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華引

第187章 殿語

沈遲此時仍在常興碼頭。

順天府的衙役們已將田慶等一眾人羈押,沈遲又讓陸祥調來一部分巡防營的人,守在碼頭四周戒嚴,又派孫老刀帶人沿河向下游搜索漏網之魚。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沈遲如是吩咐。

“唉”,沈遲一拍大腿,“要是老刀他們帶著獵犬過去搜捕,必定能事半功倍。”

這一時半會兒也弄不來獵犬這種東西,只好盡量多派些人手了。

“沈兄別急”,陸祥捏捏拳頭高聲說道:

“今夜便突擊審訊田慶這一干人,不管是烏香走私一案,還是他在市舶司的那一攤爛賬,都給他翻過來。”

總歸此案今夜算是告一階段了,雖然沒有直接拿到烏香走私的證據,但是他又信心從田慶這幾個人口里撬出東西來。

他們后方不遠處的巡防營兵衛中一陣吵嚷,之后便有一人高聲喊道:

“老爺,我家沈遲老爺在這里,我有急事要見他。”

陸祥向那幾個兵衛擺擺手,兵衛便將來人放了進來,他認得這是沈遲的一個管家名喚平安的。

“平安,出什么事了?”

沈遲往前緊走幾步。

平安警惕地看了下周圍,從懷里取出一個信封低聲說道:

“老爺,沙洲的段大人送了件急信過來。”

看著沈遲接過信,平安又道:

“我看是急信,怕耽誤了什么事,就自己馳馬過來報信了。”

他是最受沈遲信重的管家,知道這半月來自家老爺都跟順天府的陸大人一起呆在常興碼頭。

沈遲信沒看完就跺了跺腳叫聲“不好!”

他高聲叫著備馬,陸祥身邊的孫師爺十分乖覺地從巡防營的將官手里接過一匹體型高大的黑馬牽過來,韁繩遞在沈遲手里。

陸祥道:

“想必沈兄有急事,這是軍馬里最好的,腳程最快,沈兄自去用便是。”

沈遲哎呀一聲,神色焦慮,道:

“時間緊迫,待日后再與陸大人詳談。”

他揮袖指向碼頭方向,“這案子,陸大人若還有用到刑部的地方,刑部必定全力協助。”

“沈某這邊先告辭了!”

他拱手作別,翻身上馬便急不可耐地催馬前行,一眨眼功夫人就在火光未及之處消失了。

“沈大人看來是遇到什么大事了”,孫師爺轉過頭袖著手靠近陸祥。

“這樣也好,查獲這樣的大案子,大人一個人最好。”

嘶——

陸祥肘彎在孫師爺身上杵了下,“說什么呢”,他橫了孫師爺一眼,但面上卻不惱。

沈遲走了挺好的,此前是籌謀有他幫著,今夜之后是收獲的時候,恰好他有急事走了。

常興碼頭往京城去的官道上,一前一后兩匹馬在夜色中疾馳。

“老爺,老爺。”

平安在后氣喘吁吁地喊著。

“這么著急也趕不及去沙洲啊!”他道。

沈遲被夜風噎得一陣咳嗽,好容易才壓住。

“我進宮去見皇上,平安你自己先回家,不用跟著我。”

皇帝此時正在皇極殿來回踱步,清秀的眉頭皺起一個包。

他忽地站定在殿中摔了袖子道:

“沈遲來了嗎?”

崔喜連忙應聲,“皇上,侍衛騎著快馬去的,約莫此時應該已經接到人了。”

皇帝嗯了一聲,終究覺得崔喜不是可信之人,遂暗自穩下心神坐在書案后。

他的眼睛落在書案正中擺著的一個空白信封上,那信封上沒有字,只在下角不起眼的地方印有一枚竹葉形狀的印章。

這是他和鄺離約定好的記號,皇帝假裝不經意地掃視一眼屋頂,那里仿佛有一抹黑色身影,如同風拂過的樹影一般無聲挪動。

皇帝抿抿嘴,這家伙什么時候來的。

他打開信封,才知是經費鳴鶴遞過來的,想必是事情緊急,所以連夜送入宮中給他。

今夜的緊急消息有點多,怕惹人耳目這才讓鄺離悄無聲息地將信件遞過來了。

他鎮定如常地打開信箋,知道鄺離會確認他看到了消息才離開,刻意將信息讀得慢一些。

但片刻之后便覺得手心出汗,今夜接到的消息都很驚人。

先是自己感覺出文閣老神情不對,叫來書吏細問才知道有人惡意攀誣文非吾殺人,意在給文閣老施壓。

對方目標是文閣老的話,無疑就是針對自己的,卸掉文九盛這個三朝帝師,他身邊圍繞的老臣諸如林世蕃等人,都不足以威孚朝野。

而現在費鳴鶴遞來的消息也讓人吃驚。

他們本是因為婁阿小的直覺著手去查張世三的身家背景,先是了解到張家暴富的背后有靈州賈氏撐腰。后又命江稟義探詢賈氏在土奚律境內的產業,卻查出了不一樣的東西來。

靈州賈氏在土奚律的產業主要是礦山和馬場,江稟義他們去探查的時候,兩者在賬面上都是正常運營的。而作為商人的江稟義留了個心眼,找人結交賈氏礦山上的幾位賬房,這才套出一個驚天秘密。

