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攻略

146 解決

正文146解決

皇太后逝世之前,因為避免太上皇猜忌,今上和吳家并不敢多加親近,就連皇太后和吳家來往的都不多。(百度搜索9,觀看本書最新更新)

后來皇太后逝世,吳家交出了兵權之后,更是銷聲匿跡了。今上當時已經記事了,他是親眼看著先皇后趙氏和皇貴太妃先后進了皇太后的屋子,還沒過一個時辰,皇太后便血崩了。

他當時才只有四歲,即使隱約中覺得事情不對勁,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后來沒過多久,太上皇便立趙氏為后,伴隨著皇太后身邊的太監女官相繼的出宮或者出了意外,今上也慢慢長大了。

后來,皇太后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不知怎么分到了他的宮殿中,這個太監便是潘旭。今上經由他的口,才逐漸串起來小時候他見到的事情。

之后和佳公主由太上皇和趙氏賜婚下嫁給護國公長子趙季。即使今上那時情報有限,卻也能查出來這趙季是個喜歡眠花宿柳之人,就今上當時查到的,老護國公就不止一次動了想讓次子襲爵的念頭。

和佳公主下嫁給趙季之后,趙季襲爵之事便坐穩了,因此趙季也是極其愿意的。后來趙時分府令居,護國公心灰辭官,這護國公府便衰敗了下去。

母族的勢力已經去了西北,并且沒有了兵權,妹妹的夫家也是靠不住的。雖然今上那個時候年歲已經長了一些,很多秘辛也已經逐漸清晰了,卻沒有絲毫的辦法。

而那時忠烈侯府和鎮國公府已經有了實權,宮中趙皇后和萬貴妃也已經有了隱隱爭斗的架勢,而幾個皇子也因為年紀大,紛紛出宮擇居另住。

今上雖然心中不甘。但是他即使是搬出了宮,也是活在太上皇和趙氏的眼皮子底下,自己能做的事情卻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正當他隱隱有些心灰的時候。突然之間收到了西北的密信,卻是吳晉白親自寫給他的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簡短——“已在京中西北埋下暗線,成事之前終需忍”。

之前吳家能憑借著兵力。擠下了聲勢極大的忠義老親王,擁太上皇上位。可見那吳老太爺就是不簡單的。之后他才知道,吳家已經借由孟家把西寧王府和肖家拉下了船,江南各地也有勢力。(百度搜索9,觀看本書最新更新)

吳家雖然早前交了兵權,但是這兵權主動交和被動交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這虎符只是一道死物,吳家在西北蟄居多年,駐守西北的將領從上到下有幾個不是吳家人提攜上去的?這西北,和吳家多的是千絲萬縷的聯系。

虎符雖然交了。西北大將軍也卸任了,但是吳家在西北的勢力照樣不少。

今上逐漸大了,和吳家的往來也密切了,吳家便把京中和江南的人脈全部給了今上,自己則是在西北替今上養兵,以備不時之需。

只是今上的能力卻也讓吳老太爺意外,西北養的兵沒用上一兵一卒。這些年他暗中挑撥昭王和淳王,讓他們的矛盾公之于眾,太上皇也終于心灰傳位于今上。

今上兵不血刃的坐上了本來遙不可及的皇位,這個時候才讓吳老將軍帶著兵從西北過來。控制京中的局面,又在暗中制止了昭王和淳王的蠢蠢欲動。

吳家人這次便學了乖,即使今上是自己的親外甥,局面剛剛定下來。他們便主動把西北的人脈呈了上去。

今上雖然疑心也重,但比太上皇好的一點是,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吳老將軍雖然交上了西北的人脈網,但是今上卻沒有對西北駐軍做任何改變,反而對吳老太爺和吳老將軍更多了一絲敬重。

正是因為這份敬重,在私下和吳老將軍相處時,今上便都是以“我”自居,稱呼吳晉白為“舅舅”。

若是沒有吳家,這皇位他恐怕就無法肖想。是以當初趙淵想幫林如海,便是在船上做了手腳,引林如海和吳晉白結交。

若是吳晉白認可林如海的能力,他便是最好的說客。若是林如海連讓吳晉白承認的實能力沒有,又如何能過今上的這一關?趙淵的引薦,只是給林如海多鋪了一條路,只是林如海能不能從這條路上過,便是他自己能力的問題。

吳晉白從未跟今上開口提過要求,他剛才的語氣,便是有事相求的樣子。

“舅舅有話不妨直說。”今上的神色間倒是頗為重視。

吳晉白想了想,最終還是道:“聽說今年巡鹽御史任期已滿,陛下已經欽點了新的巡鹽御史,現在已經走馬上任了?”

