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農家

110:病重

話農家_影書

:yingsx←→:

自心兒做了一次飯以后,王氏就再沒錯過做飯的時間,也讓心兒沒了用武之地。

轉眼間,又到了秋收。

秋收對農人來說是喜悅的,特別是豐收之年。

今年,風調雨順,每家每戶的收成都挺好,村里一時間充滿了喜悅。

可這其中總有那么兩家不一樣的,就比如說丁家。

丁家老宅,鄭氏的風寒自開春以來一直沒見好,每天都會咳嗽那么幾次,而且咳的很嚴重,就像是要把心肺都給咳出來一樣。

不過還好的時一直也沒惡化,但就是這樣,對丁家人來說也是很不容易。

鄭氏要一直吃藥,要是不吃藥停一段時間的話風寒就會加重,之前就停過一次,可是沒過半個月風寒就又加重了,后來就不敢再停藥。

只是,這要也是要花錢的,不是平白就能吃的上的,何況還是長期的吃。

這大半年來,家里為此已經花了不少錢了,之前因為治腿喪葬的,兩家的錢都花了個精光,能撐這大半年也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現在,家里沒錢了,兩家都沒錢了,王氏還欠著村里人那么多錢呢。

這半年來,張氏脾氣再好也對此有了諸多的怨念,娘家人還時不時的找她還錢,當初錢雖說是借來給二林用的,可到底是她去借的,娘家人也只找她。

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張氏變成這樣也無可厚非,王氏也十分理解,對平日里張氏那時不時的陰陽怪氣也忍著。

這又要抓藥了,家里實在是拿不出錢了,張氏就叫王氏出錢。

王氏不是不想出,只是家里確實是沒錢了,這大半年的時間家里已經來了好撥人上門要賬了,生怕她們家不還錢一樣。

原本她開春的時候準備再養兩頭豬的,畢竟兩頭豬到年底也可以賣上三四兩銀子。

可是,到最后也沒養成,因為別人讓她還錢,她也跟他們解說過好幾次了,可是人不管就要錢,沒辦法她就只能把一個冬天攢的繡活錢給了他們。

這一下,家里的錢也一點沒剩下,豬也沒養成,家里除了那幾只雞能下點蛋攢點錢也沒什么掙錢的法子。

雖說她還能做點繡活掙錢,可是家里就她一個壯勞力,田里地里的事情都離不開她,她哪有那么多時間去做,就是有點錢也被上門要債的人要走了,哪還拿的出來。

但王氏是個孝順的女人,大哥一家為了自家已經付出很多了,二林是走了,可她還在,兩個孩子還在呢。

于是,王氏把家里正下蛋的雞拿了幾只去鎮上賣,用賣來的錢給鄭氏抓了藥。

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只是此時她確實也是想不到什么其他的辦法。

有了錢抓藥,鄭氏的病也暫時控制住呢,王氏心里又開始為以后發愁。

家里現在還欠著債,婆婆也不能不管,他們不能把一切都拋給大哥一家,家里就還有那么幾只雞,也撐不了多久,她必須的想辦法了。

可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女,哪兒能想到什么辦法,能想到的也就是賣雞,賣雞蛋,做繡活兒,更多的她也做不到。

這么一想,王氏每天就把自己所有的空閑時間哪來做繡活,現在農忙也過了,家里也沒有養豬,就幾只雞,兩個孩子就能管理好。

因此,每天白天除了做飯的時間以外,王氏都在做針線做繡活兒。

這兩年來,因為家里的活基本上都是她在做,她的手已經變得很粗糙,一些好的繡活兒她也做不了了,把布料劃著了還得賠錢。

到現在,她也只能就做些布料一般的荷包跟帕子,掙的錢也不多,也就只能靠數量撐著。

隨著時間慢慢變冷,鄭氏的身體越發不好,藥也一副一副的接著吃,原本半個月兩副藥也變成了三天一副,這樣一來,對兩家的負擔也更大了。

冬天的時候,一木難得的沒在家休息,而是去了鎮上甚至是縣城找活兒干。

只是,這個時節能干的活真的也不多,一木也不是熟人,能找到的活兒很少。

說起來一木都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出去找過活干了,自從二林出師了掙了錢往家里后他就沒怎么再出去過,到現在也差不多有十年了。

一木出去了,老宅的擔子就落在了張氏身上,也是張氏能干,不然這么大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時間久了人都得炸。

年前,老宅把家里的兩頭豬賣了一頭半,就留了一小塊肉跟一些豬雜自己吃,這對老宅來說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發生過了。

因為賣了豬的原因,鄭氏的藥費有了著落,一時兩家人都松了口氣。

但同時,因為生活的落差,張氏對王氏他們一家也漸漸有了抱怨。

今年過年,丁家跟老宅都有些冷清。

過了年又到了初三回娘家的日子,今年王氏不打算回娘家,就找人給王家村托了個消息去。

王家這一年的日子也不好過,家里也有些亂糟糟的,對王氏不回去也沒什么想法。

王家這一年確實有些亂,王老大家的因為當初王家兄弟父子三人一起上的山,可最后結果卻沒了相公,突然變成寡婦的她有些接受不了。

慢慢的,對王家老二也隱隱有了些埋怨,或許是人之常情,王家大嫂看著完全好了的王家老二就時不時冒出一個想法:為什么死的不是你?

王家大嫂知道自己這樣想不對,可是她就是控制不住,慢慢的兩房的關系就變了。

王家的大人都感覺到了,可是卻都沒有辦法。

今年,除了王氏不想回娘家,就連老宅的張氏都不想回娘家了,可是她跟王氏不一樣,她必須回去,年前娘家父母就來信讓她一定要回去了。

張氏知道為什么一定她回去,還是因為當初她出面從娘家借的那些錢。

也因此,她更不想回去了,家里現在情況都這樣了,她哪兒找的到錢啊。

每當想到這件事的時候,張氏就會下意識的抱怨王氏,還有逝去的二林,要不是因為他們,也不會有這一系列的事情。

到底,張氏還是回了娘家,她知道要是她不回去,家里人總會鬧到家里來的,到時候又白給村里那些長舌婦添了談資。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