大約在兩年前,賈氏手下的礦山已經是停運狀態,賬面的銀錢都是假象,他們這幾年擴張了馬場和馬匹買賣的生意,主要的買主便是突倫軍隊。

今年更是花費大筆銀錢在土奚律采買軍馬,一個富商,大肆采買軍馬,這讓皇帝不得不聯想到此前鄺離偶然探查到的延陵王籌備馬匹之事。

如此想來,站在延陵王的角度來說,要籌備馬匹自然不能親自動手,假托于商人之手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直接的辦法。

皇帝將手里的信箋并信封撕掉,投入殿中的博山爐內,親眼看著它們化作灰燼。

崔喜在殿外低聲報:“皇上,沈大人到了!”

“快請!”

皇帝健步走到正座,撩袍坐下。

進殿來的沈遲有些風塵仆仆,皇帝眼風往外一掃,崔喜便識趣地將殿門從外面關上。

“皇上”,沈遲整理衣袍下跪施禮,手上恭敬托著一個信封。

“臣方才收到門生,如今任職沙洲提刑按察使的段庭寫的急信,特來求見。”

他一路上并未遇到皇帝派出去請他的人,一直到宮門口正要依禮請求入宮,侍衛和太監一路催著他跑進來,這才知道皇帝也下令召他進宮面見。

“不知皇上急召臣入宮覲見,是不是為了同一件事?”

“正是。”

皇帝利落回答道,抬手命他起身。

“沈卿,段庭的信里將文非吾一案的前后都說明白了?”

“是的皇上,這案子不大,但是要想翻案卻有些棘手。”

“所以朕才想到你,沈卿,這天底下論起刑名冤獄,只有沈卿能為朕分憂。”

“老臣正是要請旨前往沙洲,即便案子棘手,沈遲也要拼盡全力為文閣老正清名。”

皇帝起身行至沈遲面前,鄭重拱手一禮。

“源錚,先替老師謝過沈大人。”

皇帝這是以文九盛學生的身份謝沈遲,謝他為自己的老師自請奔赴沙洲平冤案。

沈遲眼眶有些發酸,說不出話來,只得對著皇帝下跪叩拜。

皇帝將他扶起,沈遲便單刀直入說道:

“臣請皇上派北司衙的人隨行以作助力。”

刑部每日大小事宜不計其數,沈遲這個刑部尚書遠赴沙洲斷案,就不能再將刑部的官員們也帶過去做助手,他想帶小圖和龐立這兩個沉穩些的后輩過去,如果日后事成也算是提攜他們的功勞一件。

皇帝拊掌笑道:

“沈卿和朕想到一塊去了,朕本要派婁阿小即日啟程到西北探查一件要事,他也可以到沙洲暫停幾日。至于北司衙的其他人,但憑沈卿選用就是。”

沈遲點點頭安下心來,腦中又想起一事,想把自己心中猜想告訴皇帝,以免自己去了沙洲之后漏掉什么訊息。

他躬身一禮后,方壓低聲音對皇帝說道:

“近些日子臣和順天府尹陸祥陸大人在跟蹤一個案子,市舶司的監事太監田慶走私烏香的事,臣有些猜測想先稟告皇上。”

皇帝只知他們在查重新出現的烏香一案,并不知最新進展如何,便做了個手勢示意他但講無妨。

“此次流轉在京都醫館和個別青樓中的烏香確實與突倫無關,與上次的流轉途徑和來源完全不同,能確認是市舶司的監事太監田慶所主導的。”

“但自我們開始針對醫館摸查之時便收到烏香斷貨的消息,根據醫館提供的線索找到常興碼頭的商船,確定是田慶安排的商船,但其內物品中沒有再出現過烏香。”

“老臣推測,烏香斷貨應與田慶無關,而是給田慶供貨的人出了問題。老臣查閱了相關資料,烏香原是產自西域不假,但近年來有市舶司和東馀國往來的使者提到過,東馀國也開始種植烏香,且隨著技術和經驗的累積,近年的烏香產量愈發增高。”

“老臣也派人到往返東馀和大宸的商人之中打聽,核實此事為真。因此,此次田慶走私的烏香,基本可以確定是來源于東馀。不止是田慶的,甚至上次從突倫流入的烏香,多半也是源自東馀。”

“大宸如今與突倫交惡,東馀自來臣服于我大宸,但此次烏香的流向卻很是詭異。”

“以上是老臣要稟告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