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632章遷都金陵?

“遷都秣陵?”

當霍峻向眾人提出遷都秣陵時,除了提前知曉的徐庶外,余者神情各異。

“昔先帝納大司馬之言,為駕馭吳楚,遂以武漢為都。今復欲東遷,改舊時之制,恐難順士民之心。昔盤庚五遷,殷民胥怨;往周王東遷,而后衰微。”

潘浚微微蹙眉,說道:“今方初統南土,漢室紹興,為伐舉國伐中國,而捐棄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慌,士民惶恐,不知公之深意!”

在場者,不是中原人便是荊楚人士,蓋因先入為主與臨近荊楚等關系,他們對武漢作為南漢都城并不反對。

當下針對東遷秣陵的建議,即便秣陵地理環境比武漢強,眾人亦難以接受。在他們眼中,秣陵雖好,卻不如武漢離得近。

費觀遲疑少許,說道:“稟大司馬,今為伐中原而東遷,然若北伐失利,時以秣陵為都,恐有所不便,亦恐亂南土之舊制,日后中樞將何以御荊、江州乎?”

頓了頓,費觀說道:“公欲于兩年之后傾出兵馬,然當下東遷秣陵,恐會因朝綱變動而空廢時間,不利整軍備戰。今不如暫罷遷都之議,遣天使至秣陵督辦糧輜。”

霍峻深知勸眾人遷都不易,緩和語氣,說道:“今之形勢與往昔之勢不同,舊時先帝初統吳楚,不以武漢為都,將何以治揚、荊二州!”

“當下荊、揚合一,西土臣服,江淮初興。為北伐中原之議,重定都城,當是長遠之見。然雖是長遠之所為,但望諸卿深明孤意,秣陵有天子之氣,然地偏東南,不可為漢久治之都!”

霍峻袒露心聲,說道:“孤欲東遷秣陵,實欲借京師威壓江東,調發江東豪強、士民,盡出糧輜賦稅,以供大軍北伐。”

不僅是眾人滿意武漢,霍峻實際上也挺滿意。但考慮到武漢輻射性問題,今為北伐中原,盡可能調動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北伐當中,遷都秣陵,無疑是更合適選項。

然遷都秣陵之提議,江東人不必多說,大概率支持。巴蜀士人因其話語權微弱關系,可以考慮忽略不計。當下最關鍵是,說服高層中的荊楚士人,才能正兒八經推行成功。

諸葛亮輕撫羽扇,仔細分析說道:“不論以武漢、秣陵為都,皆是為權宜之計。漢欲統御天下,唯以長安、洛陽,可統御北國與南土。當下遷秣陵,如江陵公之語,非是長居之意,而是欲借江左之力北伐。”

“這”

聞言,潘浚猶豫幾許,說道:“如按二公之語,當下不如以秣陵為陪都,擇選上卿赴秣陵督運糧,然卻實以武漢為都,以免北伐不順,西土多生事端。如能克服中原,可再遷洛陽、長安。”

“以秣陵為陪都,或許可行!”

費觀沉吟少許,說道:“兵吏多居住武漢,今驟遷秣陵,恐百姓生怨。如以秣陵為陪都,武漢仍為首都,既可威壓西土,又可便于大司馬用兵。”

今眾人針對是否遷都秣陵所展開的討論,幾乎是詮釋了破窗效應。遷都秣陵不可以,但以秣陵為陪都可以。

至于以秣陵為陪都后,如何調用江左糧輜供給霍峻大軍,則就由具體負責人考慮了。

霍峻與諸葛亮對視一眼,針對潘浚的提議,二人有不同之見。

沉默半響,霍峻問道:“諸公可有不同之見?”

李嚴觀察著霍峻臉色,揣測霍峻遷都秣陵是否有他意。

“秣陵?”

“長安?”

“涼州!”

“江淮!”

李嚴猛地一瞬間,他自感猜到霍峻遷都的真正目的。或許霍峻遷都秣陵,不是單純為了集中精力北伐,而是有意效仿董卓,借助秣陵臨近江淮,更好地控制皇帝。

一旦控制住皇帝,掌握中樞朝政,之后霍峻說不準有更進一步的打算。

沉思之下,李嚴為了他的前途,拱手說道:“稟江陵公,今既發傾國之兵而伐中原,豈能因中樞之事而壞之。以嚴之見,可從江陵公之語,遷都東至秣陵,以全力供應大軍北伐。”

李嚴這番話,不由讓霍峻多看幾眼。蓋是霍峻沒想到在歷史中拖后腿的李嚴,當下居然會說遷都秣陵,全力支持北伐之語。

“不然!”

