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香瓜人

第二百五十六章 圣丹斯電影節

最新網址:wangshugu

第二百五十六章圣丹斯電影節第二百五十六章圣丹斯電影節

一戰后的美國,經濟快速發展,同樣也是一個紙醉金迷的時代。

這個時代又被稱為爵士時代,揮金如土,聲色犬馬,人性的冷漠和卑劣,黑幫,交易,出軌,娛樂至死。

那時候的芝加哥,可以說是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

小吉伯特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現在的美國社會,在一頭大毛熊倒下之后,情況也和那個年代差不太多。

通過一個二十年代芝加哥的故事來映射現實,想必能引起不少觀眾的共鳴。

當然,很多觀眾來電影院,并不想思考太多嚴肅認真復雜的問題,他們只想開心只想快樂。

而《芝加哥》也做到了一點,劇情跌宕起伏,兩位女主靚麗非凡,歌聲優美,舞姿妖嬈撩人。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比利,一身筆挺的西裝,魅力非凡。

總之,男女觀眾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看的點。

后期制作進度很快,《芝加哥》這部影片基本沒有特效,主要是影片的剪輯和調色。小吉伯特和剪輯師梅赫迪忙碌了大半個月,終于在十二月初完成了后期制作。

對于一部商業片來說,這個節奏有些過于緊湊了,因為影片在十二月下旬就要開啟點映。

不過這只是一部兩千萬美元的影片,又是奔著奧斯卡去的,所以小吉伯特壓力并不大。

就像有人說過的那樣,小吉伯特現在這個地位,偶爾失手一次沒什么。更何況是歌舞片,失手也算正常。

米拉麥克斯影業這邊,韋恩斯坦兩兄弟正在和《莎翁情史》的主創們商議頒獎季的宣傳策略。

“約瑟夫,從明天開始,你就和格溫住在一起,我們要炒作你們的緋聞。”

哈維·韋恩斯坦肥胖的身軀陷在沙發里,沙發不堪重負,發出痛苦的呻吟聲。

《莎翁情史》影片主演約瑟夫·費因斯點點頭,然后擔憂道:“我怕格溫那邊不配合啊!”

格溫妮絲·帕特洛今天并沒有來參加會議,不過哈維表示不用擔心:“我會和她說的,她想要沖擊奧斯卡影后,就必須要配合。”

約瑟夫放心了:“好的,我一定配合劇組,完成宣傳工作。”

很常見的手段,男女主角因為拍戲產生感情。在影片所有工作未結束的時候,兩人不能分手。

這些因戲生情大部分都是假的,當然,也有真的走入婚姻殿堂的,比如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

之前哈維就提議過這個方案,但被格溫斷然拒絕,她認為約瑟夫不行。

但現在《芝加哥》來勢洶洶,哈維不得不和格溫溝通,讓格溫暫時放下成見,配合劇組工作。

米拉麥克斯擁有充足的沖獎經驗,只可惜《芝加哥》并不是交給米拉麥克斯運作的,雖然米拉麥克斯是迪士尼旗下的子公司。

鮑勃·韋恩斯坦也是擔心這一點:“我擔心迪士尼那邊全力支持小吉伯特的《芝加哥》,我們米拉麥克斯在媒體資源方面不會有任何優勢。”

哈維則不擔心:“鮑勃,不用擔心,我們米拉麥克斯從來都是獨立運營的,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哈維的言下之意就是,反正迪士尼也基本不會給任何幫助,他們不用擔心會受到迪士尼的干擾。

這是當初米拉麥克斯接受迪士尼收購時候的條件,保證自己的獨立運營性質,不受迪士尼總公司的干擾。

但哈維忘記了一件事,他有一段時間野心勃勃,想入主迪士尼,所以積極參與迪士尼的事務。

后來看邁克爾·奧維茨被掃地出門,哈維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但既然參與了,想要退出去保證自己的獨立性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果不其然,就好像有間諜一樣,這場會議開到一半,羅伯特·艾格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是艾格先生的。”哈維看來電顯示,眼神看著鮑勃。

鮑勃挑挑眉頭,接過電話:“艾格先生,是我,鮑勃。你說什么?是,但是……我明白了……”

“什么事情?”哈維問道。

鮑勃臉色不太好看:“艾格先生讓我們把《莎翁情史》的工作放一放,他說這次公關的重點都放在《芝加哥》上,迪士尼不支持我們頒獎季的工作。”

“這個可惡的電皮佬,就是邁克爾·艾斯納的一條狗,他有什么資格命令我們?”哈維脾氣一直不太好,聞言立即大怒。

電皮佬是哈維給羅伯特·艾格取的外號,意思是來自電視臺,毫無能力,只有一張皮,沒本事的人。

羅伯特·艾格以前在abc電視臺,abc電視臺被迪士尼控股之后,羅伯特·艾格才從電視圈踏入迪士尼集團。

“那我們現在怎么辦?”鮑勃問道。

“什么怎么辦?”哈維怒氣未消:“不用在乎迪士尼的想法,我們是獨立運營的電影公司,按照既定策略來。”

坦白來講,羅伯特·艾格的要求有些過分。

為了給小吉伯特讓路,就強令子公司米拉麥克斯影業放棄一切工作。

要知道米拉麥克斯和試金石影業不一樣,試金石影業每年都能參與小吉伯特的項目,賺錢得很。

但米拉麥克斯可全指望頒獎季了,要是什么工作都不做,就意味著這一年的努力都白費了,那業績怎么辦?

