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天下為棋

第十六章第六十一節 協議

您的位置:第十六章第六十一節協議

第十六章第六十一節協議

熱門、、、、、、、

一起讀小說歡迎您!本站域名的完整拼音17duxs,很好記哦!一起讀小說

太上皇轉頭看了看國師,再看看賈玖,終于還是嘆了一口氣,道:“就是開了又如何?這次京畿和冀中兩道會遭受這么大損失,根本就不是天災,而是。是朝廷用人不當,這才鬧得不可收拾!”

聽見太上皇這么,皇帝就更加尷尬了。

他知道,這次被掀出來的官員,大多是他的人,或者,是他用出來的人、他十分信任又認為自己能夠掌握的人。可事實卻是,哪怕是一國之君的他,也沒能真正掌握這些人,這些人也不過是因為有好處才聚集在他身邊。

皇帝尷尬,可太上皇根本就不在乎他的心情,反而越發憤怒也越發大聲地道:“當年,漢哀帝就是因為粥官鬻爵,才鬧得天下貪官橫行,將大漢的最后一元氣給折騰了進去。想不到,如今也有人跟漢哀帝一樣蠢,別人拿著原本屬于他的東西給他,這個人的眼皮子就看不到其他,就把這個人當做自己的心腹了……”

太上皇越越來勁兒,皇帝卻是尷尬得想找個地縫兒鉆進去。

可滿臉羞愧的同時,皇帝也十分怨念。因為這種事情,太上皇也做過,只是沒有想到太上皇自己不干凈,,卻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罪過都推到了他的頭上。

知道不能讓太上皇這樣下去,國師只得道:“陛下訓子,貧道是否應該回避。”

“你!”太上皇一滯,臉上當即就有些不好看。可太上皇終究是太上皇。他略略一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你應該在皇帝身上寄予了不少希望罷?皇帝犯了這么大的錯。你就什么都不?”

國師答道:“未能勸阻萬歲、將萬歲及時導入正途,的確是萬歲身邊每一個人的錯。只是在這個世界上,犯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卻是永遠不犯錯。”

太上皇忽然道:“就跟玖丫頭這樣?”

國師答道:“彤云流不是不犯錯,他從來是大錯不犯錯不斷的主兒。”

“這么起來,你為了也算是操碎了心嘍?”

國師答道↖↘↖↘↖↘↖↘,.☆.c√omstyle_tt;:“非也,為他操心的不是貧道。而是貧道的師兄,道魁凌波子。”

太上皇一愣,繼而笑了起來。轉頭問賈玖:“玖丫頭,你你是不是讓道魁很操心?”

賈玖答道:“陛下,何止是師叔,就是我父親。到現在還在為我擔心呢。只是父親一向不露于表面而已。”

太上皇大笑起來。道:“你們呀。罷了,既然你們都這么了,那朕就不了。”

皇帝聽見太上皇這樣,這才松了一口氣。

太上皇瞇著眼睛看了看皇帝,再看了看國師,最后又看了看賈玖,方才道:“你們,若是朕在全國范圍內強制推行紅苕。如何?”

賈玖連忙道:“陛下,如果您這樣做了。那原本愛民之策怕是要變成害民之策,就連著紅苕,也要變成百姓們畏懼的毒草了。谷賤傷農啊,陛下。”

太上皇聽害民之策的時候,臉上十分不好看,可是聽到谷賤傷農四個字,卻將一肚子的氣化作了一聲長嘆:“是啊,谷賤傷農。曾經,朕身邊的人你太過心謹慎,甚至有些縮手縮腳。可到了今日,朕才明白,不是你心謹慎,而是你心中裝的是百姓,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你的一言一行,極有可能影響到百姓民生,甚至讓百姓為之生為之死、為之哭為之笑。”

賈玖連忙彎下了腰,道:“陛下過譽了。其實朝堂之上,比我更憂國憂民的大人不在少數,只是諸位大人不像我,會放在嘴邊而已。”

太上皇答道:“他們就是再憂國憂民又如何呢?他們的私心重,再加上一個志大才疏的領頭人,哪怕是他們再有本事再記掛著百姓,最后依舊是一事無成。這一次,朕的皇陵就是最好的證明。”

