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名捕

237 劈腿

強烈推薦:

阿歡道:“此次有驚無險!鄭姐姐回來了,只是鄭姐姐很累的樣子。”

江若寧憶起暗樓里的事,這一次,鄭蓉蓉為抓惡賊犧牲自己……

她敬佩鄭蓉蓉,換作旁人未必會有她那樣的勇氣。

阿歡道:“淳于先生說,還請師姐盡快促成此事,久則生變,此次鄭姐姐成功盜出了名簿,鐵大哥亦拿到了賬本,證據確鑿。無論是哪個,足可以定他們的罪。”

“好,我立馬就去求見皇上。”

江若寧將密函揣好。

慕容瑯從一邊奔了過來,大叫道:“妹妹,我繪的美人圖,你瞧如何?”

阿歡盯睛望去,一聲尖叫捂住了雙眼,“瑯世子,你繪的什么呀?那美人怎么……怎么穿得那么少,肉都露出來了。丟死人了,你繪的誰呀?”

慕容瑯快速將畫藏在身后,江若寧說了慕容瑯,不許他再繪所謂的春圖,而是讓他繪美人,慕容瑯還吵嚷著說要繪春圖,江若寧便實言相告,說她自己在暗樓時,并不是真的捏摸,而是在給美人們檢查身體。她又說了一番道理出來,慕容瑯聽明白之后,一臉佩服。這才打消了念頭,認真學繪美人圖,這些日子下來,繪畫技藝越發比以前好了,雖不及江若寧,倒還算像模像樣。

江若寧道:“瑯哥哥,阿歡難得入宮,你可不許欺負她。我去見皇上,稍后便回。”轉眼接過畫。細細地道:“用色比以前勻稱,筆法也比以前更為流暢、細膩,瑯哥哥進步可真大,可以做畫師了,若是再加上一些背景花木等物襯托就更好了。”

慕容瑯得了夸贊,笑得見眉不見眼,“小阿歡,讓小王幫你畫一幅如何?”

“我才不要呢,不要!不要!指不定把我畫成什么樣兒。”

想到慕容瑯畫的那些美人,穿的衣服也太少了。一瞧就不是什么正經人。阿歡心里就咯應得緊。

慕容瑯冷哼一聲,“我雖不如妹妹繪得好,可也是極不錯的,我自稱第三。沒人敢稱第二。”

他沾沾自喜地拿彩繪圖離去了。

江若寧令小太監通稟了大總管。自己先一步到御書房候著。

皇帝每日散朝之后第一個去的地方必是御書房。

過了半炷香。皇帝方至御書房。

“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報。”

皇帝了然,“都退下罷。”

江若寧拿出淳于先生的密信。

皇帝看罷。微微瞇眼,明鏡司的女捕快為聲張正義,不惜以身為餌身入險境,而暗樓里的規矩:初入暗樓的新人必先接受瑞郡王調\教,這名女捕快也是如此,她在接近瑞郡王時則設法盜走了賬簿、名簿,之后又易容成進入暗樓玩樂的名門公子,在時間將近之時,帶著這二簿離開。

瑞郡王丟了幾本簿子竟不自知。

直到其他名門公子離開,發現有一位公子還在,眾人正待追查是誰潛入,偏生樓里多了一具女尸,經過辯認又誤以為是鄭蓉蓉,這件事只得不了了之,只當是下面人辦事不力,什么時候少送走一位也不知道。

江若寧跪在地上,“兒臣懇請父皇下一道查抄圣旨!”

皇帝大喝一聲“來人!”

“老奴在。”

皇帝道:“速傳七皇子入御書房。”

“是。”

皇帝給了大總管一個鄭重的眼神:不該說的可別多說。

大理寺、明鏡司的人拿到了證據,有這東西便足可治罪瑞郡王府。

既然看到他們將幼女送往暗樓,就不能再耽擱。

七皇子長安王直入御書房,跪拜行禮。

皇帝道:“老七,起來罷!”

“謝父皇!”

皇帝道:“你走近些。”

皇帝將密信遞給了七皇子。

江若寧頗是不解地喚聲“父皇”。

“是怕你七哥搶你功勞?”

“父皇,只要能將惡賊繩之以法,兒臣才不在乎。”

“你一個公主,要那么多功勞作甚?待你出閣時,讓你七皇兄給你添妝。”

江若寧立馬笑道:“七皇兄到時候可得多給我添上幾十箱,誰都知道我最窮。”

七皇子笑答:“這是自然。”

皇帝道:“瑞郡王府現下罪證確鑿,朕賜你一道恩旨,你配合大理寺、明鏡司破案,后續之事一并由你協同大理寺、刑部共同參與。琢兒,你可明白?”

七皇子名諱慕容琢。

七皇子抱拳朗聲道:“兒臣領旨謝恩!”

除奸佞,懲惡賊,這著實件功在天下之事。

真沒想到,瑞郡王居然是暗樓大東家,還是貴族幼女失蹤案的真兇,那么多的貴族幼女失蹤,他若破得此案,便會得到貴族的支持,尤其是家里有女兒的,誰不會心存感激。

這真真是大功一件!

