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第二十五章 大漢鐵騎(一)

(本章是為了感謝曉勇宅同學的大力支持,慶祝本書產生第一個舵主以及響應曉勇宅同學的加更要求而特意推出的。在這里,再次感謝曉勇宅同學,謝謝!)

賈詡到達漢北郡的當天晚上,太史慈就率領九萬大軍,帶上了半月的糧草,輕裝出發趕往東鮮卑郡了。太史慈不是沖動的人,不過他在明白了曾炩的戰略部署之后,知道他這支偏鋒大軍的重點就在于快,要快到讓扶余和高句麗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快到他們為其感到震撼!為此,太史慈沒有耽擱一點時間,當晚就離開了漢北郡,直接朝東鮮卑郡奔去!

這九萬人都配備了雙戰馬,行軍時,這多出來的九萬匹戰馬主要用來運送糧食等給養,而作戰時,騎兵則可以輪番騎乘,不用為馬匹乏力而放棄進攻。這是曾炩從蒙古人,或者說是從當年大將霍去病那里學來的,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每人多帶一匹戰馬,這樣就可以連續不斷的突擊,不給敵人一點喘息的機會!

東鮮卑郡治所在后世的通遼市,由于是曾炩征服鮮卑后新筑的城,所以曾炩將其命名為通遼城。第五天天還未亮,太史慈就已經率軍抵達了通遼城,他沒有讓部隊停下來,而是命令所有士卒在行軍途中吃點干糧,只是在路上補充了飲水,接著就繼續向東殺去。這里其實已經不是大鮮卑山了,而是后世的東北平原,不過,此時這里卻是一點都沒有開發出來,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大森林。

“將軍,士卒們都很疲憊,我們是不是應該停下來休息一下?”

“疲憊?”太史慈看了一眼副將顏良,“繼續前進,告訴大家,占領了扶余王都,我們就可以休息,吃上熱飯,在此之前,誰也不能停下來!”

見太史慈態度堅決,顏良也就不好再多說什么,一面吩咐軍官去振奮士氣,一面趕緊跟上了太史慈的速度。

一路上,太史慈馬不停蹄,沒有讓部隊停下來過。同時,他派出了大量的偵察游騎,將其放到了大軍四周五十里范圍之內搜索攻擊目標。這些游騎都是由鮮卑人組成的,準確的說,應該是由東部鮮卑人組成的,他們對這一帶情況更為了解,由他們做前鋒游騎更為合適!

通遼城距離扶余王都大約一千里,但是由于一路上都是大森林,行軍速度并不快,這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抵達扶余王都外。

大軍東行不到兩天,突然東北面升起一支火箭,在半空中炸開了花。

“將軍,那邊有發現了,距離大概五十里,應該是個小部落!”

“準備戰斗!”太史慈冷笑了一下,對旁邊文丑說道,“你率大軍繼續東進,我領五千騎兵前往,如有消息,以火箭聯系!”

“將軍……”

文丑還沒有來得及阻止太史慈,這個年輕的將領就已經率領著五千鐵騎,飛一樣的奔向了開始升起火箭的地方。

這確實是個小的部落,五十里地,騎兵不要一個時辰就趕到了。而當太史慈率領騎兵趕到的時候,那幾十游騎已經將幾百牧民圍在了中間,其中一位軍侯朝太史慈迎了上來。

“只發現了這么點人?”太史慈微微的皺了下眉毛,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

“將軍,這只是他們的一部分,這個部族的大部分牧民還在北面,正在往北邊而去,他們是在冬季南下越冬的!”

“大概有多少人?”

“最少也有一萬余人,如果多的話,恐怕有數萬人!”

“那就是說,最多也就一萬余扶余騎兵了!”太史慈冷笑了一下,他并沒有想到,此時手里僅五千余騎兵。“派五十人,押送這批牧民返回通遼城,其他人等,跟我出發!”

“將軍,對方可有一萬以上的兵力!”

“怕什么?我大漢鐵騎以一擋十,還懼怕敵人嗎?”太史慈右臂高舉,大聲說道,“出發前,主公許諾,作戰勇猛者將有重賞,各位,此乃我等建功立業之時,有愿意跟隨我太史慈前去殺敵的向前一步,如有膽怯者,自行返回大軍,我絕不強求!”

“我等愿跟隨將軍殺敵立功!”

“好,那么,今天就讓扶余人見識見識我們大漢鐵騎的厲害,所有人,列隊,出發!”

五千余鐵騎,出了押送那批扶余牧民的五十人之外,其他人等沒有一個退卻,沒有一個懼怕,全都跟在了太史慈的身后,朝北狂奔而去!

一路北上,除了急驟的馬蹄聲之外,五千余人都默不作聲,餓了,就吃口干糧,渴了就喝口清水,到傍晚時,這路奇兵已經穿過了森冷,到了北面的大草原上。此時,太史慈也已經發現了草原上的馬蹄印,是很多的馬蹄印,還有車轍,腳步。

“將軍,至少有三萬人,應該在兩個時辰前從這里經過的!”

