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第六百四十二章賈珩:他也不是孤立無援,夾帶里還有一位賢內助……第六百四十二章賈珩:他也不是孤立無援,夾帶里還有一位賢內助……←→:
河道衙門,官廳之中
賈珩看向關守方,道:「洪澤湖大堤如何?」
關守方道:「回大人,洪澤湖大堤水位已經大幅下降,大堤安然無恙。」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好,這雨勢看著要小了一些,洪澤湖大堤能撐過去,這次抗洪就算宣告勝利結束了。」
從泗州被淹,再到洪澤湖大堤危急,倏然之間已經過去了快一月。
關守方面色凝重,低沉說道:「大人,睢寧前日有一次險工,黃河沖毀了河堤,幸在及時疏散百姓,并未釀成太大傷亡。」
睢寧的黃河河堤,哪怕在京營官軍的晝夜奮戰之下,仍是沒有撐住,也潰堤決口。
好在京營幾位將校先一步疏散百姓,雖無人員傷亡,但睢寧縣附近的幾個莊鎮被淹,至此,黃河方面的洪汛隨著上、中游的雨量減少,徹底平穩下來,但卻是以睢寧、泗州等地的淹沒為代價。
賈珩默然片刻,說道:「泗州,睢寧,此次過后,不少百姓罹難,高斌等人縱死難辭其咎。」
「大人,還有一事,最近淮安府糧價飛漲,價格上漲十倍之多,百姓苦不堪言。」這時,徐開在一旁接話說道。
賈珩皺了皺眉,說道:「兩江總督和江左布政使呢?為何沒有出手平抑糧價?」
說著,看向一旁的劉積賢,沉聲問道:「淮安府城中是什么情形?」
劉積賢回稟道:「都督,淮安府城都在傳揚大水淹沒淮徐、淮揚等府州縣,不少糧商在淮安、揚州等地趁機坐地起價,」
賈珩目光深深,冷聲問道:「這些事兒,先前為何不報?」「都督,卑職也是剛剛回淮安府才知底細,想來是這些時日發生的事兒。」劉積賢忙說道。
賈珩面色幽沉,道:「讓負責此事的錦衣百戶叫來,這等事務如何不速速相報?」
劉積賢拱手應是,親自去喚人去了。
賈珩轉而看向徐開,道:「徐侍講,說說這幾天淮安府和徐州的情況。」
徐開面色凝重,敘道:「因泗州、睢寧大水,百姓受災者眾,再加上京營兵馬前來抗洪,就食淮揚,兩江總督衙門和江左布政使協調糧米,輸送軍糧,賑濟百姓,靡費甚巨,因從江南調撥米糧多有不足,只能在淮安府購置搜括,一時間,致城中米糧售價大漲。」
賈珩心頭思量了下,面色凝重,問道:「其他的呢?」
「城中傳言說大人已在中游的潁州泄洪,洪澤湖大堤隨時有潰決之險,淮安府城危在旦夕,加上淮安府下轄寶應縣的百姓,已經開始疏散,一時之間,淮安府城中人心惶惶,富商巨賈攜家眷、乘舟船向揚州甚至更遠的金陵逃遁,而人心更為惶懼,城中百姓囤積糧食,愈發致糧價大漲。」徐開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段時日,幾乎是亂象叢生。
賈珩面色微冷,問道:「兩江總督沈邡,江左布政使徐世魁等人何在?漕運總督杜季同等人呢?這些人都眼睜睜看著?」
徐開道:「大人,聽說這次是南京官吏的家眷在哄抬糧價,這些人不敢轄制,也未可知,或許.....還有推波助瀾。」
徐開身為兩榜進士,通過一些在江南為官的友人,得知了不少金陵的秘聞,大致鎖定了,就是在金陵致仕的官員的親族,借此。
賈珩面色陰沉,道:「來人,讓兩江總督沈邡,漕運總督杜季同,還有江左布政使來河道衙門議事。」
一個錦衣府衛高聲應命,匆匆去了。
不多時,先去查察錦衣探事的劉積賢先行過來,領著一個著飛魚服,懸配繡春刀的錦衣百戶大步過來。
「卑職許武見過都督。」那錦衣百戶拱手道。
賈珩面色微沉,問道:「許百戶,淮安府中情形如何?前幾天,城中米糧之價上漲,為何不報?」
那錦衣百戶許武面上見著為難之色,說道:「因為牽涉眾多,卑職正著人調查這次囤貨居奇、哄抬物價的商賈來歷,已有簿冊匯總,還請大人查閱。」
說著,從袖籠中取出一份簿冊,雙手恭謹地遞送過去。賈珩接過簿冊,凝神翻閱著,目光陰沉不定。
南京戶部尚書潘汝錫的孫子潘向東、戶部侍郎錢樹文的妹夫紀有松,兵部侍郎蔣夙成的弟弟蔣廷瑀、前內閣大學士、太傅郝繼儒的三孫子郝希先,國子監祭酒方堯春的兒子方曠,南京守備甄璘.....
