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第一百零八章 紛亂的局面(二)

劉表派在長沙的細作得到孫堅將要北上攻擊的消息,大吃一驚。在前些天,他就發現了北面的袁術有侵犯襄陽和江夏的跡象。現在,南邊的孫堅也在作戰爭準備,那么,顯然是孫堅和袁術聯合起來,準備拿他劉表開刀了。

劉表急忙召集文武將士商議。蒯良說:“主公,你完全不必憂慮。可令黃祖部領武陵之兵為前驅,主公率荊襄之眾為援。孫堅跨江涉湖而來,安能用武乎?”

劉表深以為然然之,命令武陵郡太守黃祖做戰爭準備。

劉表又說道:“我得到消息,北面的袁術也有進犯荊州的跡象,這又該怎么辦呢?”

蒯越說道:“主公,這也很好解決。如今袁術勢大,他周圍的人都感到不安,尤其以袁術北面的曹操更是如此。如今曹操占據兗州陳留以及豫州其余郡國,和袁術是勁敵。現在袁術想南下攻打我們,假如袁術成功,勢力必定更加膨脹,對曹操極為不利。那么曹操最是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因此,我們可以派使者前去交好曹操,讓他拖住袁術南下的腳步,我們的危險局面自然消除。”

劉表大喜,連稱好計。

第二天,劉表派麾下謀士韓嵩出使曹操。

諸侯西進洛陽討伐董卓,后方空虛,兗州、青州、徐州和豫州各地的黃巾軍紛紛再次叛亂。在諸侯東歸之時,四州的蟻賊暴亂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規模,如果任其肆虐而不去平定,首先就是生靈涂炭、田地荒蕪,然后就是流民之禍。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流民象蝗蟲一樣,流到哪,哪里就會生機盡絕,暴亂迭起。

這幾年由于各地叛亂不止,災患頻繁,流民災民本來就多,如果再經這么一番大亂,流民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數量和規模。這么多流民缺衣少食、饑寒交迫,勢必要造成空前的災難,這個災難要遠遠大于中平元年張角暴亂所造成的災難,對大漢國打擊之大可想而知。

由于蟻賊暴亂,初平元年,兗、青、徐、豫四州肯定要欠收或者顆粒無收。這四個富裕州郡沒了糧食,大漢國也就基本上陷入絕境。各地州郡既無力賑濟流民,也無力平叛,只好任由蟻賊肆虐擄掠,流民餓莩遍野。其結果是惡性循環,叛亂越來越厲害,蟻賊和流民越來越多,平叛越來越無力,田地越來越荒蕪,最后人死絕了,社稷也倒塌了,大家一起完蛋。

討董結束,該回去平叛的軍隊都回去了,但因為形勢已經失控,平叛最佳時機已經錯過,司馬俱、徐和等人的黃巾軍已經形成強大實力,平叛陷入了困境。

青州刺史焦和被困臨淄,北海相孔融被困劇城,泰山太守子劭被困奉高,瑯琊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沛國相袁忠、山陽太守袁遺等人紛紛被困治所,兗州牧劉岱、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等人的軍隊被黃巾軍阻擋在了濟陰郡一帶,寸步難進。

袁紹這時只有一個挽救局面的辦法,那就是集中兵力,把黑山黃巾軍阻擋在黃河以北。把兗州黃巾軍阻斷在黃河以南,堅決不讓兩地黃巾軍會合,然后在魏郡、河內戰場上擊敗黑山黃巾軍,在兗青徐豫四州交界地的泰山、魯國、東海、彭城、沛國一帶擊敗青州黃巾軍。即使平叛時間長一點,也比釀成驚天大禍敗亡社稷要好。

在兗州戰場上,兗州牧劉岱指揮各路兵馬攻擊徐和的黃巾軍,阻止他們向西北方向的東郡前進。在冀州魏郡,魏郡太守韓馥指揮兵馬攻擊苦酋黃巾軍,阻止他們向東南方向的黃河前進。

袁紹的這個計策得到了劉岱和韓馥等人的鼎力支持,同時也成了陶謙、焦和等人的救命稻草。

諸侯再次齊心協力,將黃巾叛亂再次打壓了下去。

但是,諸侯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廣陵太守張超戰死,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人的軍隊傷亡殆盡。

不過,曹操的個人能力在這次平叛戰爭中再次得以完美展現,他的部隊不僅沒有損失,反倒是越打越多。到平定叛亂的時候,他的軍隊已經由五千人發展到五萬人了。

另一個受益的人是兗州刺史劉岱,他的兩萬人馬基本上沒有損失。在此次叛亂之后,他已經成為了兗州獨大的一方勢力。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劉岱先后吞并了橋瑁、袁遺等人的勢力,幾乎將除陳留郡以外的兗州全部收入囊中。

