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個王爺去種田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兵來將擋

小年這一日,上官煜等人運送了漢王的棺桲回京。

為了彰顯對漢王府的恩寵,皇帝命太子攜百官去迎接漢王回京。

漢王的身后事,一切都是由禮部準備的,在棺桲快要抵達京城之際,已經有禮部官員在漢王府準備妥當。

上官煜扶著棺桲,身上穿著的是少帥的鎧甲,沉默的俊顏,如這冬日的天氣般寒冷。

太子見狀,正了正神色,朝棺桲的方向搭了搭手,算是對亡者的敬重。

身為儲君,除了皇室嫡系長輩過世,沒人能受得起太子一禮。

上官煜頷首回禮,對太子的做法并不見感動之意。

“禮部已經準備好一切,孤奉父皇旨意,來迎漢王回府。”太子見上官煜不說話,只得說明來意。

若是在平時,太子定會惱怒。

可此刻情況特殊,太子只能自己憋屈著,當上官煜是傷心過度,才沒有對他這個太子見禮問安。

“多謝皇上,多謝太子殿下。”上官煜抱拳,算是謝過恩典,便命令車隊繼續前行。

太子受了冷待,表情終于繃不住了。

“孤還有事,眾卿家自行散去吧。”太子翻身上馬,越過了車隊,揚長而去。

不少官員看著太子的舉動,都在心里搖頭。

身為儲君,連這點氣度都沒有,若是成為天子……

可皇子中,目前并沒有哪位成氣候,皇帝也沒有換太子的意思,臣子們只能在心里為東漢國的未來憂心。

但這些,太子不知道,上官煜也不會關心。

運送尸體的隊伍,一路在百姓們的恭送下回到漢王府,百姓們都為一位保家衛國的大英雄之死,而感到難過和憤慨。

漢王府的匾額上,已經掛上了白布,漢王府上下在管家和云嬤嬤的帶領下,分成男女各自跪成一列,恭迎他們的男主子最后一次回家。

“子淵,不能讓他進漢王府,這不是你父王,你不能讓他占了你父王的身份!”漢王妃突然從馬車上沖下來,攔在棺桲前頭,不許人抬進漢王府。

“母妃,這就是父王,那一身鎧甲不會有錯,邊關的王將軍給皇上也寫了奏折,萬不會做欺君之事。我知道母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可……請母妃不要再做阻攔,讓父王早些入土為安。”

上官煜哽咽著拉住漢王妃,對其他人吩咐道:“護送王爺入府,一切事宜交由管家和云嬤嬤共同操辦。”

“你不能這么做!子淵,那真的不是你父王,難道你要替陌生人守靈嗎?你要是真敢這么做,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你父王也不會原諒你的!”漢王妃掙扎著,聲嘶力竭的喊著。

“母妃……”上官煜無力的喚著,拽著漢王妃的力氣卻不減小,讓棺桲順利進入漢王府。

所有看著這一切的人,都不禁潸然淚下。

歷代漢王與漢王妃的感情,都是讓天下女子所艷羨的,所謂只羨鴛鴦不羨仙,說的便是漢王夫妻的感情。

如今漢王成了冰冷的尸體,漢王妃的舉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她不肯接受漢王故去的事實,而不會去懷疑她的話里有幾分真。

在漢王府斜對面,一身黑袍的男子看著這一幕,冷冷的轉身離開。

白靈在進京之前,便隱身在空間里,一路跟著隊伍來到漢王府前,便一直留意著周遭,自是發現黑衣人的存在。

想也不想的,白靈便跟了上去。

黑衣人的速度很快,卻讓人察覺不到他在使用輕功,即便是穿梭在人群里,也沒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主子,少主來過,等了您一盞茶的功夫,不見您回來,便讓屬下傳話,說他明日便離開京城。”黑衣人剛剛進了一座院子,便有人上前稟報。

“嗯。”黑衣人淡淡的出了聲,腳步不曾停歇的向前走去。

白靈打量著這處小院,格局與附近的民宅沒什么不同,也沒有精心的布置過。

不過隨著跟隨黑衣人,白靈卻不得不驚訝于,古人在建造密室一類上的造詣。

明明是個三進的小宅院,京城里一大片,根本不會引人注意。

可宅子下面,卻密室重重。

第一次來這里,白靈并未貿然行動。

空間縱然是白靈的法寶,但也必須要有縫隙的地方才能夠離開。

這里的密室,卻建的十分封閉,白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安然離開,只得一直跟著黑衣人,也是想看看他要做什么,還有真面目。

可白靈等了不知多久,那黑衣人就像是老僧入定般,坐在冰床上一動不動,面具也不曾接下過。

隔著空間,白靈也能感覺到那冰床的寒意,實在是看著就覺得冷。

“也不知道他還要打坐多久,上官應該等急了吧?”白靈在空間里自喃著,自己也等的有些心煩。

晃了許久,都沒有找到適合離開的地方,白靈不由得更加煩躁。

“難道他死在這里,我也要被困在這里一輩子?”第一次意識到空間的弊端有多嚴重,白靈不安的在空間里踱步。

“不對,一定會有通風口,否則人如何能在密室里呼吸?”白靈一拍腦門,笑道:“太久不愛動腦子,越來越笨了,連這么淺顯的道理都不懂。”

再次催動空間,白靈在密室里尋找起來。

一般的通風口,都會做的隱秘一些,尤其是密室一類的,更是很難找到。

不提白靈這邊尋找出去的路,漢王府卻是剛剛送走了御醫。

漢王妃不肯讓人擺靈堂,為此大鬧了一場,上官煜不得不出手將人打暈過去,才讓漢王妃安靜下來。

皇家為彰顯厚德,派御醫過來給漢王妃診治,并且送了不少補品過來。

“母妃,可以起來了。”上官煜折身回來之后,讓心腹去守著門口,才對漢王妃道。

“子淵,你告訴母妃實話,你父王出事,是不是和皇家有關?”一路上,漢王妃都想問這個問題,卻怕隔墻有耳。

“我沒有證據。”上官煜點頭承認,扶漢王妃起身之際,道:“眼下尋找父王最重,至于這個仇,我一定會報。”

“母妃支持你。”漢王妃恨聲道:“你父王一直不忘祖訓,明知皇家的作為,卻謹記忠君愛國這四個字,結果落得……子淵,母妃要你謹記,漢王府從不稀罕那個位置,但有人要對漢王府不利,那就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