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名捕

550 棋子

章節目錄550棋子

那時候,她還奇怪,難道童家、那縣令都是為了借著自己攀高枝,后來才知道,是為了給自己留后路。他們自己犯了多少的罪孽,心里比誰都清楚,這分明就抱著一試的態度。

小馬聽江若寧打聽河山杏的事,當即就讓小鄧去打聽。

不到半個時辰,小馬就笑著蓄水回稟:“回公主,奴婢著小鄧打聽,河山杏的丈夫犯有貪墨罪,與商賈勾結使縣里物價漲了三倍。他丈夫所轄縣的三個商賈與縣丞與他一家全都關押在奉天府大牢,河山杏母子關進女牢。”

江若寧默想良久,就算她不記得了,聽尚歡說,自己以前與河山杏還算是朋友,就算幫不了旁的,總得指點一條活路給人,也算是對得住過往交好一場。“小馬,你親自走一趟大牢,見著河山杏,就告訴她,想要保她母子不受牽連,唯一的法子就是與他丈夫和離。你見了河嘉儀,也如此說罷。再告訴她們,昔日她們丈夫娶她們,不是為了給她們榮華富貴,而是想借她們保一脈香火承襲,因為他們都明白,這是必死大罪……小馬,去辦吧。”

童彪給嫡幼子挑河嘉儀,原就有保童三爺一命的意思。

童三爺與河嘉儀逃過一劫,就該遠走高飛,朝廷抓不到人,自然就算了,可他們竟傻到找江若寧求情。許是狗急跳墻,往常這急切者做的不是惡事、毒辣事,便都會干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傻事。童三爺夫婦就算是后者,其實也是無奈之下的被迫之舉,又不想棄了家人于不顧。

小馬去牢里尋了河山杏、河嘉儀,將江若寧的意思說了。

河山杏懷里抱著一歲多的兒子,驚問道:“公公是說……說鳳歌公主也救不了我夫君?”

小馬輕嘆一聲,“此次的案子太大,你家儲縣令犯的罪太大,貪巨墨、逼死無辜百姓,前者照著朝廷律例貪墨二千兩就是罪,何況他貪的不止這么多。再有后者,可是背負了人命官司,這件案子就沒這么容易了結,必須得三司會審。”

要不是公主仁義,小馬再懶得解釋這么多。

河山杏呢喃道“和離”,就是與丈夫了斷夫妻情分,從此后,與他再無相干。

小馬道:“河山杏,你就不覺得奇怪么?為甚幾年前,儲縣令走了門道卻要求娶你為妻?”

“他是知曉我與鳳歌公主交好,想升官發財。”

小馬勾唇苦笑,“你錯了,能升官發財,人家為何找個官宦小姐成親,那岳家的幫襯不比鳳歌公主小吧。他是想給自己保一脈香火,是想給自己留一步后路。你且想想,這官宦世家的人,當是那么好胡弄的,他去求娶官家小姐,一旦出事,人家就會權衡輕重,必要時,不落井下石就他的造化,想讓人家幫他脫罪,替他保留一脈香火,他做夢去吧!”

河山杏聽到這等直白的話語,心里頓如淋了一桶冰水。

從一開始儲縣令娶她,就是為了給自己留后路、保一脈香火,原來她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

“既是如此,鳳歌更不能置我不管?”

小馬譏笑道:“公主欠你了嗎?”

是啊,江若寧又不欠她,憑什么要幫她。

曾經她們算是朋友,可后來也沒多少來往。

因為她應聘繡娘,瞞了她會的針法,江若寧和河大翠都氣惱她,如果真拿人家當朋友,為什么不教給人家?

小馬冷聲道:“事出反常必有異,你自己不會想么?你的年紀比我家公主還長吧?你昔日還不是想求榮華富貴,你住了兩年多風光體面的官太太,就算今日承受屈辱與痛苦,那也是你應當!我家公主念舊,不忍看你被夫家連累受苦,指了一條明路給你,如何做?那便你的事。”

河山杏愣愣地坐在草堆上:她無法接受,儲縣令娶她,是為了利用她,更是想用她來留一條后路。此刻聽小馬點破,只覺天崩地裂,只覺所有的一切都如一場夢。

事出反常必有異,江若寧能瞧明白的,為什么昔日的她就沒看透。

她如何,河嘉儀也是如此吧?

小馬又將類似的話與河嘉儀說了,沒再多作停留便離去。

河嘉儀看著旁邊牢房里的童三爺兄弟,抓住牢欄,大叫著:“三爺,你說啊,這公公說的是不是真的?一開始你父母讓你娶我,就是為了利用我,利用我來替童家保一脈香火。童三爺,你告訴我實話?”

