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里短種田忙

第四十八章 后續

古代言情

湯氏說完便大步往自家院子沖去,小姑看看老爹,跺一下腳,往湯氏方向追去;水志華對著老爹的背影吐了一口也急匆匆了追了過去;水志其對著老爹背影欲言又止,最后嘆口氣搖著頭慢慢往回走,周氏和劉氏互看一眼、撇撇嘴各自回家;剩下的水云波兄妹倆見眾人突然散去,不明所以,愣了一會兒,“哦哦哦”的蹦跳著跑回了家。

而這邊背對眾人的水志誠脊背挺得筆直,呆立著一動不動。云舒抬頭一看,只見他滿是鮮血的臉上何時多出兩條淚水沖出的小河溝云舒呆住了,這是她第二次見老爹流淚,此時的老爹面無表情的站著、機械的抱著云舒,布滿鮮血的臉上面無表情,眼神呆滯無神,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般。

云舒一陣心驚,試探著叫“巴巴、巴巴”,沒有回應;她聲音越來越大,并努力伸長手想去摸老爹的臉。呆愣中的李氏聞聲幾步竄過來,她立刻發現老爹有異,便想將云舒從他懷里抱出,可老爹的手死死的抱著云舒,不管李氏如何使勁掰,他始終紋絲不動。

李氏急得圍著父女二人轉來轉去,忙活好一陣后,她深吸幾口氣,冷靜下來,走到水志誠的正前方,溫柔的撫摸他的臉,輕聲道:“他爹,沒事兒了,你還有我了,咱們還有女兒舒舒了,一切都會好的,啊別難過,一切都會好的”,她張開雙臂隔著云舒抱著父女二人,口中不停的溫柔的重復著那幾句話。

云舒悲從中來,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一家人就這么站在草棚門前、靜靜的抱在一起。直到幾刻鐘后,水志誠總算有了些反應,只是依然表情呆滯、不開口說話,李氏見狀像哄孩子一樣慢慢的誘導他,他才聽話的放開云舒。

李氏先安頓好云舒,又將他牽進屋里,給他擦臉、擦身子、上藥、包扎,再讓他躺到床上,給他押好被子,坐在一旁靜靜的守著他,溫柔的跟他說著話,沒過多久,水志誠便安穩的入睡了。

第二天,老爹一醒來,便看見爬在他身上正睡得流口水的云舒和側躺在他身邊的李氏。忽見李氏高腫的臉頰,他伸手想去摸摸,還沒碰到,便發現自己手背上也有幾條長長的傷痕。

他愣住了,望著屋頂想了半晌,昨天下午的事兒一一從他眼前飄過,他靜默良久,長長的嘆口氣,小心的將云舒放到李氏身邊,輕手輕腳的穿好衣服推門出去。

他一出門,李氏和云舒都睜開了眼,望著他的背影發呆。直到兩刻鐘后,老爹喜氣洋洋的推門進來,喊道:“她娘、女兒,起床了,太陽都照到屁股了”

李氏見水志誠一臉喜色的端著洗臉盆進來,將盆子放在架子上,欲過來抱起云舒,李氏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笑臉,“好,我來吧,你先出去,一會兒就好”

李氏穿衣梳洗后又給云舒整理一番,母女倆推門出去,一打開門,便見水志誠滿臉笑容的站在門口,道:“她娘,快來吃飯,還熱乎著了”

李氏很是驚訝,抱著云舒進了廚房,見那簡易木桌上已經擺好了稀飯咸菜,稀飯是現做的,不過賣相實在不好,不干不稀,還有點兒糊;咸菜是李氏早先泡上的白蘿卜,切成的絲,一條蘿卜絲幾乎有成人手指粗。

盡管如此,母女倆看到這樣的水志誠,心里自然高興,一家人圍在一起開始吃這頓味道一般卻溫馨無比的早飯。

地契一事就此揭過,那天之后大伯一家一看到云舒一家就哼一聲、不屑的走開,那水云波更是時不時對著云舒母女扔石頭,被水志誠嚇了幾次才不敢靠近。

劉氏見著了倒是會說幾句話,不過句句尖酸刻薄,專門給人添堵兒,極其討厭小姑和水志奇每次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樣;而那兩位不在場的大姑、二姑每次一來便指桑罵槐好一頓吵鬧,順帶教著他們的子女時不時來搗蛋、欺負云舒一下。

這事兒雖事發突然,眾多好事者沒來得及過來圍觀,但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沒幾天便傳遍了大半個縣城。以至于李氏一進城,小姨張口便問:“你家那死老太婆有沒有找你麻煩?”,據說連方寡婦都會問上幾句,可見城里的大街小巷早已將此事傳了個遍

對于這事兒孰是孰非,眾人各持己見:有的譴責、有的同情、有的旁觀、有的支持,不管怎樣,云舒一家的日子卻是好過多了,至少他們做什么都不必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了,云舒覺得李氏連說話聲音都大了些、笑臉都扯得開了些。

日子很快便到了四月底,該收麥子了,一般的農家收完麥子就要忙著插秧,然后是栽甘薯,其間還有個端午節,所以這段時間最是忙碌。而云舒家因為沒水田,麥地又少,并沒有多少活兒,李氏夫妻只花了幾天時便就把麥子收好、麥桿子搬回家晾曬、麥地也重新翻了一遍。

這天是李氏夫妻第二次翻地,這次翻了就該栽甘薯了,李氏道:“他爹,大后天就是端午節了,咱們的活兒就要干完了,明天去我大哥那兒插幾天秧好嗎?”

