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程萬里

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開館門

接下來的幾日,京城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變化,街上的保長、里長們整日來回巡視,督促著每戶人家都掛起紅來。

家貧無力購置者,由保長、里長從官府領來紅布紅燈籠等物分發,家境好的自行置辦些彩燈之類,如同過節一般。

然而京中舊家大族里,有幾家雖說門口依然張燈結彩,卻是大小門緊閉,靜寂無聲。

尤其是東寧侯家,往常時時長長排在門外的車馬竟一個也無,甚至連買菜打掃做雜事的仆役都不見出入。也聽不到平日常傳出的鼓樂絲竹之聲。竟像是里面住的人一夜之間都搬走了一般。

朝中官員更換了幾個,大都不是什么要職,倒也無傷大雅。高官中只朱閣老告老稱病,上疏乞骸骨,圣上憐其老邁,賜金送其還鄉養老。次輔宏閣老便順理成章做了首輔。

正昌帝以大典在即,分不出空來為由,并未再往內閣中添人,閣臣便只有四人。

好在安大學士和鑫大學士都十分干練,鑫大學士更是將禮部尚書之職辭去,交予右侍郎程度接任,全心處理閣務。加之有執事監在內相助,奏章運行及朝事處理仍然順當。

若說動靜略大的,便是京兆尹不再是之前那位出身名門的領大人,而是換了一位年過五旬,才丁憂完畢返京起復的刑部老主事。

這位新府尹上任沒幾天,就將府中積壓的案卷全都理了一遍,該判的判,該赦的赦,無故羈押的人也全都放還,甚是雷厲風行。

經二姑姑與一同被關的馮教習,連繹之謙也都釋放回家。

一起被放出來的,竟還有珞煥宗的公子珞眀章。

原來珞眀章為了趕上春闈大考,提前兩個月進京,打算早些安頓下來預備功課,同時也結交一下京中士子,并拜望拜望父親的舊交故識們。

誰知來了沒幾天,就被“請”進了京兆尹府,好吃好喝地款待著,卻不說緣由,也不放他離開。

珞眀章不明所以,又傳遞不出消息去,焦灼不安地在京兆尹府中待了好些天,堪稱度日如年。

這一日忽然差役來告知:“新府尹大人說了,公子無故被擒,其實并無罪過,如今可以走了。”

珞眀章糊里糊涂進來,又糊里糊涂出去,竟連兩界府尹的面都沒見過。

出府衙時,正遇上繹之謙也從里面出來。一問方知,繹之謙是因為被書墅老師陷害弄到這里來的。

兩人原本因貞錦依的緣故,彼此多少有些回避之意。沒想到因著這場意外有了“同監之誼”。

繹之謙還有些不好意思,珞眀章卻一笑置之,言道:“同監不亞于同窗,也是難得的緣分。”拉了他去酒樓痛飲,慶賀無罪獲釋。

兩人邊喝邊談,將彼此所知湊了湊,猜想出繹之謙被抓,連織繡館被查封,十有七八是有人借題發揮,要對織造行下手,目標直指主管織造的宮內宮外幾個衙門。

由此可見,把珞眀章悄悄扣押,顯然是沖著珞大人去的。至于是留作人質,威脅珞大人不要與他們作對,還是有別的什么目的,兩個人就不大猜得出來了。

總而言之,領府尹這般大膽,定是背后有更有權勢的人指使,說不定想借此興起大案,打擊新黨。

但府尹這樣快就換掉,自然是朝中大人們已洞悉了這些小人的陰謀,沒準兒圣上也是知道的。反正是讓人壓了下去,沒能翻出浪來。

珞眀章不禁感嘆,能夠逃過此劫,想來必有后福。

繹之謙不勝酒力,喝了沒幾杯,便有些頭暈,又惦記著家里人,以及織繡館的女工們不知是不是也已放出,不顧珞眀章強留,忙忙地奔回西城。

回到繹宅,果然經二姑姑與馮教習也已完完整整地回來,盛大奶奶正安排給她們洗塵呢。

之前繹之謙已經派了藿苗回家報過信,如今見他到家,繹大少爺夫妻徹底放下心來,笑著告訴他:“前日西織場的人來告訴說讓我們在家靜候,果然等來了好消息。”

繹之謙方知還有宮中的人來報過信,想來貞錦依在宮內也應當無事,因此放放心心地與兄嫂團聚慶賀。

繹大少爺夫妻這些天都不曾出門,聽繹之謙說起京兆尹已換了人,街面上卻一切如常,便也知這一場風波不管由何而來,至此已被朝中高人化于無形。

次日,經二姑姑帶著織繡館眾人回到東城,打算重新整理開張。

才開了門預備灑掃歸置,忽然有內監來報,叫她們準備接旨。

眾人不知何事,慌忙將正院收拾一下,急急換了干凈衣衫,擺起香案。

還好,當日封館時,官差們匆匆來去,沒有抄得太亂。后來護院們來得快,又看得緊,館中的機械、材料、家什等物都還在,稍作收撿也還看得過去。

不一時,陵錦佑也從家中趕來,說是有內監傳信,叫她也來館中一起接旨。

等了好一陣,果然有內監傳來圣旨,嘉獎錦衣織繡館創建之人貞氏、經氏、陵氏盡心辦事,為國出力,特賜館主、副館主之號,許其以本名登記為織繡館之主。其余教習等人,傳授絕藝,使本朝精藝發揚光大,亦予獎賞。還特別頒賜了圣上親筆所書的“巧奪天工”四字。

眾人接下圣旨謝恩,個個興奮莫名。

這么一來,錦衣織繡館便是“敕造”的,傳藝也是奉旨行事,在織造業中地位非凡,再不必擔心有人敢上門找事了。

頒旨的隊伍是鳴鑼開道來的,已引得無數人觀看,只是被差役與護院攔著,不得入內。

接完旨以后,經二姑姑連忙派人去繹家報信,并請盛大奶奶過來幫著看看那御筆親書的字幅怎么安放。盛大奶奶匆匆趕來,便說須做成匾額,立即叫人去找裝裱鋪子的人過來,又安排打掃庭院,再預備寫帖子告訴主顧們織繡館修整已畢重新開張。

這么些人進進出出,熱熱鬧鬧一番,織繡館接了圣旨的事兒,如同長了腳一般,很快就傳遍了京城。

那些回家避禍的學徒和女工們,聽了這消息,一改這些日子以來的惶惶不安,一個個振奮起來,忙忙地趕著回到織繡館。

而那些織繡館的主顧們,也都覺與有榮焉,重開館門那天,全都派了人過來贈送賀禮,有的甚至親自上門道賀,順便增訂衣物衣料。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燈筆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dengb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