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讀書郎

第四十七章 投石入靜湖

時間來到十月末,離那日寫好畫皮鬼之后,陳恒斷斷續續寫了十天,才堪堪拿出兩篇浙東生江中鬼。

倒不是因為這兩篇字數多,總共加起來也才幾千字。純粹是陳恒拿著空閑時間斷斷續續書寫,忙里偷閑罷了。

前者的故事,是浙地老大哥告訴他,后者則是他往來揚州蘇州的水路上,望著渺渺夜色想出來。

這兩篇文章一完成,就先被江元白等人拿去翻閱,他們看過之后無不交口稱贊。只有錢大有略有些遺憾的表示:“還以為會像畫皮鬼一樣詭譎,總覺得有些可惜。”

薛蝌卻笑笑,替陳恒解釋道:“三篇故事,篇篇不一樣。或曲折或詭譎或唏噓。我看恒弟,是想投石問路,探一探書樓的底。”

“哦?還有這么一回事?”江元白狐疑的拿起手中的底稿,不信邪的反復翻閱,可還是瞧不明白。

陳恒跟薛蝌相視一笑,他又沖對方問道:“那依你看,我這幾篇可以拿去書樓了?”

眾人齊聲道:“去,現在就去,我們陪你一起去。”

今天正是休沐,正午晴光艷艷,四人略作收拾,并肩走出書院,一路說笑著趕到書樓。胡源見到他們四個同來,以為是來了門大生意,趕忙引著這幫人進屋。

待陳恒道明來意,胡源點點頭,雖然奇怪對方寫的這么快,可還是先問道:“陳弟,可否先讓我看看你寫的東西?”

這是應有之理,陳恒自然不會拒絕。將三篇故事交到對方手中,胡源直接靠著柜臺翻閱起來。

他的眉毛時而緊皺時而舒展,大家一邊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一邊也好奇陳恒的文章會得到什么評價。

好不容易等胡源看完后,這位老哥卻自顧自閉上眼,抬手撫平著胸口,花上一段時間平復心情后,他才對著陳恒欣喜道,

“陳弟,寫得好啊。志怪一類話本,自錢希言以后,已經很難出現這樣的佳作了。”他有些激動的搓搓手,小心翼翼的將稿紙放在書桌上,用黑心木鎮尺將其壓住。

陳恒見此情況,忍不住跟薛蝌笑了笑。胡源口中說的錢希言,兩人俱是知道此人來歷。

志怪小說起于兩漢,興盛于魏晉,至大唐才算真正登堂入室,引起當時熱情浪漫的唐人追捧。可唐朝的盛世一過,志怪小說的勢頭也猛地跌入谷底。

從五代十國開始再出現的志怪小說,奇趣全無,索然無味。兩宋那么多文豪大家,也少有對其感興趣者。一直到前朝,才靠著姑蘇吳縣錢希言,用一本獪園狠狠出了些風頭。

前朝人盛贊他是“土木其身,龍虎其文”,僅僅是這個評價,就可見獪園的優秀。如果一切順利,也許錢希言能領著志怪小說攀上一座新的高峰。

可人生偏偏充滿如果,在窮困潦倒的錢希言完成獪園后,正期待著靠它改善改善生活時。

一個郁郁不得志,帶著無數遺憾,已經離世十年的老頭,靠著一只石頭里蹦出來的猴子,手持金箍棒從花果山一路打到南天門,壓得天下文壇無人敢冒頭吱聲。

獪園不是不好,只是西游記寫的太好了,若是把前者比作夜色下明亮的星星,那后者就是晨曦中的艷陽,它一出現,群星退避,橫掃宇內八荒。

出道作就碰上這樣的曠世奇作,錢希言的結局自然不必多言,只能抱著滿腔遺憾,一身的貧窮離世。

薛蝌為好友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很是高興,可胡源卻疑惑道:“陳弟,可有將其寫完?若是后面還有,不妨將它都拿出來,我可以直接代叔叔做決定。”

這下是真戳到陳恒的難處,聊齋志異全篇共有四五百之多,除非他不讀書,且不吃不喝寫上十幾年,不然絕對拿不出全篇。

不過他這次來,心中自有盤算。他畢竟跟古代人不一樣,心中多的是鬼點子。只見他將胡源拉至身側,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對方。

胡源聽完之后,才將信將疑道:“那我先試試看,若是有用。這三篇的盈利,我們書樓只收一半,只希望陳弟寫出后面的佳作時,能優先想到我們胡記書樓。”

陳恒見此,那有不答應的道理,連忙作揖感謝。

相互約定好后續,陳恒就帶著同窗們一起離開書樓。只剩下胡源一人,招來店內的伙計,開始忙著陳恒交代的事情。

當天傍晚,共有七八名早有交情的說書先生,被胡源請至書樓。

幾位說書先生一見來的全是熟人,就知道胡源必是收到新作,請他們來做點評。大家吃的都是這碗飯,自然希望多碰到些佳作,交談中不免開始期待。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胡源領著幾個伙計走進來,七八張剛剛謄寫下來的白紙,分發到說書先生手中。

“諸位先生,還請先看一看。”胡源端起茶,神情相當悠閑,他對陳恒的故事很有信心。

胡源給他們看的是初篇畫皮鬼,一眾說書人自然識得好壞,僅此一篇就能看出寫書人的想象力和筆力。

“少東家,下文呢?”有人追問起后面的文章。

“真是絕世好文,志怪一類又要揚眉吐氣啦。”有人贊不絕口,甚至拿起紙張放在鼻前輕嗅,都說文章好會有墨香,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聞到。

“大家莫急。”胡源抬手壓了壓,笑道,“元和先生有交代,他的文章每七日一發……”

胡源慢條斯理的將陳恒的打算道出,大家聽完卻有些疑問,他們說書說了大半輩子,何時見過這種手段,臉上不禁露出懷疑的神色,“少東家,這樣真的可行嗎?”

