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嫁高門 第10節

第11章

待到日落,施菀知道這是最好的時候,鼓足勇氣去了清舒閣。她怕晚去兩天,陸璘就忘了曾說過讓她去挑字帖的話。

誰知去時,卻不見陸璘,只見綠綺,她說過來看字帖,綠綺便道:“公子還沒回來,我帶少夫人去書房吧,少夫人見著什么喜歡的字帖拿就是了,我見公子很久都不看那個了。”

施菀默然垂眸,點點頭。

綠綺很快帶她到東廂房去,清舒閣正房內有一間被當作了書房,但那只是平常在那里看些東西寫些東西方便,更大的藏書房置在東廂房內,綠綺走了兩步,便說道:“少夫人等一等,書房怕外人亂翻,平時給上了鎖,我去拿鑰匙。”說著就往正房而去,施菀看著面前鎖著的書房,靜靜站著等她。

不一會兒綠綺拿了鑰匙過來,將廂房門打開,里面是足足三間房,全被放上了書。

綠綺很熟悉地走到最里間,指著一排書架和她道:“就在這兒呢,字帖都在這兒。”

施菀看看那滿排的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書,心里說不出的滋味。

《碑碣題詠》,《瀛環志略》,《阰山雜記》……她既未翻閱,也未聽說,甚至連書名都堪堪能認。

“少夫人看著,我還有公子的幾件衣服要收拾。”綠綺說

施菀點點頭,輕聲回:“好,你去吧。”

綠綺走后,她從書架上找到幾幅字帖。

的確是很好看的字,她很快就翻到了陸璘昨日說過的王羲之和歐陽詢的字帖。一幅《十七帖》,一幅《大觀帖》,都是草書,想必不是她能學的,最后剩下一幅《蘭亭序》,是行書,寫得當真是飄逸靈動,是她所見過最美的字。

她也見過陸璘的字,也是行書,很有幾分這王羲之的風范,莫非他也是練的王羲之的字嗎?

她心中狂喜,已然將《蘭亭序》拿在了手中。

然后是歐陽詢,歐陽詢的字帖有兩幅,《九成宮醴泉銘》和《皇甫誕碑》,是楷書,倒是更適合她練習。

她雖沒臨過字帖,卻也知道貪多嚼不爛,若要學,最好就挑一個人一種書法學,而顯然對她來說最合適的就是歐陽詢的兩幅楷書。

但王羲之的,她無法放下,似乎連這字上也能看見陸璘的身影。

她決定三幅字帖都拿著,反正陸璘也不會來看她拿了多少。

到此時,似乎他不在倒更是一樁幸事了。

她小心將其他字帖放回原處,拿了自己選中的和喜歡的三幅字帖,從書房出去。

“綠綺。”她在正房門口喊了一聲,卻沒聽到回音。

遲疑一下,她才踏進門檻,再次喊道:“綠綺?”

綠綺“誒”了一聲,從里間出來,手上拿著一件男子的寢衣,一邊疊著一邊出來道:“少夫人挑好了?”

施菀不著痕跡將那寢衣看一眼,隨后飛快收回目光,點點頭,回道:“好了,你去將房門鎖上吧。”

“好。”綠綺說著回房將衣服放下,從正房出來。

就在這時,卻有動靜從外面傳來,施菀心中一震,隱隱就有些感覺,一抬眼,果然是陸璘回來了。

她立刻就將手上的三幅字帖用胳膊壓在了身前,不想被他看見,誤會她一時歡喜,拿這么多。

隨后才見他手上拿著東西,有心去替他接過,卻覺得不合適,就在遲疑時,綠綺已經過去,將他拿著的東西接在了手中,似乎是衣物。

綠綺將那衣物翻看了一下,欣喜道:“是官服,公子今日領官服了?緋袍,到底是高官的衣服,就是好看,明日公子穿上不定多威風俊朗!”