“一個多月之前便已經到任了,可是江南那邊出了什么事?還是這新的巡鹽御史有問題?”雖然問了最后一個問題,但是今上神色間看著并沒有慎重之意。那新的巡鹽御史是他身邊的重臣,既然讓他坐到這個位子,今上自然信任他。

“這倒是沒有。”吳晉白垂著眼,再次抬起眼來便道:“臣要說的,便是前任巡鹽御史林如海的事情。”

今上挑了挑眉,倒是出現了一絲少見的納罕:“舅舅可是認識這林如海?”

“先前不認識,這次從閩地回來,去時在海上時船便已經有了耗損。回來時雖然是走的運河,但是卻突遇暴風雨,船又漏水,正巧便遇到了林家上京的船在一個小港灣里停泊,因此便搭了林家的船上京來的。”

隨船保護大皇子的還有今上的暗衛流光,因此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今上也是清楚的,吳晉白便都是照實說,只是隱去了趙淵從中作梗的這個細節。

其實在河道上的時候,若不是突然遇到了林家的船。吳晉白也不會懷疑趙淵在里面動了手腳。后來剛巧和林家相遇,幾個船艙的水都漫了上來,趙淵便建議跟著林家的船一起上京。

那個時候吳晉白才有了一絲懷疑。但是想著自己船上的情況,便也同意了。趙淵那次在揚州遇險,恰巧被林如海所救的事情吳晉白是知道的。他明白趙淵的為人。便也就順水推舟了。

吳家吳晉白這一輩,便只有故皇太后吳氏這么一個姑娘。家中的人自然是疼愛的緊。因此對于和佳公主的身世和經歷,吳晉白也是同情萬分和滿含內疚的。

也許“隔代親”這三個字是真的有道理,對于今上吳晉白是忠誠和敬重。和趙淵也相處了半年時間,對于這個小輩,吳晉白是真心疼的緊。

因此趙淵在船上的那一段,吳晉白認為無傷大雅,便瞞了下來。而趙淵確實也是因為篤定吳晉白會替自己瞞下來。便放心大膽的計劃了這件事情。

不過和林如海相處這半個多月,吳晉白也是時時試探的,見林如海這人確實有幾分才學本事,吳晉白心中也安定了下來。

果然知道表面上事情經過的今上便“哦”了一聲,又問道:“舅舅可是覺得林如海這人如何。”

“當年林如海被欽點為探花,自然是有幾分才學的。在船上半個月,我倒是覺得此人心思通透,思維縝密細致,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見今上一副傾聽的樣子,吳晉白卻突然之間問道:“敢問陛下。這每年的鹽政都有詳細的記錄,林如海接管鹽政前的那幾任,江南的鹽政是個什么情況?”

今上想了想,卻也是如實說了:“林如海之前的那幾任。江南的鹽政亂的很。”說完也不待吳晉白繼續問,今上又道,“林如海接管鹽政后,幾年的時間,鹽政有條理多了。比起之前的那些年,鹽政收上來的銀錢也多了許多年。”

說到這里,今上便停了下來,只是表情間倒是有了思索。

“我也知道這林如海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舅舅也知道,巡演御史到底做的是什么,既然他讓林如海坐到了這個位子,林如海便只會是他的心腹。”今上道出了關鍵點,言語中的“他”指的多半就是太上皇了。

“陛下是怕這林如海有二心?”吳晉白便直白的問了出來。

今上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道:“若是這如海沒有救下子深,又在揚州打亂了昭王的步子,我便會再留他三年,等揚州的鹽政徹底穩定下來了,便……”接下來也不是什么好話,今上便頓住了,“只是他這臨陣一腳,倒是讓我不知該怎么辦了。

吳晉白見事情有回轉的余地,便道:“依臣之見,這林如海的忠心倒是不必懷疑。陛下也清楚,當年昭王到江南招攬勢力,這林如海可是從未應下,可見此人身上有士大夫的氣節。他盡忠的是當今的天子,當初他未作墻頭草,那日后也必然不會兩頭搖擺。況且,最后他看清了局勢,臨時插了這么一腳,可見此人心思縝密,也不是愚忠之人。”

今上斂下眼簾看了吳晉白一眼,半晌才道:“本來是想著晾他一段時日,再給一個無權的閑散位子,只是今日舅舅這般說,我倒還需要重新想想了。”

“反正他人已經在京中了,陛下大可以拖他一段時日,暗中觀察再下論斷也不遲。”吳晉白便建議道。

今上笑了笑:“我正有此意,既然是舅舅覺得此人不錯,明日便召他進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