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香瓜人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法

第一百五十七章斗法第一百五十七章斗法←→最新網址:sjwx

迪士尼在華特·迪士尼去世之后,曾經有一段時間的沉淪。

在華特·迪士尼的領導下,迪士尼打造出了以內容生產,渠道發行,衍生周邊三條主營業務為核心的內容生態。

在好萊塢初期階段,導演演員的地位遠不如現在重要。

他們充其量就是電影公司的員工,遠不如現在合作方的地位,這樣就造成了人員和資產的利用率變得很低。

為了降低成本,好萊塢頭部影視公司就進行了項目制的改革,把每一部電影的制作和發行當做一個個獨立項目來進行。

立項的時候,以外包的形式臨時組建團隊,以實現降本增效。

但這種外包運營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

這也是為什么當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時候,以流媒體為主要內容的奈飛,蘋果能夠對傳統巨頭產生巨大沖擊的原因之一。

不過對迪士尼而言,它并沒有進行徹底的項目制改革,為的就是徹底貫徹公司的企業文化,輸出統一的價值觀和內容。

所以當迪士尼一方面養員工,一方面研發新技術的時候,時間久了,制度難免會僵化。

等邁克爾·艾斯納上臺的時候,迪士尼影視部門的員工已經養成了懶散的作風,按時打卡上下班,早就沒有華特·迪士尼時期的斗志和創造力。

內容創作只是當時迪士尼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渠道發行上,因為堅持公司企業文化價值,使得大部分真人電影都和迪士尼無緣。

雖然在動畫電影業務上,迪士尼憑借手里的版權還能維持住,但真人電影業務的拉垮,促使邁克爾·艾斯納下定決心進行改革。

從1984年以來,迪士尼不斷的收購和創立各種子公司,包括博偉影業,試金石影業,就在年初,還收購了米拉麥克斯影業。

邁克爾·艾斯納的改革策略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向錢看齊,所有業務板塊都以盈利為目的,確定責任制,專業人負責專業的事情。

一系列的改革下,迪士尼煥發新生,《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動畫電影都是誕生于這一時期。

從迪士尼的發展來看,邁克爾·艾斯納功不可沒。

按理來說,這樣一位功勛卓著的領導人,迪士尼內部應該給予更高的尊重才行,但事實恰恰相反。

可能是覺得自己為迪士尼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邁克爾·艾斯納并不甘心做一個職業經理人。

然后看自己一手帶上商業帝國巔峰的迪士尼,在迪士尼家族不肖子孫的領導下再次走上沒落。

邁克爾·艾斯納悍然奪權,成為迪士尼的董事長,又兼任ceo,大權在握,但這樣就勢必影響到迪士尼家族在迪士尼的利益。

邁克爾·艾斯納雖然大權在握,但迪士尼并沒有改姓艾斯納的地步,大量的股份仍然掌控在迪士尼家族成員的手里。

只是迪士尼家族內部也是一盤散沙,無法有效團結,這才沒給邁克爾·艾斯納造成麻煩。

但是這一切,隨著邁克爾·艾斯納讓出ceo的位置,讓童年好友邁克爾·奧維茨擔任迪士尼ceo之后,發生了改變。

邁克爾·艾斯納原先的想法是,讓邁克爾·奧維茨做一個傀儡,自己通過間接的方式,繼續把持ceo的位置。

但事實證明,間接不如直接。

邁克爾·艾斯納迫于內部壓力,原本強勢的作風有了退步,這使得董事會高層反對他的人振奮不已。

再加上邁克爾·奧維茨完全不像是做傀儡的,在高層四處串聯,使得邁克爾·艾斯納發現,公司已經逐漸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尤其是真人電影業務,邁克爾·奧維茨在迪士尼家族的成員的支持下,從他手里搶走了最火熱的小吉伯特電影項目。

如果小吉伯特在迪士尼內部紛爭中倒向邁克爾·奧維茨,那他在迪士尼就失去一張王牌了。

當然,這只是指真人電影業務方面。

小吉伯特雖然重要,但并不如迪士尼其他業務板塊重要。

歸根結底,迪士尼最核心的資產,就是那些動畫版權,還有這些動畫所帶來的周邊渠道盈利,以及全球知名的迪士尼樂園。

可以這么說,哪怕真人電影項目全面失敗,但只要保留這些動畫版權,周邊產品和迪士尼樂園項目,那迪士尼還是迪士尼。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迪士尼樂園項目出了很大的問題,讓邁克爾·奧維茨看到了機會。

