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

第16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徐家在s市西北方向,中途路過鎮子,順著往北去的水泥板路,再開車走二十分鐘,便到了徐家住的村子。

這邊的村子都是按當年大戶姓氏取的名子,以前姓楊的是大戶,所以就叫楊家屯。

徐家是在徐娜上高中那會,后搬到楊家屯的,為了開養雞場,將早些年生產隊留下來的供銷社買了下來,二百多平房的紅磚瓦房,兩畝多地的園子,又把著村子里的最西邊,靠著進村的路口,很好找。

養雞場開了一年,賠了近十萬塊錢,就倒閉了,仍舊靠著家里的一晌二分地過活。

改革開放七十年,楊家屯沒有一點變化。

而且讓徐娜來看,村子不但沒有變好,反而越發敗落。

她的寶馬車一開進村子,格外的打眼。

車在院子里停下,徐娜還沒有下車,徐父就笑著從屋里走了出來,“遠遠的我就說是你的車,你媽還不信。”

徐娜原本有一肚子指責父親的話,問他怎么不帶母親去看病,可看著父親滿是皺紋、又因為看到她們回來而滿是高興的笑臉,到嘴邊的話怎么也說不出來了。

好在有胡凡小朋友在,她一下車,立馬就熱鬧起來,徐娜哪怕沒有說話,也不會讓人覺得氣氛尷尬。

北方農村的房子構架簡單,打開大門靠著東墻邊,拉開門一進屋,正面對著的就是廚房,左手邊是往里屋去的門。

徐娜提著買來的水果先進了屋,看到母親在炕上坐著,顧不上其他,將水果放到地上,兩三步就到了炕邊。

她一邊坐下來一邊問,“現在還暈不暈了?有什么感覺?又吐了嗎?是突然暈的,還是平時就會頭暈?”

她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徐母同樣也關心著女兒,“你回來前也不提前打個電話,我要知道你回來,怎么也不能讓你回來。躺躺就好了,沒啥事,你和孩子折騰什么,你車開的不好,一個人帶孩子,我哪能放心?胡興崴呢?”

徐母的臉色不怎么好,人也沒精神,嘴角邊還起了水泡。

徐娜心疼,“都病成這樣了,怎么能說沒什么事?今天太晚了,明天我拉你去醫院。哪有生病還一直挺著呢,歲數大了,也不知道讓人省省心。這事你就聽我的。”

為了不讓母親提瓦,徐娜最后簡單的解釋胡興崴公司那邊有事,又說明天回市里看病,所以就沒讓他來。

徐母一直說不用,等胡凡小朋友跑進來后,注意力也就落在了外孫女的身上。

徐娜看著母親滿頭的頭發有一半都白了,又打量著家里,除了多一個電風扇,和她當年上高中時一樣,沒有什么變化。

透過窗戶,看到院子里來了人,徐娜只知道按輩分她要叫三叔,不過這人看著和父親年歲相當。

徐父天生是個大嗓門,一開口說話,隔著幾家遠都能聽到,“這寶馬可不便宜,國產的便宜沒買,買的是進口的,咱們省就這一臺。所以說年輕人就是敗家,五六十萬買臺車,也不知道他們天天怎么想的。”

“咱們一輩子也攢不下這一臺車錢。”三叔圍著寶馬車轉圈的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