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不少人都知曉貞娘子在宮中織出絞羅繡錦和紗羅錦,因而總有人到錦衣織繡館來打聽何時買得到紗羅錦。
織繡館中也試著教授起織法來,但暫時改不出織紗羅錦的織機,因而只織出了素羅,再加以刺繡。
由此,紗羅繡衣便成了織繡館的一大招牌。
正是生意興隆之時,卻不料忽然惹出一樁事來。
那日織繡館還未開門,院門便被砸得山響。
看門的婆子才打了水,臉還沒洗凈,抱怨著去把大門打開。
一幫官府差役哄地沖了進來,進門便嚷嚷:“將你們老板叫出來!”
誠先生已在宮中為皇子講過經,因知道居住時日還長,便在城里賃下了房舍,陵錦佑日常與丈夫住在一起,只有事時每日或隔日過來。一直住在院中管著日常事務的只有經二姑姑。
看門婆子見這些官差氣勢洶洶,不覺心驚肉跳,忙說:“老婆子這就去通報。”
那些官差哪等得她去報信,將她推到一旁,一窩蜂就往里面闖。
但幾個院子的大門都是從里面閂著的,官差們一面砸門,一面叫嚷。
里面的人聽得動靜頗大,雖不知出了何事,但都警惕起來。
經二姑姑忙叫夏嬤嬤打開后院的暗門,與幾個年長的女工將學徒們都領了出去。
暗門通的是與隔壁院墻之間的一條夾道,夾道的出口卻不在館后的大街,而是拐了個彎的一條窄巷。
自從經歷過埠寧繡坊之禍,經二姑姑便對突如其來的意外頗有警惕,加之在崇慶又遇到過縣衙門無故上門的事,更有點驚弓之鳥的心態。
織繡館之所以選了此處的院子,一大原因就是出于安全。
不但經二姑姑擔心樹大招風,繹之謙也想著館中盡是女子,唯恐有個意外。這個院子的原主人是個富商,為防偷盜,墻高樓固,修有夾道暗門,可在情勢緊急時讓院內的人迅速撤離。
想著東城人多眼雜,繹大少爺還特地在夾道出口的巷子買了兩間房,安排了人在那里守著。在館門外的大街上,也租下了房屋,派了幾個護院的壯丁在那里照應。前些日有閑漢在織繡館門前尋事,便是被那些護院趕走的。
當初盛大奶奶還笑說他們過于謹慎,這時這些安排全都派上了用場。
二十幾個繡工學徒慌慌張張溜出暗門,經二姑姑卻留下來去開前院的門。
夏嬤嬤見她不肯走,忙轉回來。另一個縫紉女師傅兼做教習的見狀,也回來拉她。
經二姑姑急道:“館里沒有人應對,那些官差如何肯干休,勢必要四處搜尋。不若我去去支應一陣,你們趕緊走。”
聽得后院的門洞發出轟然之聲,夏嬤嬤一回身將暗門關閉,拉過衣架遮好,從房內急走出來,說道:“來不及了,老身陪姑姑吧。”
那縫紉師傅見狀,深吸一口氣道:“嬤嬤去把院門開了吧。”
扶了經二姑姑手臂:“我也是館中教習,這里有什么事,當與姑姑一同應對。”
夏嬤嬤提高嗓門對院門叫了聲:“來了來了,莫敲了。”
匆匆過去開了二門的門閂。
此時官差已撞開了后院的第一道門,有幾個已沖進通道,只因通道狹窄,只容兩人并行,無法全都進來。
先沖上來的兩人見二門洞開,光亮射進,一個青衣老婦立在門口,知是個仆婦,上前一把將她推開,進到院中,不覺一愣。
他們闖屋入舍的時候多了,只以為院內都是些弱女子,不知如何慌亂,哪知一進來全無喧嘩,只兩個婦人靜靜立在院中,晨光從院墻上斜射過來,仿佛給她們圍上一圈光暈。
其中一個年齡較大的瘦削婦人面容嚴正,兩手還捧了一個長長的明黃色錦匣。
進院的官差都站在當地看著她們,一時不知該怎樣做。
領頭的班頭從后面走上來,問道:“人呢?館里就你們兩個?”
旁邊的夏嬤嬤先答道:“差爺,如今龍頭節將至,館里的學徒都放假回去了。這位是我們掌院的姑姑,你有話與她說就是。”
班頭哼了一聲道:“有人告你們織繡館不合規制,又有僭越違法等事,府尹大人派我們來帶人回去問話。掌院的在這里,老板卻在何處?”
經二姑姑此時方道:“這位差爺,我們織繡館是得了皇后娘娘懿旨修造,怎么叫不合規制?皇后娘娘賞賜的圣上親筆御書在此,府尹大人要在我們館中抓人,可有旨意?”
說著將那長方錦匣向前一舉。
這正是當初崔皇后賜給貞錦依的御書《千字文》。
織繡館是經過皇后同意建起來的,雖然沒有下旨,但貞錦依想著有御書,多少可以作為輔證,讓那些眼紅的,或是要來找事的人有所顧忌,因而將這卷《千字文》從繹宅請出來,供到了織繡館后院的正屋樓上。
經二姑姑聽到外頭喊叫“官府捕人”,立即上去取了來,既然是官差,不能嚇退他們,做個護身符還是夠用了。
果然,那班頭聽說是御賜的,不敢輕舉妄動,眼珠轉了兩轉,放軟了身段,拱了拱手道:“掌院的娘子請了,我等也是奉命行事。有沒有旨意,須問府尹老爺。這御書嘛,我不大識字,也不認得,您不如帶了這匣子跟我去見府尹老爺,想來他是懂得的,若是真龍手跡,想必也不至于為難你們。”
雖說他的態度不再強橫,但抓人的目的仍是不會改變。所謂“破家縣令,滅門知府”,普通的知府尚且如此,何況是京兆尹這樣的要員?
經二姑姑也知不能只憑一個卷軸就完全消解這場禍事,與那縫紉教習對看了一下,說道:“那我們就隨差爺走一趟吧。”
縫紉教習點點頭,依扶著經二姑姑,經二姑姑緊緊抱住錦匣,看著班頭,示意他帶路。班頭閃身站在一旁,對她們三人做了個“請”的手勢,經二姑姑見他連夏嬤嬤也不肯放走,心頭又是一緊。但面上仍若無其事,跟了前頭帶路的兩個官差向外走去。
班頭跟在她們后方,回頭向余下的官差使個眼色,那些官差便分了幾個跟上來,另幾個則去院內的屋子里挨個搜尋。
院中確已空無一人,幾個官差有些失望,但因有了“懿旨”和“御筆”在那里鎮著,便不大敢像往常一般亂翻亂拿,只踢翻幾個椅凳繡架,發泄發泄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