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第三十三章 甘寧來投

不過,建立大學的事情在短期內是不現實的,條件不具備。

前些年中,曾炩在中山國是建立了不少的小學和初中,基本上達到了每一個縣就有十所小學,一所初中。但是直到今年,他才開始在中山國籌建了一所高中,可是直到現在,第一屆的高中學學生尚且還沒有入學。前些年,曾炩雖然在曾莊(現在的無極城)開辦了一所高中,但是規模非常小。所以,現在連開辦大學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

想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看來還得是再四處招攬。

但是,現在在河北也就是幽冀兩州,曾炩所熟知的人才,基本上已經都是各有所屬了。其他的都還是少年或者是兒童,不少短時間內能啟用的。不得已之下,曾炩只得再次發不了求賢令。

不過,就在曾炩為奇缺政才而煩惱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給他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少爺,這位是我在益州巴郡時遇到的一個好漢。我知道少爺尊重人才,特地將他推薦給少爺。”無極商會益州分會的會長指著一個青年對曾炩說。

曾炩笑道:“既然是三叔都推崇的人才,想必很是不凡。”無極商會益州分會的會長姓曾名元瑞,是曾炩的一個遠房叔父,因在其家里排行老三,所以曾炩一直叫他三叔。不過,因為曾炩家世代都是這一支曾姓人的家主,這個遠房叔父一直堅持叫曾炩為少爺。曾炩怎么說他都不改口,時間長了,曾炩也只得由他了。

曾元瑞笑著對身邊的年輕人說道:“興霸,這就是我對你說起的那個無極商會的東家,也就是現在名震大漢國的征北將軍曾炩曾凌風。”

年輕人對曾炩施了一禮,說道:“巴郡臨江甘興霸拜見主公!”

蝦米?曾炩差點一下子從座椅上摔倒在地。

這個椅子是曾炩自己搞出來的。來到這個時代后,曾炩對坐這件事情很是耿耿于懷。他不明白,大家怎么能習慣跪坐這樣的坐的方式呢,那也太不舒服了嘛。后來,他實在是受不了了,一股腦的把各種后世的凳子和椅子都搞了出來。本來,他還想把沙發也給弄出來的,不過考慮到一些問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甘寧很是奇怪,這個看上去比自己年長不了多少的主公,怎么連坐都坐不穩啊?難不成是因為他屁股底下那個叫做椅子的東西的原因?

曾炩緩了口氣,問道:“小家伙,你叫甘寧,字興霸?”

甘寧很奇怪,他只是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字,怎么這個年輕的主公就知道自己的名啊?

甘寧不服氣的說道:“主公,我不是小家伙,我已經十七歲了,成年了!還有,主公怎么知道我叫甘寧呢?”

曾炩呵呵一笑,說道:“臨江甘興霸學藝為民除害的故事,可不只是在臨江傳誦啊!”

甘寧害羞的笑了笑,說道:“主公取笑興霸了。”

曾炩正色說道:“我不是取笑你,你做的很不錯。”

曾炩的前世,就是現在的巴郡人。對同是巴郡人的甘寧,那是非常崇拜的,所以,他對甘寧的故事,也是知道不少的。

巴郡臨江縣,群山環抱的青龍大瀑布左側,有一塊方圓數里的大坪壩。土地肥沃,住著上百戶鄉民在這里男耕女織,不愁吃穿,十分惹人眼紅,不是常遭匪劫,就是財主欺壓,官府暴征,使這里鄉民難以生存下去。

這里有一對新婚夫婦,男的叫甘田,女的叫織娘,倆人勤勤儉儉,日子過得很甜蜜。不久,喜得一子,取名叫“甘寧”,十二、三歲時,就讀完了四書五經,方圓四鄰的鄉親們都夸他聰明。

殊知,好景不長,甘田夫婦和鄉親們一樣,一天晚上,匪盜潛入他家,甘田與其拚斗中終因寡不敵眾被殺害,糧物搶劫一空,甘寧母子倆也被五花大綁著,多虧鄉鄰趕來解救,安葬了甘田。母子倆淚流滿面地送走鄉親后,少年甘寧對媽說:“這個世道窮人難活命,我打算去尋師學武藝,為父老鄉親除掉害人精,為父親報仇。”織娘聽后說:“好是好,但你人還小,沒有真功夫,硬拚是不行的!”。

當晚,織娘剪下自己的一綹長發,摻著青麻打成一雙草鞋,煮了十幾個雞蛋,給兒子包好,第二天一早,織娘把兒子送上路。

甘寧身背祖傳的弓箭,手牽獵狗,辭別織娘,直朝深山走去。他拐過一彎又一彎,翻過一山又一山,攀陡壁,越懸崖,一股勁來到云峰觀前,只見滿山云霧繚繞,無路可走了。

甘寧正在發愁,迎面來了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問:“孩子,這么大的云霧,你往哪里去呀?”甘寧說:“婆婆,我上山去尋仙師學藝的。”老婆婆說:“仙師難找喲,我勸你還是早點回去吧!”甘寧堅決地說:“不管多難,多苦,我一定要求師學本領!”

