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嫁高門 第54節

賬號:翻頁夜間嫁高門第54節嫁高門第54節→:、、、、、、

最新網址:biqusa

施菀在后面道:“我小時候常上山,大人還是在我后面吧。”

陸璘卻已經往前走:“你不要覺得我考了個榜眼就覺得我是文弱書生,我騎射也很厲害的,你應該見過?”

施菀沒回話,只淡淡笑了笑。

他騎射的確不錯,她也的確見過,那些記憶埋藏多時,今日突然又被挖起來。

陸璘朝她伸手:“要不然,把你手上的籃子也給我?”

施菀連忙搖頭:“不,大人已經幫我拿醫箱了,這個我能自己拿。”

陸璘看了她一會兒,回頭繼續往前走。

山路的確不算平緩,走了一會兒,就不時有略為陡峭的地方,施菀爬了一會兒,竟漸漸有些體力不支。

男子終究是男子,陸璘替她背著醫箱,倒還一點兒也看不出費力。

后來走到一段陡坡,她將花籃掛在了胳膊上,一手扶了一旁的樹,爬了一下卻沒爬上去,想另一只手也扶著什么,卻沒找到東西。

這時陸璘在上面朝她伸出手來:“我拉你。”

施菀猶豫一會兒,用極短的時間來思考要不要拒絕。

但他們已經單獨來登山了,陸璘顯然是心思坦蕩只為拉她,她如果計較太多,倒顯得小氣,徒增尷尬。

于是片刻過后,她將手放在了陸璘掌中。

陸璘拉住她,輕而易舉將她拽了上去。

她急忙將手收回來。

“前面有塊石頭,要不然,我們去歇息一下?”陸璘說。聲音和緩而輕柔,像山間的清泉。

施菀的確是累了,再爬下去也要跟不上,便點點頭,同意了,兩人一起去前面休息。

那一塊石頭并不算大,平坦的地方正好能坐兩個人,施菀小心坐在邊沿,剛好不至與他挨到。

山上林木蔥郁,遮天蔽日,端午時節已有些熱,在這山間,卻比外面涼快了許多,周圍不見人影,只有鳥鳴,是十分清雅愜意的時候。

陸璘微微轉過頭去看她,見她靜靜坐著,將花籃擱在腳邊,拿了一只濃香的梔子,隨意在手上把玩。

她今日穿著一身淺紫的半臂襦裙,在這郁郁蔥蔥的山林里,更顯得嫻靜柔婉,若他從山下爬上來看到坐在石頭上的她,一定覺得這是林間的仙子。

但他是與她一同上來,又一同坐在這里。

這一刻,心里好似開春的湖水,被楊柳風推開層層的波浪。恨不得此時此刻,永遠停留。

“走吧,我可以繼續往上爬了。”施菀說。

陸璘怎樣都由她,起身道:“那走吧。”

于是兩人再次往上爬。

再走一段,聽到了潺潺的泉水聲。

地上的路有些濕潤起來,轉過一道彎,就看見一道細流從山壁石縫里流下來,匯聚到一塊凹陷處,再流往山下。

兩人到這里捧了些水喝,隨后施菀叫他等等,將竹籃里的梔子花倒出來,在旁邊地上捧了些松針放進去,再將松針用水澆透,然后小心將梔子花一朵一朵擺上去。

梔子花離樹這些時間,已漸漸沒有最初的鮮活,用濕松針這樣埋著,能保存得更久一些。

其實如果她直接拿了花回縣城,泡上水,倒可以在家里放兩日,但帶著這些花爬山卻有些不值當,陸璘見她如此認真,問她:“你很喜歡梔子花?”

施菀回答:“還好,談不上很喜歡或是不喜歡。”

她明白陸璘的意思,解釋道:“是珍娘一番心意,我不想眼睜睜看著它們幾個時辰就蔫了。”

陸璘在這一刻,看到了自己骨子里的自負與傲慢。至少在剛剛,他以為她是因為很喜歡梔子花才這樣,并沒想過這是許珍娘送給她的。

她與她們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不是一時的同情,而是真的憐憫與尊重,并不嫌棄。

“和她們一起,你不怕……影響你名聲么?”他問。

施菀將花擺好,又灑了些水在上面,提起籃子輕笑道:“我的名聲也沒有很好。”

在往上行的路上,陸璘一直在想她的話。

她嫁過人,又拋頭露面行醫,所以在某些人眼里的確不算好名聲的人,比如豐子奕的母親。

縣城人偶爾提起她與豐子奕,都會流露出幾分惋惜來,大概是覺得一樁好姻緣就在她身上差了那么一點點。

這還是她已然成為城中名醫的情況下,在最初呢?

一個和離的單身女子行醫,該有多不容易才走到今天?

