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華引

第075章 主上(1)

“你沒有見到突倫援兵?”拉木倫追問了一句。

起事之后他放烏木扶云回突倫搬救兵,命其與兀勒王合兵南下。自以為有烏木扶雷在手,烏木南江定會出兵相救。

“什么突倫援兵?我聽鐵勒王說,他們派兩路狼衛在中途攔截叛軍,王爺的世子也蓋所部被伏擊于蠕塬,兀勒王根本沒有出營就被人砍了頭綁在箭上,射進了狼衛營寨內,沒聽過有突倫援兵。”

承曄忽地大驚失色道:

“難道馮斯道承諾王爺有突倫援兵來嗎?”

見拉木倫面色灰敗,目光中噴薄出憤恨之色,承曄知他已經全然被說動,便著緊小小地添了一把柴:

“我猜馮斯道定是勸王爺留烏木扶雷為質,請烏木南江發兵來援。可事實是從頭至尾不見有突倫兵前來,可見他一開始便只是以王爺全族做了賭注,如果王爺勝了,自有他一份從龍首功;如果王爺敗了,他卻可以帶著烏木扶雷全身而退,回到突倫找烏木南江請功——哼,馮斯道此人天良喪盡,從來都是如此。”

“王爺”,承曄挪步走到拉木倫面前深深施了一禮,“馮斯道其人歹毒到如此地步,你我兩家乃至我大宸皇帝陛下都深受其害,此賊不除早晚還要生出禍端,如今我與王爺是同仇,若王爺能提供些許助力,承曄定能擒獲此賊,為你我兩家一雪前仇。”

拉木倫聞言卻一下跌坐在地上面如死灰,“身死族滅,就算報了仇又能如何?”

“王爺半生浸淫朝局,難道會不知這謀逆大罪之中,受人蠱惑與一心造反這兩者之間的微妙區別?在最終的處置決斷上,這二者的量刑不啻天上地下之別。”

拉木倫神色稍稍松動了些,點頭說道:

“不錯,老夫的確是受人蠱惑。”

“王爺或許不知,此案摩多大汗已全權交付給鐵勒王處置,鐵勒王的為人一向公道中正,這一點王爺應該比承曄更清楚。我聽鐵勒王的口風,此次不會大興殺戮,拉木倫部族繁榮了上百年,一朝受人蠱惑行差踏錯不至株連全族。王爺的族人大多會保全性命,即便是參與大逆的武士們,未入泉上城的多半會重新整編找人接管。”

拉木倫的聲音竟然有了一絲哽咽,“我知道他自來是中正公道的,只有我在步步相逼罷了。”

“還有一點,承曄也想說與王爺知曉。”

承曄深深吸了一口氣,暗暗攥緊拳頭,將手指甲深深嵌入手掌之中麻痹心中的痛意。

“馮斯道此人天性泯滅,與他結仇者,均有滅門之禍,因他怕仇家有后人日后尋仇他招架不得。我大宸皇帝陛下滿門被殺,陛下避禍于我家中時,馮又買通了家中下人下毒,欲要置我們于死地。家母因此去世,而陛下與我,也只是湊巧才幸免于難。”

他知道,綠漣有意與馮斯道為妾,她給母親下毒多半也是受馮斯道指使,意圖毒殺源錚是為了抹去這個皇權路上的障礙罷了,并非是怕什么日后尋仇。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

拉木倫仍可能有族人甚至家人在世,如若不以他的這些牽念作為威脅,作為一個即將身死的謀逆案犯,他不會再有心力關心馮斯道將來的一切。

他忍痛將家事說出,就是為了牽起拉木倫同樣的痛楚和恨意。

“希望王爺助我鏟除此賊,為你我兩族一雪此恨。”

“你要老夫怎么幫你?”

“我希望王爺將與馮斯道的所有交往細節盡數相告,越細越好。”

拉木倫目光閃動幾下,似是已然明白承曄的意圖,遂凝神回憶道:

“貴國欲要重啟互市遣使來朝的消息傳來之后沒幾日,有家仆將一封信呈給老夫,欲要引薦馮斯道。”

“信中所述之事必定讓王爺十分心驚,因此不得不見他罷。是說大宸欲要以阿瀾之事對王爺不利,以此達到互市目的?”

拉木倫向承曄點點頭道:

“不錯,他直言有助我破解困局之法,又有大事相商,我便在王帳之中見了他。破解困局之法你也見識了,至于大事嘛,他希望老夫拒絕與大宸通好,待一力促成土奚律與突倫結盟之后,他的主上便將裹州、沙蒲兩地贈與我土奚律。”

承曄大為不解,“土奚律與突倫結盟,又如何能得到我大宸兩州之地?何況,我朝皇帝陛下可萬萬不會答應割地給他國。”

“哼,你終歸還是太過年輕尚缺歷練,哪里想得到這些。”

拉木倫輕蔑地看了承曄一眼接著說道:

“與突倫結盟之后,兩國一西、一北兩面出兵壓境,大宸剛失了懷遠軍,厲氏之亂中京畿衛戍也折損過半沒錯罷?以你朝中此時兵力,如何兩面分兵去敵?一旦京城空虛,馮斯道的主上豈不是撿了大便宜?”

大宸經過厲氏之變,國朝兵力的確捉襟見肘,但被拉木倫王輕描淡寫地提出來,承曄卻嚇得不輕。如今強敵環伺于臥榻之側,個個都知道京畿戍備空虛,稍有不慎不止皇城中的源錚不保,連大宸也可能會被強鄰分食。

“關于馮斯道的主上,王爺可曾聽他提起過?”

“他只說這皇位對于其主上來說只有一步之遙,因為大宸朝內時局未穩6,老夫也認為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他又承諾其主上得到帝位之后便將裹州、沙蒲兩地贈與我土奚律——這個買賣對我來說很劃算。”

對拉木倫來說,只是拒絕互市,與突倫結盟為其提供戰馬,屆時兩國同時出兵壓境做出威脅的樣子。

又賺了突倫買馬的錢,又不費一兵一卒盡得大宸兩州之地,這個買賣想必是個人都要心動。

更何況,依照馮斯道所說,其主上以此手段取得帝位不算很難。只要分兵同時與突倫和土奚律對峙,京都兵力必定大空,有人趁機一路挺進京都不是妄言。

只是,馮斯道的主上究竟會是誰?

很顯然馮斯道不是厲重威的人。

厲重威之變中,很可能受馮斯道指揮的綠漣向林世蕃發了求救信,讓他統兵攔截厲重威回京,可見厲重威也是馮斯道手中被利用的棋子。

勾結突倫擁兵壓境,煽動厲重威謀逆,借厲氏之手殺害蒞王和衛景林父子,最后又用林世蕃手中的兵力擊敗厲重威。

幾次借刀殺人,一番大混戰之下,究竟還有誰能夠得利?

腦中浮現出延陵王跋扈的臉,很快便被承曄否定了。

延陵王這老爺子幾乎毫無心機,一味張揚跋扈,他想要皇位,早就明搶了,哪里值當用上這么多借刀殺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