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笙

第九十四章:腦子進水了

方氏抬頭看了看徐氏,又低下頭去,哀聲道:“媳婦一時糊涂,險些釀下大錯,多虧娘幫忙遮掩,媳婦自知罪責深重,還請娘責罰。”

徐氏面前,方氏也不敢耍太多小心眼,只能將認錯的態度擺得再誠懇些,姿態再放得更低些,將徐氏抬得再高些。

這樣,徐氏的怒火還能稍稍小些。

二十來年的婆媳了,徐氏自認了解方氏,方氏自然也不會一點不了解徐氏。

若是徐氏真有心將這事鬧大,方才就不會趕大家離開了。

縱然此舉有些欲蓋彌彰之嫌,可是,卻不能說不好用。

徐氏在這個家里,畢竟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她若說這件事不是方氏做的,那么,大家就都得跟著她說不是。

所以,方氏現在才這么痛快就認了錯。

果然,徐氏見她這么“誠懇”地認了錯,面色就緩和了一點。

“難為你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徐氏指著方氏,口氣充滿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不是我說你,你說你但凡長進點,也不至于出了今天這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你將自己院里的孩子餓暈了,你自己說說,這話傳出去,顧家的臉面還要不要!”

“媳婦知錯了,媳婦也是一時糊涂,叫鬼迷了心竅,娘責罵得對。”方氏伏地痛哭,一副痛心悔過的模樣。

“馬山就要浴佛節了,這個節骨眼上,你弄這么一出,你說說,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你!”徐氏氣的粗話都說出來了。

方氏被徐氏這話罵的臉上一僵,卻還得立即俯首認錯。

“娘說的是,媳婦就是腦子進水了。”

徐氏見方氏應得痛快,重重哼了一聲,好歹沒有再罵太難聽的。

“顧家百年的仁善名聲,不能毀在我手里,就更加不能悔在你們手里了,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徐氏聲色漸厲,“別成日里眼睛總盯在那些個無足輕重的人身上,那個丫頭能吃多少東西?顧家難道還養不起一個丫頭了?沒的說出去叫人笑話死!你要是真有能耐,將她制得服服帖帖,還沒有人說你的不是,那我還要高看你一眼,可你自己看看,你這辦的都是什么事!”

徐氏氣急敗壞地說著,方氏伏低做小的聽著。

婆媳兩個,其實心里都是差不多的念頭。

徐氏數落方氏那些話,話糙理不糙,方氏哪能一點不明白。

若不是明白,她這會兒也不能認錯認得這么痛快。

徐氏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對。

她要磋磨顧安笙,最厲害的,是讓顧安笙有苦說不出,叫別人看都看不見,那才真真是高桿。

可她今兒辦的這事,實在是夠蠢。

別說徐氏這會兒指著她的鼻子罵,她自己,都恨不能罵自己兩句。

怎么就能蠢到這種程度呢?

她當時是真的鬼迷了心竅不成?

克扣那丫頭一頓飯,能有什么用?她還能克扣一輩子不成?

那丫頭如今在老夫人心里算是掛了號了,指不定哪一天,老夫人心情好,就要將人招到跟前去說話呢!

到時候,她餓死了,自己到哪去找個活人回來!

況且,傳出去,也不好聽不是!

嫡母苛刻庶女,將人餓死了,這個名聲,她擔不起,永寧侯府也擔不起!

所以,徐氏今天罵她,她不敢回一句嘴。

“媳婦真是一時糊涂,求娘寬恕媳婦這一回吧,媳婦往后,再不會自作主張了。”方氏哀哀哭求。

說到底,她還是怕徐氏借機削了她的管家權。

她輸不起。

沈氏一直虎視眈眈,想從她這里分走一半權利,宋氏那頭情況不明,隨時可能交惡,這個時候,她絕對不能失去府內中饋大權。

“娘,媳婦求您,寬恕媳婦這一回吧,往后,媳婦一定事事問過娘,再去做。”方氏咬牙,許下重諾。

徐氏等的,就是這句話!

“你說說你,出了事,知道來求我了,早些時候,若先來請示過我,別自作主張,不就好了。”徐氏得了便宜還賣乖。

方氏被徐氏氣得一口氣堵在胸口,只能含恨咽下,咬牙強迫自己道:“娘說的是。”

徐氏見方氏態度“良好”,終于吐了口。

“這回就先算了,畢竟浴佛節馬上就要到了,若是忽然不叫你出去主持這些事,別人更要懷疑,不過”

徐氏頓了頓,方氏心不由地提了起來。

徐氏接著道:“不過,你也要記著,這一回,我是暫且給你記下了,若是再有什么辱沒家門的事,你可別怪我不客氣!”

“是,娘。”方氏趕緊頷首應下。

徐氏這才往后一靠,接過徐嬤嬤遞來的熱茶,語氣淡淡地對方氏道:“你這性子,總得改改,遇事到底不夠深沉,這樣,今兒就別回去了,去我的佛堂里,抄一日經書吧,正好浴佛節要到了,抄完了,就一道送去弘濟寺,也算給你自己積德了。”

方氏吸了口氣,頷首答說:“是,娘。”

“芳蘭,你帶大夫人去佛堂吧,待會兒也不必急著回來,就留在那伺候大夫人吧,叫大夫人身邊的人,先回去忙就是了。”徐氏擺擺手。

徐嬤嬤走到方氏身邊,微微俯下身,恭敬地道:“大夫人,請吧。”

方氏艱難地站了起來。

她方才跪下去的時候,沒敢耍心眼,沖著大理石的地磚就跪下去了,這會兒起身,雙膝又麻又疼,險些沒有站住,又重新跌了回去。

多虧了徐嬤嬤眼尖,一把將她扶住了。

“大夫人當心。”徐嬤嬤語氣恭敬而關切,十分得體。

方氏道了聲謝,就著徐嬤嬤的攙扶,慢慢站穩了腳跟。

徐嬤嬤扶著方氏去佛堂了,將抄經的東西都準備好,徐嬤嬤便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方氏看著眼前的小方桌,和筆墨紙硯,輕輕吸了口氣,拖著兩條酸軟的腿,又跪了下去。

人人都道抄經靜心,可方氏卻覺得,自己越抄,心里頭就越亂。

心頭思緒翻涌,方氏心里亂的厲害,沒辦法,只好擱下筆,抬頭看了眼供桌上供奉的金身菩薩。

只見菩薩嘴角含笑,目視前方,一副普度眾生的慈悲相。js3v3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