只是在羅伯特·艾格的眼里,顯然米拉麥克斯比不上小吉伯特重要。為了讓小吉伯特開心,他不惜得罪韋恩斯坦兄弟倆。

但話說回來了,羅伯特·艾格即將接任迪士尼總裁也不是什么秘密。哈維要是和未來的迪士尼總裁鬧別扭,估計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后面且有得好戲看了。

在《芝加哥》制作完成后,小吉伯特聽取了華納影業的道格·沃爾特的建議,把《芝加哥》的展映放在了圣丹斯電影節上。

圣丹斯電影節是美國本土很重要的獨立電影節獎項,也是很多獨立電影圈導演踏入主流商業電影圈的一個踏板。

圣丹斯電影節在1984年由著名導演,演員羅伯特·雷德福在猶他州的帕克城創立,舉辦時間一般都放在每年的一月初。

但今年稍微有些特殊,在一月初剛舉辦過電影節之后,又在十二月末舉辦了一次電影節,時間會延長十天,持續到明年一月份去。

在很多北美影迷心中,圣丹斯電影節和九月份舉辦的多倫多電影節齊名。

什么威尼斯,戛納,柏林電影節,在北美影迷的心中完全比不上這兩個北美本土的電影節。

其實要是可以的話,小吉伯特更想讓《芝加哥》參加多倫多電影節。

因為這個電影節的口味和奧斯卡比較接近,中老年觀眾居多,和奧斯卡學院評委一樣,都是保守派。

但時間上來不及,《芝加哥》參加圣丹斯電影節也不算太虧。

能在這個電影節上引起轟動的影片,一般也會在北美電影市場受到歡迎。

《芝加哥》參加是展映環節,因為小吉伯特并不需要出售影片的版權,所以不需要去討好那些片商們。

只不過每年來圣丹斯電影節展映的影片實在太多了,光是今年年末前來參加展映的影片就高達四千多部。

一個觀眾哪怕每天都來看電影,從不停歇,在電影節舉辦期間也看不完這四千多部電影里的十分之一。

這也是今年圣丹斯電影節舉辦期延長至二十一天的原因,展映的影片實在是太多了,排不過來。

所以這個時候,那些名導加明星的電影,通常就會非常受到關注,成為電影節上影迷最受關注的影片。

毫無疑問,《芝加哥》就是最受關注的影片,小吉伯特加湯姆·克魯斯,再加上娜奧米·沃茨,看著就很期待。

或許是知道《芝加哥》的號召力,知道電影節觀眾最喜歡看什么,圣丹斯電影節主辦方在電影節開始的第一天就安排了《芝加哥》的展映。

為了宣傳,小吉伯特還攜影片三大主演亮相首場展映,引起了圣丹斯電影節的第一次轟動。

安排的這家帳篷搭建的影廳,容納了近千名的觀眾。

雖然雖然處于冬季,外面還在飄著雪花,但未能阻攔影迷熱情的心。小吉伯特和湯姆·克魯斯的首度合作,吸引力非常強大,觀眾都想一睹影片的風采。

而《芝加哥》精彩的表現,也征服了挑剔的電影節觀眾。

圣丹斯電影節的觀眾和多倫多電影節的觀眾很不一樣,在多倫多電影節,不論影片是否精彩,質量如何,多倫多電影節都會禮貌性的送上掌聲。

但是圣丹斯電影節的觀眾比較挑剔,電影要是不征服觀眾,觀眾是不會為一部電影獻上掌聲和喝彩聲的。

這也是圣丹斯電影節成為許多獨立影片導演踏入主流電影圈跳板的原因之一,畢竟影片受到觀眾歡迎了。

而在這個挑剔的舞臺上,《芝加哥》毫無疑問的征服了所有的觀眾。,

從口碑傳出去之后,《芝加哥》在展映上的票就一票難求,成為圣丹斯電影節最受歡迎,最受關注的電影。

而《芝加哥》也毫無疑問的進入了評選單元,不過離著評選的日子還有點遠。

《芝加哥》劇組只在圣丹斯電影節待了兩天,充分炒作熱度,之后頒獎的時候還會再來一次。

不過小吉伯特在電影節上閑逛的時候,倒是注意到一個人,一個他前世很喜歡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