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嫁高門 第44節

嫁高門第44節嫁高門第44節←→:

此時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山去,屋內光線暗下來,他在桌上點了燈,然后回到對面的座位上,微靠向里側,就著燭光,靜靜看她的臉,看得放肆,看得貪婪。

燭光昏黃,在她臉上籠罩一層橘色的光芒,柔美又夢幻。

他覺得他能在此看一整夜。

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想必是來叫他的,他立刻起身去,提前將門打開,朝外面的五兒比了手勢,讓他安靜。

五兒不知情況,小聲道:“大人,該用飯了。”

“先放著,我不叫人,不要進來。”陸璘說。

他怕驚醒了她。

待五兒離開,他又回到了桌旁,施菀還安靜睡著。

結果沒過多久,廚房卻傳來一陣鍋碗摔落地上的聲音,讓他不由皺眉,再看施菀,果然被驚醒。

陸璘立刻坐在椅子上,低頭看自己剛寫的訴狀。

施菀緩緩從桌上起身,一邊揉著胳膊,一邊看到了對面的陸璘,才清醒過來,連忙道:“我竟睡著了。”

“施大夫是昨晚累了吧?”陸璘看著狀紙問。

“嗯。”施菀回道:“昨晚快歇診時,有人找到藥鋪來,說家中母親突然暈厥,讓我們趕緊去看一趟,小周大夫不愿跑那么遠,我便去了,在那邊待到了三更天那老大娘醒過來我才回來。”

陸璘眉目一陣舒緩,輕笑道:“原來是這樣。”

這時施菀坐直身體,不經意卻將背后的衣服掉了下來,她認出那是陸璘的衣服,連忙撿起來,微有歉疚道:“多謝陸大人。”

陸璘隨口回答:“不必謝。”說著將訴狀放到了桌上:“寫好了,有些長,謄抄起來興許有些累,要不然你在此用了晚飯再說?”

施菀搖搖頭:“不必了,我這就寫。”

陸璘無奈,便與她一同到書房。

施菀拿了筆開始謄抄,陸璘伸了手想替她磨墨,卻發現硯臺里有之前磨好的墨,足夠了。

他放下手,只在旁邊看著,倒有些隱隱的失落。

施菀很認真地謄抄著訴狀。因為長期寫藥方與行醫筆記,她寫字也比以前快了許多,花了兩刻,將訴狀謄抄完了,和陸璘道:“可以嗎?還有沒有別的要我做的?”

陸璘搖頭:“沒有了,這訴狀勞煩你了。”

施菀從書桌后起身,輕笑:“有大人這樣的好官,任何安陸百姓都會愿意做這些事的。”說著去明間拿醫箱。

陸璘再次說:“你不是常在藥鋪吃飯么,這么晚,藥鋪都沒有飯了吧,要不然你就在這里吃?”

施菀搖頭:“不了,我家中有須面備著,還有米粉,隨便怎么吃都行。”說話間,已拿了醫箱出門去。

陸璘只好道:“天已經黑了,我送送你。”說完又立刻道:“我見后街常有狗叫,怕是有野狗。”

施菀也常聽見外面的狗叫,畢竟是怕野狗,沒有馬上拒絕,想說要不然叫其他下人送自己,卻見陸璘已經走出了屋子,只好作罷。

兩人從后門出去,步入大通街。

外面天色已暗,不見人影,半圓的月亮掛在天邊,明亮皎潔如玉盤,樹枝迎著夜風沙沙作響,偶有幾聲驚鵲,竟是很愜意的夜色。

陸璘悄悄偏頭去看施菀,只見她低著頭,只沉默著往前面走。

思慮片刻,他說道:“綠綺早就嫁了人,沒想到長喜還記得。”

“嗯?”施菀轉過頭來,快速看了他一眼。

陸璘繼續道:“是外面的人,似乎是個做手藝的,她家中爹娘幫她相中的人家,就在你離開后的半年出嫁,如今想必已是做娘的人了。”

施菀半晌才說:“綠綺姑娘長得好,性情也好,想必嫁的也是良人。”

陸璘回道:“我也不知,但聽說是不錯的人,興許……長喜還比我更了解一些。”

施菀沒再回話。

路并沒有很遠,施菀也走得快,竟很快就到了雨衫巷,能隱隱看見那幾株杏花。

陸璘正想再說些什么,施菀道:“這路上沒見到狗,大人快回去用飯吧,我再走幾步就到了。”

“我,再送你一段。”陸璘立刻道。

施菀沒再說話,又繼續往家中走,陸璘才想著再說些什么,迎面卻來了個打著酒嗝哼著小曲的人,他只好沉默下來。

再走幾步,卻已經到了,施菀拿出了鑰匙去開鎖,一邊道:“好了,大人快回去吧,再晚家中準備的飯菜該涼了。”