費觀搖了搖頭,說道:“糧能否運抵淮北,不因京城在江東,而是因良吏督辦糧輜盡力,將江左之糧、裘以舟運至淮北。今設陪都足以全名義,何須讓兵吏盡數東遷?”

“非也!”

李嚴欲繼續辯駁時,卻被霍峻打斷話題。

霍峻示意眾人停下議論,說道:“遷都之事暫議,容孤深思其中利弊。”

頓了頓,霍峻說道:“即日起,諸君竭力備糧,以為日后北伐中原之用。”

“諾!”

能讓眾人支持全力北伐亦是不易,當下霍峻不想采用過激手段,或是說引起大的糾紛。唯有先擱置爭議,而觀事態進展再考慮是否遷都秣陵。

畢竟霍峻沒讓江左人參加會議,便是擔心會激化糾紛,讓吳楚官吏為之爭論不休。

“善!”

待眾人陸續退下,霍峻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為相,不知以為承明意下如何?”

諸葛亮撫扇而吟,說道:“觀諸卿言語,非不愿暫遷秣陵,而實因恐北伐不成,日后將長居秣陵,故余者欲以秣陵為陪都。”

說著,諸葛亮苦笑了聲,說道:“亮亦有這般擔憂,如若北伐不成,遷都秣陵。日后西土如有變故,今后欲安恐是不易!”

以秣陵為首都,雖能更好地控制江淮、江左,但卻會造成巴蜀的疏離。歷代南北對峙中,巴蜀大部分是率先被突破的地區。

“孔明欲以秣陵為陪都?”霍峻反問道。

“潘君之語或有幾分道理!”

諸葛亮喝了口涼透的茶,說道:“今楚人多有不愿東遷,亮以為可設秣陵為陪都,復加行臺,而后遣上卿治之,為公督運糧草。且陛下可率左右東巡,以威江左諸豪。”

“不知公之意?”

霍峻微皺眉頭,說道:“不如下詔先改秣陵為金陵,揀選上卿先至金陵。令其廣檢民間舟舸,而后大造浮海大舟,以備日后北伐運糧。”

秣陵之名來源于秦始皇所改,昔秦始皇東巡,得聞金陵有天子氣,為消除金陵的王氣,將金陵改為秣陵。

秣陵者,即草料場。今不論是否遷都秣陵,其名已不符合陪都或首都的地位,先改城名,而后觀眾人的反應。

“善!”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道:“不論遷都秣陵與否,當下必須為日后北伐而備。若耽擱時辰,恐會貽誤軍機。”

說著,諸葛亮問道:“大司馬廣造海船,莫非欲浮海運糧以濟北伐大軍?”

“然也!”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秋冬之時,淮泗之水難通,糧草、冬裘難以供給。故別遣海船運糧至郁洲島,如能以郁洲島為糧寨,或可維系大軍用度。”

冬天時淮水會結冰,舟舸基本是用不了,為了防止糧草不足,霍峻必須想辦法解決。在多方面考慮之下,霍峻打算多造大船,通過海運將糧草送至郁洲島。

郁洲島北臨瑯琊,西近下邳。過冬的糧草、衣物送到郁洲,霍峻大軍就能在彭宋扎下根基。熬過冬天,淮泗舟舸可用,大軍就能繼續向北作戰。

當然了相比淮北作戰的困難,諸葛亮背靠漢水,幾乎不用為糧草而發愁。即便諸葛亮率兵挺過宛城,潁川為河南精華之所在,諸葛亮足以就食于敵。

了解霍峻大概的計劃,諸葛亮說道:“大司馬走泗水而用兵,看能否先取青徐,就食于地,兼得海運糧輜。兵糧充沛,更待春夏用兵,時揮兵向西,與亮呼應!”

“孔明之語有理,且看日后謀劃!”

霍峻踱著步,微嘆說道:“接下來,容孤深思是否遷都金陵。”

(本章完)

最新網址:6lk

《季漢大司馬》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穿越小說,樂庫轉載收集季漢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