而由于廣陵太守張超戰死,徐州最后一個不在陶謙控制下的郡終于落入了陶謙的手中。此時,陶謙已經完全的控制了徐州。

袁紹則是趁平叛之機,占領了青州除孔融控制的北海郡、東萊郡以及劉備控制的平原郡西部、濟南國西部外的其他所有地盤。

劉備也是趁亂得到了一些好處,他將濟南國西部五縣以及整個濟北國收入了囊中。

相比這些人而言,曹操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在平叛過程中,他將豫州除汝南郡以外的地盤全部占領,之后,因為在平叛過程中實力大損,陳留太守張邈迫于兗州牧劉岱的巨大壓力,投向了曹操。

而濟北相鮑信在得知濟北國被劉備占領之后,也率領余部八千人投到了曹操麾下。

到初平二年四月,曹操已經控制了潁川郡、陳國、梁國、沛國、魯國和陳留郡六個郡國。成為了中原諸侯中僅次于袁術和袁紹兄弟外的第三大勢力。

至此,中原大地,群雄并起的局面已經形成:袁術擁兵三十萬,占據了大片土地,是諸侯中實力最強大的;袁紹占據青州大部和勃海郡,擁兵二十萬,是僅次于袁術的勢力;新任豫州牧曹操,占據六個郡國,擁兵十五萬,稱霸一方;兗州牧劉岱,占據兗州巨大部分地盤,擁兵十萬,實力也不可小覷;北海太守孔融,割據北海郡和東萊郡,這兩郡也都是大郡,人口超過百萬,擁兵八萬;徐州牧陶謙占據整個徐州,擁兵十五萬;劉備占領平原郡大部、濟南國大部以及整個濟北國,擁兵八萬,也算是崛起了;魏郡太守韓馥,據有魏郡這樣的人口近百萬的富庶之地,擁兵八萬;而剩下的王匡和張揚,則是相對來說遜色較多,不值一提。

曹操得到劉表來信,自然是滿口答應。他也不得不答應,要是袁術真的再次吞并了荊州,那么,他曹操的日子更是難過。所謂遠交近攻,要是以兵壓迫袁術,使其不敢南下攻擊劉表,則不但可以得到劉表的友誼,更是限制了袁術勢力的膨脹。這樣的好買賣,曹操自然不可能拒絕。

其實他需要做的非常之簡單,只要他將大軍往靠近袁術的地盤一調動,袁術自然不敢輕易動彈。

果然,在韓嵩還沒有離開許昌之前,就得到了曹操調集大軍南下的消息。韓嵩對曹操的仗義很是感激。

袁術得到曹操大軍調動的消息,果然不敢讓大軍再南下了。他是清楚曹操的能力的,要是他調動大軍南下,曹操一個趁虛而入,他的老家恐怕都要保不住了。

但是孫堅并沒有因為袁術的毀約而停止行動。在六月中旬,孫堅親自帶領一萬五千大軍,向西攻打武陵郡。

孫堅率軍從臨湘出發,取道益陽,直撲武陵。

黃祖得知孫堅進犯,率軍出武陵城,渡沅水來迎戰孫堅。

雙方在沅水東岸遇上。

孫堅列成陣勢,出馬于門旗之下。孫策也全副披掛,挺槍立馬于父側。黃祖引二將出馬,一個是江夏張虎,一個是襄陽陳生。黃祖揚鞭大罵:“江東鼠賊,安敢侵犯漢室宗親境界!”便令張虎搦戰。孫堅陣內韓當出迎。兩騎相交,戰二十余合,陳生見張虎力怯,飛馬來助。孫策望見,按住手中槍,扯弓搭箭,正射中陳生面門,陳生應弦落馬。張虎見陳生墜地,吃了一驚,措手不及,被韓當一刀,削去半個腦袋。程普縱馬直來陣前捉黃祖。黃祖棄卻頭盔、戰馬,雜于步軍內逃命。孫堅掩殺敗軍,直到沅水。

孫堅率軍渡過沅水,分兵四面,圍住武陵城攻打。六月二十日這天,狂風驟起,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韓當曰:“此非吉兆,可暫班師。”孫堅說:“吾屢戰屢勝,取武陵只在旦夕;豈可因風折旗竿,遽爾罷兵!”孫堅根本不聽韓當之言,攻城更加急切了。

蒯良對劉表說:“某夜觀天象,見一將星欲墜。以分野度之,當應在孫堅。主公可遣人前去武陵,讓黃祖撤離武陵。主公則親率大軍,在武陵城北大山處設伏。”劉表對蒯良是深信不疑,一切都依照蒯良說的辦。

黃祖依命率軍從武陵突圍北上,孫堅哪里肯舍棄,督軍猛追。

但是孫堅軍多數是步兵,黃祖帶走的只是騎兵。這一追,孫堅的軍隊就分散了。孫堅認為黃祖不過是喪家之犬,不以為意,率五百騎兵繼續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