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一百一十一章 頭一個買主

同知太太不急不徐地喝了兩口茶,方才放下茶盞說道:“原是來挑些衣料,再預備些尺頭。方才在下面鋪子上看到那幾套衣裳,倒剛好救我一個急。過些日子我們就要進京,偏我才做了幾身衣裳,都不大合意,要另做又趕不及了。你們樓下那幾套看著也還別致,不如拿上來我瞧瞧,若能穿得,不如賣給我,我也好省些工夫。”

頡嬸兒忙命李氏和小養娘下去取衣裳,并說:“那衣架子有些奇異處,你們小心莫弄壞了,還是去把小貞姑娘請來一道取吧,也叫她上來見一見我們這里的熟客。”

回身來拿起茶壺,卻被同知太太身邊的丫鬟接了過去。她笑笑,向著同知太太傾身問道:“可是王大人又要高升了?”

同知太太輕笑道:“唉,高升什么呀,不過平調罷了。家翁年紀大了,子女們都不在身邊,圣上天恩,準他回京,代兄弟們盡盡孝道。趕得巧了,正好我們也進宮朝賀朝賀。”

別看王同知現在官位不高,他的父親卻是太仆寺卿,而統管六宮多年的崔貴妃更是同知太太的姑表姐姐。

頡氏綢莊專做官員們的生意,這些事頡嬸兒自然得打聽明白,聽她雖做出漫不經心的樣子,卻透著掩不住的喜色,便小心翼翼地問:“京官比外放的總高著半級,平調不就是升遷?想是貴妃娘娘的喜事到了?”

同知太太也不否認,反問道:“連你也聽到風兒了?已是有了太后懿旨,前兒詔令已明發了,晉封皇貴妃。欽天監選了吉日行冊封之禮,就在下個月中。日子緊得很,我們得趕著上京呢。”

頡嬸兒原以為崔貴妃熬了這么多年,也該榮升皇后了,沒想到只升了個皇貴妃。但面上仍喜得像天大的好事砸下來,自己也與有榮焉的樣子,奉承道:“這么說王大人怕也不是趕巧了調上京城的,八成是圣上算過日子,特意照應你們兩家呢!”

同知太太搖頭道:“我們算是哪個牌面兒上的?圣上日理萬機,哪有工夫照應這些小事!”

說著話,貞錦依和陵錦佑一起,隨李氏捧了那套已婚婦人穿的衣裙上來。

頡嬸兒忙一一指著對同知太太道:“這個小貞姑娘就是做這衣裳的繡工,也是江安省城來的,和她姐姐在這里做些針線謀生。她這手藝,嘖嘖,真是世人想不出來的好,小小年紀就定了一等工匠,又會織,又會裁,又會繡。那個陵姑娘也是江安制衣局過來的,刺繡縫衣的手藝都是極熟極巧的。太太試試那衣裳,若有不合身不稱意的,橫豎有她們在這兒呢,略改改一定同量身做的一般。”

陵錦佑上前行禮,而貞錦依卻站在房中間對著同知太太看了好一會兒。

頡嬸兒直使眼色,她方才將手頭的衣裳交給丫鬟婆子,上前行禮:“敢問這位太太貴姓可是姓琳?可曾在埠寧繹家的大奶奶那里做過客的?”

那同知太太正是盛大奶奶的閨中蜜友琳氏,那年同丈夫一起上京,隨公公婆婆在京城住了幾年。因她丈夫前年外放到崇興,她娘家是景州的,便讓丈夫求了婆婆,帶了她就任。

這時再看到貞錦依,因兩人只見過一回,且小孩子長成少女變化較大,一時沒認出來。聽她這般問,方才回憶起來:“是呀,我幾年前是去過繹家,我想起來了,我在他們大奶奶屋里見過的那個小繡工就是你吧?怪道是,當年盛大奶奶就夸過你的手藝好,如今長大了,越發出息了。這幾套衣裳都是你一個人裁出來的?”

貞錦依眼珠轉了轉,笑著說道:“我一個人哪里做得來,裁剪是我跟著我師姑做的。我師姑姓經,早年在埠寧繡坊做掌案,前些日子還在江安制衣局做過掌案的。”

琳太太“喔”了一聲,滿臉的“難怪如此”。隨即站起身,命丫鬟婆子為她換衣。

貞錦依心中暗嘆,她前世的服裝界,設計師要年輕有活力、會標新立異才被推崇,然而這個社會卻是相反的,人人都覺得裁縫和醫生差不多,年紀老、有資歷的才值錢。

頡嬸兒忙吩咐李氏去樓梯口守住,不可讓一個外男上來。再把房門關上,用手帕將房中供客人試衣用的大鏡子擦了又擦。——這里早已有了玻璃,質量也并不差,玻璃制的杯盤、眼鏡等物并不少見,只是穿衣鏡這樣的大物件,價錢就很昂貴了,但對于頡氏綢莊來說,購置幾件卻也不是難事。

琳太太更換好,只裙子長了寸許,衣領衣袖都很合適。

頡嬸兒沒口子夸贊:“就如為太太量身定做的一般,也只有太太這般模樣兒氣派,穿上這樣的衣裳才襯得出氣勢來。”

琳太太撫著衣領道:“只是我們還差著些等級,穿這織錦,怕是有些逾越呢。”又側身扯扯衣擺,“再者,這后頭也太長了吧,還沒見過衣擺做成這樣的呢。”

頡嬸兒笑道:“哎喲,不過差著那么一級半級的,有什么打緊。如今你又是娘娘慶典上穿的,誰還敢來計較不成。這后衣擺嘛,就是做得這般,才更顯出您氣度不凡呢。”

琳太太身邊的管事媳婦便笑:“虧得你們還是賣衣料的,難道不曉得?進宮見娘娘,規矩是要按品級穿官衣補服的。這常服不過家常見客穿穿。”

頡嬸兒抬手拍拍自己臉頰:“喲,我這沒見識的,多虧嫂子提醒,不然該鬧笑話了。”

貞錦依和陵錦佑一直幫著整理衣裳。

等她們的話講完,貞錦依方才解釋:“那曳地的衣擺,前朝宮中的后妃們最是喜愛,今朝以來雖不再用,但也并未禁止。若是家常穿就更無妨了。且衣裳的樣式也照著今朝的規制改過的,不過是借陳出新,年節或有喜慶事時穿著,也是隆重其事的意思。這裙邊還散著,原是預備照著客人的身量高矮來鎖邊收邊的,等我做個記號,回頭給收好。”

頡嬸兒跟著搭白湊趣:“怪道說呢,民婦先時看太太穿上,只覺得莊重,卻不明白為何如此。小貞姑娘這么一解說,我就明白了。想是從前的皇后皇妃在宮中就是這么穿,自然是端莊又貴氣的。”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