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一百九十章 再加些人手

雖說潭典簿態度消極,貞錦依倒也不介意,又想了一小會兒,說道:“也非全無用處。只不過要懂得改機的師傅與織工一塊兒調試,——其實不管哪個織機的改造皆是如此。”

潭典簿皺著眉又問:“那這些織工中,有哪些人可以與木作上的人一同調試的?”

話才說完,就見曹、貞二人互相看著,卻并不答話。

潭典簿自己醒悟過來:能調試新機的,大概也只有眼前這個貞娘子,可她現在做的正是曹典簿手上最為要緊的事,別說曹典簿無論如何不可能把她借出來,就連黎掌司那里也是過不了關的。

看來這事在織錦司里是解決不掉的,可這明明也是織錦司的事啊!

潭典簿暗自腹誹幾句,勉強笑著對貞錦依道:“雖然貞娘子手頭的事務繁忙,可咱家為了宮內宮外織造的事實在是焦頭爛額。娘子便是不能親往調試,仍要勉強將你所知的圖樣畫出來,只當是幫我個忙,咱家必承你的情。”

說罷立起身對她一拱手。

貞錦依忙福身還禮:“不敢當大人的謝。其實,也非全無回旋之法……”

潭典簿聽這話音似是有門兒,眼前似閃過一道光,忙問:“貞娘子有辦法?快快說來!”

貞錦依正視著曹典簿,說道:“當初在江安時,我還有個師妹也是與我們一同織過紗羅錦,一同調試過劍桿織機的。”

曹典簿忙道:“對對,此前你跟黎掌司說過,想調她也入宮來。掌司大人已向內官監上報過,算一算,派去接她的人該當已在回程的路上了,不日當可到京中。”

貞錦依松了一口氣,看來織錦司確實把她的請求當成一回事去辦了。便微笑道:“民婦可先將我所知的圖樣畫了交給潭爺,讓木作上的人先做出構件。這頭我也加緊與桐師傅一道把這臺絞羅織機調好。

“只要我師妹到來,她可與我師姐和林嫂子一塊兒織這絞羅錦,那時我和桐師傅便都能騰出手來,一同去西城改那邊的織機。”

聽到這話,兩個典簿一起露出笑容:“這樣便可兩全了,如此甚好。”

然而去接紋錦寧的人并未如曹典簿預計的那樣順利接到人返京,反而在江安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原來江安的署理布政使石大人在江安核查卷宗文牘,竟被他查出了許多虧空。其中有不少是前布政使與司中諸人共同謀劃的,有吞沒公款,還有收受賄賂等事。

石大人寫了奏章急報京中。證據確鑿,內閣也不敢耽擱,很快批了條陳,經皇帝朱批照準,按律將前布政使定了罪不說,還把參與共謀的布政司諸官吏一起下獄,其中就有布政司參政冒宏冒遠圖。

冒大人下獄待罪,其屬員家眷也都被收監關押,等這些官吏的罪證理清楚,定了罪再行處置。

織錦司派去的內監雖持了調人的文書,然則并未如黎掌司所說請的詔旨,實在調個把工匠這樣小事,內閣不可能大張旗鼓發圣旨,內官監明知這一點,也不可能真的去請旨,便自行出了文書,料想江安不至于留難。

卻不料布政使司以犯官家眷亦屬待罪之人為由,不肯讓他們把人帶走。

江安錦官院督辦衙門行文去布政使司要回原屬本院的工匠,接公文的人仍說女工嫁人便歸屬男家,籍戶都轉了,沒有再把人交還他們的道理。

織錦司的人無奈,只得再往宮中發加急文書,向黎掌司求助。

黎掌司拿到文書就去了內官監。好在此時正昌帝已經把一些批紅處理奏章的交給了內官監,只不過還沒明發旨意改為御筆監,諸多公務中就包括了掌管御璽印寶。

黎安民這下可是真正的掌印——掌管著各類詔制諭旨的大印。

黎掌司愁眉苦臉訴說織錦司之事如何緊急,去江安要人如何要不到,署理布政司的石某人如何不通情理。

黎安民聽了并不當回事,次日在正昌帝那里討了個上諭,也不經由內閣,就令本監的少監寫了,給正昌帝過了目,回到內官監衙門,取欶命小璽蓋了,即刻命人仍沿水路速速送去景州。

江安布政使司接到“圣上手諭”,這才不得不把紋錦寧送出來。

督辦衙門聽說織錦司缺人,便說只送一個人去恐怕仍是不夠,于是和良三娘說,將回錦寒召了來,連同另兩個機房調來的幾個熟手,一行六人一塊兒送去了京城。

六個人不算多,但放在關鍵的位置上,也很能起些作用。

貞錦依得了兩個已配合過的姐妹相助,進度自是加快。

而紋錦寧好容易脫離火坑,十分珍惜這個可以重新自食其力的機會,比過去在江安時更為勤力。跟著紓錦宛學挽花,便是在睡夢中都在琢磨怎樣回梭挽線,竟連領悟力也提高了一般。

眾人得她助力甚多,對她也很得重,就是織錦司的監工們對她也甚是關照。

來了京城不多時,紋錦寧便如脫胎換骨,變了一個人。

織機經過前番的試用,又被貞錦依在躡板上做了些改動,讓腳踩與手織配合,速度又有提升。

絞羅錦的花樣也已設定:用紅絨織出萬字不到頭的紋路,空白處再點綴紅色如意祥云。

以貞錦依的設想,本想滿織成如意祥云,其上再織些吉字或福字團花。

然而黎掌司又傳了后宮麗妃娘娘的話來,說要在冬祭時也讓崔皇貴妃有絞羅錦可穿。

考慮到滿地祥云織起來太費工夫,時間實在不允許,于是改作較細的萬字紋。這樣只有橫平豎直的紋路,設置好程序,反復出現的線條紋用改過的織機可以大大加快進度。再飾以少量如意祥云,可以保證整件衣裳的效果。

在制作時,再在衣領袖沿鑲上繡了鳳紋的襕邊,作為罩衫,規格便足夠了。

紓錦宛、紋錦寧,加上之前已學過織絞羅錦的林嫂和她徒弟小維,四個人分作兩班,日夜輪換加緊織造,一日可織出四五寸來。

黎掌司早將之前的錦樣送去叔叔那里表過功,再親來看過織成的羅錦,對此進展很是滿意,大贊江安的織工們不負所望。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