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二百零八章 安心過節

這個判斷繹之謙也聽人說過,便應道:“是啊。江安錦官院的事我曾聽父親略講過一些,他們這幾年,是為圣上做了些事情,可是,自己的腰包也裝得滿滿的了。若是就此放過,只怕……”

雖說當初他沒有參與上書,躲過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禍事,可是在青年士子們的心中,貪官不被處置,始終是一件有違天理圣德之舉。那些士人和在朝的御史等人,未必會就這么放下此事。

多少體會得到他的心結未能全解,貞錦依柔聲勸道:“雖說善惡終有報,可是朝中之事,未必都能以善惡二字判定。督辦衙門的事,已不只是珞大人自己的事了。且看朝中風向如何吧。”

在朝中風向定盤之前,珞督辦還真是要感謝這個春節來得正是時候。

京城派來徹查的欽差們查得固然細致,督辦衙門的案卷文牘預備得亦甚是齊全,讓他們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唯一有些夾雜不清的,只有錦官院與市舶司的一些往來物品。

而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市舶司屬新建的衙門,又只在試行之中,從章程到人員都不像一般的衙門那樣條理分明。

兼之互市開得甚急,其直屬的布政使司又接連出事,里面主事的官員幾乎更換了一大半,舊賬原本就尚未建好,人員再一更動,新賬更加理之不清。

這三方衙門的許多糾纏,鬧得查賬的欽差們亦是頭大。

直查到冬至前后,領頭的戶部右侍郎不得不向京中求助。

安正德與琉邦延商量一陣,向正昌帝請示,索性把市舶司從布政使司剝離出來,歸入理藩院。正昌帝準奏,并接受內閣建議,命其先在江安試試,可行再推行到別的省。

趕在封印之前,理藩院派了人到景州興建江安會同館,接手互市之事。

市舶司的提督松了一口大氣,對前來監察的潘少監十分親近。

原來市舶司早想將錦官院院外的機房接過來自己直管。

這些設于織造局之外的機房,乃是以領織的名義,交由外面的機戶經營,多是良氏機房這類本就與官方有過合作,又擁有較多織機的大戶。

近來因互市所需甚多,江安的錦官院不僅要供應本省,還要供應外省,景州和崇慶兩地的織造局已不能應付,故而增設了這種院外機房。最初是預備臨時有改織或織造局產出不夠時,由它們做些補充,但后來漸漸地與織造局的產出相差無幾。

市舶司的想法是有自己的機房,便于隨時取用,若有什么需求,亦能夠直接跟機房溝通,省了中間還要轉達一遍,其實也是少給錦官院盤去一層利潤的意思。

這一點小利錦官院未必十分在意,但督辦衙門并不想把自己扶持出來的機戶就這么拱手讓人,且不說少了這層控制,自己有需要時要去求告他人,還有可能導致他們跟織造局分庭抗禮,將來弄不好合作關系就變成了競爭關系。

如此一來,市舶司便對錦官院存了幾分不滿。

然而欽差降臨,市舶司覺得有了機會,因而故意將本就不十分清楚的賬目搞得更亂,以此向督辦衙門賣好加要挾。

珞大人當然看得明白,但怕他們得寸進尺,便不肯立即遷就,正與他們僵持著,各自都希望對方讓步。

理藩院以第三方身份介入,先對市舶司好言相勸,又經由潘少監與珞大人斡旋。

珞大人感覺時機已到,便賣了個面子給理藩院與內官監,答應將機戶轉交,同時請他們相助,與市舶司厘清過往賬目。

市舶司既知將來要歸并給理藩院,也不能不聽新上司的勸告。

兩個原來暗中有些齟齬的衙門,這一下反面聯起手來,親親密密私底下商議好,將兩邊的賬目理得干干凈凈,交到會同館。

這下子欽差們再都挑不出什么毛病來,與理藩院各自具結上奏,總算在節前解決掉了一件大事,大家可以安心過節。

而京城之中,元日一早,正昌帝于正殿中接受群臣拜年,外藩使節亦來朝賀。

按例,這日皇帝要賜字予臣子們,以示新年“開筆”。

給群臣的通常是一些吉利話,亦有“賜福”之意,其實多是內正監侍候筆墨的內監代筆的。

其中唯有賜予某國使節的,乃是正昌帝親書《千字文》中“閏余成歲”四字。同時還額外賜了織金錦的《千字文》長卷一幅。

這是自本朝立朝以來頭一個就來朝賀的藩國,過去多年當中,亦是歲歲來朝。今年該國新主繼位,立即就上表請封,由天朝賜給了封立的誥旨方才登基。

正昌帝為表彰其忠心,故而今年的賞賜特別與眾不同。

而這幅長卷一出,頓時耀花了使節們的眼睛:石青底色暗織如意祥云,文字則是金絲銀線絞纏織成,十分富麗,燭光陽光相照,便熠熠生輝,若變換位置看去,竟閃爍出五彩之光。

該國使節得了這件寶物,喜得差點跳起來。年中來請誥封,已得了天朝的衣冠,那次來出使的使者便得到國主獎賞,回去就升了一級官職。那衣冠還只是常例封賞,并非該國獨有。

而他這次帶回去的,卻是別處所無,天下僅有的一件。等這件寶貝送回去,必是傳國之寶,那時國主還不知怎樣獎賞他。

這使節心花怒放,舌綻蓮花般當即贊頌天朝及皇帝澤被四海。

其他使節看了也是艷羨不已,又深悔自己上的賀表寫得還不夠好看,此時再加贊頌也有些晚了。

還好下午時使節夫人們朝賀新后,新后又賞了每人一匹大團花紅地織錦。這卻是賜給私人的。那些帶了夫人來朝的使節大感慶幸,而沒帶家眷的,未免又是后悔。

使節們出了宮,依著天朝的習俗,又是與本國人飲宴及彼此之間互賀互宴。

相互交流之下,有些商人們的消息比官方更靈通一些,很快打聽到夫人們得到的團花織錦,乃是西城染場旁邊的織錦司的織造場所產。

不到春節過完,這個消息已飛快地在藩臣藩商中傳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