只是,要懲處瑞郡王,這著實需要雷霆手段,這也是幾日來皇帝對他們進行試探觀察的原因。

七皇子意氣風發,眼里閃爍著熠熠的光芒,父皇終于要用他了,這么說這幾的表現不錯,令皇帝滿意,否則也不會跳過四皇子、五皇子就先用他,說明他比四、五皇子都要有才干。

皇帝道:“朕撥你一千御林軍,這是御林軍玄字營調遣令牌。即刻起攜暗旨出宮,朕在宮中等著消息!”

“兒臣遵旨!”

江若寧轉身就要跟著出去,皇帝輕喝一聲“璦兒。”

“父皇,我也要出宮。”

“你不能出宮!”

“為什么?”

“這件事就交給你長安王去辦,你不必參與。”

“父皇!”

她可是一直在追貴族幼女失蹤案。眼看就要抓壞人了,卻將她撇在一邊,這很讓人掃興的,就像是到了晌午要做午飯,好不容易做完了,卻被人告知“你不用吃了”,這會要人命的,她還不得憋屈死。

她可以不要功勞,好歹讓她參與抓壞人。

皇帝寵溺一笑,似在哄小孩一般的溫和低沉:“璦兒。聽話。”

御鼠得到的消息。已經有人把江若寧盯上貴族幼女失蹤案的消息給放出去了,就連太子、瑞郡王都在戒備江若寧,皇帝是不想江若寧冒險。

“璦兒,溫學士的丹青甚好。朕讓他教你繪畫如何?”

“父皇明明知道人家繪畫只是一時興起。我最喜歡的還是辦案。眼看著一件案子就要破了,你卻不讓我出宮。”

“你不是不在乎誰立大功……”

“我是不在乎,可你好歹讓我看到結局。父皇。你就讓我出宮好不好?”

皇帝舒了一口氣,“不是朕要束著你,是大東家盯上你,知道你在盯這案子,你一旦出宮露面,必會引起警惕。”

“是誰把消息透露出去的?”

皇帝意味深長,提醒大東家的人是慕容瑁。

江若寧道:“父皇,若捉住瑞郡王,你得答應我,讓我出宮。”

皇帝點頭。

這日,不僅江若寧沒能出宮,便是慕容瑯也沒出宮。

溫思遠奉命來給江若寧指點畫技。

慕容瑯依舊在東偏殿里繪畫,他近來癡迷其間,繪的都是美人、花木。

江若寧學的是水墨丹青,是傳統的山水畫風格,她原就有基礎,幾乎是一點就會,就算是握著毛筆繪山水畫,她繪出來的山水自作一派,別具風格,寧靜致遠又不失靈動活潑,尤其是雨景圖,那種雨幕秋色更有一種朦朧詩意美觀,直瞧得溫思遠連連稱奇。

這哪里是溫思遠指點江若寧,更是溫思遠在一邊觀模學習。

溫思遠道:“公主武功承自懷濟大師,這丹青不知師承何人?”

“她是一個世外高人,是個女子,說了你也不認識。不過溫學士所授水墨山水的要素、意境我已領悟,回頭我找父皇取幾幅名家字畫欣賞一番。”

溫思遠揖手道:“不知公主可能將此畫贈予微臣。”

“聽說你的書法極好,能否留下一副墨寶?”

“敢不從命。”

溫思遠提了毛筆,很快行云流水地留下一幅書法: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什么刻意,就是信手而來。

末了,他取出印鑒,在字的旁邊又題上年月、姓名。

江若寧亦留下《秋雨圖》三字,署名留印。

溫思遠進來時看到大殿上擺著一的幅《才子如蘭》圖,整個畫面較早前所見的《公子如玉》完全不同,有淺淺的離愁,而畫中男子傲然于紙,“公主,那幅圖是你近日所畫?”

“正是。”

溫思遠的目光落在旁邊的兩幅美人圖上,“那兩幅無論用色還是用筆,都略顯青澀,但貴在細膩,不知是何人所繪。”

“是瑯世子畫的。”江若寧移著蓮步,走到美人圖前,“瑯哥哥說要繪一組美人圖,名字都想好了,便叫十二月美人圖,這第一幅名為迎春花美人,第二幅喚作杏花美人,現在他還在繪的是桃花美人。”

溫思遠定定地看著畫中人,怎么瞧來瞧去,這畫中人都像是一個人,他定睛細瞧,竟在畫中人的眉眼里瞧出了江若寧的神態來,難道這是江若寧?

什么十二月美人圖,這分明就是江若寧。

迎春花美人,就似春風拂衣的江若寧;杏花美人,就似陽光下靜思的江若寧……

“溫學士,我瞧著瑯哥哥的畫怎么總覺得這美人都是一個模樣?可他卻道,美人們或胖或瘦,背景不同,人也不同、服飾更是不同,怎會是一個人?”

難道要他說:公主,你沒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