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香瓜人

第一百六十四章 需要改變

走完紅毯之后,小吉伯特和蘇菲·瑪索進入影廳,這次首映禮來了不少法國電影文化界的名人,蘇菲·瑪索擔任介紹人,幫助小吉伯特認認人。

“嗨,小吉伯特導演。”一個頭發白,胡子拉碴的老人走過來打招呼。

蘇菲·瑪索在一旁介紹道:“這是讓·呂克·戈達爾導演,拍過《狂人皮埃羅》,《阿爾伐城》,《芳名卡門》等影片。”

小吉伯特聽完介紹,和讓·呂克·戈達爾握手:“戈達爾導演,你好。”

“歡迎你來到法國,小吉伯特。”

“謝謝……”

這之后,蘇菲·瑪索為小吉伯特引薦了克勞德·夏布洛爾,呂克·貝松等法國導演。

這些人大部分小吉伯特都不認識,也就一個呂克·貝松,小吉伯特算熟悉,《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

不同于大部分法國導演的高傲,面對小吉伯特這個來自好萊塢的導演,呂克·貝松顯得很尊重。

想要確立自己在好萊塢的位置,光是奧斯卡影帝還不夠,湯姆·漢克斯必須有足夠的商業成績,和小吉伯特這樣的導演合作無疑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今天不一樣,今天幾乎是很多法國電影人第一次現場觀看好萊塢電影。

要告訴這些來自北美的野蠻人們,什么是真正的電影。

爆米導演不搞爆米,同樣是一把好手。

“小吉伯特導演,你的《勇闖奪命島》和《生死時速》是我反復觀摩的影片,你在電影方面的才華簡直無與倫比。”呂克·貝松夸贊道。

“艾曼紐,這邊……”蘇菲·瑪索招招手,一個骨架偏瘦,眼睛仿佛會說話的女人走過來。

呂克·貝松搖搖頭道:“正是這些爆米商業片,攻陷了法國電影市場。如果法國電影還想找到自己的路,那學習隔壁好萊塢是一個必然的事情。

湯姆·漢克斯接下這部電影,一方面是因為劇本確實不錯。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小吉伯特過往亮眼的成績。

比起身高腿長的蘇菲·瑪索,這個女人顯得比較嬌小,初看第一眼會相當的驚艷,讓人忍不住懷疑是否天使在人間。

呂克·貝松的話很中肯,但堅持獨立的法國電影人卻不買賬,當小弟跟班有什么意思?我們法國電影要做歐洲文化的代表。

事實上,這個女人還真拍過一部叫《天使在人間》的電影。

兩人互相應酬一番,就結束談話。

大部分法國電影人都有一種縮頭烏龜的心態,通常好萊塢電影在法國上映的時候,他們號召法國影迷支持本國電影,不要走進電影院給好萊塢電影貢獻票房。

他自己也算闖蕩了好萊塢,而且闖出一定的名堂,清楚的認識到法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的差別,還有差距。

我們應該像意大利人和英國人那樣,融入好萊塢。”

所以在評價的時候,大致了解的情況下,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呂克·貝松旁邊一個人對呂克·貝松說道:“你是否對他太客氣了,他只不過是一個爆米商業片導演而已。”

“是啊,他們恐怕誰也想不到,小吉伯特制作了如此一部精彩紛呈,帶上深刻意義的影片。”參加首映禮的范·迪塞爾也說道。

影迷有沒有聽話不知道,但很多法國電影人為了保持自己這種獨有的高傲感,并沒有進入電影院看過好萊塢電影。

首映禮放映環節開始前,湯姆·漢克斯和主演們說說笑笑:“我幾乎都可以預料到,當人們看到這部影片,那驚訝的樣子。”

“謝謝,你也不差,我看過你那部《這個殺手不太冷》,讓人印象深刻。”

“艾曼紐,我給你介紹一下,吉伯特·蘭德里尼導演。”蘇菲·瑪索為雙方做了引薦:“小吉伯特,這是艾曼紐·貝阿小姐。”

小吉伯特和艾曼紐·貝阿握手:“伱好,貝阿小姐,我看過在《天使在人間》里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

聽說你還和湯姆·克魯斯合作了《不可能的任務》,恭喜你。”

艾曼紐·貝阿看起來非常愛笑:“謝謝,蘇菲邀請我出席首映禮,一想到是你的電影,我就迫不及待的來了。

我非常期待,一會的觀影環節。”

“好的,希望這部電影不會讓你失望……”

寒暄幾句,艾曼紐·貝阿就先進去找位置坐下。

小吉伯特則和蘇菲·瑪索說話:“這就是你要給我介紹的法國美女?”

“是啊,”蘇菲·瑪索看起來興致勃勃:“怎么樣,我們法國美女不比你家中那幾位差吧?”

