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年,我靠一只碗養活百萬古人

第379章 柱國大將軍,霍北

賬號:搜索第379章柱國大將軍,霍北第379章柱國大將軍,霍北←→:

北涼大營,主帥大帳。

塔爾桑坐立不安,在營帳中來回打轉。

“大燕被大景占領,礦石盡數流落大景手中。

如今西晉國滅,楚晉一個紈绔子弟,本不是沈嵐的對手,加上南唐的十萬兵力,也是白白送死。”

塔爾桑快步走到夏侯惇面前:“夏侯將軍,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這都什么時候了?”

“你竟然還放縱楚晉,帶兵馳援西晉皇都?”

裴毅臉色不好看,他想開口阻攔塔爾桑的話,可話到嘴邊卻無法開口。

因為他想知道夏侯惇的用意。

夏侯惇一手執棋,輕輕扣在棋盤之上。

他緩聲道:“大景的戰車不容小覷,他們手里的兵器,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你我兩軍在大景手里,吃了不少的暗虧。”

“蕭璟州派兵遣將,消滅周邊國家的兵力。”

“派去大燕十萬兵力,東周十萬兵力,西晉十萬兵力。

加起來就有三十萬兵力。”

“止弋城和原封城不少于30萬兵,若六十萬兵力全在北部,戰場上又會是什么場面?”

此話一出,塔爾桑陷入了沉思,裴毅也啞口無言。

兩人都很清楚大景現在的戰力。

真刀真槍上戰場,北涼軍和赤北軍絕不會后退半步。

可怕的是大景有神兵利器,每次出手都有新花樣。

飛幾十米遠炸火花,一碰就爆炸的透明瓶子。

強弩,利箭,甚至連大刀都鋒利無比。

更別說像燒火棍一樣的東西,吐出來的花生米大小的貼,能打穿甲胄讓人一命嗚呼,藥石無醫。

營帳里陷入安靜,探子進來稟報。

“大帥,大景軍占領了孤雁郡,李元錢派兵通報,卻被大景軍消滅。

卑職未能及時發現,通報回營。

犯下大錯,甘愿領罰。”

夏侯惇揮了揮手,淡聲道:“下去吧。”

探子離開營帳后,夏侯惇短嘆一口氣:“東周氣數盡了。”

塔爾桑嘲諷:“穆川也算一代梟雄,沒想到生出穆昭這種叛國叛軍的逆子。”

“早知如此,就該讓胡日威再晚一個月破城。”

“殺了穆昭,一了百了。”

裴毅眉心一抹濃霧:“如今說什么都晚了。”

夏侯惇道:“不算晚,欽天監觀天象,過兩日北地降雨,到那時強攻大景。”

他日夜琢磨,發現了大景邪乎武器的威力,大多都跟火有關。

若是能用天象壓制,破了大景北地城池,收繳諸多的兵器,北涼離一統天下就不遠了。

裴毅:“傳言大景有神明護佑,若是那位神仙能呼風喚雨,把這陣雨送到別處,豈不是一場空?”

夏侯惇冷嘲:“神明?不過是個弱女子,蕭璟州胡亂編造故事,能唬得住大景子民,還想嚇唬本帥?”

“癡心妄想!”

他派出去的暗衛,差一點就得手。

若不是蕭璟州及時趕到,那位‘神明’早就死在他手里。

神仙竟然沒有仙力,與平民百姓有何不同?

他夏侯惇不信仙,不信邪,只相信自己!

北涼。

顧鎮北帶領鎮北軍,一路奔襲趕往北涼。

他們越過北涼北境,勢如破竹般向北涼皇城進攻。

鎮北軍聽聞顧鎮北的事,還以為會帶領他們造反。

沒想到顧鎮北帶著他們在北地潛伏,趁著北涼邊境監管疏松,混入北涼城池。

里應外合,悄無聲息打開城門,順利奪下一座城池。

自從鎮北軍手里的兵器換新,唐橫刀、陌橫刀,以及魏聞山仿制的刀具,削骨如泥,一刀就能劈斷敵軍的兵器。

如此利器在手,鎮北軍面對多年強敵,爽快地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

顧鎮北攥緊馬繩:“吁”

他身后的鎮北軍,即刻停下。

副將厲世新御馬,走到顧鎮北身邊:“大帥,前方就是北涼皇城。”

顧鎮北瞥了他一眼,低聲道:“鎮北軍的大帥,鎮北大將軍早已死在止弋城。

吾乃新帝親封柱國大將軍,霍北!”

“再喚錯人,自領軍棍五十下。”

厲世新憨笑兩聲,忙應下。

天色漸漸暗沉,顧鎮北吩咐道:“原地休息,今夜攻城。”

北涼皇宮,大殿。

文武百官跪了一地。

北涼王面如寒潭,他冷聲道:“夏侯惇為何還沒有動靜?”

“他是想等著皇城破,寡人被大景軍生擒,他好造反嗎?”

文武百官匍匐在地,齊刷刷道:“陛下息怒。”

藺丞相站起聲道:“陛下,微臣派人快馬加鞭,給夏侯將軍報信。

按路程,夏侯將軍也該在路上了。

還望殿下耐心等待兩日。”

“等?”北涼大皇子站出來道:“大景軍攻打北涼城池,本王給夏侯惇寫信,不下十封。”

“藺相,你可看到了援軍?”

藺丞相原本想安撫北涼王,以及在場的文武百官。

他十分清楚夏侯惇的野性,更加明白如今不能自亂陣腳。

否則。

士氣驟減,恐怕皇城會更快讓大景軍破城而入。

北涼王寒聲道:“即刻將夏侯三族,押送進宮。”

夏侯惇領兵五十萬出征,如今皇城不過十萬人,可偏偏大景軍有十五萬人。

若是以往,北涼王定不會心慌。

可今時不同往日,大景軍不僅兵力越發強悍,就連兵器也令人恐懼。

大皇子姬業拱手一禮:“父皇,兒臣愿率領十萬大軍,對陣大景軍。”

北涼王居高臨下,望向大殿上的諸位皇子。

他涼聲道:“還有誰愿應戰?”

四位皇子不由得后縮半步,北涼王見狀,恨鐵不成鋼,一口老血憋在胸腔內,心燒得厲害。

北涼王望向姬業的眼神,也多了幾分慈愛。

他鮮少露出慈父般的擔憂:“姬業,萬事當心。”

“驅趕大景軍,寡人就冊封你為儲君。”

此話一出,激起千沉浪。

方才沒有站出來的皇子們,臉上神色各異。

嫉妒、慶幸、懊悔,唯獨沒有歡喜。

北涼王的話,讓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愣。

好半晌,文武百官才反應過來。

“陛下,英明。”

一份大禮猛然砸在姬業的頭上,差點把他砸得頭昏眼花。

他聽到文武百官的聲音,驚醒過來。

姬業笑道:“謝陛下隆恩,兒臣定不負所望。”

他話音剛落,皇城涼軍進大殿稟報。

“回稟陛下,大景軍兵臨城下。”

“斥候查探消息,大景軍在城外不安營扎寨,恐怕今夜要攻城!”

←→新書推薦: