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道爺

第323章 局勢

秋日,大乾今年并沒有受到什么大的災害,雖說還沒有開始秋收,但測算的產量已是豐收之年。

這天早朝,李薔身穿龍袍聽著下方的匯報。

如今朝中對他這個太子有褒有貶,象內閣對他就非常滿意,他放了極大的權力給內閣,讓內閣的地位并沒有因為他而下降。

對李薔不滿的地方,還是他對于朝政的懈怠。

在那些官員看來是懈怠,但在李薔看來卻是人盡其才,他可不想如景文帝那般天天為了政務忙到沒有私人時間。

他有時都在感謝大乾的太祖,正是太祖的英明,才會想到建立協助管理政務的內閣,讓皇帝從繁忙的政務中解放出來。

“臣有本啟奏!”兵部包尚書走出列來,躬身說道。

“包尚書,有何事?”李薔微有些意外的問道。

包尚書啟奏,一定是關于戰事的。

大乾最大的敵人自是韃靼部,但韃靼部可是被他禍害的不輕,從韃靼部到韃靼神山,都損失極大。

“剛剛從韃靼部內傳來的情報,韃靼與瓦刺聯合起來,有對大乾動刀兵的跡象!”包尚書說道。

他手中拿著一份軍中制式情報,雙手呈上。

金冬來到其身旁,取了情報送到李薔手中。

李薔接過情報看了起來,情報中提到了韃靼與瓦刺聯合之事。

這情報的來源,李薔倒是知曉一些。

他掌權之后,雖然放權了不少政務,但對于軍務卻更加關注。

他對于軍方的投入增加了很多,其中就有軍方通過滲透、收買、威脅等方式,在鄰近各國建立情報網絡。

這還是第一步,他最終的目標,是將情報網絡遍布到大陸各處,哪怕是再怎么遙遠的國家,也要有大乾的暗探。

當然,目前能夠做的,也就是針對韃靼部這個大敵的情報收集。

看到手中的情報,說明之前的投入是有價值的。

“瓦刺與韃靼是世敵,沒有想到他們也會合作!”李薔搖頭說道。

事實上瓦刺與韃靼的聯合,與李薔有著很大的關系。

李薔上一次的演武,將鄰國都嚇壞了。

特別是韃靼部,在知道了大乾可怕的軍力后,明白再放任大乾這樣發展下去,韃靼部這個大乾的死敵必然會被大乾吞噬。

最重要的,韃靼神山通過演武,知曉了是誰襲擊了韃靼神山。

不管是為了韃靼部,還是為了重振韃靼神山的威名,韃靼神山都要對大乾展開報復。

可問題在于,韃靼部由于之前的大敗,族中戰力損失慘重。

韃靼部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恢復,這個時間至少也要十余年,是下一代人成長的時間。

但真要再過上十余年時間,韃靼部擔心大乾到那時會徹底坐大,到時就不是韃靼部報復大乾了,而是大乾滅了韃靼部。

故而由韃靼神山出面,花費一些代價與瓦刺一方的尊者達成了協議,才有了這一次韃靼與瓦刺聯合之事。

“殿下,韃靼與瓦刺選擇的時間,正是秋收之前,怕是想搶我大乾的糧食!”田大學士出列說道。

“如今大乾兵強馬壯,倒是不用擔心韃靼與瓦刺之危,本宮會讓火炮軍出動,前往邊鎮駐守!”李薔淡淡的說道。

他說出這句話,讓殿中由于戰爭將起的緊張消失了大半。

一支由五百名五轉悍將組成的軍隊,一支擁有兩百五十門佛郎機火炮,可以做到邊移動邊炮擊的軍隊,這樣的軍隊雖只有五百人,但其戰力可輕易破十萬大軍。

“最近火炮軍軍械司研究生產的新式火炮正要實驗,派兩衛京營帶著一批新式火炮也到邊鎮去!”李薔接著說道。

他在軍事上有著絕對的權力,相對于政務上的放權,軍事上他是說一不二的。

對于這一點,整個朝堂之上不會產生半點異議。

因為他不但是代理朝政的太子,更是大乾第一名將,整個大乾軍隊都聽從他的指揮。

朝堂的官員們還聽聞過一個傳聞,那就是大乾新晉的悍將,全都是太子李薔的弟子。

關于這個傳聞,軍方并沒有任何反駁,更顯得這個傳聞的真實性。

而與這些新晉悍將打過交道,又對將門煉體之術有所了解之人,則是更清楚傳聞是真實的。

因為新晉悍將們學習的將門煉體之術,被認出正是賈家的‘賈氏百轉精煉術’。

誰不知道太子李薔出身于賈家,少年時所學習的將門煉體之術正是‘賈氏百轉精煉術’。

這門‘賈氏百轉精煉術’在賈家本家都已失了傳承,并隨著賈家被抄,賈家徹底敗落,‘賈氏百轉精煉術’也與賈氏沒有了關系。

“殿下,可要征召軍隊準備反攻韃靼部?”包尚書躬身問道。

邊上的將軍們一個個眼睛發光,他們都在想著打入韃靼部。

只要火炮軍破開韃靼與瓦刺大軍,那么接下來的戰斗就是追擊敵人,這可是順手的功勞。

但想要反攻韃靼部,就需要事先調動大量的戰備資源,否則深入草原缺少補給可是兵家大忌。

“此次只需要擊退韃靼與瓦刺聯軍即可!”李薔卻是搖頭說道。

他有著自己的想法,此刻的大乾,正處于蓄勢待發的階段。

一旦吃透了蒸汽機的應用,那么大乾的生產力就會極大的爆發。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火炮軍軍械式的產量有限,雖然有計劃要增大產量,但一些原料還需要在大乾找尋開發。

以前大乾雖也有火藥的制作,可那時的火藥制作在數量上相對較少。

真正要以火炮為主的戰爭,對于火藥的消耗會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量,遠不是大乾如今的產能可以支撐的。

至于說派出大軍強行進入韃靼部,用傳統武力滅掉韃靼部。

有著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只是等上數年時間,李薔可不準備用大乾軍士的人命去填。

對于大乾軍士,他可是有著大用的。

他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更加清楚世界之大,或許以前的那些圣明君主,將眼界放到了草原之上,認為將草原收服就是偉業。

李薔卻不會只看上這一點點的利益,他想要的更多。

他不當這個大乾之主還罷了,既然有機會當了大乾之主,那就給大乾后代打出一個萬世基業,讓大乾后代不會被外族奴役。

不讓外族奴役的最好方式,就是將外族全部變成自家人,不想當自家人的,就讓其徹底消失。

有著這個想法,李薔不打算大量損失大乾軍人,這些大乾軍人是他以后計劃的基石。

“殿下,機會難得呀!”包尚書再次說道。

“本宮意已決!”李薔擺了擺手,不想再討論這個話題。

包尚書與將軍們都很失望,但并沒有多堅持,他們知道李薔并不是畏戰之人,一定有著什么更深層次的考慮。

“啟奏殿下,臣有本!”鴻臚寺卿這時站出來行禮說道。

鴻臚寺是負責民族事務與外事接待活動,平時可不會有什么事的。

李薔點了點頭,示意鴻臚寺卿接著說。

“暹羅使者上報,安南與倭國有秘密往來,雙方有聯合對抗大乾之意!”鴻臚寺卿接著說道。

鴻臚寺卿將手中一份折子呈上,金冬上前取了送到李薔手中。

大乾的演武,讓大乾的敵人更加害怕,如韃靼部那樣想辦法找尋機會想要搶先一步對大乾動手。

也有如安南與倭國一樣,因為以前與大乾有過摩擦,所以想要聯合自保。

更有如暹羅一般,想要與大乾關系更加緊密,以出賣對大乾有利的情報來謀求大乾的關照。

“安南與倭國,使人前往安南,令其交出倭國使者!”李薔淡淡發出了命令。

他這是陽謀,安南與倭國聯合,也無法擋住大乾的兵鋒。

但大乾想要動刀兵,特別是對南方的安南,就必須有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否則會讓南方其余各國產生恐慌的。

南方各國一直都以大乾為主,至少在大乾的工業革命未發展起來之前,李薔并沒有打算對這些國家開戰。

安南如果交出倭國使者,那么安南與倭國之間的聯合也就失敗了。

如果不交出倭國使者,那大乾就有理由出兵。

或許與韃靼部開戰,需要消耗大乾許多的戰備資源,但對安南開戰,消耗則會小到大乾完全可以承受的地步。

只需要火炮軍先去洗地,接下來就是大軍開過去接收城池。

其實李薔更傾向于將安南打下來,為大乾增加一處魚米之鄉。

要知道安南的地理環境,種植水稻可是一年三熟的。

“是,鴻臚寺即日下國書給安南!”鴻臚寺卿躬身說道。

“另外給倭國下國書,命其嚴管國民,不得再有倭寇出現于大乾!”李薔接著吩咐道。

他也清楚,就算給倭國下國書,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但正如之前一樣,他必須要師出有名。

目前大乾跨海戰爭的能力不強,但大乾的造船師正在吃透西式炮船的技術,與大乾造船技術相結合,將會出現更強的海上艦船。

配合上新式火炮,短時間就可以進行近海域戰斗,對付倭國完全不成問題。

李薔手中的銀子,其中一部分投入到了海上艦船方面。

當然,這方面的投資并不是白白投入,等到大乾兵鋒通過海洋到達倭國,以及其它國家時,就是收益之時。

下了朝,李薔離了皇宮,來到了皇宮旁的一處院子。

皇室在京城有著不少的空置大宅,這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大宅多是為了賞賜之用,此處宅子靠近皇宮,被李薔要來當成了一所學堂。

他走進一間教室,教室中坐著二十名學子。

這些學子是他從大乾全國數千舉人中選出來的,都是對于新興事物較為接受的舉人。

選出的這二十名舉人,經過他使用‘風月寶鑒’綁定了忠誠后,才進入到這所學堂。

不使用‘風月寶鑒’綁定忠誠,哪怕有著李薔這個太子的名頭,這些舉人也不一定愿意學習在文人看來的雜科。

學習雜科,意味著這些舉人未來無法進入朝中,成為正統的文官。

李薔走上講臺,下面二十名舉人的目光中滿是崇拜之意。

“今日我們學習物理第三課,請大家翻開《物理》第七頁!”李薔緩緩開口說道。

就算是他打算開恩科,那也要到明年開春了。

而開恩科選出的人才,也是需要學習的,那些人才同樣需要老師。

李薔親自當老師,準備培養出這二十人,再以這二十人為老師,教導之后的雜科大考中的人才。

只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大乾的雜科人才就會不斷涌現,形成一個優良的循環。

那時大乾的雜科完全可是做到自我培養,不再需要李薔親自出面。

由于有著‘風月寶鑒’的忠誠綁定,二十名舉人的學習態度極其認真,同時他們能夠被李薔選出來,也是經過了層層篩選的,學習能力自不用多說。

百分之百的忠誠,讓二十名舉人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學習能力,將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完美的發揮出來。

也就是先期李薔才會使用‘風月寶鑒’綁定忠誠,他不可能將大乾所有人才都綁定忠誠,哪怕他的‘風月寶鑒’中還有數十萬靈魂也不夠那樣的揮霍。

一個半時辰,李薔才結束了今日的講課。

這也是他能夠抽出的最多時間了,就是這樣已經影響到他自身的修煉與生活了。

好在只要培養了這一批老師,以后的教學就不用他擔心了。

李薔下課后便離去,教室中的學子們卻是沒有離開。

他們將李薔所講的內容一遍遍的復習,有不理解的就互相交流,直到所有人都對講課內容做到完全理解。

等到他們離開教室時,天色已完全黑了。

而第二天早上,他們天不亮就會起床,開始一天的學習。

在這所學堂之中,沒有人會喊苦喊累,有的只是每日不斷的學習,他們的潛力在此處完全被開發。

如此的學習效率之下,才能夠承擔起李薔將要交給他們的任務。

(本章完)

最新網址:mhtxs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