看著其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賈珩眉頭緊皺,目光跳了跳,因為他發現了賈家在金陵的十二房之一的子弟。
金陵的偏支賈攸一房,也涉案其中,和甄家的人攪合在一起。
估計,這也是這位錦衣百戶拖延著不報的緣由,因為牽涉到了錦衣都督賈珩本人,這一個不好,說不得沒有功勞不說,還有了罪過。
賈珩目光微冷,道:「這幫國賊蠹蟲!」
在這一刻,他突然有些理解崇平帝明知道齊黨不賢,仍然要任用齊黨,因為還有一個更爛的。
至于賈家在金陵十二房,他自會清理門戶,在神京太久了,差點兒都忘了金陵還有賈家一大堆人。
錦衣百戶許武見賈珩神色不似作偽,心頭松了一口氣,拱手說道:「都督,一些人的糧食除卻自己田地產出,還有兩位是是從金陵府庫賒欠,等著售賣高價,待糧價平穩后,再購置糧米填補虧空,相當于不費一糧一米的無本買賣,此外,還在游說兩江衙門以藩庫之銀購置彼等糧米,賑濟淮徐、淮揚等地。」
賈珩冷笑說道:「真是好手段,從國家府庫賒欠米糧,再售賣高價,這無本生意真是會做。」
錦衣百戶許武道:「都督,他們有不少舟船借的還是揚州鹽商的,揚州鹽商不少賣他們的面子,多數未收靡費。」
這位從神京北鎮撫司而來的錦衣百戶,已被金陵這幫人的手段感到匪夷所思。
「這連運輸所用的舟船、車馬都省了。」賈珩面色冷如玄水,沉聲道。
兩江官場盤根錯節,這次牽涉頗廣,而且想要血洗兩江官場,現在時機也不合適。
徐開看向眉宇間現出戾氣的蟒服少年,心頭一凜,說道:「永寧伯,還請戒急用忍,縱然整頓吏治,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這要是祭起屠刀,對這些人窮追不舍,一網打盡,只怕兩江震動,天下震動。
問題賈珩還真有可能做得到,從河南調動京營大軍,錦衣府衛開道,能將兩江蠹蟲一掃而空。
但代價也很大,幾乎徹底得罪兩江官場,以江南士紳的力量,彼等在地方府縣以宗族勢力滲透,如果消極不合作,就會造成朝廷收不上稅,甚至在兩江之地政令不通的惡劣局面。
沒有兩江的錢糧輸送,北兵南糧的國本就被動搖了,那時候崇平帝就可能讓賈珩委屈一下,最終就是兩敗俱傷。
其實,這也是沈邡投鼠忌器,放任自流的緣由,當然借此要給賈珩埋坑挖雷。
賈珩目光幽沉,冷聲說道:「徐侍講,事有輕重緩急,我心頭有數。」
現在還沒到收拾他們的時候,平抑糧價當緊。
從河南調糧、調兵,將這些人投機倒把的人破產了再說,然后挑兩個倒霉蛋,炮制一番,以作殺雞儆猴。
真收拾他們的時候,還要等東虜那邊兒戰事取得大勝,挾大勝之威,推行新政。
徐開聞言,悄悄松了一口氣,他就怕眼前少年真的不顧一切,如是真的毫無
顧忌,這些人同年、門生、座師幾乎遍布朝野,一旦鬧騰起來,后果不堪設想。
江南為財賦重地,哪怕是京中的天子也要顧忌幾分,再有朝堂宰執、科道,遙相呼應,眾口爍金,積毀銷骨,根基淺薄的永寧伯疲于應付,將來如何領兵與東虜交手?