陸璘沒說話,看著她開門,然后進院中。

在她將要關門時,他終究忍不住道:“其實當初,我對綠綺并沒有別的想法,只有些主仆情誼,那些安排都是我母親的意思,我從來沒太在意。”

施菀在院中抬起頭來,朝他一笑:“我知道的,也都過去了,天不早了,大人快回去吧。”說完,關上了院門。

第45章

陸璘看著眼前的木門,覺得似有滿腔的話被關在外面沒能說出口,站了半天,心底漸漸升起落寞,無奈轉身離去。

回到家中,五兒正將飯菜往房中端,一邊催促道:“公子趕緊用飯吧,這么晚了,別餓壞了。”

陸璘看看雨衫巷的方向,想著她此時興許還在煮面,沉默著回了房中。

五兒放下飯菜,要去拿椅子上的衣服,陸璘立刻開口:“等等。”說完,到他面前,將那件衣服接在了手中,看了看,自己放回了里間。

五兒想了想,低頭看看自己的手:真該死,他竟然忘了,公子的衣服何等金貴,自己這手粗糙,說不定還沾了油,怎么能去拿衣服呢,下次要注意。

兩天后,縣衙升堂審案。

訴狀是陸璘新請的師爺送到珍娘丈夫陳有田手上,并勸說一番,承諾一番,讓他答應來告官的。

但陳有田如今已不能自如走路,若要從村里到縣城,還要讓人用板車拖過來,種種困難,陸璘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一定會來。

上午將之前排好的案子審完,到了中午休息時間,甚至連那收到牌票的丁管家都來了,陳有田還沒來。

陸璘在后堂問師爺李由:“陳有田今日會來么?你同他如何說的?”

李由是安陸府學的廩生,再往下考,卻是屢考屢敗,到三十多也仍只是個秀才,這兩年終于死了心,不繼續考了,給人寫個信、作個擔保,或是去縣學講課維持生計。

陸璘選中他做師爺是因為他還存有讀書人的氣節,以及雖屢試不第,卻還能在安陸過得不錯,熟諳本地風俗人情,以及對縣衙、徐家乃至德安府都有了解。

聽他發問,李由回道:“我和他說大人是新官上任,及需三把火,而這徐家的走狗丁管家就是第一把火,只要他敢來,丁管家一定會被收監。還給了他十文錢,和他說若腿腳不方便來,便拿這十文錢去找個人送他來。”

話音落,他突然道:“壞了,我不該給他錢。”

陸璘沒見過陳有田,但從許珍娘口中對他也有幾分了解,說道:“他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信心,他從有田到無田,到身殘,一定想過走官府這條路,可卻還是這樣,證明并沒有走通,他興許會懷疑我們用心叵測,要不然為什么要給他錢讓他來告狀?”

李由嘆聲道:“倒是我沒想到這點,當時只擔心他拖著兩條斷腿想來也來不了。”

陸璘回道:“這也不怪你,沒有那十文錢,興許他還真來不了。”

陸璘想起之前斷過的幾樁案子,也有人意圖賄賂,但他從未收過,全是稟公執法,也得了些百姓的夸贊,說他是青天大老爺,不知這些名聲有沒有一點傳到陳有田耳中,給他一些信心。

正說著,楊釗過來道:“陸大人,徐仕派了家中的管家來,說咱們縣學的教舍年久失修,總漏雨,他愿捐贈善款一百兩,用來修葺教舍。”

李由看向陸璘,陸璘回道:“徐仕有此善心我自然欣慰,等我將下午的案子審結了,便與徐府管家詳談。”

楊釗佯裝不知地問:“上午審了那么些,還有案子沒審結么?”

陸璘淡聲回:“排在第五的,陳家村村民陳有田狀告丁文孝一案,掛了號,還沒審。”

楊釗一副驚訝的樣子:“可那人不是沒來么,既然沒來,難不成還等著他?”

“村里離縣城遠,而且看訴狀上,這陳有田還被丁文孝打斷了腿,想來是行動不便,晚一些也是能體諒的。”陸璘說。

楊釗心里知道,這位新知縣是鐵了心要從這丁管家開刀清查徐家了,他再勸也是無濟于事,倒不如提早和黃盛等人合計一番,怎么把自己擇出去。

等到下午,今日的所有案件都審結,眼看都快到放衙時間了,陳有田終于來了。

他年齡只有三十四,是正當壯年的男人,此時卻瘦骨嶙峋,全身邋遢,垂著亂發,用手支著地癱在公堂上。

他沉聲道:“草民有冤,求大人作主。”

陸璘第一次看著陳有田,也是第一次面對一個普通百姓的苦難。

這個人,不再是一個名字、一個講述出來的冤屈故事,而是切切實實的一個人。他們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那個“水”,是全國賦稅的來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行的國本,但在京城、在朝堂上,卻從不會有他們的聲音。

他們存在于政事堂那些奏疏卷冊的數字中:某某縣,農戶兩萬一千八百二十二戶,壯丁五萬四千六百七十五;或是某某年,某某縣水災,三千余人卒。

徐家的案子,就算上報,也只是一個霸占民田、壓榨佃戶、以強權欺壓百姓而已,陳有田這個人都不會被上面所知道。

靜靜聽陳有田陳述完案情,陸璘便問一旁的丁文孝:“陳有田所指的這些,丁文孝你認嗎?”