甘寧把家鄉匪盜、財主、官府害人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老婆婆被感動了,就朝山顛一指道:“你去吧,前面不遠有座小廟,廟中有一個老道,武藝高強,求他教你吧!”說完,老婆婆不見了。

甘寧正疑惑著,頓時云開霧散,一座小廟出現在眼前,他加快步伐直奔小廟。

進了廟,只見一個老道和一個小徒兒正在紅爐上錘打一把弓箭,剛打好的弓箭還是紅紅的,那小道便握在手中,張弓搭箭,對準三根大香,“嗖嗖嗖”連發三箭,不偏不倚,箭出香滅,甘寧看呆了,當即下跪在老道面前:“望師尊接受徒兒叩拜之禮!”老道忙上前扶起甘寧問道:“你是甘田的兒子嗎?”“正是”。甘寧將來意向師父稟告后,老道點頭稱是,并說:“我已知道你要學藝為民除害”。說著,當即令小道收箭,進屋端出飯菜款待甘寧。

從此,甘寧跟著師傅勤學苦練,在老道的精心傳教下,通過九九八十一天苦練,進步很快,不僅學到了箭無虛發,而且還學會了三十六套拳法的過硬本領。老道十分滿意地對甘寧說:“行了,去為鄉親們除害吧!”

甘寧辭別師父,星夜兼程往回趕,這天到家時已是公雞報曉時辰,織娘見兒身背箭囊,威武強悍地歸來,非常高興,趕快生火煮飯。甘寧把尋師學藝的經過向母親回稟后,便找來同窗好友串連有志青壯年三四十人,集合操練近兩個月。一是抗擊盜匪,取得旗開得勝的可喜戰績;二是打富濟貧,將壩上欺壓百姓的“地頭蛇”殺掉,將惡霸的糧倉打開,分發給了鄉民;三是多次擊退官兵來犯,被巴郡官府稱為“錦帆賊”,再也不敢暴征糧稅了。使當地百姓過上了平安生活。

本來,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但是現在因為曾炩的出現,后面的事情肯定會改變了。

曾炩問道:“小家伙,你為什么會來到我這里?”

甘寧說道:“甘寧是一個粗人,不會說好聽的話。甘寧聽聞主公愛民如子,治下百姓生活幸福。甘寧知道,這樣的主公,是值得甘寧效忠一生的主公。而在來冀州的路上,我知道主公率領大軍,狠狠地教訓了鮮卑蠻夷,更是知道甘寧的選擇不會錯的。”

曾炩笑道:“你說的話已經非常好聽了,我很是高興。”

甘寧也笑了。

曾炩問道:“興霸,你來的時候,可將令堂一起帶來?”

甘寧點點頭,說道:“回稟主公,興霸絕不會丟下母親一個人在家的。”

曾炩又問道:“那你那幾十個小兄弟呢?”

甘寧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道:“回稟主公,甘寧未得主公允許,就把他們也一起帶來了,請主公勿怪。”

曾炩高興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責怪他?這些人,可都是從小在水里面長大的,是最好的水軍。而現在曾炩最缺乏的就是這方面的人才。

這幾十個小家伙,年齡都還很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曾炩相信,要不到十年,他們絕對能為他帶出一支合格的水軍。而那個時候,正是曾炩征戰天下的時候。

常言道一時順百事順,正當曾炩為得到甘寧而興奮不已的時候,他的求賢令又給他撈到了幾條大魚,他們分別是呂岱、毛玠和崔琰。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少為縣吏,以清公稱。本來,按照歷史的軌跡,在黃巾起義期間,他將會南下荊州避難。可是,由于曾炩的出現,冀州很快平靜,而南方反倒是還處于戰亂之中。毛玠也因此北上冀州了,在看到冀州的富庶和清明的政治后,他決定出仕。這時候,曾炩的求賢令發布了,毛玠毫不猶豫的來到了招賢處。

呂岱字定公,廣陵郡海陵人。他是一位開疆拓土的高壽名將,活到了97歲的高齡。他初為郡縣小吏,按照歷史軌跡,他也是會南下避難的。可是出于和毛玠一樣的原因,他也北上了,同樣受曾炩的招賢令的征召,來到曾炩的麾下。

曾炩將三人都任命為征北將軍府下直屬的掾吏。當然,他不會就這樣浪費三人的大才,在適當的時機,他們肯定會得到曾炩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