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名捕

274 喬木子佩

雙淑人言辭里難掩驕傲,“溫家的老候爺、太后,幼時都曾在那里學藝。當年的靖王殿下也曾在那兒學過三年,回春道觀與皇家、溫家算是世交了,那里有天下最好的醫術,亦有天下極好的武功,更有做學問的道長。琳公子五年前云游歸家,便由鎮北王安排進了北軍之中磨礪。”

太后一大把年紀,能將幾位公子教養得如此好,讓他們長大成人,還習得一身本事,便是此,是多少人做不到的。

江若寧打量著二人,他們也一樣好奇地打量著她。

慕容琳是沉靜的、大氣的,立在一邊不說話,都讓人覺得安心,頗有泰山崩于前而神色不改之勢。

江若寧道:“琳哥哥十五歲入軍,阿璉豈不是也要入軍中。”

慕容璉道:“鳳歌,這可不公平,你叫他琳哥哥,為甚喚我阿璉。”

“琳哥哥自報年紀,他比我長,我自要喚一聲哥哥。我看你的模樣兒,許是比我小。”

江若寧心下歡喜,不是因為多了幾個哥哥,而是慕容琳的存在可以給容王妃謝婉君添堵。想到謝婉君知曉容王還有旁的兒子,而且人家這兒子相貌不俗、本事不小,文武兼備,才華橫溢用來形容慕容琳一點也不為過。

心里爽!

宛如酷暑盛夏吃了一塊冰棍般的冰透爽!

思緒飛揚,她自顧自腦補了一番:謝婉君知曉容王另有兒子后昏倒;看到突然冒出的容王之子臉抽,總之,怎么痛快,她怎么腦補。

到底是皇帝了解自己的母親,太后當年早知謝家有祖病,卻沒有逼容王娶側妃納妾,這原就有問題。

原來,這后招就在暢園行宮。

雙淑人笑道:“璉公子與琳公子同歲,璉公子是九月的生辰。”

他們同歲?

江若寧有些不信地看著慕容璉,怎的兩人的高矮、體形差了這么多。

青淑人又笑了。

太上皇樂呵呵地看著幾個孫兒孫女。滿心都是喜色。

青淑人道:“璉公子生母早逝,生他之后就一直病著,拖到他五歲時撒手人寰,自小身子就不如琳公子兄弟倆壯實。太后見他體弱多病,令他去馬蹄山拜師學藝,學得一身醫術和武功,也讀了不少的書。一年前學成歸來,又去天下云游!”

慕容璉男生女相。定是隨了他生母的容貌。

眾人說笑打趣一陣,晌午聚在一處用膳。

之后江若寧與慕容琳、慕容璉玩到一處,她是個雜家,說武功,她學的是秘笈,刀劍槍棍拳腿都會,直驚得慕容琳二人驚嘆不已;說醫術,江若寧通曉針灸,還精通人體百、構造。

慕容璉道:“昔年我學醫,原想治好祖父的糊涂病。沒想倒被璦妹妹給治好了。”

“不許叫我璦妹妹!聽起來古怪得緊,喚我鳳歌、若寧也成。我名璦,字若寧。”

女兒家只有大戶人家的姑娘才有正經名,少有姑娘有字。敏王府里,除了王妃、側妃和得寵的郡主有名字,其他郡主連正經名字都沒有,就如七郡主,人稱“小七”。

慕容琳道:“我字喬木,字是五舅舅在我十五歲生辰時贈的。”

五舅舅溫向遠,溫家嫡系五房的老爺。溫氏副族長,太后娘家的五侄兒。

江若寧道:“你名字里有木,字也有木,莫不是五行缺木?”

慕容璉笑了。笑得戲謔:“鳳歌妹妹說得正是,哥哥正是五行缺木。”

江若寧問道:“琳哥哥字喬木,你可有字?”

慕容璉道:“我字無憂,祖母給取的,說盼我一生快樂無憂。”

“還真不錯,喻意也好。”

慕容琳道:“我弟弟慕容琭。字子佩。”

子寧、子佩……

這名字皆是詩經里的。“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慕容瑯字子寧,而慕容琭字子佩;慕容瑯名瑯,慕容琳名琳。光從二人的名諱就知,他們是容王的兒子。

容王對謝婉君情深一片,“一生一世一雙人”,如此癡情的容王,竟與他人又育了兩個孩子,而這孩子還是由太上皇、太后教養大的。

若非將謝婉君有祖病的事掀開,皇帝不會猜到太后留有后招。

江若寧道:“聽聞他在外學藝,不知現在身在何處?”

“在馬蹄山。”

“他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

“你幾月的?”