賈珩面色平靜無波,看向那錦衣百戶,道:「此事繼續查察,搜集相關罪證。」
其實,囤貨居奇,擾亂市場,單純靠殺人也解決不了問題,會引起其他的連鎖反應,經濟的問題還是要靠經濟手段解決。
「大人,兩江總督沈大人、江左布政使徐大人,漕運總督杜大人到了。」
這時,一個錦衣府衛進入官廳,拱手說道。
說話之間,兩江總督沈邡、江左布政使徐世魁、淮揚巡撫兼漕運總督杜季同,三位在淮安府城的朝廷要員,已領著一二扈從,舉步而至官廳。
前日,都察院的兩位御史已經奉旨,押赴三位管河道以及一些高級別的官員前往神京,此刻淮安府城中,仍是齊浙兩黨分庭抗禮。
杜季同一進官廳,蒼老面容上洋溢著熱烈笑意,恭維說道:「永寧伯此去潁州勞苦功高啊,嗯,怎么不見趙閣老?」
賈珩道:「趙閣老還在潁州安撫百姓,過兩天就會趕回淮安。」
說著,招呼幾人落座,錦衣府衛奉上香茗。
沈邡打量著對面的蟒服少年,沉聲道:「永寧伯,聽說洪澤湖大堤水位降下,淮安府險情大為紓解,本官也就放心了。」
賈珩道:「沈大人,潁州百姓為淮安、揚州等府縣做了不少犧牲,兩江方面還當有所補償才是。」
沈邡道:「這是自然,先前趙閣老和永寧伯的行文,本官看到了,由江左布政司衙門統籌銀糧,饋給災后重建、安置,徐大人和杜大人都在,此事即行辦理,不會延誤。」
徐世魁微胖的面龐上見著笑意,說道:「永寧伯放心,鳳陽的潁州百姓,也是江左等地的父老,自能一視同仁。」
賈珩撇了一眼面帶微笑的徐世魁,心頭有些不喜,瞥了一眼其人手腕上,并無手表,沉吟片刻,道:「幾位大人,本官和趙閣老前往潁州的這幾天,淮安府米價飛漲,不知何故?」
此言一出,官廳中的氛圍為之古怪了下。
賈珩道:「當初沈大人和徐大人,當著趙閣老的面,可是答應的好好的,統籌后方,淮安府如今這又是怎么一說?」
沈邡面色淡漠,徐徐說道:「永寧伯有所不知,睢寧決堤,江左藩司統籌糧秣赴淮北應援,故而從淮安府、金陵收購了不少米糧,因此導致淮安、金陵糧庫為之一空,再加上洪澤湖前些時日處于水位高位,城中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哄搶糧米,也使米糧飛漲。」
杜季同看著這一幕,拿起蓋碗茶,啜了一口,蒼老目光中見著淡淡笑意,坐山觀虎斗。
「沈大人是不是少說了一項?有來自金陵的商賈囤貨居奇,哄抬糧價?「賈珩面如玄水,冷聲說道。
沈邡面色不改,只是以不陰不陽的語氣說道:「米糧奇缺,才有人囤貨居奇,物以稀為貴,如何能夠本末倒置?」
徐世魁見兩位封疆大吏的談話氣氛漸漸有些僵硬趨勢,連忙打了個圓場,說道:「永寧伯江左已從蘇松常鎮四府府庫,全力調撥糧米,供應金陵、淮安、揚州等府縣,也就這幾天就可保饋給米糧無虞。」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沈大人,這些人本官會給他們三天時間,米糧之價即刻降下,不然后果自負。」
沈邡眉頭皺了皺,目中現出一抹冷色。怎么,又要大開殺戒,以刑戮威懾?
