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第二十七章 攻進無終城

(推薦本人另一本新書《劍魔神曲》,玄幻的,書號1790089,網址www./Book/1790089.aspx請大家多多支持,雪戀拜謝。)

無終城里,黃巾軍的首領們在一起商議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朝廷平叛大軍。張純說,遼東的公孫瓚受到幾方勢力的牽制,短期內很難集結足夠多的大軍西進,不足為慮。令人擔憂的只是征北將軍曾炩。曾炩實力強勁,手下悍將如云。如果他從漁陽方向殺來,形勢對大燕國非常不利。

本月初,就在曾炩開始進攻右北平郡的時候,檀石槐的手下豪帥符翌來到了薊城。

張純和張舉當初在遼西肥如舉兵起事的時候,為了增加實力,也為了防止胡人乘虛而入從背后攻擊自己,他們和烏丸人、鮮卑人先后結盟。右北平,遼西和遼東的烏丸人以遼西白瑯王丘力居為首,鮮卑人自然是以檀石槐為首,三方在遼西商談了很久,最后達成的結盟條件就是黃巾軍的大燕國一旦占據了黃河以北的幽、并、冀三州,鮮卑人就擁有上谷、漁陽和右北平郡的北部,也就是大燕山的南北地境都歸鮮卑人,而烏丸人則完全擁有遼東和遼東屬國兩郡,遼西的東北部也歸烏丸人所有。

張舉當時不答應,他覺得胡人的要求太過分了。張純極力勸他,說這只是權宜之計,一旦黃巾軍占據了幽、并、冀三州,整個大漢國就是囊中之物,和整個大漢國比起來,這點土地算什么?將來國力強盛了,還可以把胡人趕出去嘛。張舉還是不答應。張舉的門生弟子眾多,遼西太守劉始就是他的故吏,是他一手策反的。張舉在黃巾軍中的實力很大,沒有他的支持張純很難有所作為。張純無奈之下一咬牙,說起事后你做大燕國的天子,我做丞相,怎么樣?張舉經受不住這樣的誘惑,答應了。

檀石槐一直沒有出面,和黃巾軍協商結盟條件的是東部鮮卑大人彌加和中部鮮卑大人慕容風。慕容風不同意張舉張純的建國之議,幾次找到兩人,說倉促建國,沒有什么意義,反而會激怒各地的黃巾軍首領。幽州黃巾軍南下作戰,需要太行山和青州、兗州黃巾軍的大力配合,假如幾地的黃巾軍首領因為此事而拒絕出兵相助,張舉張純的計劃可能要失敗。但兩人拒絕了慕容風的勸阻。

黃巾軍屢戰屢敗,在張純看來,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和首領,各部將領互不聯系,各自為戰,結果被漢軍逐一擊破。他一廂情愿地認為,只要自己在幽州高舉太平道大旗,以自己安定帥在黃巾軍中的威望,再加上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各地黃巾軍必會群起而響應,云集而來。但他錯了。

黃巾軍將士經過這幾年的血雨腥風,經過無數次的戰斗和死亡之后,他們已經徹底放棄了對太平道教義的膜拜和遵從,他們透過自己的血淚和生命看清了太平盛世只不過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夢幻而已,那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今天,他們僅僅是在為生存而戰,他們沒有明天,那個什么所謂的大燕國在他們的眼里,還不如手里的一碗飯實在。美夢一旦醒了,就沒有人再會去苦苦尋找。

張純因為自己的理想和無知而自食惡果,他被黃龍等一幫年輕的黃巾軍首領無情地拋棄了,他們并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按照計劃起兵配合幽州的黃巾軍。

張純一度為張燕、楊鳳等人的背叛而傷心欲絕,這些人都是太平道、是大賢良師辛苦培養的太平道種子,但如今這些被大賢良師寄予無限厚望的種子不但沒有發芽開花,反而成了扼殺太平道的劊子手,自己窮盡心血為太平道而造就的大燕國竟然成了一個笑話。他不止一次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仰首望天,悲聲狂呼:“大賢良師,你睜眼看看你的弟子們都在干什么?你在天之靈為什么不保佑自己的太平道啊?”

符翌的到來給了面臨困境的黃巾軍一個希望。

“只要大人在幽州堅持幾個月,形勢一定會發生逆轉。”符翌對張純說道,“我們大王將率領鮮卑大軍攻擊并州和幽州的上谷和代郡,只要并州一失,大漢國的京畿重地就要面臨鮮卑人的威脅。到了那個時候,大漢國的皇帝為了保護洛陽,定會命令曾炩回援。曾炩一離開冀州,幽州就無憂了。”

張純面露笑容,連連點頭。張舉也高興地問道:“檀石槐大王可有應對之策?”

