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家

99 來來來,大家一起唱

古言99來來來,大家一起唱

99來來來,大家一起唱

見姐妹兩個這樣,王家老大忍不住擺了擺手:“算了算了,看你們不容易,估計也是真沒地方吃飯了,到后天來一趟算了,就當我做次好人。”就當是給老爺子積德吧,反正一錢銀子還出的起,不管這丫頭唱的咋樣,到時兩個班子在那里唱,也熱鬧點。

“多謝叔,你放心,一定不會給你丟面子!”一錢銀子就一錢銀子吧,到時讓你知道啥叫物超所值。

間隔的這一天,蘇杏在家里好好收拾了下自己的行頭,順便等大花三花的消息。

可惜,沒啥消息。

蘇杏倒也沒糾結,畢竟她們兩個只是十來歲的小姑娘而已,如果能一天之內把所有事情都打聽得清清楚楚,那她真要懷疑她們倆是不是從錦衣衛穿過來的了。

第三天一早,蘇杏抱上自己的二胡,帶上蘇桃和林樹,就直接到了王家巷子口。

王家已經扎好了靈棚,也搭好了戲臺。

讓左右街坊詫異的是,王家竟然挨邊搭了一大一小倆戲臺。

“咋回事,他家還打算請兩個班子?”

“得了吧,一個班子就得七八錢,王老大那么要面子,肯定要請好的,估計都要弄到一兩去了。他請一個也就算了,要是請倆,他婆娘非跟他急不可。”

“那他搭倆臺子干啥?”

“那誰知道呢,說不準是一個班子倆人唱哩。”

外頭人議論紛紛,王家里頭也鬧騰開了。

頭一個不爽的就是王家老大的媳婦,她懷疑自己男人是不是因為老爹死了難受過了頭,竟然一口氣請了兩個班子。

“咱家有那個閑錢嗎?你先前說要請個好的,我說行。畢竟那是咱爹。可你現在一請就是倆,你也不想想咱手里有幾個錢?”

“你叫喚個啥啊,小的這個就要一錢銀子,隨便哪里擠吧擠吧就出來了,這樣又抓面子又省錢,有啥不行的?”

聽他這么說,媳婦更急了:“就收一錢銀子。你也敢請?萬一唱得狗屁不是。你別說抓面子了,你丟人都來不及!”

“反正人來都來了,現在要是趕人走。那可就真丟人了。”王家老大煩躁的抹了抹臉,一揮手道,“行了,就這樣。你別管了。”

他媳婦氣得在后頭直跺腳,可也只能是跺腳了。

王家老大請的是仁孝班。

當仁孝班的人到了之后。看到門前搭了兩個臺子也是一愣,管事的當時就跑去找王家老大了。

“這個嗎,前兒有個小姑娘跑來哭哭啼啼求我,說是家里爹媽都沒了。妹妹也快不中了,求我賞口飯吃。你也知道,我這個人就是心軟。看她這個樣兒,一不忍心就點頭了。也算是給我老爺子積德了。反正嘛,一個小丫頭片子,你還怕她擋你的路?”王家老大說著,拍了拍管事的肩膀,“你放心,她就一個小丫頭片子,多的啥人都沒有,你不用管她,就當是做好事了。”

話雖這么說,可同行是冤家,眼前頭擱個冤家,誰心里舒坦啊。可人來都來了,還能怎么著。

到最后,管事硬是把價格又多要了一錢,這才沒好氣的哼了一聲走了。

仁孝班的人聽管事說過之后,也都拉長了臉,這算什么事兒啊。

“算了算了,就一個小丫頭片子來騙點錢,不管她!”說到最后,管事不耐煩的揮手結束了自己的話題,“收拾東西,該干啥干啥。”

一個小伙計在那兒低頭尋思了一陣子,忽然腦子里微微一動,上前拉住管事,小聲道:“他說就來了一個小姑娘,還是自己找上門的,我聽著怎么覺得這么耳熟啊。”

“有啥耳熟的?”

“你還記得先前那個叫啥……啥……一班的不?就是一個小丫頭自個兒帶個妹妹出來唱的。”

聽伙計這么一提,管事忽然一愣,是啊,那個啥一班的小丫頭不就是一個人帶個妹妹么,而且還老是一個人跑出來拉生意。

“管呢,不就是一個小丫頭么,就算她會唱,還能比咱荷官兒唱的好?”

“說的也是。”

蘇杏不知道仁孝班已經圍繞自己糾結了一圈,她現在已經上了戲臺,坐在了椅子上。

“姐,京城的人真多哩。”蘇桃四下張望,兩眼飛快的尋著目標,“有錢的也多。”

“是啊,摳門的也多。”蘇杏調著弦,嘴里說,“待會兒就靠你了啊。”

“放心吧你就。”

見是個小姑娘上了小戲臺,看熱鬧的人都愣了愣。

可蘇杏不管他們,擺好了架勢,沖蘇桃一使眼色。

蘇桃立刻上前一步,落落大方的向臺下眾人拱手行禮:“各位叔叔嬸嬸爺爺奶奶,大娘大媽,大嫂大姐,我們終極一班這廂有禮了!”

那聲音清脆響亮,帶著一絲孩子的稚嫩,怎么聽怎么舒坦。

但你舒坦歸舒坦,可一共倆人,好意思說自己是個班子?

有人就撓頭了:“還什么什么一班,這是啥名啊。”

“小姑娘嘛,找個噱頭而已,你還真指望能唱多好?”

正說著,那邊仁孝班的也登臺了,有知道的立刻就認出了他們來,頓時都往那邊湊了過去——小姑娘出來唱的,看個新鮮就行了,真要聽戲,還得是這正兒八經的大班子。

蘇杏也不惱,穩穩的做好,將二胡往腿上一擱,試了幾個音,就先拉了一段《二泉映月》上來。

“呦呵,這是要跟咱較勁啊。”仁孝班的人黑了臉,立刻也回敬了一段過去。

不多會兒,那邊又響起了一段,卻是快節奏的《賽馬》,那節奏之歡快,讓圍觀的人都詫異的看了過去。

仁孝班的人聽著聽著,臉色都微微一變,看來,似乎是小瞧了這個小丫頭片子啊。

蘇杏微微翹起了嘴角,我這里有的是千淘萬漉才匯聚而成的精華,你們來跟我硬碰試試。

“荷官兒,亮嗓子!”管事在臺下小聲喊道,“先來個響亮的,把人拉住再說。”

臺上的荷官兒聽命,立刻開口唱了起來。

蘇杏挑眉,這是要比嗓門了啊,嘿,還真響亮呢。

“姐,咋辦?”蘇桃有些緊張,她跟蘇杏上臺也有快三年了,雖說唱功一般,可耳力是有的,一聽就聽出來那邊的人也有幾分真本事。

“怕他干啥,咱也開唱。”

比嗓子是不是,來。

蘇杏唱的是《青藏高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