聽見太上皇這樣,皇帝立刻就跪下了:“是兒臣的不是,請父皇責罰。”

太上皇道:“就是責罰你又如何?朕的陵墓差被砸了也是事實。”

事死如事生。

皇帝是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的,只得跪下來請罪。

皇帝這一跪,不止蘭陵長公主、嘉善長公主、長樂公主,就連國師和賈玖林黛玉也都跪了,更不要邊上伺候的人了,都拜倒在地。

一下子,太上皇身邊就矮了一截。

太上皇嘆息一聲,道:“你們都起來罷。”著,就讓皇帝起身,又讓蘭陵長公主和嘉善長公主長樂公主三人過來扶國師、賈玖、林黛玉三人起身。

國師和賈玖林黛玉幾個都不敢拿喬,乖乖地起來了。

太上皇這才道:“朕已經老了,哪怕是經過玖丫頭和林丫頭的妙手,朕也是個老人了。現在精神是好,卻也不知道大限何時會來臨。因此,朕也只能在事情來臨之前做好準備。朕唯一擔心的,就是皇帝,還有這天下。朕原以為,有朕帶領的這幾年,皇帝就是看也看會了,可沒有想到,皇帝還是這么不成器。偏偏這天下如今風起云涌,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事情。皇帝這個樣子,朕實在是放心不下。”

皇帝剛剛還在為太上皇當眾不給他面子而生氣,可這會兒又感動得稀里糊涂的,雖然沒有痛哭流涕地扒著太上皇的衣袍“兒臣不孝,累得父皇不得安生”這樣的話,卻也差不了多少了。

看到這樣的模樣,賈玖和林黛玉兩個都低了頭,而國師強忍著,沒有皺眉,而是道:“陛下,旁觀與事到臨頭本是兩回事情。哪怕是在邊上看得再多,沒有親自去做過。依舊是不成的。”

其實國師更想的是:求兩位還是不要演戲了,這種戲碼根本就沒有意思。如果兩位有心,只要放下權勢爭斗。秉著公正之心,莫要偏聽偏信,自然朝政無礙。

可惜,這樣的話,國師不出口,因為國師是出家人。而且國師自己也很明白,這種道理。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皇帝,他們都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清楚得很。

在心里。國師還是認為,無論的是太上皇還是皇帝,他們的思考方式也好,處事原則也罷。都有些姨娘風。視線實在是狹窄,而且只看到了眼前的一子東西,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大局觀。這樣的人統治這片土地,毫無疑問,是危險的。

就跟這次的災害一樣,如果不是皇帝太過注重自己手里的權力,如果不是皇帝為了自己的權力作出了某些類似交易和妥協的事情,只怕那些官吏們也不會那么大膽子。將整個京畿和冀中兩道的官倉、常平倉給掏空大半。

當然,如果不是太上皇將皇帝逼得太厲害。皇帝也可能走入歧途。

這件事情,從整體的角度上來看,無論是太上皇還是皇帝都有錯,而且錯得十分厲害。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領頭的人若是擺開了態度,那么下面的人自然不會也不敢對國家和朝廷的財富伸手,可領頭人若是滿腦子的姨娘思想,就看到自己手里的東西,那么,下面的人開始作耗就不遠了。

這也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由來。

的確,在政治上,有的時候的確必須作出妥協,但是什么事情能夠妥協,什么事情不能妥協,都是十分有講究的。在國師看來,皇帝就是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在應該妥協的地方反而死抓著不放,而在這些事情上,國師甚至覺得,有些事情,連年幼的賈玖都如何取舍,反而是太上皇和皇帝,為了權勢做出了一系列的蠢事。

很多時候,無論是黃土已經埋到脖子上的太上皇還是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皇帝,他們的表現,甚至連當初第一次上玉清山的賈玖都比不上。

哪怕在心里已經把正在作秀的太上皇和皇帝兩個嫌棄死了,可國師的臉上還不能露出來。要知道,這已經不是當年,在前朝的時候,官員也好,道門也罷,看皇帝不順眼可以炒皇帝的魷魚,也可以拿口水給皇帝洗臉,可現在,大齊的君王可沒有古代的君王的那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識。

國師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他畢竟只是一個出家人,有些事兒,不是他的義務,他也不能隨便開口。

