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春閨

第135章

一只腳踏入屋里的蘇琉月,聽到他的話,嘲笑道:“我看是皇上下了死命令,半年內表姐未有身孕,你便不能來這吧?”

還真被蘇琉月說中了,耀王臉色怪異的盯著蘇琉月,這大半年沒見,他覺得這彪悍女人一點都沒變。

這嘴巴,可真是越來越毒了。

難得看到耀王吃癟,趙乾壓根就沒有幫他說話的意思。而是臉上帶著笑容,走到她身邊:“如今正陽關尚未穩定,你來了也沒用,我們這現在急需穩定民心,正商討如何應對突厥王攻城。”

突厥王的挑戰書早已經收到,也不知是誰在突厥王面前提的建議,居然以比武的形式決定今后兩國之間的關系。

此事趙乾已經寫了折子給微帝,不日便有答復。

而跟黨老將軍商議的結果卻是,此事需從長計議,實在這突厥王陰險,生怕從中設下埋伏。

耀王來了三四個月后,幾乎每天都在閑逛,覺得自己身上的力氣根本就沒處用,時不時還被趙乾喂了一把狗糧。

唯一得瑟的時候,那邊是京城盛柳嬈的來信,信中內容,每次都當著趙乾的面念出來,弄的趙乾幾次找蘇琉月都為了要生個娃娃,可過后又擔心蘇琉月懷孕。

原來,盛柳嬈是在確認懷孕后,耀王才被來的邊疆,信中大多說的肚子里的孩子的變化,這樣一來二往,都在趙乾兩人的斗氣日子中度過。

這天……突厥王派了使者前來,商討比武定輸贏的事。

而來的使者居然是查的納,當然,趙乾是不認識,可蘇琉月認識啊!

還有一個都認識的是,麻毯公主。

麻毯見到耀王的時候,便就糾纏在身側,耀王連躲的機會都沒有,接連幾次,耀王干脆關起房門,不出來。

“我是奉命前來,詢問,你們將我們突厥的建議,考慮的如何了”查的納裝作不認識蘇琉月,慢悠悠的喝著茶,問道。

一旁坐著的麻毯,伸長脖子看著門外,心不在焉。

蘇琉月跟趙乾并肩坐著,黨老將軍坐在首位,聽到查的納的話,黨老將軍看向蘇琉月兩人。

趙乾低眉,隨后抬頭道:“此事,自然是妥當的,只是不知……這場地是在哪里?”

目前不知突厥的心思,趙乾也不好貿然行事,同時他也希望此事能如此解決,畢竟……這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查的納一直暗暗的主意著趙乾,聽到他說話,露出淡笑:“場地……自然是……”說到這里停頓了下來,看向蘇琉月:“不知蘇姑娘可有地方提供?”

蘇琉月盯著他,心底狐疑,這事出突然,實在是讓人摸不透突厥王的心思,與其這般說,倒不如說摸不透這查的納的心思,她相信其中定有他的手筆。

“此事既然是突厥王提起,那邊由你們決定,我們都無所謂”蘇琉月淡淡的道。

趙乾看向著她,不明白為何讓他們如此被動。

就連黨老將軍也不認同蘇琉月的決定,皺著眉頭,但還是沒有說話。

“這怎么好,若是出了什么問題,豈不是說我們包藏禍心?”查的納一口拒絕道。

蘇琉月心中冷笑,這下她更加斷定,查的納在下一盤棋,而且還將她們也給算進去了。收起臉上的笑容:“既然如此,那我們明日再答復王子你如何?”

查的納笑著點頭,好像此事根本不急,站起身便拉著麻毯離開了。

查的納的離開,趙乾跟當老將軍再也忍不住了,雙雙看著她。

“這個查的納不簡單,恐怕此事是他提起,其中定是有陰謀的”蘇琉月出言解釋道:“況且,突厥內部并不是我們所看到這般,其中早已經分崩離析,紅玫瑰,你們帶三個人前去突厥打探,我們這邊盡量拖延時間,我倒要看看這查的納王子,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黨老將軍低下頭,最后點點頭,就算比武,他們也未必能贏,而我們也未必會輸,只是……這一切都是未知數,唯一擔心的便是其中有詐。

“方才你做的不錯,看來是我們沒想到深處”黨老將軍嘆了口氣,這些時日,便看出來了,這趙乾跟蘇琉月兩人,早已經可以放手了,不過是微帝的不信任罷了,嘆息江山終于后繼有人了。

黨老將軍,已有七十高齡,早年南征北戰,身上早已經有了隱疾,如今又在邊關,這邊清冷,不似京城錦衣玉食,身上的隱疾最近又開始冒尖了。

蘇琉月多次也擔心黨老將軍撐不住,幸好之后耀王來了,帶著宮中的太醫,不然黨老將軍的身體實在難以支撐下去。

可這黨老將軍也是性子倔的人,若是不勸他,便反而有反效果。

“此事,我們必須謹慎,若是輸了,豈不是愧對皇上”黨老將軍嘆息。

“如今已經天氣漸漸暖和,老將軍的身體可好些了?”蘇琉月不愿他過多操勞,便轉移了話題。

黨老將軍罷了罷手:“無事,這都是老毛病了,如今見你們能夠獨擋一面,終于后繼有人,我也算欣慰了”。

蘇琉月和趙乾相望一眼,苦笑,這來了大半年了,兩人早已經培養出了默契,也不愿再多聊戰場上的事,送著黨老將軍回了自己的院子,才折身去了耀王的屋里。

“那個麻毯公主走了?”耀王拉長著脖子,將門關上問道。

“是走了,怎么?你舍不得?”趙乾笑道。

耀王翻了個白眼,他連死的心思都有,這麻毯公主不是他的菜,哪里有他家的王妃這般溫柔解意?

“今日查的納又來了”趙乾直奔正題,沒有繼續開玩笑。

“你們是怎么說的?”耀王收起臉上的笑容,正色問道。

蘇琉月不想搭理這兩個人,坐下來,慢悠悠的吃著點心,時不時搭上兩句,最后三人一致商量決定,暫時答應先,不管什么地方都好。

商定結果后,趙乾便寫了封信,讓人送到斑鳩關去。

六月,終于到了原先定的位置,趙乾加上蘇琉月幾人,一共帶了五千人,到了事先準備好的比武場所。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