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香瓜人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展順利

這年頭,投資過億美元的電影越來越常見。

九十年代能花八千萬美元搞定的影片,如今可能要花一億美元才能拍出來。

放在《程龍歷險記》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故事本身含有各種視覺奇觀,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去制作特效。

加上程龍的片酬,在《尖峰時刻2》以后已經邁入兩千萬美元俱樂部,所以《程龍歷險記》的投資達到了億美元的水平。

關于導演的挑選方面,小吉伯特也是費了一番心思。

其實經過鍛煉的詹姆斯·古恩就很合適,不過《黑客帝國》兩部曲上映在即,他沒有檔期。

索菲亞也不適合執導這樣的大項目,雖然她跟著小吉伯特學習了很久,不過本身更適合獨立電影的方向。

工作室最近新簽約的導演,一個華裔導演,叫溫子仁。他最擅長的就是恐怖片題材,小吉伯特已經把《電鋸驚魂》的項目交給了他。

這樣一個百萬美元的投資,完全不值得小吉伯特浪費精力,讓溫子仁自由發揮就好。

事實上,作為前世的恐怖片大師,溫子仁的發揮相當完美。

不過對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的導演來說,他一定不會離開項目的前期規劃。

“你是說《程龍歷險記》?”對于工作室最近的動作,克里斯托弗·諾蘭當然了解。

“來,坐坐坐。”小吉伯特招呼秘書上咖啡,自己和克里斯托弗·諾蘭坐在會客的沙發上聊天。

“你找我?”克里斯托弗·諾蘭敲門進來。

“那我的《失眠癥》?”

“不用擔心,這個項目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投入拍攝,我們還要做很多準備,伱可以先忙著《失眠癥》。”小吉伯特打消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顧慮。

“這個沒問題,導演本身也要熟悉劇本,只要不脫離主題和劇本大綱,你可以自由發揮。”小吉伯特答應了。

一番思考后,他提出了幾個條件:“我要參與影片劇本的創作工作。”

“沒錯,”小吉伯特輕輕點頭道:“我已經和凱恩聊過了,他會擔任影片的制片人,負責這個項目。

喬納森·諾蘭已經是工作室重要的編劇之一,諾蘭兄弟合作,才能寫出更好的劇本,拍出更好的影片。

小吉伯特還補充道:“喬納森已經和幾位編劇合作,在著手影片的劇本創作了。”

不至于像《信條》一樣,讓人看不懂。

我想你與他搭檔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道:“還不錯,下個月就可以進行拍攝了。這次要謝謝你,邀請了阿爾·帕西諾和羅賓·威廉姆斯。”

不過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導演,讓溫子仁一上來就搞一部過億美元的大制作,有些為難他了。

“不客氣,克里斯。”小吉伯特直接開門見山道:“我找你是想和你商討一件大事,你有沒有興趣來執導一部冒險題材的商業大作?”

“你的《失眠癥》準備得如何?”小吉伯特問道。

喬納森·諾蘭是傳統的主流編劇,當然也帶著一些奇思妙想。但克里斯托弗·諾蘭則完全是奇思妙想了。

兩人各有優缺點,但合在一起剛好互補。克里斯托弗·諾蘭又提出了另外一個條件:“我希望艾瑪能夠擔任制片人。”

說著怕小吉伯特擔心他專權,克里斯托弗·諾蘭又解釋道:“我不是為了搶奪劇組權力,畢竟還忙著《失眠癥》。

我需要艾瑪幫我籌備這個項目,讓我有足夠的精力來完成手頭上的事情。”

小吉伯特想了想,這不是什么大問題,還有他盯著,于是答應了:“這個也沒問題,還有呢?”

克里斯托弗·諾蘭接著說道:“我聽喬納森說,這是一個有關于中國文化的故事,我本身對中國文化不太了解。

關于十二生肖的故事也不熟,所以我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沒關系,”小吉伯特笑道:“我已經給你安排了可靠的副導演,一位來自中國港島的導演。”

“是誰?”

“唐季禮,他正趕赴北美,到時候你們可以見面聊聊。”小吉伯特回答道。

實際上唐季禮是程龍的推薦,既然是一個有關于中國文化的故事,他希望找一個更屬于中華文化的導演來拍攝。

但問題是,唐季禮所熟悉的港島電影制作模式,在好萊塢顯得不太適用。

而且這畢竟是上億美元的大投資大制作,唐季禮從來沒有如此大制作的經驗,小吉伯特怕他搞不定。

到時候小吉伯特就要頂著唐季禮來完成這個項目的制作,這和自己執導沒什么區別,工作量太大。

所以小吉伯特同意了程龍的請求,同時再找一個熟悉好萊塢制作模式的導演來,兩人聯合執導影片。

當然,比起唐季禮,小吉伯特肯定更信任克里斯托弗·諾蘭。

這個事情就這樣敲定了,其后幾天,唐季禮趕到了洛杉磯和克里斯托弗·諾蘭見面,兩人展開愉快的交流。

與此同時,劇本也漸漸成型,同年也做了系列化的準備。

演員方面的人選,除了已經定下的程龍,其他都需要通過試鏡來確定。而關于影片真正的女一號小玉,小吉伯特希望選一個中國小演員。

老實說,混好萊塢的這些華裔女星,多少有些奇怪,簡單來說就是西化了。

東方美人不像西方人那樣粗獷,有一種精致的美感。

但這些西化了的好萊塢華人女演員,失去了東方美的韻味,又沒有西方美的骨相,顯得不倫不類的。

小玉這個角色很特別,有一定的動作戲份,這個倒是好說。主要是性格方面,古靈精怪,調皮活潑。

另外在角色認同上,不光要兼具東方美學,還要得到西方觀眾的認同。

小吉伯特這部電影不是拍給中國觀眾看,或者說不單是拍給中國觀眾看,面向的是國際市場。

一個不被西方觀眾喜歡的小玉,如何能讓電影被觀眾所喜歡,從而貢獻出自己的電影票?

為了這個事情,小吉伯特和克里斯托弗·諾蘭,還有唐季禮等人商談了好幾次。

大家最終還是決定,去中國試鏡,找一個合適的演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