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一百九十二章 暫且緩行

大事不過夜,只在當天傍晚,石大人的奏疏就被送到正昌帝的御案上,同時送來的,還有御史們彈劾內官監、內染織局的奏章。

內閣一反常態的沒有加票擬。

正昌帝靠在椅背上半閉著眼,聽黎安民將一個奏章念完,又命再念下一個,卻不做出評判。

內書房中燈火通明,卻靜得滲人。

黎安民讀著御史們言辭激烈的抨擊之語,背后的冷汗涔涔而下。

他盡量保持著語氣平穩,一字不減地讀完,輕輕放在案上。抬眼看看正昌帝仍無表示,又從旁邊少監的手里接過工部送來的奏章準備捧起來再念。

才讀了一句,正昌帝坐直了身子,伸手去端案上的茶盞。

黎安民趕緊放下奏章,跨步上前,將茶盞雙手捧起,感覺冷熱合適,方奉至皇帝面前。

正昌帝接住呷了一口,瞟了眼方才擱在案上的彈劾奏章,問道:“這些可都是沖著你來的,黎監正,有何感想啊?”

黎安民急忙退后一步雙膝跪地,顫聲道:“臣有罪。臣領命備辦織造等事,因心急今年冬祭元日及明年大典,再者今冬藩使入京朝貢,賞賜互市之事,所需甚大,其中尤以綢緞為最,因而命織錦司加緊織造。

“他們給催得緊了,也怕誤了事,不免征召工匠、收購地盤,或有妨礙地方之舉,皆是臣所察不細。臣不敢諉責,請圣上降罪。”

說罷取下頭上的帽子放在一旁,叩頭有聲。

跟著他來侍奉筆墨的潘少監也跟著跪倒伏身。

正昌帝嘿地一笑:“得了,起來說話。”

待他二人起身,恭身站立,正昌帝方道:“石布政使才剛署理江安,只知織錦費工費時,卻不算算各處貿易收進來的銀子這筆賬。

“他不諳地方事務,不知內情也就罷了,御史雖風聞奏事,卻是監察天下,不能對朝廷上下的事毫無所知。你們回頭就和戶部、理藩院調取賬目,幫這些人都好生算算。”

黎安民連稱“遵旨”。

正昌帝又正視著他道:“內臣也是臣,辦的都是朝廷的差。人非圣賢,辦差總難免疏漏,什么都不做才不出差錯呢。朕自有計較,不會偏聽偏委屈了辦事的人,你們也勿須過于小心。”

黎安民感動得眼含熱淚:“圣上體恤臣下,臣等不覺委屈,必當憚精竭慮以報圣恩。”

又與潘少監一同磕頭不已。

正昌帝道:“你等知恩就好。大國難治,牽一發而動全身。朝廷諸事不易,每事皆須謹慎應對。朕如今方知古圣所言‘治大國如烹小鮮’之理。外臣們往往一葉障目,只知自己地盤上那點事,處處都離不得朕親為權衡啊。”

次晨宮門才開鎖,內官監派出的內監就去戶部和理藩院傳了圣上口諭,命他們速速報上今年以來絲綢織錦的收支,以及市舶司試行以來互市的各項收益。

而內官監自己也忙不迭地與內染織局核查賬目,把今年前三季各省錦官院的收支貢品細細捋了一遍,以便與戶部核對。

內染織局本身的開銷也做了核算。才一查賬,便嚇了一跳,內染織局近三個月的開銷就頂得上去年一整年。

算賬的人把數目報到潘少監那里,潘少監默了片刻,只叫再把細賬謄清呈上來,回轉頭便派人悄悄去告訴內染織局的正使,先將各項花錢的開銷停一停。

正使早聽說了因外臣彈劾,宮內宮外都在查賬的事。因黎安民正忙著,還未正式召集各處的主事告知詳情。

接到潘少監私下傳遞的消息,他不知出了什么大事,不敢怠慢,與副使一商量,當即吩咐下去,讓各司各處皆把花錢的事停下來,凡是要錢的文書都不要往上呈送,開銷較大的事項也都暫且緩行。

如此層層傳達,到監工一層,干脆連工匠們的日常飲食的開支都減了下來,并且將一些看著不太吃緊的事務都停了。

織錦司的花費最大,自是正副使特意關照的。

黎掌司求見叔父而不得,心中也自忐忑,想了一陣,先叫潭典簿把四人大織機的事停了。

潭典簿因好不容易請來匠人,緊趕工期,至今已造出九臺半大織機,其中六七臺已陸續使用起來。

內染織局養的內監織工也都不是生手,新型織機經過改裝,操作比全手工的要簡便,因而沒教幾天,如今有幾個已能自行織造,有幾個還需有人從旁指導。

因木匠們對織機制造已經漸漸熟悉,且宮中木作處在管理上很有一套,機構部件的形狀、尺寸、銜接都有專人繪圖記錄,使用的工具也比桐師傅他們在江安時齊全且精細,制成兩臺樣機之后,便能按標準化的方式復制生產。

織機不用再操什么心,這一陣子貞錦依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教織上。

京城的織工雖然是由內監轉教的,從前都沒有織過錦,然而也都是從極熟練的綢緞織工中選出的,學起來也很快。

潭典簿正興致高昂時,忽然聽正使派來的人傳話,叫這十臺做完就停工,就如當頭被潑了一盆冰水,從頭到腳都涼個通透。

但見來人說得嚴正,潭典簿不敢遲疑,當即命監工去木作場下令停工,自己先去找黎掌司。兩人在房里關上門說了一通,出來后潭典簿便回到西城的織造房尋了貞錦依說話。

他斟酌著說了變故,貞錦依雖略顯吃驚,卻比他想象的要鎮靜些。思索片刻,沉聲問道:“才只做到一半就停工,豈非前功盡棄?這事毫無回旋余地了么?”

潭典簿頹然擺頭:“連一半都未到,我原算計著,再過得幾天,十臺大織機便可一齊開工,到時木作上的那些人也手熟了,可從速再造二十臺。有了這些起頭的,今年冬天先教出幾十個織工來,明春再帶出幾十個,再多造幾十臺織機,這么翻著倍地往上漲,到時便是要千兒八百匹的都不在話下。

“唉——哪知遇上這么個糟心事兒。黎爺說朝上有御史彈劾咱們織錦司,還牽連到內官監,如今風口浪尖的,只好收斂些吧。”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