“好啊,大舅哥借我們那么多糧食還沒還了,咱們快把這地翻完,明天一起去吧”

李氏笑道:“還早了,不著急,他爹,我想跟你商量個事兒!”

水志誠停下鋤頭:“什么商量不商量的?有事兒就說唄”

“我上次進城聽小妹說:我娘家院子李賢賓家的母豬下了十幾只小豬仔,現在差不多該賣了,我想這次去捉兩只回來養!”

“好事兒啊,那就捉吧,有什么好商量的?”

“只是…李賢賓娘子那里,你二姐會不會……?”

水志誠愣了一下,對了,李賢賓的娘子張惠蘭正是二姑相公的妹妹,二姑正怨恨著云舒一家了,李氏去張惠蘭家買小豬仔,要讓二姑知道了,照她那性格,定會將張惠蘭臭罵一頓,說不定連張惠蘭她娘都會受白眼,這可怎么辦?

水志誠想了一會兒,皺眉道:“那…那我們進城買好了”

李氏也皺眉,“唉要不到時候再說吧,實在不行再進城買”

其實買小豬仔并不難,只是這古代醫療技術落后,牲畜一旦染病,很難醫治,這里的獸醫更是少得可憐。如果直接死了也就罷了,就怕牲畜染的是傳染病,那可是要遭村人白眼的,人家遭了災,也會耐在你身上,為此弄得傾家蕩產的農家也不是沒有。

所以大家都喜歡到知根知底的人家那里買,一是信譽有個保障,二是熟人之間可以賒賬,云舒家現在還欠著小姨的錢了,一頭豬仔至少也得兩三百文,看來不賒賬也不行了。

一家人第二人早早便出發去了外婆家,到外婆家門口時,見大姨、大姨父、二姨父和舅舅夫妻正準備出門,小姨父孫武在城里守店沒能來,二姨和小姨因懷孕自然不能下田,留在家中做飯,李氏夫妻將云舒托付給兩位姨姨照看,便跟著下田去了。

無所事事的二姨和小姨坐著閑聊,聊來聊去又轉到云舒家的事情上。

二姨往門外看看,拉著小姨神秘兮兮道:“哎,小妹,三妹夫真的跟他娘鬧翻了?”

“自然是,你不是知道了嗎?還問什么?”

“哎我是奇怪當時到底是個什么場景啊,三妹夫那么老實那么孝順的人居然也會跟她娘鬧翻真是意外啊”二姨說著搖搖頭,表情明顯卻是早該如此、何必拖到現在了?

“這個……我問過三姐,可她什么都不說啊。我知道的也是別人傳的,據說那天三姐夫被打得滿頭滿臉滿身都是血了,嚇死人了真是的,他那老娘,要是我早就不耐煩她了自己親生兒子都下得了狠手,平時還不知道怎么欺負三姐了”小姨說著看看云舒,摸摸她的小臉,逗她道:“小舒舒,是不是?你奶奶是不是經常欺負你母親?”

云舒不好回答,只是咯咯咯的傻笑。

李氏夫妻幫舅舅家插了兩天秧,人多力量大,終于趕在端午前插完了,一大家子歡歡喜喜的過了個熱鬧的端午節。

下午李氏跟外婆鄭氏提起湯氏打水志誠又放狠話的事兒,鄭氏聞之很是震驚,她沉默一陣,道:“唉,那老婆子多半是一時糊涂,她不可能真的不認志誠的你凡事讓著她點兒,只要她不欺上門來,就別去搭理她”

李氏又提起想到李賢賓家捉小豬仔的事兒,將自己的擔心也說了一遍,鄭氏道:“她張惠蘭嫁到我李家就是我李家的人,她敢怎樣?這事兒我去說,他們不敢說什么”

鄭氏說完站起來就要去李賢賓家,一旁的二姨趕緊拉住她,“娘,你著什么急啊,人家現在正在田里插秧了,要說也要等人家回來啊來坐下、坐下”

幾人閑扯幾句后,二姨道“娘,三妹的擔心也有道理,你就說是我要買豬仔不就得了,何必給人家惹麻煩了?若是張惠蘭她娘真為此受了氣,她埋怨的不還是三妹嗎?到時候說不定對您也疙疙瘩瘩的了,一個院子里住著,何必了?您說是不是?”

鄭氏想了想,“恩,有點兒道理,好吧,那就說如棋要的好了”。

豬仔之事進展很順利,李賢賓夫妻還樂呵呵的將兩頭健壯小豬仔送上門來,銀錢之事李氏還沒開口,鄭氏就直接付了錢,一共五百文。李氏很是臉紅,囁嚅著說下次還,鄭氏拍她腦袋一下,嗔道:“你不是我女兒?什么還不還的?要真不好意思就多回來看看我這個老婆子,云舒也得帶來啊”

云舒一家第二天就回了家,這次不但挑回了兩只小豬仔,還背了一大背簍的甘薯藤子。東西太多,舅舅便找隔壁小三子借了牛車將他們送回家。

一切都很順利,云舒覺得這簡陋的家似乎越來越溫馨,連屋頂那礙眼的稻草現在看來都可愛了幾分,云舒最大的期望就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日子,現在的平靜幸福正如她意,相信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o.

本章由無.錯.小.說.網會員,無錯地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