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繞凌風臺

第三百七十四章:一蓑煙雨任平生

“回施主的話,這里是云門寺。”

“我還有個同伴,你知道他在哪里嗎?”

小沙彌點了點頭:“他正在聽師父講佛法。”

凌汐池又問道:“能帶我去見見他們嗎?”

“當然可以呀,”小沙彌笑了一聲,說道:“不過師父說了,施主若是醒來了,肚子定然會餓,小僧已經備好了齋飯,施主請先用一些,小僧再帶施主去見師父。”

“有勞了。”凌汐池朝他點了點頭。

小沙彌轉身跑到了門外,拎了一個籃子進來,揭開蓋在上面的蓋子一看,里面是一碗簡單的素齋,看著那翠綠的小菜和白嫩的豆腐,凌汐池發現自己居然真的有些餓了,便少量的吃了一些。

小沙彌端立在一旁,閉著眼睛,一邊捻著佛珠,一邊口中念念有詞。

凌汐池看了他一眼,覺得這小沙彌很是有趣,問道:“未知小師父法號?”

小沙彌睜開了眼睛,“回施主的話,小僧法號心通。”

“哦,原來是心通小師父,”凌汐池點了點頭,說道:“小師父,你的師父沒在這里,不用時時刻刻念經的。”

心通一本正經的看著她:“師父說了,當和尚就是要念經的呀,不僅吃飯的時候要念,睡覺的時候要念,便是在做事的時候,心里也要念的。”

凌汐池好奇道:“為什么呀?”

“因為我是和尚啊,和尚本來就是要念經的。”

這話說的,竟讓人無法反駁呢。

凌汐池笑了笑,不再問了。

這世上本就沒有那么多為什么。

明白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該做的事,并把該做的事做到極致,這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和境界。

吃過飯以后,心通便帶著她去找阿曜。

雨雪霏霏。

寺是古寺,面積不算小,能看出曾經也有過一段香火鼎盛的時候。

許是時間太久了,如今的寺廟早已沒落,隨處可見蕭索凋零,黃色的墻皮已經開始大片大片脫落,露出斑駁的歲月痕跡。

寺廟里人很少,也沒有什么香客,只有兩個年紀不大的小師父正拿著掃把在清理積雪。

倒是一個十分清幽靜寂的所在。

兩人穿過了一條回廊,來到了后院的禪房,禪房掩映在竹林中,雨穿竹林,發出蕭蕭的聲音。

凌汐池停下腳步,抬頭看著空濛的山間禪院,只覺得自己走了一段又一段的路程,卻在此刻感受到了真正的寧靜。

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她閉上了眼睛,笑對蒼茫,寵辱不驚,她正是少了那一種心境。

心通不明白她此刻的心境,見她站著不動,也沒有催她,只在前方靜靜的等著她。

凌汐池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睜開眼睛沖著心通一笑,說道:“走吧。”

心通將她帶到了一間禪房前。

推開禪房的時候,里面只有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正盤腿坐在一張羅漢床上,閉著眼睛正在念經,念得是楞嚴經。

他已經很老很老了,眉毛花白,整個人裹在一件很舊的禪衣里,看起來干瘦枯小,像是一陣風都可以將他吹倒,可他坐在那里,卻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心中會不自覺的生出一種膜拜的心情。

凌汐池四下看了一眼,阿曜并沒有在這里。

開門的聲音不算小,可老和尚并沒有睜開眼睛。

她也沒有多說什么,干脆邁了進去,朝著他走了過去。

心通隨后走了進來,乖乖的立在了老和尚的旁邊。

羅漢床另外一邊的位置是空的,中間的小幾上放著一盤棋,一盤已經下到殘局的棋。

羅漢床的另一側是一個小茶桌,桌子中間放著一只茶爐,茶壺里煮著的茶已經散發出幽幽的茶香。

一室的空,一盤的靜。

凌汐池望著那一盤已走到盡頭的棋,白子黑子均已走到了絕路,那是只需一子便可定勝負的棋局,可那一子她卻不知道該如何下。

于是她在他面前的一個蒲團上盤腿坐了下來,靜靜的聽著他念經。

不知過了多久,老和尚捻完了最后一顆佛珠,終于停了下來,睜開了眼睛。

這時,他才仿佛看到了她,伸手提起來茶壺里正煮著的茶,為她斟了一杯,問道:“施主看這局棋有什么奇特之處。”