“確實很驚艷,”小吉伯特實話實說:“我還以為你要給我介紹伊莎貝爾·阿佳妮呢!”

“天哪!”蘇菲·瑪索裝作很驚訝的樣子道:“她今年都四十一歲了,你也感興趣嗎?”

“這話不對,你不也三十歲了嗎?我照樣對你興趣滿滿。”小吉伯特說道。

蘇菲·瑪索捂嘴噗嗤一笑:“親愛的,你可真會哄女人開心。”

這只是插曲,等所有嘉賓差不多到場之后,《拯救大兵瑞恩》的首映禮正式開始。

哈維·韋恩斯坦坐在嘉賓席上,耐心的等待電影開始。

原本他想看內部試映會,但試金石影業那邊他沒資格插手。于是哈維·韋恩斯坦找到邁克爾·艾斯納,要到了這個首映禮的名額。

哪怕在同一個集團旗下,哈維·韋恩斯坦仍然有一顆要競爭的心思,力爭明年奧斯卡上能夠戰勝《拯救大兵瑞恩》,更獲得迪士尼的信任。

蘇菲·瑪索則和艾曼紐·貝阿說著話,都不是小年輕女人了。

如果靠得足夠近,就會發現蘇菲·瑪索正繪聲繪色的向艾曼紐·貝阿描述小吉伯特的強悍表現。

艾曼紐一邊捂嘴,表達驚訝,一邊疑惑和期待的眼神看著小吉伯特,似乎很期待小吉伯特在其他方面的表現。

呂克·貝松坐在座位上,準備欣賞這位來自好萊塢年輕導演的作品。

真要說的話,呂克·貝松其實也算是法國電影里的異類。他沒有受到電影新浪潮運動的影響,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制作影片。

所以他和其他法國導演不太一樣,也不太受到那些法國導演圈子的歡迎。

不過呂克·貝松不以為意,他還是覺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制作自己喜歡的影片,才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事實上這幾年他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聲望大漲。

羅杰·艾伯特此前沒有參加影評人試映會,但受到邀請,參加了首映禮。作為知名的小吉伯特影迷,羅杰·艾伯特一直鼎力支持小吉伯特的電影。

這讓其他影評人很好奇,羅杰·艾伯特不是一直很鄙視爆米商業片嗎?為什么會支持這樣一個導演。

一個法國影評人同行就在法國《電影》雜志上,寫過批評小吉伯特影片的幾篇影評。

“羅杰,你認為這是一部怎么樣的影片?還是爆米商業片嗎?”法國同行問道。

“不,”羅杰·艾伯特搖搖頭說道:“我認為小吉伯特在商業電影領域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不適當做出改變,未來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我相信小吉伯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從北美影評人的評價來看,這部電影稱得上是小吉伯特的轉型之作。”

“是嗎?”法國同行帶著不信任的表情:“要轉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你對小吉伯特如此有信心?”

“不是我盲目信任他,”羅杰·艾伯特笑道:“而是小吉伯特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或許你不知道,小吉伯特可是拍驚悚恐怖片起家的,也拍過科幻類型的電影。

這證明小吉伯特有多方面涉獵的能力,他能正確看待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及時作出改變。”

雖然沒有如同斯皮爾伯格那樣,拿下八九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但小吉伯特一年一部電影,商業表現越來越好,證明他是一個市場嗅覺極其敏銳的人。

如果還維持過往風格,小吉伯特固然能取得成功,但很快就會引發審美疲勞。

但是羅杰·艾伯特的老朋友肯尼斯·圖蘭居然破天荒的夸贊了《拯救大兵瑞恩》,這讓羅杰·艾伯特意識到,小吉伯特在這部影片中完成了自己再一次華麗的轉型。

在羅杰·艾伯特后面幾排,則是普通的影迷。

這次影迷主要是法國影迷,還有少數特意從意大利,英國趕來的影迷,人數不錯。

所以影片還沒開始的時候,可以聽到影迷觀影區各種語言在交流,一副混亂的景象。

這其中一個英國影迷和一個法國影迷用各自的語言交流上了,一個聽得懂法語,一個聽得懂英語,雙方無障礙交流。

首映禮上,通常也會提供一些爆米和飲料。

看法國影迷準備吃爆米和飲料,英國影迷制止道:“伙計,我想你不需要這些東西,你會因為電影過于精彩而沒時間吃這些東西。”

法國影迷一愣,問道:“為什么?”

英國影迷顯得很驕傲:“因為電影的導演叫小吉伯特,他的電影會讓你沒有時間來吃這些東西的。”

就這樣的交流中,華納影業,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試金石影業,香瓜工作室的片頭閃過。

配合著約翰·威廉姆斯創造的配樂,一面星條旗飄揚在空中,影片正式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