陸璘沒說多的話,淡聲道:“收起來吧。”

施菀遙遙望著他,雖然他一向說話就是這般清淡的樣子,但她還是看了出來,他不愛聽這話。

對,他升官了,因為修德春宮,這是大功,于是直接從六品升五品,綠衣換緋袍。

大多數官員,一輩子若能穿上緋袍便是祖墳上冒了青煙,飛黃騰達,而陸璘,卻在二十三歲這一年就穿上了緋袍,步步青云,扶搖直上,也不過如此了。

可這卻不是他想要的,公爹是副相,以公權將他從集賢院調出來,中斷他一直努力的新政,以捷徑而立功,雖升了官,對他來說卻是恥辱。

所以,昨日婆婆備下的宴席,今日的官服,他都是難受的吧,對他來說,就是強顏歡笑。

施菀心中升起憐惜,卻不知自己能做什么。

這時陸璘也看見了她,看看她手中的字帖,問:“來拿了字帖?”

施菀點點頭:“是。”

綠綺已將官服拿進房中,陸璘也要進房,卻在經過她身旁時問:“選了誰的?”

施菀低聲道:“歐陽詢的。”終究是心里緊張,沒有隱瞞的膽量,又接著道:“還有王羲之的。”

陸璘開口道:“我看看。”說著朝她伸出手。

她只好將三幅字帖呈上。

在他翻看時又忍不住解釋道:“王羲之的我大概練不好,但覺得好看,所以……還是拿了。”

“他的字自然好看,爺爺小時候教我練字,便是練他的字。”陸璘回。

“大概,爺爺也喜歡他的字。”施菀說。

“你先練歐陽詢的,合適一些。”陸璘說完將字帖給她,想了想,又說:“這是印本,有些字不太清晰,我有以前我自己對著拓本臨摹的手寫本,你若愿意,也可拿去看看。”

施菀覺得天上落下一包金子,正好砸在了她頭上,她不曾想過在最后一刻他回來了,她不曾想過會有這樣大的驚喜。

她低下頭,收斂起喜悅,十分自然道:“好,多謝夫君。”

陸璘便往書房走去。

她遲疑一會兒,也跟了上去,落后他兩三步的距離,隨他進了書房。

陸璘自己似乎也不記得地方了,在兩個書架上找了找,最后拿出幾張沒訂成冊的紙來。他低頭翻了翻,卻又將紙放下,繼續去找。

施菀走近幾步,朝他放下的那紙上看了看,是《蘭亭序》,字跡之俊美,竟與印本相差無幾。

見他找了許久,施菀局促道:“是找不到了嗎?”

她擔心麻煩到他,又接著道:“若是找不到就算了,我看印本也很好。”

“《九成宮醴泉銘》大概是曬書時覺得無用,扔了。”陸璘停了下來,隨即道:“你照著印本練也好,或者把這幅字帖留下,我把里面印得不清的字臨摹下來,再一起給你。”

施菀覺得自己的唇幾乎在顫抖,回道:“好。”

她將《九成宮醴泉銘》遞給了他,又道:“麻煩夫君了。”

“是我應做的。”陸璘接過了字帖。

“那,我先走了。”她說。

陸璘“嗯”了一聲。

施菀出了書房,往疏桐院而去。腳步輕快,心中愉悅,緊緊抱著自己手中的字帖。

接下來兩日,她練字幾乎是廢寢忘食。

到七月,陸瑤婆家送來請帖,稱家中置了個新園子,又有幺女的納征禮,雙喜臨門,邀親眷一同去游樂赴宴。

陸瑤的婆家姓李,也是婆婆陸夫人姐姐的婆家,勛爵之家,與陸家當初就是親上加親。

沉香院內,陸夫人安排道:“他們家的喜事,我們都該去,但我與你們父親還在孝期,就不去了,你們晚輩倒是可以去,那便……”

蕭氏很快道:“我也不能去呢,身子越發重了,車馬顛簸的,去哪里也不方便。”

陸夫人擔心她肚里的孫子,自然是不希望她去,聽她這樣說,也就順勢道:“那你就在家中休息,老三媳婦肯定是要去的,老二媳婦呢?”

