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個王爺去種田

第五百二十九章 只當聽不懂

有了白三樹新提供的線索,孟先生立即安排人去查證。

或許是那些幫兇,沒想到白三樹還記得他們,更沒想到白家的本事,能夠找到他們,倒是沒人離開百福縣,都被抓了個正著。

當日鋪子里出事,不少人在外頭看熱鬧,當幾人被押送到衙門后,出來指證是他們惡意殺死人嫁禍給白三樹的不在少數。

至于這些指證的人,是否是當時真的在場,倒是沒人去追究,結果皆大歡喜便可。

“本官宣判,白三樹無罪釋放。張三為訛詐銀子,而謀害瞎眼老娘,罪大惡極,秋后處斬……”縣令一拍驚堂木,宣布了對一干人等的判決。

百姓們的叫好聲,淹沒了堂上喊冤的聲音。

摘下鐐銬的白三樹,激動的朝縣令鞠躬行禮。

畢竟是有員外郎的身份在,白三樹除非被定罪,否則是不需要跪拜縣令的,在牢里也不能對他用刑。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看縣令的為人如何,否則用刑屈打成招也不是不可能。

“當家的,你受罪了。”白柳氏抹著眼淚,若不是場合不對,定會抱著大哭一場。

“讓你擔心了。”白三樹拍拍妻子的肩膀,轉而看向柳振友等人,拱手道:“辛苦爹了,也多謝孟先生多日奔走。”

在牢里的這一個多月時間,白三樹深深的明白自己只是個農家人,想要不拖累兒女,并且能為兒女撐腰,就必須得改變。

是以白三樹在知道家里人為他奔走后,就請孟先生幫忙送幾本書進去,每天不睡覺的時候,書本從來不曾離手。

盡管這么短的時間,并不會讓一個人有太大的改變,但總會有些微變化。

“都是自家人,說啥客氣話。快回家去洗漱一下,讓廚房給做點好吃的。”柳振友背著手道。

在縣城的這段時間,柳振友瘦了一圈,擔心閨女的身子,也怕白三樹不能翻案。

“東家,這段時間,無數百姓寫下萬民書,為東家擔保。”孟先生小聲提醒道。

這也是孟先生對白三樹的試探,只有擅長觀察人的他,發現白三樹那細微的改變。

在白家的時候,孟先生很少會出現在白家人面前。

白小山回家的時候,便是孟先生教導,也會負責教白家想要培養的人。

不過孟先生的身體不好,是以沒有去村學那邊教書,村子里的人知道孟先生的人很少,可白家人卻知曉這位先生多博學,自是對其極為尊重。

但孟先生一家的過去,白家人都沒有詢問,隱約也是猜得到遭了大難。

“多謝孟先生提點。”白三樹點點頭,又往門口走了兩步,朝著圍觀的人深深的鞠了一躬,嚇得附近的百姓直接躲開,卻又一臉莫名。

“我白三樹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出身,也不會那些彎彎繞繞的事,更不會說話。之前遭人陷害,多謝鄉親們多放奔走,這份情我白三樹記住了。我白家雖然起家的時間短,可也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

今后三年里,咱們百福縣的鄉親們,所有要種冬小麥和水稻的,種子錢我白家包了!等秋天的時候,統計一下各位鄉親種了多少畝地,保管趁著年前,挨家挨戶的把種子錢給大家送過去!

百福縣以外的鄉親們,稍后我就安排人在宅子記錄名字,每人給補償十兩銀子的盤纏錢,大家伙可不能說不要,要不然我這心里頭過意不去啊!”

白三樹說著,哽咽的拍了拍胸口。

所有圍觀的人,都沒想到白三樹這樣的大老爺,竟然對他們鞠躬表示感謝。

這是感動,可他們也受不起,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報恩的。

但銀子卻不能不收,為了讓白三樹安心也好,為了讓自家的日子好過點也罷,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十兩銀子,一般人家一年到頭也賺不來,哪里用得著那么多的盤纏。

而本縣的百姓,單看糧種似乎值不了多少錢,可家里的地多的話,三年下來絕對超過十兩銀子,而且種出來的糧食本就是賣給白家,所以白家統計之后再給糧種錢,也是一種約束。

孟先生始終不曾開口,聽完白三樹的話,卻是滿意的點點頭。

雖然白三樹一句感謝的話,本就足夠用了,但是能舍得出銀子去,日后白家再有事,百姓們也會更積極的幫忙。

且白家真的不差這些銀子。

白三樹出獄,白柳氏高興的讓人去定了席面,只自家人慶祝一番。

對于那些想要送禮祝賀的,一路都是讓管家回了厚重三分的禮。

一家人好不容易團聚,實在是沒心思也沒精力去應對。

白靈留在縣城的人,則是以他們的特殊渠道,給白靈傳遞消息過去。

京城。

陳貴妃被禁足,愔雅公主被指定和親,可孩子卻‘莫名其妙’的掉了,連陳家也被皇帝敲打了幾番,讓人不由得懷疑皇帝的用意,這是要打壓三皇子一黨?

相對于三皇子門庭前的冷落,太子府的拜帖日益增多,太子整日里都是容光煥發,只覺得自己的太子位置徹底的穩妥了。

說句大不敬的話,太子就等著皇帝駕崩,他便登基為帝。

太子妃生辰宴,等于是半個**的生辰,自然是要大辦一場的。

這是眾人明著送禮,以及表明立場的時機,漢王府縱然不站隊,可也不能不前往參加。

雅陽公主一直住在漢王府,便陪著漢王妃一道過來。

“委屈妹妹了。”私下里,太子妃一副心疼不已的模樣道。

“妹妹沒什么委屈的,父皇已經做主,一切都過去了。”雅陽公主禮貌的回道,示意這件事不要再提。

愔雅公主落胎,婚事又向后延遲了,畢竟皇帝不可能讓愔雅公主在路上坐小月子,那樣會讓南宛國看輕了公主,也顯得皇帝不仁慈。

而南宛國太子雖然急著回國,可發生這樣的事,他也不能拒絕皇帝的意思,只盼著不要再節外生枝。

縱然迎娶東漢國的公主,對穩固太子之位有利,可離開這么久了,南宛國的那些皇子們,定然也不會安分。

見太子妃的笑容有些尷尬,漢王妃好心的開口道:“今日太子妃是壽星,不必在這里招呼我們。花園里的景致不錯,我們在這邊走走,太子妃也去陪陪老封君。”

漢王妃所指的老封君,自然是太子妃的祖母。

本想和漢王妃多說幾句話,再暗示一番,可漢王妃一句話就要打發人,太子妃差點端不住笑意。

“多謝漢王妃體諒,本宮便先失陪了。”太子妃碰了個軟釘子,心里自是惱怒的,為了不發火,只得離開。

雅陽公主撇撇嘴,與漢王妃走了一段距離,確定周圍沒人后,才壓低聲音道:“舅母可要小心了,太子妃怕是還會找機會,和舅母單獨談話的。”

“有你跟著,她想說什么也得留幾分,我只當聽不懂便是。”漢王妃無所謂的道。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xbiquge,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