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臺

絞羅錦的事可以暫時放一放手,貞錦依又帶著回錦寒與另幾個織工,和桐師傅師徒一起,去宮外的潭典簿那里改造劍桿大織機。

這事看起來規模大,但做起來反而簡單。

制造劍桿織機提升織錦效率,是貞錦依上回織紗羅錦時就已經計劃好的,且跟良三娘、桐師傅都有過交流。

這些日子以來,桐師傅已經想得較為透徹,甚至在景州時已動手做過一部分構件,只是沒有正式裝造出來和織工配合試機。

這回有貞錦依在,又有木作局和京城許多木作行的高手相助,要制作什么構件,材料、鋪工都供應充足,較細密的東西,他也可與徒弟關起門來做,因而很快就造出一架四人使用的大織機。

花本自然是貞錦依根據大織機的特點設計的,既能適應半自動的快織,又要保證花式足夠美觀,顏色不至于單調。

回錦寒已是熟手,且這種普通織錦不像紗羅錦那般需要小心翼翼,故而動作更為快速。

配合她的三個人也都是積年的織匠,只是從沒見過這樣的東西,開始時不大適應,略覺忙亂。

回錦寒便問貞錦依是否需要放慢些手腳。

貞錦依卻叫她只管按她能做到最快的速度織。那三人只得奮力跟上,到底都是各省挑選出來的出色工匠,織了幾天下來,便能漸漸合拍。

貞錦依這才告訴她們,這種織機的目的就是要快,經過練習,掌握提升速度的竅門,是必經的過程,否則制造大織機就失去了意義。

將來她們免不了要再去教習別的織工,也應遵守這個規則。

潭典簿初時對劍桿大織機的效能半信半疑,只是上面不斷施壓,他多少抱了點試一試的心態,其實期待并不太大,同時已設法盡可能多地在京城附近招些織工,并準備著再多要點錢,多造些織機。

待回錦寒她們上機織造,潭典簿親眼見到梭投如飛的場面,才真正相信了曹典簿告訴他的話:“貞娘子是個寶,好生敬著她,自有你的好處。”

使用劍桿大織機一日能織二尺多長,比尋常大花樓織機快了兩倍有余,且幅寬大,只是在挖花斷緯等繁復的手工上有所省略,也做不到異花異色,程序定好,便都是相同花色的反復重復。

但織出來畢竟是織錦,應有的華貴之氣仍在,有的花式再加上些金絲銀錢,看上去還是富麗堂皇。

潭典簿暗自計算,年內再制出四五十架大織機,一個月織個二三百匹,加上內庫里的庫存和各省錦官院年末按例貢來的,一千匹的數目足以填滿,他的差事便有譜了。

至于將來外染織局建起來,若把大織機增加到一二百臺,照這樣織法,一年就能織幾千匹,宮里的賞賜無須再慮,理藩院要的貨完全可以供得上,那能掙下多少銀子啊!

一匹錦織成,他連忙捧去向黎掌司報了功。

黎掌司知他心意,立即跑到內官監跟黎安民要了一筆錢,在西城的染場附近買了些地,正經修造起大片織房。

然而京城一帶的風俗與南方有所不同。

一般農家的紡線織布都是女人操持,可是在外頭的織房做織工的卻都是男子,內染織局到織行調召工匠,召來的全都是男工。

男女有別,教織又幾乎是手把手地操作,回錦寒等人要教習外來的男織工就有所不便。

潭典簿情急之下,忽然想起,宮中的織錦司有幾個內監也在跟著外省來的織工學織錦,于是跟黎掌司把他們要過來,先跟著女工們學習,再轉去教導男工。

這下連黎掌司也不禁慶幸,還好是內染織局在做這檔子事啊!別處還真沒這便利。

更值得慶幸的是,男工力量更大,操作四人大織機比女工們還要快速。桐師傅依據男工的特點,又對織機做了些改進,一天織成的尺寸又有增進,喜得潭典簿等人眉花眼笑。

黎安民覺得另建京城外染織局的時機已經到了,然而他品級再高也只是個內監,無權上奏局司設置這樣的大事。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難事,所謂奏疏不過是走個過場,朝中想要攬這樁事的人多得是。

所以不久便有理藩院上疏,請求在京城設織造所,專管織造恩賞朝貢和外藩互市的錦緞。

可是奏疏才到內閣,就被壓了下來。

原來江安署理布政使的奏疏先一天送進了內閣。

其中一份奏疏一則詳列前布政使及其屬員罪狀,請求盡快發落;二則彈劾江安錦官院督辦人等有私吞公款、侵占民產之嫌。

另外附有一份給皇帝的諫疏,諫言裁減內染織局及各省錦官院,以免其打著為皇家辦事的招牌,大肆收斂財帛,且以奢華之物動搖人心。

其中還說到,如今朝野上下皆以衣飾華貴為美,甚至專以僭越為樂事。而絲錦之物,費時既多,耗資亦大,其繁者,往往兩三織工晝夜不歇,一日才織得數寸,一匹錦一件衣,須占用大量人力。假如民夫農婦皆去織造錦緞貴物而不事耕織,則民間田地織機豈非無人顧及,久而久之,尋常百姓豈不是要衣食無著?再者錦緞這類東西產出少,買得起的人亦少,以大量人力供養少數人享樂,令物力失衡不說,國家稅賦又由何而來?

因此建議朝廷當量入為出,織造須以供應皇室、官員等日常之用為度,多余工匠遣散,再興崇廉尚儉之風。

閣老們看了不禁失笑:“這個石敢當,他不是安正德薦去江安的么?怎么反倒來拆同窗同年的臺?”

首輔朱閣老道:“稅賦出入是布政司的本職,戒奢尚儉,這都是老成謀國之言。如今有些人打著封后大典的招牌,消耗靡費,甚或借機斂財。這般諫言乃為國為民之論,自當從速上呈。”

閻大學士忙道:“那下官這就擬條陳,送呈御覽。”

朱閣老微一擺手道:“勿須,此事關乎宮中用度,請圣上親裁最好。再者,不僅內染織局,市舶司也是內監提督監管,還須防前朝閹黨之禍,這也是一件大事。”

其他兩位閣老聽了都一齊點頭。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