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隨心所欲

第一百一十三章 環球唱片

果然不出顧衛的所料,同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在票房上給私人訂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不管在排片占比上,還是首日票房數據上都比原時空要低一些。

畢竟現在只是2013年,全國范圍內的銀幕數量有限。

市場就那么大,你電影再火熱,上座率達到100,票房也是有極限的,這是硬件條件的限制。

不像幾年之后,國內銀幕數量比現在翻了幾倍,到時候就算同一天幾部大片同時上映,只要觀眾捧場,大家都有票房過億的可能。

顧衛沒有太在意這個票房的數據,馮曉鋼在他這里最后肯定是要被打臉的。

還有3天的時間,為了唐探最終的票房成績,他還要再堅持一下,跑完計劃之內剩下的兩個票倉城市。

就在顧衛心無雜念一心跑宣傳的時候,第二周很快就過去了。

周日的傍晚,他坐在前往深城機場的車里,整個人癱軟在座位上,閉目養神,思維放空。

這幾天太累了。

雖然不是什么體力活,要付出汗水。

但是宣發團隊把他的行程排的特別的滿,剛從這個影城出來,坐上車馬上就到下個影城去。

中間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

每個宣傳地點待的時間也掐算的極為精準,畢竟行程是安排好的,幾點幾點到哪,不能讓期待他到來的觀眾等待的時間太長。

顧衛也沒有遲到的習慣。

每天吃飯都是在路上的車里抽空解決,從一個城市結束,飛到另一個城市基本也都是深夜。

整個人連軸轉,精神上的疲憊要遠大于身體。

回到京城,好好的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顧衛來到公司。

許久未見的經理趙明誠在公司露面了。

“趙總,太子妃升職記殺青了?”

“前些天殺青的,我在象山那又多待了幾天,收了一下尾。

現在侶導正在忙著后期剪輯,估計有個一兩個禮拜就能成片了。”

對于太子妃這部,他加入公司以來拍的第一部電視劇,趙明誠是非常重視的。

這部電視劇的成功與否關系著他在衛明天下能不能真正立住腳。

對于這部網劇顧衛也是比較期待的,他在里面的客串鏡頭,早早的就拍完了。

用公司這邊的導演和小團隊,場地也只需要一個露天泳池和一些群演。

“等電視劇成片出來,再找3大視頻平臺談價格吧。

憑著現在唐探電影的熱度和我客串出演的噱頭,估計價格會好談很多。”

顧衛想了一下,交待趙明誠。

回到辦公室。

沒一會兒的功夫,經紀人就給他送來了電影上映第二周的票房數據。

20號周五,票房有所回升報收4156萬。

接著周六、周日兩天,由于是雙休日,票房分別上升到5641萬和4836萬。

唐仁街探案上映第二周7天的時間,一共獲得3.262億的票房。

截止到今天周一,唐探上映兩周12天,共收票房7.877億。

要知道原時空唐人街探案的總票房也才8.23億。

顧衛用了兩周的時間就要打破這個紀錄了。

電影從上映以來到現在,刷新多項華語電影的票房紀錄。

如華語電影單日最高票房紀錄、華語電影首周最高票房紀錄、華語電影次周最高票房紀錄等等,成為新紀錄的保持者。

電影票房大賣,顧衛的心情是非常高興的。

出于好奇,他又查了一下私人訂制上周的票房成績。

首周票房2.8億,對比唐探的次周票房還要少4000萬,當然它是周三上映的,少了兩天的票房。

對比原時空私人訂制的首周票房也要少了將近5000萬。

這電影賺錢是肯定的,畢竟馮曉鋼的喜劇電影往往上映之前,靠著植入廣告就能回本。

但是想達到原時空7億多的票房是沒可能了,更別提華藝喊的什么10億。

顧衛想了一下,按照現在這個票房走勢,5億多應該就是私人訂制的極限了。

想到這,他的心情更舒暢了。

今天是周一,唐探的票房進一步滑落,不過這種走勢是正常的。

上映兩周,經過數十萬人的打分,唐探的豆瓣評分雖然有些滑落,但是還有8.2分的好成績。

電影的高質量決定著票房的長線走勢。

顧衛估計,唐探破十億是一點問題沒有,至于能到哪一步,還得看總局能不能給超長放映的機會。

畢竟去年的泰囧也是因為2個月的長時間放映,才能取得12億多的好成績。

顧衛在公司處理了一些積壓的事務。

下午帶著經紀人一行人來到京城環球唱片的總部。

早在顧衛在網上發歌的時候,就有多家唱片公司聯系他,希望能跟他簽約。

因為張亮影的關系,環球唱片也是最早聯系他的唱片公司之一。

顧衛當時發歌只是為了攢人氣、抄熱度,為了電影上映做宣傳,所以就一一回絕了他們。

等到孤勇者問世,以一種橫掃的態勢霸榜各大音樂平臺,并且廣為傳唱。

這些唱片公司又再次發來邀請,并且簽約條件紛紛提高到一線歌手的檔次。

顧衛和經紀人認真的商量過,對比這些家唱片公司的實力,和他們給出的合同,最終決定跟環球唱片簽約。

畢竟作為一個明星簽約唱片公司是再正常不過的。

現在都講究影視歌三棲,大家都愛全能明星。

而且連楊密這樣的,都簽約了張亮影的少城時代,發過一首專輯,劉一菲曾經也簽約索尼唱片,顧衛自然不甘落后。

環球唱片,中國分公司的總裁張嵩輝,正在辦公室跟下屬談論有關顧衛的事。

“張總,我們需要給顧衛這么優惠的條件么,他的合同已經比很多一線歌手還要好了。”

“你也聽過他的三首歌,覺得怎么樣?”張嵩輝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

下屬猶豫了一下

“三首都是難得的精品,放在每張專輯里都是主打歌的層次。

尤其是那首孤勇者,說一聲經典也不為過。

但是他畢竟也才發三首歌,而且發歌到現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

張嵩輝笑了笑,解釋道

“現在已經不是當初的唱片時代了,現在是網絡時代,一首爆紅歌曲的傳唱度可能要超過原來老歌手數張專輯的努力。

我看好顧衛,不僅僅因為他現在三首好歌的流行。

還因為他在音樂上的才華。

我聽張亮影說過,顧衛的歌都是在她少城時代錄的。

數量遠不止放出來的這三首。

我看好他成為下一個華語樂壇的‘流行天王’。”

“張總,顧衛已經到了。”

話音剛落,門外的助理敲門提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