他趁機在董事會會議上發難,想要從邁克爾·艾納斯手里搶奪更多的權力,把自己的手伸進迪士尼最核心的業務板塊當中去。

“去年一年,我們的樂園項目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周邊產品較比1994年,下滑了百分之四點三。

樂園項目更是銳減了百分之五的營收,尤其是巴黎迪士尼樂園,虧損達到三百五十萬美元。

這對迪士尼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公司內部出了很大的問題,急需改變。”

邁克爾·奧維茨在迪士尼董事會會議上慷慨陳詞,好像自己回到了caa時期,呼風喚雨,掌控一切。

但和caa時期不同,他上面還有一個邁克爾·艾斯納。

董事會的成員們都在靜靜的聽著邁克爾·奧維茨的發言,一些股東還看向邁克爾·艾斯納,少部分臉上還有幸災樂禍的表情。

邁克爾·艾斯納表面很平靜,好像迪士尼業績下滑和他無關一樣。

不過從他捏緊的拳頭來看,他的內心并不如外表那般平靜。

羅伯特·艾格作為迪士尼子公司的負責人,當然有資格列席董事會會議。作為邁克爾·艾斯納的心腹,他不得不站出來說話。

“奧維茨先生,請注意到,迪士尼盈利的下滑更多是客觀原因。不光是我們,華納,福克斯,派拉蒙去年周邊業務板塊同樣也出現了下滑。”

邁克爾·奧維茨似乎預料到了這個問題,他拍拍桌子,彰顯自己ceo的權威:“鮑勃,作為一個迪士尼的高管,你難道不知道這些業務是我們的核心板塊嗎?”

“我當然知道,可是奧維茨先生……”

羅伯特·艾格話還沒說完,就被邁克爾·奧維茨打斷:“據我所知,巴黎迪士尼樂園的項目,原本遭到了董事會的反對,是有人強行通過,在巴黎建造的。

然而現在這個項目產生了虧損,必須有人為此負責。”

所有董事會成員的目光都看向邁克爾·艾斯納,因為巴黎迪士尼樂園就是邁克爾·艾斯納力主建設的。

這下子羅伯特·艾格不說話了,他負責真人電影業務,渠道和周邊部板塊不歸他管。

這一口鍋扣下來,他也負擔不起,只好看邁克爾·艾斯納如何應對。

雖然今天邁克爾·奧維茨突然發難,有點出乎意料。但邁克爾·艾斯納久經風雨,這點場面還是能應付的。

他用手指敲敲桌子,這是他一個習慣。

眾多股東聽到這個敲桌子的聲音,不由自主的挺直身體,如同恭敬的下屬一般,仔細聽邁克爾·艾斯納的發言。

這是多年以來邁克爾·艾斯納的專權造成的現象,讓眾多股東對邁克爾·艾斯納不由自主的就形成了這個態度。

不過今天這個敲桌子的動作有些虛,似乎事態脫離了邁克爾·阿斯納的掌控。

等董事會成員的目光都看向自己,邁克爾·艾斯納才說道:“巴黎迪士尼樂園,是為了迪士尼在歐洲的發展。

盈利不是重點,宣傳品牌,和尋求長遠的發展才是主要目的。”

雖然有一些虧損,但那點虧損對迪士尼來說不算什么,完全能夠負擔得起。聰明的董事會成員也知道,這無法成為攻擊邁克爾·艾斯納的理由。

但事情要看如何做,怎么做。

以前那是邁克爾·艾斯納沒有對手,沒有人和他爭權,但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不用邁克爾·奧維茨發言,一個迪士尼家族的成員立馬說道:“艾斯納先生,記得當初董事會的董事們都反對巴黎迪士尼樂園的項目。

是你強行通過,建立了巴黎迪士尼樂園。

還記得你當初說的嗎?通過巴黎迪士尼樂園,作為一張名片,向整個歐洲宣傳迪士尼的文化。

可是如今歐洲人并不買賬,不光虧損,開園幾年以來,還出現了抗議的人群。

這可沒達到宣傳品牌的作用,反而讓歐洲更加討厭迪士尼了。”

這確實是事實,邁克爾·艾斯納也無法反駁,只好沉默應對。以往他看誰一眼,那個人就戰戰兢兢的,但現在他的眼神沒有這個殺傷力了。

這是不行了嗎?看邁克爾·艾斯納沒有反應,邁克爾·奧維茨臉色一喜,終于,邁克爾·艾斯納要服軟了。

他乘勝追擊:“我建議,推動巴黎迪士尼的改革,和法國政府和文化界合作,為巴黎迪士尼樂園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約翰·迪士尼早就和邁克爾·奧維茨私下聯動過。