兩江可不是河南那等窮困之地,方經大亂,百廢待興,你賈子鈺
總督一省軍政,重兵在握,自可大刀闊斧百無禁忌。
兩江是國家財賦重地,如是將兩江弄得亂成一團,朝野群起而攻,縱是宮里的圣上再是對你寵信殊異,也要估計兩江之亂的影響。
賈珩轉而看向杜季同,問道:「杜大人為淮揚巡撫,如今淮安糧價上漲,可有良策應對?」
杜季同放下手中的茶盅,思忖了下,訴苦道:「永寧伯,漕運衙門是運糧的,也不是產糧的,如今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過,江左藩司若有米糧供應淮北、淮南,漕運衙門隨時都備有大批舟船,可保輸送通暢。」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杜大人可著漕糧衛準備好舟船,徐大人,江左藩司還能調撥出來多少米糧?」
徐世魁回道:「現在藩庫還有十萬石,不過,蘇松常鎮等府府庫正在加緊供應米糧,前后能調撥三十萬石,還有一些缺口。」
「需要多久?」賈珩問道。
「永寧伯,可能還需半個月。」徐世魁遲疑了下,說道。
「半個月,讓這些人在淮安府和徐州再發半個月的國難財?」賈珩冷聲說道。
徐世魁一時面色變幻,不好應著。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這些糧食先輸送給淮安府,徐州等地從河南藩府調撥十萬石先解燃眉之急,河南那邊兒雨汛已緩,等江淮秋糧豐收之后,再還給河南。」
實在不行,還要從太倉運糧,沿運河以濟淮徐等地,在此之前,先將一些倒賣藩庫糧食的幾人抓一抓。
將幾人送走,賈珩單獨留下了杜季同,道:「杜大人,舟船也當準備好。」
杜季同道:「永寧伯放心,漕運衙門最不缺的就是舟船,要多少有多少。」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杜大人,本官不會在河道多待,淮安之事還要多多仰仗杜大人。」
此刻,對付兩江官場,也需要給齊黨一根胡蘿卜吊著,而且經此一事,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齊黨不能徹底被拍死,不然朝局失衡,浙黨再難遏制,那時候就是明末的結局。
這是隨著地位上升以后,站在更高視野上對朝局的審視。回去他就向崇平帝建言,尋機拆分兩江,在安徽和江蘇分置巡撫,拆廟請菩薩,扶持楚黨,以使來日對虜戰事不得掣肘。
杜季同聞言,心頭一跳,目光微動,說道:「永寧伯,下官不知永寧伯是什么意思?」
賈珩道:「沒什么意思,杜大人,協調舟船、人手的事兒,還請操持。」
杜季同聞言,心思卻活泛起來,看著那張年輕的面容,只覺許是浙黨這些人讓這位永寧伯感受到壓力陡增,要和自己聯合?
如是永寧伯來保舉自己兼領河道總督,那或許.....
