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戰幕拉開
第295章戰幕拉開
不信天上掉餡餅
“鴻宇,今天的《青山日報》看了沒有?”
楓林鎮,黨委書記辦公室,范鴻宇正準備起身去工業園瞧瞧,電話就響了起來,話筒那邊,傳來蔡洋的聲音,聽上去,略有一點急促。()
范鴻宇敏銳地意識到,可能出了些事。
“還沒到呢。”
楓林鎮地處偏僻,當天的《青山日報》最快也要下午才能送達,很多時候都是次日送到的。
“發生了什么事嗎?”
“嗯……電話里說不大清楚。這樣吧,你來一趟我這里。”
“好。”
范鴻宇沒有遲疑。一般來說,蔡洋不會發出如此急迫的要求,肯定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了,而且多半與政策層面相關。
楓林與彥華市區的水泥路面已經全部翻修完畢,范鴻宇的華沙小車,二十分鐘之后就駛入了地委大院,范鴻宇跳下車來,直驅行署專員辦公室。
樓道上靜悄悄的,偶爾有工作人員進出,微笑著和范鴻宇打招呼,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不像有大事發生的樣子。
“蔡哥。”
大步來到邱明山辦公室門外,范鴻宇叫了一聲。
“看看這個……”
蔡洋顧不得和他寒暄,徑直將一份散發著油墨清香的《青山日報》遞給他,指著頭版的位置,說道。
——打破思想桎梏,持續深化改革!
一道黑字加粗的標題,映入范鴻宇的眼簾。
作者署名是陸月。
文章處于頭版第二條的位置。版位相當顯眼,幾乎占據了頭版一半的篇幅。這在省級黨報的排版上相當罕見。一般來說,太長的文章不會安排在頭版,就算文章很重要,也只會在頭版安排部分版面,多半內容會轉入其他版面。
這一回,《青山日報》卻幾乎將一半的頭版版面給了陸月。可見對這篇文章的重視程度。
陸月這篇文章,偏重于理論,系統闡述了陸月對于目前改革開放的看法。其中結合實際。以彥華市正在展開的公有制企業改造為重點,加以詮釋。
陸月認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原有的經濟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尤其是企業的所有制屬性,嚴重制約了大部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發展壯大。()大部分企業,包袱沉重,深陷虧損的泥潭,對財政拖累很重,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陸月在文章中直截了當地舉了彥華市百貨公司為例。
彥華市百貨公司在前不久已經正式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港商投資一百萬人民幣,擁有新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權。百貨公司以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折價,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彥華市百貨公司的所有制已經改變。不再是國營企業,而是合資企業。百貨公司的所有干部職工,經過競聘上崗,與新公司簽署合同,成為合同制員工。
股份制改造完成僅僅一個月。市百貨公司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當月便實現扭虧為盈,并且盈利幅度很大,超過了百貨公司歷年來盈利率最高的月份。
前途一片光明。
陸月在文章中對這個股份制改造持完全肯定的態度,還特意提到了彥華市委常委會議的決議,很隱晦地指出這是彥華市委的集體決定。并且更加隱晦地提到了,彥華地委行署對此事的態度相當曖昧,迄今未曾有明確的表示。
陸月認為,這是一條新路子,事實證明,已經走對了,那就應該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為公有制企業扭虧為盈再創輝煌做出新的貢獻。
文章的末尾,加了編者按,指出本文作者乃是彥華市委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協助市長負責全市經濟建設工作,分管招商引資工作。認為這是一個新思路,為公有制企業今后的發展之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和實際依據。
可見《青山日報》決策層,對陸月的觀點也是持完全肯定的態度。
范鴻宇就站在外間辦公室,將這篇文章看完了。
“挺有水平。陸市長不愧是首都大學的高材生,理論功底相當深厚,一篇理論文章也能寫得這樣文采斐然,家教淵源啊……”
范鴻宇輕輕放下報紙,笑著說道,神態相當輕松。
蔡洋卻沒有那么樂觀,蹙著眉頭說道:“這里面有玄機。”
“當然有玄機,上下呼應嘛。”
范鴻宇依舊很輕松,微微一笑。
蔡洋就瞪起了眼睛,詫異地問道:“你看過內參了?”