丁文孝立刻道:“當然不認,大人,草民冤枉!那佃戶的租子是一早說好了的,他要不認他別租地啊,認了不就得交租么?再說地也不是我的,我替主人家收租混口飯吃而已;那許珍娘自己想免租,跑來勾引我,我只是一時沒把控住而已,畢竟那娘們兒風騷……聽說現在還去楊柳店當婊子賣去了……”

“你閉嘴,分明是你們逼的!”陳有田在一旁怒吼,幾乎要爬過去打他,丁文孝朝陸璘道:“大人你看這癱子,這得算一個咆哮公堂吧?”

陸璘看向一旁李由,李由站上前道:“丁文孝,知縣大人讓你陳述案情,不是讓你詆毀他人,你再這樣謾罵污辱原告,可是要挨板子的。”

丁文孝立刻道:“好好好,我忘了,那我說那許珍娘是做□□去了行吧?所以啊,這女人天生就是個淫蕩下賤的,這她跑來勾搭我,我又早些年就死了婆娘,當時實在是忍不住是不是?結果這陳有田知道了,竟拿著鋤頭來我家要殺我……”

馨濟堂內已沒了病人,施菀收了東西似要出去。

枇杷問:“師父今天怎么走這么早?”

施菀回:“我去看看縣衙是不是還在審案。”

“就是剛才劉老二說的那個癱子告狀的案子?我也去看看,一聽就有冤情,不知這次這知縣大人能不能查清案情,幫他討回公道。”枇杷最愛看熱鬧,出門比施菀還積極。

施菀是既想知道案情怎樣了,又擔心事情進展不順利,想著等消息還不如去看個明白,所以與枇杷一同往縣衙而去。

到縣衙時,外面早已圍了好幾圈人。

公堂上,李由朝著丁文孝道:“朝廷有法令,田主與佃戶,收租比例不得超過六成,而你當年對陳有田收的租子已到了八成——”

丁文孝要說話,李由接著道:“我知道你要收的按額度是七成,但對他們家當年的收成來說就是八成,而且你還揚言陳有田對你不敬,遲早你要廢了他、讓他記得,然后你再去逼迫許珍娘,證據就是有人看見你在田梗上攔住許珍娘去路不讓她走。

“所以我有理由懷疑,你之所以一定要收八成租,就是沖著許珍娘去的,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許珍娘這樣一個柔弱又心疼丈夫的女子,一定會受你的脅迫。犧牲自己,全家尚有口糧,不犧牲自己,則是家人餓死。丁文孝,你威逼、脅迫許珍娘委身于你,也是強奸!

“試問,一個惡霸對一個女人說,你若不從我,我就殺了你丈夫和孩子,從了我,我就放他們活路,女人走投無路而從了,難道叫存心勾引?”

丁文孝大喊道:“我沒逼她,是她主動勾引我,她去楊柳店做妓女就能證明!”

“她去楊柳店,那是黃正鴻的案子,與你無關。”李由說,然后繼續道:“按我朝律法,丈夫撞見妻子被人強奸,是可以當場將人打死而不受刑罰的,陳有田得知你欺侮自己妻子后,氣盛之下拿鋤頭去你家,也屬人之常情,然而直到此時你也絲毫不知悔改,竟讓四個兒子一擁而上圍毆苦主,若不是下死手,也不能將人雙腿都打斷,所以你這是蓄意重傷,以上種種,就算判不了死罪,也足夠杖一百,流放三千里了。”

這時陸璘抬眼,看到了堂下人群中站著的施菀。

丁文孝一翻慷慨陳詞,讓堂下圍觀的人紛紛喊著要將丁文孝正法,丁文孝卻仍然囂張大喊道:“我不是強奸,分明是許珍娘勾引,她去楊柳店賣也是人逼的嗎?如果是這樣,那嫖過她的男人不都要判成強奸了?就她那樣的下賤貨,我才不會去……”

陸璘知道施菀之前就擔心許珍娘會不愿意告狀,如今丁文孝在此污辱許珍娘名譽,對她更是刺傷,便立刻打斷丁文孝道:“罪證已明,將丁文孝與其四子收監候刑,退堂!”←→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