施菀并不想去。

陸瑤最偏愛她二哥,又與王卿若感情好,她不喜歡她這個二嫂;李家那位姨媽當初聽盡了妹妹陸夫人的哭訴埋怨,也不喜歡她,再加上上次被誣陷偷東西的事,她早已斷了那份與京中貴婦人打成一片的心,只想過一日是一日就好,不想去自討沒趣。

反正婆婆大約也是不愿意她去的,隨便找個身體不適的理由,婆婆也就應了。

正要說話,弟媳田氏倒說道:“二嫂就去吧,同我做個伴,正好三郎說李家要辦個騎射會,他想湊這份熱鬧,拉著要二哥去呢,你們一起去多好。”

因為紅玉的事,這幾天田氏對她極其關心熱情,特別是當著婆婆與大嫂的面。

施菀不知道她說的三弟邀陸璘同去是不是真的、以及陸璘會不會去,但在聽到這話的同時,便已魂不守舍,點頭道:“好。”

陸夫人看她一眼,干笑道:“那便都去吧。”

施菀沒敢去看婆婆。

晚上,綠綺到疏桐院,將陸璘寫好的字和之前的字帖送了過來。

施菀道謝道:“夫君公務繁忙,還要勞煩他寫這些字。”說完,順勢道:“聽說過兩日李家的宴請,他和三弟一起去?”

綠綺回道:“是呢,三公子喜歡騎射,聽說去李家,高興得不得了,說李家到底是武將之家,新園子有個大的靶場,都可以跑馬,非要拉著公子,公子拗不過,只好去了。”

“是聽弟妹說了這事。”施菀說。

兩人隨口說了幾句,綠綺便走了,施菀咀嚼著這消息,滿心歡喜。

第12章

李將軍家邀后輩去演練騎射,因此陸家老三陸躍與陸璘都穿著窄袖勁裝,英武利落,頗有血性少年之態,尤其陸璘,平常總是一副芝蘭玉樹、清雋翩然模樣,如今穿著武服,更多了幾分凌厲之氣,又是不同于往常的樣子,讓人挪不開目光。

他與陸躍沒乘車,都騎著馬,引得路人頻頻回頭張望。

施菀坐在馬車內,從身后看著他的身影,一會兒覺得欣慰,一會兒又覺得落寞。

他果真奪目,而他何時又不奪目呢?

李家在開國時曾為國公,如今降等為將軍,因祖宅太小,地勢又低洼,濕氣太重,因為在同街新買了大園子,這次女兒的納征禮,便在新園子中舉行。

他們下馬車時,正好前面一波客人才到,施菀聽到前面的李家人招呼道:“郡侯夫人近來可好,上次見還是去年呢!”

施菀對京中達官貴人不熟,不知道京中有幾個郡侯,聽到這話,不由得就抬眼看了一眼,只見前面一個珠翠滿堆的中年婦人,身旁跟著個錦衣華服的年輕公子,她又看了眼正被下人牽往偏門的馬車,上面懸著燈籠,寫著“長平”二字。

所以,前面便是長平郡侯府的夫人和她的兒子?那個和王卿若訂婚又退婚的,是他嗎?

她想著這些,不由就悄悄去看陸璘,果然就見他一動不動看著前面的人。

果然,這就是那個將王姑娘退婚的人吧。陸璘也看到他了,也許此時他心中是有不忿的吧,興許還會后悔來這兒。

不知那長平郡侯府的人有沒有看到他們,反正他們表現出來的是沒看到,陸璘也假裝沒看到,兩方并未交涉,各自由李家人帶著進了園中。

這新園子,本來就是個賞玩的園子改建的,里面沒有普通的家宅那樣方正古板,而是鳥語花香、翠竹奇石,頗為秀麗。

向李家主人道過喜后,陸璘與陸躍去與眾年輕后輩一起演練騎射,施菀則與田氏一起去見訂婚的李家幺姑娘聘婷,也去見陸瑤與姨媽。

(愛腐竹ifz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