胡源輕聲一笑,寬慰著他們:“反正我們就付出這幾張紙,幾位的工錢,亦有我們書樓承擔。如此文章,也是值得我們試一試的嘛。”

眾人一想也是,左右也吃不了虧,便紛紛約定明日就照他的吩咐行事。

第二日正午過后,福源茶樓里的賓客逐漸多起來,大雍朝的人,只要不是好賭、愛吃花酒,能玩的消遣終究有限。

每日抽點空,約上幾個愛聽書的同道,來茶樓里點上一壺茶,再肯花些錢要一盤西瓜子,聽一下午的評書、話本,絕對是件美事。

此樓的說書人姓何,叫有山。年約五十,是太上皇時期的老童生。何有山運道不好,年輕時遭遇科場兩次大變,努力一輩子還是個學藝不精的童生。最終只能淪落到靠說書,維持自家生計。

今日他起頭先講一段西廂記,約莫半個時辰后,又要換成英雄血鐵丹心,這一段叫完,就要馬上換成西游記。

這是為了照顧茶客們的喜好,畢竟他也不知道每天來的客人喜歡聽哪一本。要是從頭到尾只將一篇,也容易讓客人聽的厭煩。除非有人肯花重金包場聽他講,那還是能干一干的。

將西游記里的女兒國一篇講完,何有山喝過一杯茶水,拿起木板狠狠敲在桌上,起頭揚聲道:“話說,三日前,我們揚州城來了一位奇人,自稱元和,穿白衣,年貌不詳,路人見之既忘……”

堂內的茶客紛紛來起精神,這是又拿到新的話本了。大家無不抬頭側視,抱著對新故事的好奇,聚精會神的看向何有山。

見眾人的注意力都已經吸引過來,何有山心中甚是滿意,嘴上的功夫卻一直沒停過,“只見,這元和先生步伐蹣跚的走進胡記書樓,書樓的少東家就問他:先生上門可有事?”

“元和先生卻回他:我昨日在山中樹下,聽一野狐講了些奇事。受其所托,今日將這些怪事拿來轉告給你。”

“胡少東家不免好奇:為何要拿來給我。元和先生又告訴他:你小時候救過它一命,它是讓我來給你報恩……”

竟然還有這樣一回事?茶樓里的人不免開始小聲交談,有人說城東真有一處書樓叫胡記,又有人說前幾日好像見過這么一號人,可是真的想不起來。

此時何有山已經慢慢開始講到畫皮鬼的內容上,他的聲線本就低沉,再略微施展說書技巧,真真是巧舌如簧、妙語連珠。

茶客們先是被王生巧遇落難少女的開頭吸引,又跟著何有山的描述,好像真的見到一位青面獠牙的女鬼,在他們面前舉著人皮,讓人光是想著就心驚膽戰。

巧的是何有山學過一些口技,外面正是晚霞減退,天色漸暗,他縮嘴彈舌,模仿其寒風敲窗的凄厲聲,直叫眾人心神亂顫。不禁暗恨這個王生有眼無珠,不聽發妻苦苦勸告,色字上頭,引鬼入門。

可當茶客們聽到那個王生,竟然被女鬼拋心挖肝,命喪家中時,又忍不住為其神傷。他們的心情,隨著說書先生的講述起伏跌宕,直到最后道士揮劍除惡鬼,乞丐妙手活王生。

眾人才齊聲拍掌叫“好”。

一時間,偌大的揚州城內,共有七八處茶樓發出轟鳴,引得街上游人駐足旁觀。

講的酣暢淋漓的何有山,端起茶水稍潤口舌,正好也等一等茶客的反應。這些事,晚上他都要回去轉告胡源。

“先生,先生,后面的故事呢?”

“對啊,怎么不繼續講了。”

眾人正聽的過癮,有人起身叫小二繼續上茶,有人呆坐原地,不知道在想著什么。

何有山微微一笑,舉手指向樓外,“元和先生離開前,留下一本奇書,名叫聊齋志異,這書七日才會出一篇故事,時機未到,后面皆是白紙。”

“伱們若是想求證,可親自去城東的胡記書樓尋問一二。”

說書先生話音剛落,當即有人起身,快步下樓,直奔向胡記書樓。可等他趕到書樓門口,此處早已圍著許多茶客,他們早將胡源堵在店門中央。

“真的有野狐報恩,有白衣異士元和先生嗎?”

還不等胡源回答,人群中就有人嗆聲道:“怎么沒有?我前幾日就在街上看到一個白衣書生,只是想不起來長相,我想他必然是元和先生了。”

“勞駕各位千萬別激動,切勿嚇到我的街坊鄰居。”胡源真是喜不自勝,沒想到陳恒想的主意竟然如此有用,能給書樓引來如此多客人。

“掌柜直說吧,你們書樓有沒有聊齋志異賣。”

有聰明的,猜測這是書樓做的一場局,可架不住故事吸引人,直接出聲詢問。

胡源也不賣關子,伸手一指身側的立牌,上書:來年正月十五,聊齋志異。

眾人這才明白,想要買書,還要等到明年呢。一想到現在才十月末,大家不禁都有些泄氣。有不少人就此散去,可依然有人抓著胡源,想要看一看元和先生留下的真本。

胡源是好說歹說,才將對方一一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