她端起了茶,笑著搖了搖頭。

那是一局死棋。

老和尚笑了笑,伸手將茶盤上的棋子撿回了棋盒中。

棋局散了,棋子又回到了原位,老和尚道:“阿彌陀佛,讓施主見笑了,剛才那一局棋是昔年老衲與一位老友下到了殘局,多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分出勝負,如今故人已去,只剩下這空蕩蕩的棋局聊以慰懷,只可惜這一局棋終究再也無人可下了。”

凌汐池靜靜的聽著,回道:“佛語有云,萬事皆空,只是過去的一個人,一場棋而已,大師理應放開了。”

老和尚道:“棋如人生,茫茫一生,有太多的未知,亦有太多的牽掛與得失令人無以釋懷,就算佛,也記掛著眾生,若看得開,又何須遁入空門。”

凌汐池沉吟道:“可太多的事情,看不開又能怎樣呢,已經注定的結果,便只有接受,這像這棋子,走到最后,每走一步都會想到要絕處逢生,可是太多的時候絕處逢生的幾率很小,棋子和人生一樣,終會了的,若是這一局不結束,又怎能開始下一局呢?”

老和尚捻著佛珠,笑而不語。

凌汐池喝了口茶,卻又聽老和尚問道:“施主可知,老衲那位故人是誰?”

她愣了一下,說道:“愿聞其詳。”

“老衲那位故友法號云沉,世人皆稱她為仙霞師太。”

凌汐池的手一抖,險些沒捏住手中的杯子。

她抬頭詫異的看著面前的老和尚。

老和尚仍是笑瞇瞇的看著她。

凌汐池失聲道:“大師,你……”

“老衲法號空玄。”

凌汐池試探性的看著他,問道:“莫非大師你已經知道了我是誰?”

空玄笑道:“阿彌陀佛,并非老衲多事,只是老衲曾經立下了三不救的規矩,不救未到將死之際之人,不救窮兇極惡之人,不救不合眼緣之人,那天那位施主將你帶來之際,你已經昏迷不醒,老衲不得已,便多問了幾句,他說了一些事情,恰好,老衲年輕時云游四海,也得了幾個朋友,近來的天下之事也知道一些,所以施主的身份并不難猜。”

凌汐池不相信的看著他:“你就是憑這個猜到我是誰的?”

“當然不是,”空玄搖了搖頭,“姑娘那日去看診的大夫與老衲是好友,他在施主的脈搏中留下了一根銀針,老衲替施主將那根銀針取出來之際,發現了施主有修煉過火陽訣的痕跡,對了,他有個兒子,姓謝,應該與施主是故識。”

“咳……”凌汐池被口中的茶水嗆了一下,問道:“他兒子不會叫謝虛頤吧?”

老和尚嗯了一聲。

“他們知道我在這里了?”

空玄搖了搖頭:“不知,謝施主派人來過一次,被老衲打發走了。”

凌汐池松了一口氣,也不再遮遮掩掩,問道:“你為什么要幫我?”

“因為跟你一起來的那個施主動了殺心。”

“他威脅你了?”

“倒也不是,”空玄道:“老衲覺得,既然施主回來了也沒去找他們,必然是暫時不想見他們,施主的事理應自己做主。”

凌汐池苦笑了一聲,搖頭嘀咕道,“你是出家之人,不僅撒謊,怎么還立下那么多的規矩,在你們眼里,不是應該眾生平等嗎?”

空玄道:“或許,老衲只是一個不算和尚的和尚吧。”

“那我倒是要謝謝大師你。”她苦笑了一聲:“在你眼里我竟然還不算是一個窮兇極惡之人。”

“一來,老衲相信老友的眼光不會錯。”空玄說道:“二來,老衲也不算救了你,你身上的寒毒老衲解不了,你身上的傷老衲也治不了,只能替你暫時壓制住,該受的苦日后你還是得自己受的。”

凌汐池輕笑了一聲,說道:“無所謂了,忍得一日是一日,只要還活著,哪有不受苦的。”

說罷,她將杯子放在了桌子上,說道:“好茶,再來一杯。”

茶確實是好的,喝了之后唇齒生香,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山野氣韻。

佛門里的茶,比外面的茶是要有幾分風骨。

空玄又替她斟了一杯,說道:“看施主柔柔弱弱的樣子,原來也是一個性子豪爽的人。”

凌汐池笑,倒也不是她豪爽,只是如今她已是這樣了,再難也不過如此,難不成還要讓她天天一副凄凄慘慘戚戚的模樣嗎?