“如果是大批牧民的話,那此時他們應該在前方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太史慈策馬跑上了一座小土包,“立即派出游騎,切忌不可驚敵,如有發現,立即回報,不可擅自行動,明白嗎?”

“是,將軍!”校尉軍官立即找來幾名機靈點的騎兵,把任務分派了下去。

“所有人,趕緊吃飯,不可生火,等打完了這仗,我請大家吃烤羊肉!”

軍士們都笑了起來,只不過,都沒有笑出聲來,似乎害怕把前面的敵人驚醒了一樣。這一路,五千余名官兵也很是疲憊,不過大戰當前,那點疲憊已經算不了什么了。當五千多人吃了點干糧之后,就紛紛開始了戰斗前的最后準備工作。有的人在打盹休養精神,有的在磨著戰刀,有的則在給戰馬喂草料,好讓戰馬等下跑得更快,更有力。

“將軍,探子回來了!”

太史慈一驚,這才一個時辰多一點,偵察兵就趕了回來,看來,扶余人并沒有走遠。

“將軍!”探子一跑進,立即翻身下馬,“扶余牧民的宿營地就在前方三十里,警衛力量不強,多是婦孺,小孩,沒有發現大股騎兵!”

“他們有多少人?”太史慈皺了下眉毛。

“三萬到五萬余人,另外還有數十萬頭馬牛羊!”

“確定沒有發現扶余騎兵?”

“沒有,我們在其營地外轉了一周,都沒有發現有騎兵!”

“將軍,這個部落的戰士肯定是被征走了!”旁邊的校尉軍官發表了意見。

太史慈點了點頭,沉思了一陣,說道:“讓所有人上馬,等下你率兩千騎兵繞到北面去,堵住扶余人北逃的通道,我率軍從南面進攻。切記,主公說了,不可濫殺無辜,扶余人的東西我們可以搶,到手后,都是兄弟們的戰利品,不過不可以隨便殺害扶余平民,明白嗎?”

“是!”

“記住,要讓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一點,等下打起來,盡量減少傷亡,不過,也不能讓我們的弟兄去冒險。好了,去吧,你率軍先走一刻,我這才出發!”

等到這校尉軍官率領兩千先鋒走后一刻鐘,太史慈才率領剩下的三千多騎兵出發。當然,他的命令已經通過各級軍官傳達了下去,讓每一個士兵都知道,不能隨意殺害扶余平民,而戰后獲得的財物,每人都有一份,這將是他們的戰利品!

過了半個多時辰,太史慈就已經看到了前方草原上的扶余牧民營地,顯然,扶余人沒有料到大漢騎兵會到這里來。也正因為如此,這個部族的戰士全被征招走了,剩下的只是老弱婦孺,不但沒有戰斗力,甚至連作戰的武器都不充足!

“記住,等下讓你的人四下喊話,投降,放棄抵抗者,均不得殺害,如若不投降,冥頑不靈者,殺!”太史慈給負責指揮鮮卑騎兵的軍官下達了最后一道命令,然后就拔出了馬刀,手一舉,刀一揮,“兄弟們,跟我沖!”

當大漢鐵騎沖入扶余牧民的營地時,根本就沒有遇到抵抗,特別是那些投靠了大明的鮮卑人四處喊話,讓這些牧民停止抵抗,歸順大漢,皆不會受到傷害,而且還將得到大漢的照顧與庇護。

最終,還是有人反抗了,這些都是十四,五歲的孩子,以及一些老人,不過此時太史慈的騎兵已經完全控制了營地,反抗者全部被砍倒了,而向北逃跑的一部分牧民也被北面的騎兵擋住,紛紛趕了回來。戰斗只持續了不足半個時辰,數萬扶余牧民就已經放棄了抵抗,做了俘虜。接著,太史慈一邊安排人控制這些牧民,一邊派人清點戰利品,打掃戰場。

“將軍,我們一共俘獲了五萬三千余人,另外還有三十八萬頭牲畜!”

“好,立即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帶到營地南面去!”

“那這些營帳怎么辦?”

“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全燒掉!”

軍官不敢多問,立即叫人去執行太史慈的命令。

太史慈在營地外走了一圈,找到了那名騎兵校尉。“等下,你率兩千騎兵,押送這些扶余人,物資,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通遼城,交由當地的衛戍部隊看守,另外,派人送信給主公,報告此戰的經過。隨后,你等立即沿大軍路線東進,盡快跟上大軍,明白嗎?”

“是,將軍!”

“還有,記得帶一批物資來,能帶多少帶多少。這里的牲畜我留下五千頭,其他的全部帶走!”

“是!”

“好了,先讓人把火燒起來,我不是答應大家,打完了,就吃烤羊肉嗎!”太史慈大笑了起來,不過他并沒有高興得過頭,“記住,外圍的警戒力量不能少,派人輪番巡邏,天一亮,我們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