童二爺厲聲道:“無知婦人,要不是如此,以你家的身世,配嫁給我三弟為正妻,哼——”

河嘉儀道:“早在三年前,你們童家就知有今日劫難,你們毀了我!五爺是不是被老爺送走了?童七為什么心甘情愿地給廣平王作妾,她是用保七爺要脅的吧?”

以前想不明白的地方,今日在聽小馬說過后,河嘉儀全都想明白了。童六小姐早前多驕傲的性子,因模樣生得好,奉天府多少高門大戶想求娶為正妻,童彪和童六都沒應。童六小姐雖是庶女卻養在嫡母膝下,而嫡母雖有三個兒子卻無女兒,是拿她當親女一般嬌養。

童七是童六小姐的同母弟弟,也是童六小姐最看重的親人,她的親娘早在數年就沒了。那等性子高傲的童六竟會答應給廣平王,早前還以為童六是為了攀高枝,現在細細一想,發現太多不妥之處。

童三爺道:“河嘉儀,你瘋了?”

“我被你們逼瘋的!你們把我當棋子,當日你家富貴時,我求你給我二哥許個功名,你都不應,完全沒拿我當回事,而今童家出事,卻要我高中的大哥保你,我真傻,居然為了你去求父兄幫忙。童三,我要和離,我要和離!”

到了今日,她為什么還要與童家糾纏。

童家保不了,但她大哥順利入仕,只要她依仗大哥,他日照樣可以嫁入好人家,她只與童三爺生了個女兒,幸好不是兒子,如果是兒子反倒麻煩了。

是女兒,再尋個小吏嫁了,帶過去便是,如果是兒子,哪有人愿意與人養兒子的?女兒大了尋個婆家嫁了便是 當日夜里,童三爺與河嘉儀寫了《和離書》。

童三爺道:“嘉儀,一日夫妻百日恩,再說我被抓,也是因為你,要不是你說能求公主搭救我童家,我怎么會?”

“三爺,你家我一生,到了現下還說這些有意思嗎?”

她原可以嫁給青溪縣唐家大公子,雖不能大富大貴,卻能一生平安,此次唐家大公子得中同進士,那也是出仕。

“嘉儀,可不可以……把長平帶回你娘家。”

河嘉儀笑了,笑得譏諷,“童三爺,長平是你與大姨娘生的孽種,又不是我兒子,我憑什么帶上他?你當我大度到給別人養兒子。”

這長平,是河嘉儀嫁入童家前,童三爺與青梅竹馬的通房丫頭所出,她一過門,就抬了那通房做大姨娘。

“長平也喚了你了三年母親。”

“對不住,我以后是要再嫁的,帶著個兒子,我還要不要嫁?我很慶幸,我所生長寧是丫頭。”

河嘉儀拿著《和離書》大聲叫嚷,“來人啊!我與童三爺和離了,我不算是童家婦,來人啊,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她連聲高叫。

童家幾兄弟看到這樣的河嘉儀不由連連搖頭。

童二爺、童四爺見河嘉儀得了鳳歌公主指點便和離,以為這法子可行,也紛紛尋了筆墨寫《和離書》想與妻子和離。

童二爺道:“怕是朝廷不會放過童家男丁,但女兒總是可以離開的。”

童四爺道:“就試試吧,出去一個算一個。”

童二奶奶與童二爺算是青梅竹馬,此刻自不樂意,哭著不肯,央求著不要和離。

童四奶奶想著保全三個兒女倒是應了。

然,待獄頭再來時,聽罷了幾人的話,冷笑道:“你們沒在做白日夢,照著這規矩,和離可以,年輕婦人帶著姑娘可離開,至于這男兒,就連肚子里的都得算童家人。可離開大牢,等三司會審后再說!”

童家行刺欽差,罪同謀逆,這等大罪,沒聽說哪家的男丁可以逃脫的。

河嘉儀笑道:“童三爺,你聽見了,不是我不救長平,著實是朝廷有規矩。夫妻情斷,再不相見,告辭!”她果決轉身,理了理凌亂的頭發,隨著獄卒離開牢房。

童三爺惱道:“二哥,你們看看……這就是父親母親讓我娶的女人,無情無義!”

童二爺閉眸不說話。

童四爺原想保住兒子的命,現在才知道一切都是罔然。

救不了!

獄卒冷笑:“你當朝廷的官員都是傻子,河嘉儀得了《和離書》能離開,那是上頭有人打了招呼,只要她不帶童家男丁離去,就能重得自由。可是你們幾房的奶奶……哈哈,有一個算一個,誰不知道你們夫妻情深,萬一他日鬧事,豈不又是一樁謀逆案!都老實待著吧,就算有了《和離書》你們幾個也要等三司會審后再議!”

想離開——沒門。

河嘉儀出了牢房不久,便見河山杏領著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出來。

河嘉儀睨了一下:“你和離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