看到太上皇和皇帝如此表演,賈玖和林黛玉剛開始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可再看到國師的神色,他們就明白了。現在不是他們可以開口的時候。

賈玖和林黛玉越發屏氣息聲,保持了靜悄悄的最高原則。

等太上皇和皇帝那邊在三位公主的勸下收斂了許多,太上皇這才抬起了頭,道:“國師,朕眼下有一事最是不放心。”

“陛下請講。”

太上皇道:“如今這朝廷里能用的人太少了。”

國師道:“陛下,我大齊已經立國百年,這三年一次的科舉,外加恩科,朝廷手里的人才何止幾百上千,怕是上萬人也是有的。陛下又何須感嘆,能用的人太少?”

太上皇道:“可是,這次災荒一事,國師不也看見了嗎?若不是無人可用,也不會讓那些人鉆了空子。”

國師這下終于頭疼了。

太上皇看上的東西,正是道門不可能給的。

國師只能道:“陛下,朝廷坐擁天下,科舉取士更是為朝廷積累了無數的人才。只要朝廷上上下下恪守國法,國家就能夠走上正途……”

太上皇打斷了國師的話,道:“可是,那些官員里面,跟玖丫頭一樣,在事先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慮周到并且跟朝廷報備的人卻沒有!就是有那么一兩個看到問題所在的人,也會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把本章送到朕的面前。”

國師嘆了口氣,就在他尋找措辭的時候,賈玖忽然插嘴了:“陛下,即便是換了我,若是我在官場上,我也會被官場上的人同化,將所有的棱角打磨,變得跟他們別無二致。”

皇帝脫口而出:“怎么可能?”

賈玖答道:“實不相瞞,我能有今天,是諸位師長的縱容和寵愛,以及適時的引導。而京畿和冀中兩道的官員會走上歧途,那是朝廷沒有起到應有之責。這次的事件,諸位官員有錯,可朝廷的弊病也同樣占據了相當的份量。陛下和萬歲若是能夠將這些弊病解決,這次的事情自然是不會再發生了。”

皇帝沒有話,反而是太上皇,他嘆息一聲,道:“談何容易?只怕沉疴難返。”

皇帝卻道:“玖丫頭,朝廷需要糧食,需要銅。你可有什么辦法?”

國師答道:“萬歲,若是萬歲需要海圖,道門可以雙手奉上。”

“什么?”

“什么?”

太上皇和皇帝異口同聲。

他們怎么都沒有想到,道門竟然這么好話。

他們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

國師倒是很平靜地道:“是的,海圖道門可以雙手奉上。只是,道門希望能夠獲得鹽肥的生產權。”

太上皇愣住了:“道門沒有鹽肥作坊嗎?”

國師答道:“當初玖丫頭將鹽肥莊子交上來的時候就過,他不再插手鹽肥之事,當然,為了保證朝廷對鹽肥的絕對控制權,道門也不曾興建過鹽肥作坊和鹽肥莊子。”

想到國家迫切地需要大量的銅,而海外就有大量的銅,再想到如今鹽肥衙門的各種黑幕,以及朝廷一直被閑置的寶船和船塢,太上皇和皇帝對視一眼之后,終于做了決定。

“好吧。這鹽肥的事兒,不再是鹽肥衙門的獨門買賣,那些鹽肥作坊和鹽肥莊子歸于宣徽府。從今以后,鹽肥衙門只有監察之權,沒有從事鹽肥買賣的權力。同樣,道門可以生產鹽肥,只是,必須接受鹽肥衙門的監察。”

“可以。”

太上皇和皇帝以為,只要鹽肥衙門的人被他們掌握在手里,他們就能夠控制道門的鹽肥,繼而打探道門內里的事情,卻沒有想過,大齊的官場就跟篩子一樣。以道門的能力,讓幾個官員為我所用實在是太簡單了。(未完待續。。。)

一起讀小說

別人都在看什么...

/薛定諤的貓/吹個大氣球9/雷云風暴/三月一/鬼谷仙師/莊不周/小聲長談/xiao少爺/北辰若殤/閉門造車/風少羽/流浪的蛤蟆/小樣有型/墨罌粟/大盜零零七/魁梧大漢(書坊)/青儀/老豬/弼老耶/風雨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