她也不想把自己過成那么糟糕的人。

她晃了晃手中的杯子,說道:“一甌在手,得來清寂與安定,一期一會,莫失莫忘只今朝。”

正說著,她猛然想起了阿曜,問道:“對了,空玄大師,我的那位朋友呢?”

“那位施主啊?”空玄笑了一下,往外面一看,說道:“他倒是一個實心眼的人,老衲只不過提了一下,泡茶的水要用雪水最為甘甜,他便出去了。”

凌汐池哦了一聲,說道:“好茶自然得配好水,烹雪煮茶倒是風雅得很,冒昧問一下,大師這樣好的茶是從哪里得來的,外面難得一品呢。”

空玄道:“善哉善哉,此茶乃是老衲親手所種,親手所制。”

“怪不得,”凌汐池笑道:“大地上的植物,就是如此奇妙,草木軀干,于泥士中生長,于陽光雨露中蓄香納芳,于毓秀山川中滋養性靈,然后在水與火中融化釋放,看來萬物如何相生,冥冥中自有安排。”

“施主接下來有何打算?”

凌汐池道:“我要去尋人。”

“阿彌陀佛,恕老衲直言,如今施主的身體已不適合遠行,還望三思啊。”

凌汐池沉默了下來,老和尚也不再說話,安靜的往爐子里添炭。

這時,阿曜抱著一罐子雪從外面走了進來,看到她之后,愣了一下,眼神明顯放松了下來,將罐子放在了老和尚的身邊。

老和尚笑道:“急不得,急不得,收集好的雪,需得先用蓋子蓋嚴實了,靜置一段時日后飲用方為最佳。”

心通小和尚伸出手指往角落里指了指,阿曜會意,將罐子抱到那里放了起來。

凌汐池也笑:“看來阿曜做這些做得很開心嘛。”

阿曜扭過頭來看著她,唇角露出了一笑。

接下來的幾日,凌汐池和阿曜仍是留在了云門寺里,每日除了聽老和尚念經講禪,便是在一起品茶論道,老和尚也答應了她,不將他們身在此處的消息告訴旁人。

再加上連日下雪,雪將上山的路給封住了,也沒有什么人會來這里,所以這段時間他們過得十分平靜。

寺里人手少,除了老和尚,就只有三四個小和尚,最大的那個也才十五歲,阿曜是力氣最大的那個,挑水劈柴都不在話下。

凌汐池也發揮了自己的長處,幫著小師父們做齋飯。

幾日后,做齋飯便成了她的專屬工作,因為吃過了她做的飯后,大小和尚們很自覺的將廚房這塊領地讓給了她,許是睡了五年的緣故,歲月也沒在她臉上留下什么痕跡,讓她保留在十八歲時的模樣,因為看起來年紀不大,活潑的小和尚們跟她也沒什么距離,漸漸的連施主也不叫了,趁著他們師父不注意的時候,姐姐長姐姐短的叫來叫去。

她也樂在其中,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她雖然做不成武功高強的大俠了,但是做個大廚也不錯啊。

只是,有一日,當她走出云門寺,看到圍繞在四周的茶園時,她又有了新的想法。

茶園很大,分布在整座長徑山上,都屬于云門寺,茶園的主人是空玄那個老和尚,他只喜歡種,不喜歡管,任其自由生長,每年只摘取少量的,足夠自己喝就好了。

好好的茶園因為沒人管,弄得跟荒山似的,和各種野花野果樹混長在了一起。

長徑山的風水很好,最是適合茶樹生長的地方,正所謂高山云霧出好茶,這樣好的茶在外面定能賣上好價錢。

如今她的身體已經不適合長途奔波,若是暫且安頓下來,她也需要給自己找點事做,既然這茶園老和尚不想管,不如跟他商量一下,暫時由她來管。最新網址: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于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