他立即站出來說道:“我建議由奧維茨先生來負責巴黎迪士尼樂園項目,推動樂園項目在歐洲的發展。”

這個建議很巧妙,沒有趁機提出掌管所有迪士尼樂園項目,只是其中一處迪士尼樂園,免得引起邁克爾·艾斯納的強烈反彈。

但巴黎迪士尼樂園意義重大,因為這是除美國本土外第二座,是歐洲第一座迪士尼樂園。

第一座是東京迪士尼樂園,戰后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下發展起步,在島國的年輕一代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崇美心理,對于美國文化有較強的認同感。

因此,當東京迪士尼樂園一開業,立馬就受到了島國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歡迎。據統計,東京迪士尼樂園接待的游客中97是本國人。

但是這個樂園項目是迪士尼前任總裁米勒主導的,和邁克爾·艾斯納關系不大,真正由邁克爾·艾斯納推動的就是巴黎迪士尼樂園。

和島國不同,法國人對處于北美大陸的美國人很看不起,再加上美國是法國人幫著建立的,這讓法國人更有心態的優勢。

在法國人看來,美國人就是沒文化的野蠻人代表。

巴黎不僅是法國的首都,更是近代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和薈萃之地。作為歷史較短的美國文化想打破歐洲的傳統思想文化并在巴黎立足確實非常有難度。

在巴黎迪士尼樂園的興建過程中,法國各界的一些知識界人士紛紛反對迪士尼,并稱其為美國的文化核泄露。

1989年十月,迪士尼股票在歐洲上市,在典禮上,一些年輕人舉著反美標語牌,向迪士尼的行政主管們投擲臭雞蛋和西紅柿。

就是這樣的背景下,邁克爾·艾斯納強力推動巴黎迪士尼樂園開園。

有這樣一番淵源在里面,巴黎迪士尼樂園產生虧損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當初選址的時候,考慮的是倫敦或者羅馬。

但邁克爾·艾斯納個人對藝術非常癡迷,認為巴黎是世界藝術之都,在這里建設樂園能極大提高迪士尼的文化價值。

如果在倫敦建設,或許會好一些,畢竟是表親,反對情緒不會很強烈。

英國在歐洲來說雖然同樣歷史悠久,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已經遠去,遠不如戴高樂之后就堅持獨立自主的高盧雄雞們。

羅馬則不行,一開始就被淘汰掉了,主要是意大利經濟不景氣,估計項目效應比巴黎還要糟糕。

董事會會議結束,邁克爾·奧維茨在大部分股東的支持下,強勢拿下巴黎迪士尼樂園的主導權。

邁克爾·艾斯納節節敗退,似乎要在這個權力斗爭過程中落敗了。

但情況真的如董事會上表現得那樣的嗎?不見得。

邁克爾·艾斯納掌控迪士尼十幾年,風風雨雨都走過來了,他對整個迪士尼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抹除的。

雖然現在邁克爾·奧維茨占據上風,但正如羅伯特·艾格和小吉伯特說的話那樣,邁克爾·奧維茨能力不夠,他還是斗不過邁克爾·艾斯納的。

那這事和小吉伯特有什么關系?他就一個拍電影的,迪士尼核心業務和他關系又不大。

有,而且有很大的關系。

別看如今他的電影是迪士尼旗下的試金石影業,華納影業,二十世紀福克斯三家公司共同負責,但試金石影業無疑處于主導地位。

從個人傾向上來說,小吉伯特更喜歡和試金石影業合作。

原因很簡單,華納影業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各自都有招牌,缺了小吉伯特,并不是玩不轉。

但迪士尼真人電影業務卻不能失去他,他在迪士尼就是真人電影業務的頭牌,不論誰上臺都要討好他。

也因此,在董事會會議結束后,邁克爾·艾斯納和邁克爾·奧維茨都做出相同的反應,去征詢小吉伯特的意見。

而此時的小吉伯特,正在英國瀟灑呢,打算過幾天返回北美,做《拯救大兵瑞恩》的后期工作。

為了搶占先機,先給小吉伯特打個預防針,羅伯特·艾格在和小吉伯特通話之后,等小吉伯特返回北美之后,他會親自去香瓜莊園和小吉伯特格溝通。

(本章完)

最新網址: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