“正興九年五月。”

慕容璉道:“子佩是正興十年正月的。”

江若寧歡喜地道:“我當姐姐了,下次見到他,我要讓他喚我姐姐。哈哈……當姐姐的感覺很讓人驚奇。”

慕容琳道:“你過繼到宮中,下頭不是有許多的弟弟妹妹。”

“才不一樣呢,他們面上討好我,背里罵我是山野長大的野孩子,最是表里不一,和你們不同,你們是真心待我好。”

鳳歌一出生被謝婉君拋棄,從小就未享受到父母之愛。他們二人雖未認祖歸宗,可到底有太上皇、太后呵護,從小也是錦衣玉食,有天下最好的師父傳授武功,有最好的才子做他們的先生,學得一身的本事。可鳳歌,是在一個貧苦人家長大的,她一定吃了許多的苦頭。

江若寧道:“我們騎馬吧?祖母說今晚給我們做好吃的,我們玩得盡興,晚上能多吃些。”

縱馬飛揚,長發飛舞,騎以馬背上恣意的笑,讓笑聲化成一串銀鈴,久久回蕩在暢園的跑馬場上。

慕容琳、慕容璉緊追其后,二人距離近了,慕容璉道:“琳哥,鳳歌到底是個怎樣的女子?他和我們以前見過的都不一樣,她快樂、自信,祖父、祖母看到她忍不住會笑。”

慕容琳望著江若寧的背影,她是這樣的意氣風發,這樣的灑脫身在,身上額黃上的秋裳衣袂飄飄,她是一個能吸引人目光的女子。美麗、大方、高貴。

江若寧沿著馬場跑了三圈,跑累了,躍下馬背,坐在馬場旁的茅草涼亭里小憩。

翠淺沏了茶水。江若寧猛了一回頭,遞過茶水的人卻是小高子,“你怎來了?”

小高子笑道:“太后想勞公主給二位公子繪兩幅肖像圖。”

江若寧怔了片刻。

好好的給慕容琳、慕容璉繪什么肖像圖。

小高子以為她回不過神,低聲道:“公主,你想啊。昔日京城貴女誰留意過瑯世子,因你的《公子如玉》,瑯世子名動京城。之后,你繪了《才子如蘭》,李公子也是名動京城,即便李公子不在京城,可知道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

李觀,她仿佛很久沒看到他了。

那一幅《才子如蘭》還請溫學士幫忙裝裱,日子不短了,可至今也沒送回來。

“太后已經令人把顏料都預備好了。”小高子討好一笑:這二位公子可是太上皇、太后跟前長大的。光是瞧著就與京城親王府的公子不一樣,多了一股子男子氣概,一看就是有才華的,這時候不討好,更待何時。

江若寧道:“太后的意思,是要世人知道容王府、敏王府有這樣兩位公子。”

小高子頷首點頭。

江若寧道:“我知道了,你著人把東西備好,我今晚就可以繪。”

她吃了盞茶,翻身上了馬背,與慕容琳、慕容璉二人張弓引箭。她原習秘笈多年,箭法也很不錯,嗖嗖兩箭,直入靶心。

翠淺看著含笑的小高子。“你好大的膽兒,竟然兩頭誑騙,就不怕公主知曉了罰你?”

身為服侍下人,最重要的就是聽主子的話,無論自己有多少心思,在主子面前都得歇掉。,可小高子無疑是太有主意。

小高子道:“這主意是我給順公公出的,順公公與太后獻計,太后也是贊成的。”

“可太后并未下令一定要公主給二位公子繪畫,你是知道的,每次繪畫得好些日子才能成,甚耗心力。”

小高子道:“不是有句話,三天不摸手生,公主近來已玩了好幾日,是該摸摸畫筆。畫板、畫布小的都成京城弄了一套來。”

翠淺氣得不輕,“我看你是忘了自己姓什么,盡自顧著攀高枝了。”

小高子笑而不語。

江若寧自不知小高子蒙騙她的事,還真以為是太后為了孫兒謀劃,想讓他們被世人所曉,故而讓她繪畫。

夜里吃過飯,江若寧讓慕容璉換了身他最滿意的衣袍,江若寧調了幾樣最常用的顏料。慕容璉不曉何故,一問左右,被人告知“鳳歌公主要替你畫像,這是太的懿旨。”

慕容璉也不多問,老老實實地站在偏殿前,照著江若寧所言擺了個動作,因是習武之人,站在那兒擺著一種表情、一個動靜,就似被釘住一般。

許是這幾日與他朝夕相處,江若寧倒對慕容璉了曉頗多,繪起來倒也得心應手,沒多久人物初成,最難畫的便是面部,在反復涂抹上色后,一個栩栩如生的人躍然于紙,慕容璉原就是天生的笑臉模樣,雖未笑,卻自帶三份笑意,著了一襲藍灰袍子,這樣的笑,讓他的笑帶著一份奇異的魅\惑。

“璉哥哥,你可以走動了,我只需要再修飾衣物,再填補背景。”

慕容璉伸了伸胳膊,又動了動雙腿,快要僵住了,這真不是人干的事,要不是祖母發話,他堅決不要站在這里當人偶。

待他走近江若寧的身后,那一次生動的面容就映入眼簾:這個是他?

“鳳歌妹妹這畫能繪得多久?”

“多常呢如果順利,在明天晌午前能完成,如果不順利,用的時間就多了。”江若寧繼續填補著衣袖上的紋飾、皺褶,努力讓人物更為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