“步步退卻。”熊霸笑道,“我們大王說了,要保存大燕軍的實力,就不要和曾炩交戰,更不要貪圖城池之利,要一直后撤。等大軍撤到遼西,漢軍的糧草輜重就很難供應了。漢軍沒有糧草,就不得不停下來。曾炩一走,你們的十幾萬大軍就可以卷土重來,幽州還是陛下的。”

“曾炩子回到冀州后,必然發兵攻擊并州。不過到時候我們的大王早就回到大草原了,留給曾炩的不過是一片廢墟而已。曾炩要穩定北疆的邊郡,沒有幾年時間恢復不了元氣。而陛下和丞相大人卻可以利用這幾年的時間,一方面鞏固幽州,一方面聯系各地的黃巾軍,等時機成熟了,再度南下攻擊冀州,飲馬黃河,就是攻占洛陽,推翻大漢國,也是可能的。”

張舉張純仔細商量之后,同意了檀石槐的建議。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曾炩在到達漁陽后,足足停留了十天時間。照張舉和張純的猜想,曾炩到達平谷之后,肯定也會停留不少的時間,絕對不會馬上兵發右北平。

可是,曾炩在平谷一點時間都沒有停留,甚至沒有進城。曾炩到達平谷的時候,趙云剛剛準備出城。于是,曾炩率領十萬大軍,連夜行軍,一個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大軍就抵達了無終城。

此時的無終城里面,只有三萬黃巾軍和一萬烏桓騎兵。不過,烏桓騎兵并沒有駐扎在城里面,而是在無終城東面三十里的地方下寨。

漆黑的深夜里,無終城的北城樓上數百支火把熊熊燃燒,把城門四周照得亮如白晝。突然,城樓上燃起了一堆大火,烈焰沖天。

埋伏在一里外的征北軍鐵騎在趙云的帶領下,象一支離弦的長箭一般,風馳電掣,飛速沖出了黑暗,悄無聲息地殺到了北城門下。

田豫腰懸長劍,神色緊張地飛步迎了上來,“北城門已經被我控制了,大人可以迅速占據其他城門,誅殺叛軍。”

趙云對他做了個贊賞的手勢,回頭低聲說道:“曾濂,帶上一千人,占據城樓。”

曾濂向后一招手,一馬當先沖進了城門,一千鐵騎隨后而入。

“大人,今夜北城樓當值的叛軍首領是我父親的故吏,絕對可靠。”田豫說道,“我還帶了三十多個身強力壯的家丁,現在都在城樓上,大人還是立即進城吧。”

趙云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急什么?看你這樣子好象急不可耐,非要把我推進陷阱似的。”

田豫焦急地說道:“大人不要說笑話,我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幾十口人命,都在大人的手上捏著。大人打敗了可以掉頭跑,我怎么辦?大人還是快一點吧。”

趙云用馬鞭拍拍身上的灰塵,不急不慢地說道:“你家才幾十口人命,我可有三萬兄弟,相比起來,你家幾十口人命算什么?”

田豫兩眼一瞪,張嘴就要說什么,但看到趙云眼睛里的殺氣,慌忙又把話吞回去了。他急得唉聲嘆氣,在趙云的戰馬前來回亂轉。

曾濂的身影終于出現在城樓上,他對趙云揮手,表示一切妥當。

趙云回頭指指一位軍司馬,“再帶三千人進去,控制北城門附近所有要害部位。”

三千鐵騎一擁而入。田豫忍不住大聲叫道:“大人,你到底要磨蹭到什么時候?這么多人站在城門外面,一旦被叛軍發現了……”

“你回去騎上馬,帶我們直接殺到縣衙。”

趙云低吼一聲,猛踢馬腹,戰馬一躍而起,縱身沖上了吊橋。

兩萬六千匹戰馬雖然蹄子也包著嘴也套著,但奔跑起來的轟鳴聲還是很大,地面也震顫的厲害,北疆人都熟悉這個,一聽就知道有騎兵大軍來了。迷迷糊糊的叛軍衛兵茫然四顧,一時間腦子還反應不過來,更多的士兵則還沉睡在夢鄉里。

這樣將麾下士卒分成四路,同時向縣衙沖去。縣衙門口的衛兵驚呆了,終于意思到漢軍進城了。他們一邊掉頭狂奔,一邊張嘴狂呼:“漢軍……漢軍殺來了……”

亂哄哄的叫喊聲霎時撕破了黑夜的寧靜,恐懼而凄厲。沉寂的縣衙突然驚醒了。

“射……給我射……”這樣縱馬狂奔,舉槍狂呼。

長箭厲嘯而起,刺耳的嘯叫聲在黑夜里聽起來格外的驚心動魄,好像有萬千亡靈同時張開了血淋淋的大口,發出了慘厲的長嚎。

“殺……”如雷般的吼聲響徹了無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