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笙

第八十三章:暗中護送(給笙歌罷的和氏璧加更)

鄭媽媽回自己房間去了,青葙也到外間的軟榻上歇著了。

安笙自己躺在床上,卻忽然覺得難以入眠。

她在黑暗中慢慢地翻了個身,不知為何,又想到了陸錚那凜冽而精亮的目光。

暗暗嘆息一聲,安笙還是覺得,陸錚似乎認出她了。

可是,他并未打招呼,只看了自己一眼,便走了。

安笙有些想不通,后來漸漸覺得眼皮重了,便不再想了。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慢慢入眠后,永寧侯府偏門外頭,有一道身影,縱身跳了幾下,翻飛間,消失在了濃墨的夜色里。

陸錚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一路暗中跟隨安笙主仆,直到見到她二人安全回府后,才離開。

興許,是覺得姑娘家夜里行路不安全,才會一路暗中保護吧。

陸錚點點頭,覺得自己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便不再想這件事,專心趕去跟陸文約定好的地方。

今夜抓到的暗探,身份有些特殊,他不能私自做主,明日還需知會太子,讓太子定奪。

如何上報給皇上,確實需要考慮一下。

皇上忌憚陸家,有些功勞,陸家不能擔。

次日早,安笙起身梳洗過后,用了些清粥,便去聽雪堂請安了。

安笙到的時候,方氏剛用過早膳,紅姨娘和顧安雅早一步到了,正坐在堂廳里陪方氏說話。

安笙進去后,見這幾人氣氛和樂,便暗暗失笑。

方氏到底也是慣會做戲的,暗地里都準備將紅姨娘推出去頂罪了,表面上還一派如常。

紅姨娘也不知是真不知道方氏的打算,還是故意做戲麻痹方氏,也是與尋常絲毫無異。

總之,這二人之間頗為融洽。

安笙行禮問了安,便“恭敬”地垂首候在一旁,再不多話。

方氏現今待安笙猶如空氣一般,經常是看見了也做看不見,安笙不多話,她也懶得搭理安笙。

她以為這樣的態度會叫安笙難過,殊不知,安笙簡直樂不得。

又坐了片刻,方氏起身,帶著大房眾人去給老夫人徐氏請安。

永寧侯府別的規矩不行,這晨昏定省的“孝順”規矩,卻十分地講究。

除了趕著上早朝的幾位老爺不必日日到徐氏房里請安,其他人,沒有特殊情況,都得老老實實地起早去請早安。

走到松鶴堂院外的時候,對面正走來另一撥人。

待走得近了,仔細一瞧,正是三房眾人。

方氏的目光閃了閃,面上掠過一瞬的不自在,但很快,便又恢復如常。

敵不動我亦不動。

方氏心想,宋氏若沒什么不對,自己不能輕舉妄動。

可巧了,宋氏竟也與方氏一般想法。

故而,這二人迎頭碰上,竟然也與尋常一樣,寒暄了起來。

沒說幾句,二房的人也趕了過來。

沈氏見方氏和宋氏站在院門口客氣寒暄,忙迎了上去。

“大嫂和三弟妹說什么呢,這么高興,也說出來,叫我跟著高興高興。”沈氏巧笑嫣兮,眼中卻暗含打量。

方氏和宋氏目光齊齊一閃,轉過頭來看向沈氏,皆說不過閑聊幾句,沒甚要緊。

沈氏見問不出什么,也沒堅持,笑呵呵地往前走了。

沈氏一走,方氏和宋氏也忙帶著人進了松鶴堂的院門。

倚翠站在廊檐下,遠遠地見到這么一群人一道走來,不由地愣了一下。

不過很快,她便回過了神。

待方氏她們走近了,她趕緊福身一一請安,然后打起湘簾,請眾人進去。

徐氏斜靠著大紅金線莽紋引枕,見大家伙一道來請安了,笑得十分開懷。

年歲漸長,她越發喜歡這種兒孫繞膝,子孫賢孝的感覺。

眾人一一請安過后,徐氏心情甚慰,將孩子們都招到自己身邊來坐。

盼夏帶著丫頭們上了熱茶和點心,便退了下去。

眾人喝茶說話,其樂融融,叫徐氏好生寬慰。

正說著呢,盼夏忽然打簾進來,臉上帶著幾分喜氣,走到徐氏面前,福身道:“老夫人,顧管家說,宮里來人了,是貴妃娘娘叫人給二小姐送賞來了。”

說罷,又朝安笙福了福身,道:“奴婢給二小姐賀喜。”

安笙愣了一瞬,忙擺擺手,叫盼夏別客氣,臉上帶著幾分惶恐。

盼夏不以為意,含笑又福了下身子,轉身面向徐氏,等候徐氏的吩咐。

徐氏身子直起些許,面上帶著喜色,問道:“人到了么?”

盼夏答說:“還有一會兒呢,顧管家叫奴婢先來給老夫人送個信,好叫您有個準備。”

徐氏滿意地點點頭,笑著贊道:“他倒是懂事。”

說著,又頓了一下,目光轉向方氏,夸了一句,“可見你平日料理得好。”

方氏被夸,按說應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接下來的事情,她就高興不起來。

可徐氏面前,她也不好表現出來,便故作恭敬地低了低頭,謙虛回道:“都是娘教的好。”

徐氏最愛居功,與其讓她不疼不癢的夸自己幾句,不若恭維了她,叫她高興,這樣更好。

果然,徐氏聽了方氏的話,面上喜意更甚。

但是當著眾多小輩的面,徐氏也不會表現得很明顯,便淡淡地地點了點頭,含笑應了方氏的恭維。

宮里來人送賞,徐氏自然不敢輕忽,忙叫人收拾花廳,備下香茶果品,自己則帶著方氏和沈氏,還有安笙,去前頭等著接賞了。

宋氏沒有品級,這樣的場合,自然輪不到她出席,從前一直是這樣,大家漸漸也就都習慣了。

就連宋氏自己,也不過含含酸,并不會真的往心里去。

可這一回,她卻不甘心得厲害。

看著方氏以侯府女主人的身份去迎接貴客,她這心里,就恨得厲害,好像有什么堵著,那口氣,出不來又咽不下去,難受得緊。

宋氏暗暗絞緊了手中的錦帕,眼含怨毒地盯著方氏的背影。

方氏似有所覺,走到一半的時候,忽然回過了頭。

宋氏目光一閃,及時撤回了視線,帶著自己房里的人,轉身走了。

方氏回頭來,正見到宋氏離去的背影,不由暗道自己多心。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