“沒,猜的。”
蔡洋不由苦笑道:“好吧,我倒是忘了,你是諸葛亮,料事如神。”
范鴻宇笑道:“這并不難猜,陸市長的父親大人,又沒有對我們保密。處在那樣一個敏感的位置上,大人物的心思不說了如指掌,起碼也能略知一二。這就叫近水樓臺先得月。”
“行,你也別在這發感慨了。進去吧,專員等著你呢。”
蔡洋說著,隨手推開了里間辦公室的房門。
范鴻宇點點頭,大步了進去。
邱明山坐在待客沙發里,靜靜地抽煙,面前茶幾上擺著一份《青山日報》和一份《內參》。
“專員。”
范鴻宇來到邱明山對面,微微鞠躬問好。
“嗯,坐吧。”
邱明山點了點頭,態度很隨意。
范鴻宇在一側沙發上坐了下來,蔡洋給他沏了一杯茶水,隨即自己也在另一側沙發里落座。顯見要一起探討此事。
前不久,蔡洋出任了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分管秘書一科和辦公室其他部分工作,正兒八經成為副處級領導干部。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就會外放了。只是目前小道消息滿天飛,邱明山極有可能出任地委書記,這樣的敏感時刻,蔡洋不方便放出去,總要等消息落實,塵埃落定,才好安排他的新工作。
不過一些機要,蔡洋已經越來越多地參與了進來,邱明山栽培他的意思,相當明顯。
蔡洋也確實值得好好培養一番。
“報紙看過了?”
邱明山抽著煙,隨口問道。
“嗯,剛看過。”
“那你看看這個……”
邱明山隨即將那份《內參》推到了他的面前。
從時間上分析,今天的《青山日報》也是剛剛送到地委大院,邱明山看過之后,第一時間讓蔡洋召喚范鴻宇,可見對范鴻宇的器重程度。
事實上,邱明山一直不在彥華市的那份報告上明確批復,也是出于范鴻宇的“阻擾”。
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這是范鴻宇當初的意見。
現在,情況似乎又起了很大的變化,“留退路”變成思想保守了。
范鴻宇拿起《內參》。
看日期,這是三天前的《內參》,密級比較高,原本不應該交給范鴻宇這個級別的干部閱看。但有些規矩,自來就不是遵守得那么嚴格。邱明山也不覺得范鴻宇會泄密。
如同范鴻宇所料,《內參》上刊登了陸成棟的署名文章,以政研室黨建組長的名義發的。陸成棟這篇文章,是純理論性的,站的高度非比尋常,由上往下俯瞰,總攬全局。陸成棟在這篇文章里指出,改革開放的步子還要加大,程度還要繼續深入。對于一些基本性的領域,一些以前視為“禁區”的領域,也要大膽地進行改革嘗試,不要前怕狼后怕虎。
一切都要從有利于經濟建設大局出發,一切都要為進一步改革開放讓路。
“如果事實證明,我們的某些規則,某些制度,禁錮了干部和人們的思路,阻礙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那就要毫不猶豫地予以打破,甚至予以拋棄……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打破一切思想桎梏,大步向前,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陸成棟在文章里充滿激情地寫道。
這就是范鴻宇所言的“上下呼應”了。
兩篇文章一對照,就能看得明明白白。陸成棟的身份地位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整篇文章顯得大氣磅礴,也沒有舉出實際的例子。這樣的文章,一般是上不了《內參》的,通常會在其他理論性刊物上發表,作為思想領域的某些暗示性政策指導。但政研室黨建組長自然享受與眾不同的待遇。
這份《內參》,本就是政研室主辦的。
陸月職務較低,又是基層的“親民官”,所著文章當然要理論結合實際,不然就有“邯鄲學步”的嫌疑,似乎多此一舉了。
范鴻宇看完陸成棟的文章,又再拿起《青山日報》快速瀏覽了一遍,這才輕輕放了下來,隨手拿過邱明山面前的香煙,敲出一顆,給自己點上了。
倒是一點都不見外。
“專員,前天我得到一個消息,陸成棟很有可能在近期內會成為政研室的副主任,分管黨建和理論研究這一塊的工作。”
抽了兩口煙,范鴻宇微笑著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邱明山的眉毛,輕輕揚了起來。
蔡洋直接瞪大了眼睛。
這個消息委實驚人。
原本陸成棟升不升官,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系,最多只是陸月的后臺更硬幾分。只要不去招惹他,問題也不大。但這件事本身,卻折射出一個信號——超級大人物很認同陸成棟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