待杜季同浮想聯翩地離開河道衙門,徐開近前,默然片刻,說道:「永寧伯,齊黨也并非治河良臣,先前河東一事,就有明驗。」
賈珩看著外間朦朧的雨霧,道:「我又何嘗不知道彼等皆為一丘之貉?只知爭權奪利,心頭全無社稷。」
他現在的問題是勢單力孤,夾帶里沒人。
在河務一事上,一個在開封府收復的關守方,這次治河之后,也只能因功提升到河東副河位置,已是格外超擢。
而身為總河的南河總督,弄不好還是在浙黨或者齊黨里面挑,而南河總督與兩江總督的職能,一直以來都是有沖突的,那么與其給浙黨,讓彼等沆瀣一氣,還不如讓齊黨上,這樣兩江總督的浙黨,肯定死死盯著南河衙門的河帑。
徐開頓了頓,嘆道:「成事者難壞事者易,永寧伯要與東虜一決高下,為我大漢謀北疆太平,也不宜節外生枝,也只能和杜季同之流虛以委蛇。」
賈珩笑了笑,看了一眼徐開,說道:「難得徐侍講這般推心置腹。」
徐開面色微頓,道:「永寧伯心懷大志,相忍為國,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下官佩服。」
「可本官同樣快意恩仇,有仇必報,這些人雖暫不能動,那就先收點利息!」賈珩面色微頓,說道:「劉積賢,將潘家還有紀家在淮安府的管事全部抓了,去揚州抓了潘家公子,倒賣官糧,人證物證俱全,本官要一體嚴參!」
這么多人他不好都動但他可以得住一兩個狠捶。
從南京府庫倒賣官糧的南京戶部尚書潘汝錫的兒子以及家人,還有戶部侍郎錢樹文的妹夫,因為這幾人所得之糧,皆系賒欠至南京戶部的倉儲,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他要嚴參南京戶部尚書潘汝錫和戶部侍郎錢樹文,縱容子孫倒賣官糧,牟取私利。
至于其他一些哄抬物價,多是產自自家的糧食,屬于囤貨居奇、投機倒把,就不好動刀動槍。
但可以威懾、約談。
「是,大人。」劉積賢面色凜然,高聲應道。
「另,再以快馬急遞至洛陽,從開封府藩庫調撥糧食,沿河運支援徐州等地。「賈珩又吩咐道。
劉積賢拱手應是,正要出去吩咐著人操辦此事,忽見外間一個錦衣府衛,大步而來,拱手道:「大人,京中的夏侯指揮,前來拜見大人。」
賈珩就是一愣,心頭微訝說道:「夏侯瑩?」
不多時,夏侯瑩從外間而來,摘掉頭上戴著的斗笠,大步進入官廳,其人英麗的眉眼間現出堅毅,聲音清澈、激越,拱手道:「卑職見過都督。」
賈珩打量著飛魚服的夏侯瑩,將其引入內堂,讓其落座,提起茶壺,沏了一杯茶,遞了過去,微笑問道:「夏侯指揮不在洛陽,怎么來了?」
夏侯瑩是晉陽身旁的典軍,統率府衛,除先前護送咸寧公主,一直都在晉陽長公主身旁,這次過來,別是送信的吧?
夏侯瑩清聲道:「都督,晉陽殿下已經從洛陽太倉,抽調了五十萬石糧食,以糧船沿運河而下,此刻押送糧食到了徐州。」
賈珩面色微頓,問道:「這是怎么回事兒?」
夏侯瑩解釋道:「都督從開封府前往淮安府坐鎮清江浦這段時間,晉陽殿下也派了幾波府衛在淮安府打探消息,預料到淮河泛濫,米糧匱乏,故而在太倉中抽調了五十萬石糧,以解都督之難。」
原來晉陽長公主雖然與咸寧公主、元春一同返回洛陽,但并未停止關注在淮安府清江浦的治水的賈珩,到了洛陽以后,第一時間就暗中著夏侯瑩派了幾波府衛,前往淮安府打探消息。
而后,從邸報上見到賈珩從江北大營調兵,已知淮河流域堤堰防汛形勢嚴峻。
在之后,又得知賈珩在幾天前,奔赴潁州泄洪,以紓解淮海、淮揚等地的汛情,估計出糧價可能上漲,第一時間就從太倉調撥了五十萬石糧食,南下徐州增援。
恰逢河南險情已解,運河水位平穩,船只沿河順流而至徐州,睢寧已為河水沖垮,也就不再南下,而是在徐州停留。
賈珩聽完,點了點頭,欣然道:「方才我還正說要往河南藩庫調撥糧食支援徐州的災民,這五十萬石真是及時雨,至此,淮徐、淮揚等地乾坤大定。」
嗯,他也不是孤立無援,夾帶里......還有一位賢內助。
「我這就準備舟船,前往徐州接應。」賈珩想了想,沉聲道。
這批糧食他要抽出來一些,調撥給淮安府。
夏侯瑩道:「都督,殿下說這邊兒如是需要幫襯,親自過來也可。」
賈珩道:「這邊兒汛情情況未明,她們不好過來的
,我先過去看看。」
請:m.ddyueshu←→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