她不該被豐家人嫌棄,不該讓人挑挑揀揀,他們不配。

她嫁人嫁的是他,以女子之身行醫是他傾慕的地方,他也有自信能作主自己的姻緣,所以單與豐子奕來比較,顯然他是更合適的那一個。

到山頂時,太陽已經有些偏西。

兩人先去了道觀,道觀不算小,但格外冷清,只有一個老道在里面,再到離道觀不遠處,就見到之前看到的亭子。

亭子旁邊有道瀑布,不大,但也是飛流直下,秀美翩躚,如白練般飄然落下。

陸璘抬眼,就看見亭子上面寫著“拾玉亭”三個字。

正準備問施菀知不知道這亭子是什么人所建,就看見亭子旁邊的石壁上寫著字,他便走過去看起來。

上面所書,就是這拾玉亭的來歷。

八十多年前,中原大地還在戰亂中,任河東路的一名御武校尉周毅因城門失守,與妻子一路南逃至云夢澤一帶,卻走散了,多年都不知對方音信。

后來天下一統,他能回家鄉了,卻依然逗留云夢澤,只盼能在此處尋到妻子下落,時隔八年,他幾乎已經放棄,只是偶然間到這云歸山游覽,竟撿到一枚玉佩,正是他妻子的舊物。

他便在附近村子、縣城內打聽,又歷經一年多,終于打聽到妻子下落。夫妻相見,泣涕如雨,兩人離開安陸前,在這山上修了座亭子,取名“拾玉亭”,用來感恩這讓兩人重逢的云歸山。

這是一個夫妻再聚、破鏡重圓的故事。

陸璘撫著上面的字,轉頭看施菀,卻見她并不在涼亭中,而是隨著石階去了下面的水潭邊,太陽正好行到山峰后,水潭邊一片陰涼,她在那里洗過手,又往花籃里澆了些水,然后坐在了水潭邊。

他也走過去,就著清涼的潭水洗了手,和她一起坐在水潭邊。

“我看了那拾玉亭來歷,倒是段佳話。”陸璘說。

施菀笑了笑:“說不定是杜撰的,大人看那道觀里,后殿供著月老,在我小時候這道觀比現在紅火一些,有很多求姻緣的人過來,就因為這涼亭的傳說,說不定這涼亭就是他們自己建的,上面的故事也是他們自己編的。”

陸璘回說:“興許是杜撰,也興許不是,但我是愿意相信的。”

施菀沒回話,看了看被山峰擋住的太陽的方向,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們快點下山回去吧,晚一些就沒船了。”

陸璘看向她:“但我想,可能現在已經沒船了,船家說他女兒女婿過來,太陽剛偏西他就撐最后一趟。”

施菀滿臉驚愕,她才想起這回事。

所以……就算現在飛下山去,也趕不上了。

愣神半晌,她才忍不住問陸璘:“大人既然知道,怎么沒有提醒我,我們上山路上該快一點的……”

不,他們就不該上山來,但她忘了。

陸璘也沉默一下,隨后才回答:“我也是剛剛才想起來。”

于是兩人沉默了許久。

陸璘看著施菀,施菀看看天空,又看看下山的方向,顯然有些著急。

陳家村的人一定也有人家有船,就算沒有普通船也有龍舟,真要回去,找他們幫忙撐船回去也行,但就是太麻煩人了,而且三嬸說不定還沒回去,她不敢冒這個險。

“等一下我們下山,去找陳家村的人借宿?”她又想了想,問陸璘的意思。

陸璘回答:“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他們?”

施菀就是這樣一問,其實她也覺得太麻煩。

首先她就不知道找誰借宿,陸璘這個身份就更不知道找誰了。莊稼人不像城里的大戶人家,他們從來就沒有客房,也很少有多余的房間,甚至可能連多的鋪蓋都沒有,兩人真去了,人家當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來讓他們睡,但他們自己肯定是睡不好的,說不定就要去睡地上。

這時陸璘說:“我剛看這道觀后面倒像是有廂房的樣子,要不然去問問能不能出些錢借宿?當然,如果你……信得過我的話。”

他問著,定定看向她。

施菀連忙回答:“大人說的哪里的話,我對大人哪有什么信得過信不過的話……”

說完她才意識到,難道她就同意這樣了嗎?

孤男寡女,留宿人家只有一個老道的道觀?

這事讓她和任何人都不可能,但偏偏這個人是陸璘,還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他們是曾經的夫妻,這種男女大防,似乎在意也行,不在意也行,而顯然,他大概是不在意的,他不在意,她在意,竟顯得自作多情。

她還是想下山去,但下了山也不知道去哪里。

就在她心里百轉千回時,陸璘已經往涼亭上面走去:“我去道觀里問問。”

說完他就已經走了。

施菀看著他的背影,不知怎么就弄成了這樣。

為什么她就忘了下午沒船回去的事呢?

因為當時遠遠看到三嬸,太心慌,太著急了。

但就算當時記得又怎么樣?還有別的辦法能讓陸璘躲開三嬸嗎?與其往那個方向發展,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和陸璘在山上過一夜。

她頹喪地嘆了口氣。

沒一會兒,陸璘回來了,很快和她道:“道長答應了,后面有房間,平時也會有修行的居士來這里暫住,所以床和被褥都有,只是他說有些舊,但我想這沒關系,晚上還可以讓我們和他一起喝粥,就山上他自己種的菜,我給他錢,他也不肯要。”

“哦……那……”施菀不知道說什么。

陸璘卻似乎很輕松,對這結果也滿意,和她道:“這下放心了,山上清幽,就在這里坐到明天也無妨。”

第54章

施菀輕輕“嗯”了一聲,坐了下來,撩著水潭里的涼水,在心底嘆息。

就這樣吧,或許,讓陸璘來到安陸做知縣,讓她如此心平氣和和陸璘登上山來,歇息在這道觀,也是老天爺特地的安排,安排她與京城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和解。

想到這兒,她抬眼看向天空,釋然地笑了笑,然后和陸璘道:“是我考慮不周,害得陸大人要在此委屈一晚上,還望陸大夫見諒。”

陸璘臉上倒流露出幾分愉悅與期許來:“我到安陸來還沒去哪里游玩過,今日這云歸山便是第一次,我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