廷提供聲援。

那么促成這一切的關東群兇,又怎么會坐視朝廷興復?

因此調查丁沖反而是小事,現在要盡快查清徐州究竟是如何殘破的;到底是袁紹授意,曹軍有組織的屠殺,還是正常交戰、干旱、蝗災、疾病、人口遷徙避亂引發的衰落。

若真是有組織的屠殺,并有袁紹麾下河北士兵參與,那么必須重新審視袁紹、曹操的勤王誠意。

比起這些來說,丁沖只是小事。

但丁沖之死,也會給曹操借口,因為丁沖是曹操的發小、親戚、密友。

趙基說罷不言語,劉協去看劉艾:“前年兗州從事王必入朝,可言及徐州男女多受殺害之事?”

劉艾拱手:“不曾。”

劉協對王必有些印象,王必奉曹操之命入朝結交公卿,給李傕等人送金帛,也給公卿百官送金帛,皇帝這里也得到了兗州方面的聲援,有效震懾了李傕等人一段時間。

這讓劉協多少生出一些好感。

若趙基說的是真的,丁沖又是曹操摯友,那今天發生的事情就很合理了。

也難怪趙基這么警惕,因為知道曹操在徐州做下的殘忍事情。

本以為只是沖過去擊敗陶謙的軍隊,搶了點物資;可看趙基的講述,分明又是袁紹、曹操聯手企圖殺絕徐州人,擊垮徐州士人的意志,將朝廷在關東的支柱鑿毀。

就連張邈、陳宮等兗州人都看不過去了,聯合呂溫侯企圖驅逐曹操,可曹操硬是依靠青徐黃巾降軍打了回去。大致摸到一些脈絡,劉協倍感失落,就問趙彥:“元明公,今當如何?”

趙彥也是穩定情緒,反而說:“臣所慮乃議郎董昭,此人奉袁紹之命入朝,交結公卿百官,其害不亞丁沖。”

劉協動了殺心,才安穩幾天時間?

就看向趙基:“趙卿如何看?”

“可向董昭咨詢徐州之事,他若如實奏聞,留他在三省做個郎官。”

趙基又說:“安邑城中軍營狹小,臣欲在涑水側旁建立新營,以操訓步騎。今軍事強盛,才可保朝廷安穩,今后臣將要與吏士同起居,實難入朝觀習政務。”

說著還拱手,這是不想來侍中廬坐班了。

劉協聞言就問:“丁沖已死,趙卿以為何人能補?”

“臣與百官不熟,只認得趙子茂、裴巨光。”

趙基簡單回答,劉協自然聽明白了,就看向趙彥、劉艾三人:“除裴茂尚書之職,拜為侍中,三位愛卿以為如何?”

趙彥沒急著表態,臺崇最先響應:“臣附議。”

劉艾也跟著拱手:“臣附議。”

見此,劉協又說:“趙愛卿督兵于外,門下省四位愛卿論政決議即可,若不能決,再咨趙愛卿。”

“唯。”

趙基四人拱手,劉協笑了笑:“將董昭召來,列位愛卿一同向其詢問徐州之事,趙愛卿留下。”

“臣等告退。”

伏完也跟著行禮,與趙彥等人退了下去。

目送這些人跟著時遷離去,劉協才問:“趙卿,三公及楊子奇等人如何?”

“回陛下,皆衣食無憂。臣安排他們做些灑掃工作,等何時諸公將起居地打掃干凈,臣再安排諸公去植樹。待北征匈奴時,諸公自會隨駕左右。”

“不要害諸公性命。”

劉協說出自己的底線,哪怕趙基派人拷打公卿,在劉協看來都是有可能的。

稍稍折磨一下……砥礪一下就行了,朝廷終究還需要這些人裝點門面。

“臣非濫殺之人,應募虎賁之前,臣能生裂虎豹,也不曾殺害一人。”

趙基認真回答:“明日一早臣率兵遷往城外,待營壘建好,希望陛下能檢閱軍容,并率公卿、百官與吏士一同植樹。種植桑、栗、棗樹,樹木成林,也可為后世所知。”

“可。”

劉協看屋外:“朕顧慮李郭二賊得悉衛氏金庫,會發兵來襲。可要征董承、張楊率兵入衛河東?”

“臣不想分心身后之事,李郭若來,臣自可抵擋。”

趙基拒絕,并說:“以臣對李郭二賊的了解,二賊間隙巨大,實難倉促集合。待河東各縣梳理完畢,宜先北征匈奴。假托經北絳走軹關陘去河內,可遲緩李郭二賊,也可引匈奴各部主動來襲。”

劉協疑惑:“若李郭二賊發兵迅疾,豈不是要腹背受敵?”

“陛下,黃金在安邑。”

劉協又問:“那如何吸引匈奴主動來犯?”

“擒住陛下,自然能迫使河東出重金贖回陛下。”

趙基頓了頓,又說:“也可迷惑匈奴,說黃金就在車駕隊伍中。”

匈奴人忍不住的,李傕郭汜在解決彼此信任問題,以及馬騰、韓遂之前,他們聯軍來犯的概率不高。

今年這么熱,步入五月就酷熱,不利于軍隊行動。

五月到七月下旬這三個月的時間里,誰都別想大規模、高頻率調兵。

時間越往后拖,河東軍隊組織越成熟,也有段煨充當外圍屏障。

見趙基語氣自信,劉協就不再問,就說:“稍后愛卿回營,朕會遣尚書來營中宣詔,賜愛卿尚方劍護身。本想與元明公商議愛卿冠禮、婚事,卻被丁沖作亂。愛卿若無異議,皇后四妹尚未婚配,就與愛卿了。”

“臣無有異議。”

劉協又解釋說:“此皇后胞妹,三年后及笄,就與趙卿成婚。”

“唯。”

(本章完)←→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